■张良成
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我国对铁矿石的需求呈快速增长态势,现已成为全球头号铁矿石消费大国,占有全球近70%以上的铁矿石消费量,铁矿石供给缺口日益突出。据海关总署统计[1],2012年我国铁矿石进口量为7.4亿吨,而2003年为1.48亿吨,增长了400%;铁矿石进口平均到岸价从2003年的32.8美元/吨上涨到2012年的128.6美元/吨,上涨了292%。
我国是全球铁矿石市场最大的需求者,铁矿石价格上涨不仅给我国钢铁业及其他相关行业带来巨大的成本压力,其还会通过价格传导机制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从而使我国经济安全面临严重威胁。本文将通过建立铁矿石进口价格、铁矿石进口量、工业增加值、人民币汇率、货币发行量、消费价格指数(CPI)之间的向量自回归(Vector Autoregressive,简称VAR)模型,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技术,进一步分析铁矿石价格冲击对上述其他变量的影响。
国内外学者对国际铁矿石价格波动对一个国家(地区)经济的影响,已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为探讨国际商品(如能源、矿产品等)价格的剧烈波动,传统方法是从商品供求、经济周期的视角出发进行研究,而Clements等人[2]以铁矿石和黄金价格为例,从汇率与国际商品价格波动之间的高度相关性出发,研究汇率与铁矿石、黄金价格波动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处于支配地位国家汇率的波动是导致国际商品价格剧烈波动的原因。Wang等人[3]利用可计算的一般均衡模型,评估了全球铁矿石价格波动的影响。他们发现,国际铁矿石价格的快速上涨已对我国的宏观经济和产业产生负面效应。
牛建英等人[4]简单分析了铁矿石价格的上涨原因及其趋势,并就铁矿石价格波动对钢铁工业及后续产业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进行了简单探讨。陈美燕等人[5]对国际铁矿石价格和我国GDP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简单分析,发现它们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短期内国际铁矿石价格波动将使GDP发生正向变动,国际铁矿石价格对我国GDP的发展有显著影响。
杨玉龙[6]基于垄断理论的视角,分析了我国铁矿石进口价格不断上涨的原因,认为进口铁矿石价格的不断上涨主要是由于国际铁矿石供给市场的寡头垄断结构,以及作为需求方的我国买方市场结构集中度过低和需求不断增长引起的。关于国际铁矿石价格上涨的原因,周晓明[7]还发现铁矿石海运成本屡创新高,美元持续大幅贬值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综上所述,国内外有关铁矿石国际市场价格波动对经济影响的研究总体比较有限,大都集中在铁矿石价格本身波动的原因,以及其波动对下游产业的影响方面,对铁矿石价格波动对其进口、通货膨胀、货币政策、汇率等产生的间接效应考虑不足,因而缺乏对宏观经济影响的全面考察和动态分析。
为了研究国际铁矿石价格冲击对我国经济的短期和长期效应,我们将建立VAR模型,分别考察国际铁矿石价格波动对我国产出、通货膨胀率、汇率、货币发行量等的动态冲击效应,以验证冲击的显著性、异质性和持续性。考虑如下函数:
其中,Y为我国工业增加值,P为铁矿石进口价格,Q为铁矿石进口量,CPI为消费物价指数,E为人民币对美元的名义汇率,M2为中国人民银行广义货币供应量。对上述函数进行估计的计量模型可以写作:
这里 αi(i=1,2,3,4,5)为待估参数,μ 为非均衡误差。
鉴于我国统计资料中缺乏GDP月度数据,为避免基于GDP季度数据处理所带来的偏差,这里采用工业增加值来表示产出的增长。为量度我国的通货膨胀水平,我们采用消费物价指数(CPI)。
自1994年以来,金融体制改革不再以贷款规模而以货币供应量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因此,在我国利率尚未完全实现市场化的背景下,本研究将采用广义货币M2供应量的变化来反映我国货币政策的变动。在汇率方面,本文采用人民币对美元加权名义汇率的月平均值。货币供应量及汇率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铁矿石价格方面,我们采用铁矿石进口月度均价。
基于由美国次债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于2008年蔓延至全球以及相关数据的可得性的考虑,本文所选样本时间窗口为2004年1月至2009年7月。对于铁矿石进口价格,为消除通货膨胀和汇率的影响,本文采用CPI指数和同期人民币对美元的月度平均汇率,将其折算成以2004年1月为基期的价格序列。本研究还采用Census X12方法,对季节性较强的原始数据进行季节调整。为了消除时间序列中的异方差和避免数据的过多波动,本文所有数据均进行自然对数处理。
经检验,lnY、lnP、lnQ、lnCPI、lnE、lnM2 在 5%的显著水平上都是非平稳的。但对上述序列进行一阶差分后,发现一阶差分序列在5%的显著水平上都是平稳的,这说明 lnY、lnP、lnQ、lnCPI、lnE、lnM2 是一阶单整的,因此,可以对其进一步进行协整检验。
本文采用Johansen极大似然估计法进行协整检验,结果见表1。从表1来看,迹检验统计与最大特征值检验统计均显示在1%显著水平上变量之间存在1个协整方程,这说明变量 lnY、lnP、lnQ、lnCPI、lnE、lnM2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相应的协整方程可表示为:
由方程系数可知,长期而言,我国工业增加值与进口铁矿石价格之间存在正向关系,其弹性为1.4271,即铁矿石价格每上涨1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将增加1.4271个百分点。这表明,相对于CPI、汇率和货币供应量变动对工业增加值的影响而言(其弹性分别为 -8.4126、2.1437、1.7502),铁矿石价格变动并没有造成显著负面影响,在铁矿石价格上涨的同时,我国工业增加值仍保持增长态势,这不同于Wang等人[3]的研究(铁矿石价格变动对宏观经济造成负面影响),也不同于陈美燕等人[5]的研究(铁矿石价格变动对宏观经济具有显著影响)。
由于当期变量为非平稳变量,任何两个相互无关的变量可能产生虚假的因果关系,因此检验对象为平稳变量 DlnY、DlnP、DlnQ、DlnCPI、DlnE、DlnM2。鉴于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对于滞后期长度的选择有时很敏感,不同的滞后期会引起变量之间不同的因果,本文建立最大滞后期数为5的无约束VAR模型,最优滞后阶数选定为2。(检验结果见表2)。
表1 Johansen协整检验
表2显示,在5%的显著水平上,我国工业增加值是铁矿石进口价格的格兰杰原因,这说明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所带来的对铁矿石的巨额需求,对国际市场上铁矿石价格的变动具有一定的影响;铁矿石进口价格是铁矿石进口量的格兰杰原因,这说明铁矿石进口价格上涨或下跌都将对铁矿石进口量产生抑制或推动作用;铁矿石进口量是我国消费物价指数的格兰杰原因,这说明国际铁矿石价格会通过贸易渠道传导影响到我国的消费物价指数,铁矿石价格的上涨将给我国带来一定的通胀压力。
这里采用由Koop等[9]改进的广义脉冲响应函数法,而非传统的由Sims[10]提出的Choleski分解方法。因为后者所得到的估计结果对于VAR系统各变量的排序非常敏感,而前者完全不依赖变量之间的顺序关系,从而提高了估计结果的稳定性与可靠性[11]。(结果见图1)
图1 各经济变量对铁矿石价格冲击的脉冲响应函数图
从图1可以看出,给铁矿石价格增长率(即DlnP)一个正冲击,第1个月我国工业增加值增长率(即DlnY)呈现正向响应(0.005附近),此后一路下跌,开始呈现负向响应,到第2个月跌至波谷(-0.005附近),后逐步回升至第5期开始出现正响应,并于第6期达到波峰(0.003附近),而后在0附近小幅上下波动。这表明,在铁矿石进口价格受到外部条件某一正向冲击后,经市场传递给我国工业,工业增加值增长短期呈上升态势,但随后开始呈现负向效应,增长率呈下滑趋势,从第7个月开始,工业增加值增长率所受的冲击效应开始逐渐消失。
当受到铁矿石价格增长率一个正冲击后,第1个月我国铁矿石进口量增长率(即DlnQ)呈现负向响应,随后出现小幅回升,于第2个月达到波峰,但在随后的1个月急剧下跌,在第3个月达到波谷,处于全局最低点 (-0.035附近),而后迅速回升,在第5个月达到新的波谷,而后在0点处上下轻微浮动。这表明,在铁矿石进口价格受到外部某一正向冲击后,我国铁矿石进口量当期即出现下滑,此后尽管会出现回升迹象,但又很快出现急剧下滑态势,直至第7个月冲击效应才开始趋于零。
表2 变量之间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
当消费价格指数(CPI)增长率受到铁矿石价格增长率一个正向冲击后,很快出现负向响应,并在第2期达到波谷为全局最低点,而后逐渐回升,在第3期呈正向效应达到波峰,此后冲击效应虽有下降,但直至完全消失均为正向效应。这说明,国际铁矿石价格上涨所带来的我国消费价格指数上升的传导效应具有2期左右的滞后性。
当人民币汇率增长率受到铁矿石进口价格一个正向冲击后便一路下跌,并于第4个月达到波谷(-0.007附近),而后逐渐回升,但直至第12个月一直都处于0点水平以下。这说明,人民币汇率在受到铁矿石价格冲击后一直都处于升值态势。
在铁矿石进口价格增长率出现冲击后,我国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当期即出现负向响应,此后虽一路上升,但截至第12个月,仍处于0点水平之下。这表明,为抑制国际铁矿石价格所产生的价格上涨效应,在发生铁矿石进口价格正向冲击当期,我国货币政策即做出反应,随后几个月大幅降低货币供应量,以减轻物价上涨压力。
与脉冲响应函数相比,冲击效应方差分解提供了另外一种描述系统动态的方法。从图2可以看出,M2的一个标准差冲击会使我国工业增加值发生同向变动。这说明,针对铁矿石等大宗进口商品价格上涨而出台的紧缩性货币政策,会导致工业增加值随着M2的下降而下降,而工业增加值将在汇率贬值第2个月出现增长态势,铁矿石价格冲击导致汇率贬值会促进工业增加值的增长。
图2 我国工业增加值对其他变量冲击的脉冲响应函数图
作为全球最大的铁矿石消费国,自2003年以来,我国铁矿石进口价格一路上涨,这不仅给钢铁业及其他相关行业带来巨大的成本压力,也使我国经济蒙受较大损失。然而,与既有研究不同,本文实证分析表明,铁矿石价格上涨并未给我国经济造成显著的负面影响,相反,铁矿石价格与工业增加值之间呈正向关系。这可能是因为,尽管铁矿石价格上涨对钢铁企业以及钢铁行业下游企业的生产成本造成上涨压力,但由于总需求相对于总供给而言仍然保持较强的增长态势,企业产品价格的上涨幅度大于其产品成本的上涨幅度,从而使得企业保持和扩大生产有利可图。
相对于汇率、货币供应量、CPI变动对工业增加值的影响而言,铁矿石价格变动所产生的影响相对较小。这一结论表明,2003年以来,因预期人民币升值而流入我国境内的各类资本所产生的外汇占款,以及这一时期由于其他因素所导致的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对CPI的变动进而对工业企业的生产成本和销售价格的影响,大于铁矿石价格上涨所产生的影响。
就铁矿石价格与铁矿石进口量之间的关系而言,尽管2003年以来我国铁矿石进口量不断呈上升态势,但是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铁矿石价格上涨仍然对我国铁矿石进口具有一定的抑制效应。
[1]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网站,http://www.customs.gov.cn/.
[2]CLEMENTS W.KENNETH,MANZUR MEHER.Notes on Exchange Rates and Commodity Prices.Discussion Paper,2001.
[3]WANG LA -FANG,LAI MING -YONG,ZHANG BAO-JUN.The Transmission Effects of Iron Ore Price Shocks on China’s Economy and Industries:a CGE Approach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ade and Global Markets,2007,(1).
[4]牛建英,王子甫.铁矿石进口价格态势分析[J].资源与产业,2006,(1).
[5]陈美燕,马林东.国际铁矿石价格波动对我国宏观经济影响的实证研究[J].现代商业,2009,(29).
[6]杨玉龙.国际铁矿石价格不断上涨对钢铁业的影响及应对之策——基于垄断理论角度[J].中国科技信息,2010,(11).
[7]周晓明.铁矿石价格大涨的背后与影响[J].中国外汇,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