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王春艳
农民工是中国后工业时代的特色现象,即具有农民身份的人扮演着产业工人的角色。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发展以及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民工就业在外出务工人数及就业方向上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和趋势。
根据《中国人力资源发展报告(2011~2012)》公布的数据,2009年东部地区外出务工人员无论是务工人数还是占全国比例,都有了明显的下降,下降比例超过8%。同时西部、中部地区则都有了明显增长,同比增长都达30%以上,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2009年各地区外出务工人数变化一览表
来自国家统计局的调查结果显示,从迁移方向上,农民工的就业或迁移方向开始从一些大中城市或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向中小城市或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迁移,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外出就业把目光投向了离家较近的一些中等城市,甚至就在自己所在的省、市、地区就业。如表2所示,省外务工人数整体保持稳定略有下降,但省内务工人数却呈现大幅增长。就地区而言,东部地区农民工倾向于以在省内务工为主,中、西部地区农民工大多数在省外务工,但中、西部地区农民工在省内就近务工的比例明显增加。
表2 2011年省内外务工人数变化情况一览表
农民工就业流动的这一新趋势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对于其产生的原因也一直是理论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但总体看,这一变化除受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外,根本上还是源于我国工业化进程引起的产业结构调整所致,即外出务工人员的迁移路径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进程而相应变化。
农民工就业迁移受到产业结构演化规律的影响和制约,随着产业结构演化进程而逐步演变。
多年来,我国产业结构演化的总体趋势可以归纳为:第一产业的比重呈不断下降的趋势,第二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呈先降后升的趋势,但总体上看,没有发生大幅度的变化;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但自2002年以后,第三产业在GDP结构中的比重却开始呈现下降的趋势。
产业结构的变化,伴随着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变化,三次产业吸纳劳动力的数量变动和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是基本一致的。
随着第一产业比重的大幅度下降,所需劳动力数量减少,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涌入大中城市及沿海发达地区的第二和第三产业,满足了这些地区经济增长对劳动力的需求,从而进一步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但随着一些大中城市及东部沿海地区进入后工业发展时期,经济发展达到一个相对停滞期,产业转型升级和集约化管理成为必然趋势;而要完成转型发展的需要,必然要通过提高经营要素质量、增加要素含量、集中要素投入以及调整要素组合方式,更集中合理地运用现代管理与技术来增进效益和效率,这对劳动力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虽然这些地区对劳动力数量的要求可能不会减少,但却会出现就业结构性失衡,大多数情况下只能提供技术含量较低、工资待遇较低等社会地位相对较低的一些岗位和行业给农民工。与此同时,中小城市及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国家推行西部大开发和农村城市化建设,众多产业、行业、企业为了扩展规模,向西部转移,从而对劳动力的需求大幅增加,使农民工就业和潜在机会也增加,其经济收入也有了保障。
配第—克拉克定理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不断降低,第二、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将增加,亦即劳动力会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转移。此定理也适用于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区域,其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越小,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越大,从而三次产业劳动力的比重次序由“一、二、三”向“三、二、一”的转变。
产业梯度转移理论认为每一个国家或地区都处在一定的经济发展梯度上,新行业、新产品、新技术等创新活动的产生,大都源于高梯度地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及产品生产周期的变化,这些会由高梯度地区,逐步向低梯度地区转移。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生产力发展水平、经济技术水平和社会发展基础差异较大,总体上可以划分为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这些地区间客观上也存在着经济技术梯度,既然有梯度,就有空间转移的顺序。根据市场经济规律,经济技术优势往往是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流动的。因此,国家最初实施沿海地区优先开放战略,让有条件的高梯度地区即沿海地区引进和掌握先进技术,率先发展一步,然后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现正逐步向处于二级、三级、四级梯度的地区推移,逐步达到缩小地区差距、实现经济布局和发展相对均衡的目的。在我国,“梯度转移”具体就表现为随着先富起来的东部地区的经济结构升级,某些劳动密集的、消耗大量自然资源的、生产传统产品的产业(如制造业)转移到中、西部,甚至是按梯级顺序先转移到中部,再转移到西部。
农民工群体作为产业结构演变中就业的一大主体,由于自身知识、技术水平等条件的限制,他们在城市的就业大多数是在劳动密集型产业或是传统产品的产业(如制造业)等,从事一些体力要求较高、技术含量要求较低、价值创造较低端的一些工种或工作岗位。只有少部分是在第三产业的宾馆酒店餐饮娱乐等服务行业,从事其他工作行业的相对比较少。按照产业梯度转移理论,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把农民工就业密度较高、机会较多的一些产业和行业转移到了中、西部地区。自然而然地,农民工的就业也就相应地从东部沿海地区或大中型城市向西部欠发达地区或中小城市迁移。
根据R.R.赛尔和G.德.琼的《论迁移决策的动机理论》(1978),农民工就业新迁移的动因可从其自身的可采用性、价值、预期和诱因来分析。这四个要素呈现梯级关系,前一个要素依次导出了后一个要素。
3.2.1 迁移的可采用性
农民工新迁移首先具有自身的可采用性,从而促使其迁移行为的发生。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农民工新迁移的这一动机要素:
一是地域流动的可采用性。国家对于农民工在国内区域内就业的流动,不像其他的劳动者迁移那样有户籍、编制、教育学历等条件制约;对于他们的迁移没有法律法规、地域界限的限制和干预等,基本上是按照市场化需求配置,实施自由化流动。
二是其认知情感的可采用性。农民工背井离乡,到大中城市及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去打工,在城市市民化的进程中,大多数难以融入当地的生活和文化中;同时,在工作待遇和生活中受到了较多的歧视和不公平待遇,使他们对原打工地很难有深刻的感情。因此,一旦有了新的吸引地和就业机会,他们就会较容易地离开原打工地,奔向新的目的地。
3.2.2 社会和情感价值
社会和情感价值是社会和民族文化的产物,是个人社会化过程中的社会价值观,也是决定迁移行为中较看重的事物之一。农民工群体几乎是一直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他们很少接触到西方的文化教育,同时,他们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坚定践行者。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家庭观念非常突出,落叶归根情结较强烈。尤其近年来,社会广泛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关爱问题以及鳏寡老人的护理、照顾问题,这都涉及到了中国社会和情感价值里最为核心的内容。因此,很多农民工在考虑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开始重新评估金钱和亲情的关系,从而更加希望在为家庭改善经济条件的同时,能兼顾孩子的教育、关爱问题、履行赡养父母的责任以及守护亲情等一些社会情感价值因素,尤其是在国家把定期探望父母写进了法律法规的范畴后,在某种程度上也促进了农民工的新迁移行为。
3.2.3 目标实现预期
促使农民工开始迁移的第三个要素就是他们在新就业地能否实现他们各种目标的预期。农民工就业新迁移者往往通过各种途径去了解新打工地比原打工地更高收入的工作,或者是同等的收入、但付出的生活成本却相对较低的工作。因此,他们做出迁移决策时不仅认为有可采用性,而且也看重这些工作可能会留下更多的净收入。他们对自己对在中、西部或者离家较近的城市,获取一份职业具有很强的预期,对其收入、支出及情感价值也有较为明确的了解,否则他们不会开始新迁移。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被过高预期所驱使而迁移,农民工就业新趋势的回返迁移,从另外一方面也证明了这一点,就是他们对原来的打工地预期过高而最终没有实现他们的预期目标,从而使他们对原就业地有些失望,所以,促使他们向能实现他们预期目标的就业地开始新迁移。
3.2.4 满足需要诱因
促使农民工开始新迁移的第四个也是最后一个要素就是一些能满足他们当前需求的一些重要诱因,也是原住地和目的地与他们的个人目标积极相关或者消极相关的一些要素。影响农民工新迁移的因素多种多样,比如,他们中的一些为人父、人母者,孩子教育问题的解决是他们较关注的需要:在东部地区打工时,孩子的上学和教育除了费用昂贵外,还有其他众多条件限制,而中、西部地区或者中小城市的学校系统可能比原打工地更好而费用却相对较低,为了孩子能受到更好的教育,学校系统对于他们的新迁移就是一个诱因。而对于那些要成家立业的农民工而言,住房及生活条件是他们比较关注的:可能中、西部地区或者中小城市的房价及生活成本更低,更能实现他们融入城市生活的愿望,因而房价及生活成本低就是他们新迁移的又一诱因。
农民工就业新迁移一方面受产业结构演变理论和规律的牵引和制约;另一方面又反作用于产业结构的演变,对产业结构的变化和发展产生影响。本文已重点分析过了此现象产生的历史过程和经济学的动因,现简单地阐述一下它产生的影响以及对策。
随着越来越多农民工的迁出,许多沿海地区及大城市不同程度的出现了“民工荒”、“用人荒”等现象,较大程度上危及到了一些劳动密集型、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中小企业生产的效益和效率,甚至对一些大企业的生产也产生了影响,从而迫使沿海企业大幅追加了农民工的工资水平和各项福利保障,使企业的用工成本大幅增加,造成企业发展的压力。要解决这样的困境,沿海及大中城市的企业在提高农民工福利待遇的同时,必须加快企业、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通过现代科学技术的广泛使用替代传统的劳动加工、生产方式,加大现有员工的技能培训,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政府和社会机构也要加大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化的进程,提高他们的社会福利和社会地位,同时加大对他们的培训力度,使其能较好地融入城市环境。
随着越来越多农民工的迁入和迁回,给当地的经济和社会、人文环境也带了较大的影响,解决了当地产业发展所需的一部分熟练劳动力,必然会促进经济的发展,同时也给当地文化和价值观念补充了新的内容,增加了文化之间的融合,但也会对当地的管理和环境带来压力和挑战。这就要求当地的政府和组织要提升自身的应变、容纳和管理能力,不断改变旧观念,为迁入人员的适应提供各项便利,同时也要充分挖掘他们的经验技术,加大对他们的培训,培养他们成为当地发展所需的技能型人才或带头管理人才,使他们从沿海等地区带回的先进技术和经验能更好地为地方产业发展服务。
[1] 朱杰.人口迁移理论综述及研究进展[J].江苏城市规划,2008(07).
[2] 王国辉.基于农户净收益最大化的中国城乡迁移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3] 崔巍.产业结构、演化进程与中国调整升级的途径[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08,10(3).
[4] 赵峥,姜欣.我国产业结构演变的历史进程与现实问题分析[J].创新,2012(1).
[5] 张兴华.应对农民工市场新趋势的思考[J].宏观经济管理,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