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 卿
浅谈激励性教育在初中教学中的应用
潘 卿
福州华伦中学
激励性教育是一种心理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方面。该文本着“一切从爱出发”的原则,在教学中积极探索激励性教育,通过对启发性教学、营造和谐氛围、教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贴心评价、团队协作等方面探讨如何做好学生的激励工作,强调激励性教育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学生激励 启发性教学 贴心评价 初中数学
激励是指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通过激励使人在某种内部或外部刺激的影响下,始终维持在一个兴奋的、积极的状态之中。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动机是在需要刺激下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力。现代教学理念告诉我们:课堂教学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和唤醒。笔者在教学中积极探索激励性教育,发现激励性教育在数学教学中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化被动为主动,才能领会学习的快乐,从而产生良性循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都说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特别是在低年级的教学过程中更要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就好比“磨刀不误砍柴工”一样,一旦把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培养起来,在之后的教学过程中,定能事半功倍。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相对语文课堂的教学而言,数学课堂的情景不好设计。特别是纯粹的代数计算与几何证明略显枯燥。但是数学本身也有魅力可以吸引学生,它的逻辑思维以及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魅力也深深吸引了很多学生。让学生多感受如何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培养学生对数学感兴趣的一种方法。我们可以通过设置悬念,给数学概念编个小故事,组织数学小游戏,多让学生动手来体会生活与数学联系,从而爱上数学。例如:在初一学习《有理数》这一章时,针对学生易混淆、易忘的特点,我布置学生回去为“有理数”这个家族编写一个故事,看谁编的有创意,结果出乎我的意料,孩子们写得非常精彩,创意层出不穷。通过这次活动,不论是写了好故事还是读了好故事的同学都受益匪浅,在之后的测试中关于有理数的分类的错误特别少。再有就是初三的一次教学活动是制作测角仪,应用三角函数测量高度。我原本想引导学生利用测角仪测量旗杆的高度,结果学生回答借助升旗绳可解决问题,情急之下便问能否测量鼓山的高度,顿时“爬上去”之类的话此起彼伏,在大家也觉得各种方法欠佳时,我赶紧引导大家运用“测角仪+三角函数”的知识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孩子们的“胃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在之后的制作与应用过程中充满了热情与好奇,充分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激发了他们对数学的探索与兴趣,而且在之后考察的类似题中错误率也极低。
现代教学论认为:“课堂教学除知识对流的主线外,还有一条情感对流的主线。”民主、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是愉悦、和谐的课堂氛围形成的基础。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在愉快、平心静气的时候,学习效率最高,最容易产生创新灵感。因此,教师应当努力营造一个自由、民主、平等、让学生没有压力的课堂。
想要营造一个让学生没有压力的课堂,教师一定要及时化解在课堂中或是有意或是无意给学生心理上带来的压力,充分解放课堂,让学生“敢说”,敢质疑,而且不会有无形的老师或同学带来的压力,这样学生才能最大限度地收获课堂,收获数学。如:学生在课堂回答问题时,除了担心答错被老师批评之外,更多的顾虑是担心答错了遭到其他同学的嘲笑。因此我在课堂上营造了一种氛围,对答的精彩的同学大家鼓掌表示赞赏,万一答错了,就要分析完其错误原因后对其敢于表达自己的讲解予以赞赏,在学生们的心中就会渐渐形成“错了也并不可怕,只有把心中的顾虑排除了,知识才能真正掌握”这样的认识,让纠错成为成功的捷径。
在日常教学中,发现总是“老师问的多,学生问的少”,特别到了初三的课堂,在新课教学过程中,鲜有学生提出疑问。没有问题的课堂显得特别安静,安静的让人心虚。学生总是“左耳进,右耳出”的抱怨也此起彼伏。试想对于知识只会一味地全盘吸收,而没有自己的见解,知识怎么会深刻地留在脑海中呢?当然只能是“船过水无痕”了。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质疑”是动脑的结果,同时也是“创新”的机会。因此教会学生如何提问,鼓励学生多提问也是老师应该教给学生的一种学习方法。
首先,课堂上一定要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发问。针对有些学生不敢问,不会问的情况,教师要适当安排多种形式“逼”他们开口。有了开口的第一次、第二次,后面再主动提问就不会那么难以启齿了。方式上比如“one by one” (按顺序传下去),这种方式给平时最不爱开口的学生提供了最“安全”的机会。他会觉得这是我“迫不得已”要回答的,万一答错了也不会有什么心理负担。因为后面的同学会继续他的回答。还有可采取竞赛、自由提问时间、评比等激励性措施。如:在课堂上,我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又担心学生“乱问”,因此我定了一种“加分奖励”机制,提一个问题加1分,其他同学回答了你的问题加2分,孩子们不仅提问的积极性提高了,静下心来为别人“解惑”的积极性也提高了。
其次,要给学生留下提问的空间,使学生感觉有问题可问。立足在现有的知识基础上,可以联想与过去所学旧知识的联系,引申到实际问题中。特别在新旧知识的联系中,类比地记忆与区别知识点间的联系与区别,是能否“举一反三”的关键。如:在学习“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时便引导学生类比“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来学习,既方便了学生证明“两个三角形是相似三角形”,又能让学生很容易便记住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条件。
再者,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哪怕是课本上的例题或参考答案也会有出错的时候,这时候反而给学生增加了质疑的自信。另外,教师在教学分析时,也要刻意为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让学生有“提问”的满足感和自豪感。在层层递进时也可有意识地设置一些障碍,让学生在认知过程中产生认识上的冲突而质疑,这也是学生心理发展的动力。如:进入初三后,平时课堂上讲解的压轴题毕竟有限,我总是布置学生回家自行完成一道压轴题。不会的可看参考答案,参考答案看不懂的或有疑问的带到班上在学习小组中先进行讨论,讨论再不懂的找老师参与讨论解决,这样,既从时间和空间上解放了老师,也培养了学生自学探索的精神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自信。
谁说数学老师只会写12345……世界上有好几个数学家同时也是文坛巨匠。偶尔在学生的试卷或作业上用名言警句来评价,同样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例如:当学生停滞不前时,可写上“学习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学生沮丧不已、毫无斗志时用上“一切皆有可能”;当学生沾沾自喜,骄傲自大时,可联系“满招损,谦受益”;当希望学生更努力一点时,便可写上“越努力,运气就越好”;希望学生能抓紧时间时,可以告诉他们“无法为生命增加时间,就为时间赋予生命吧”……孩子们看到如此新颖、贴心的评价,就会倍感温馨,从而能奋发向上。
数学培养的是人的逻辑思维。计算、证明以及推导的过程都比较严谨。如果数学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学生难免视觉疲劳,眼睛睁得大大,眼神却很空洞。问学生:“在想什么”,学生回答:“没想什么”。这种情况不能都归结为学生不认真、不想学。教师必须得改变教学方法,抓住学生的眼球,课堂的教学方法要有多样性。要让学生的眼睛“活”起来,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竞赛激励是最能激起课堂“千层浪”的。不过要注意做到“静而不死,动而不乱”。学生最终要能从竞赛中回到课堂的学习上来。通过竞赛收获知识才是竞赛激励式教学的真正目的。如:在复习有理数的综合运算这节课时,我根据七年级学生好胜心强、活泼的特点,设计了“数学接龙”这个游戏。游戏规则就是:一个班级分四个小组,每组的第一张桌子反过来放,请其他组的成员当裁判,每组事先准备了20道题在20张纸条上,并准备好了答案让裁判参考。宣布游戏开始之后,按顺序每位同学上前来只能做一道题,若做对了,裁判将收起纸条;若做错了,则不收纸条。哪组最快完成20道题哪组胜出,分别记为第1、2、3、4名,胜出的组每位组员在单元考中分获加4、3、2、1分的奖励。孩子们的兴致可高了,在所有参赛题目中很可能有一两题是难“啃”的骨头,在几个孩子上来计算无果之后他们会把题目记回去全组讨论,集体商量方案解决,无形中又培养了他们合作交流的能力。比赛结束宣布完加分情况之后,同学们还意犹未尽,我便赶紧趁热打铁,让各组“精英”将“制胜秘诀”逐点介绍,此时发现其他同学都特别认真在“吸取”经验,以备下一场“战争”之需。玩中学,学中玩,孩子们乐在其中。
经过种种激励性教育的培养,不仅一个班集体的数学成绩有所提高,整个班集体的班风班貌都有所改变,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以及对待学习的热情都比较高。以我所带的班级为例,每次大小考成绩都能在平行班中略占优势,回想自己在教学上并无比别人更突出的地方,那这也许就是内因引发的良性循环而产生的效果吧。总之,激励性教育是一种心理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方面。教师应本着“一切从爱出发”的原则,通过种种方式方法走近学生从而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倾听花开的声音,让老师真正成为学生的朋友、榜样和助手。多给孩子一点肯定,孩子就会有意想不到的表现;多鼓励孩子一次,孩子就多了一次成功的机会。点燃孩子们学习的激情,就从激励孩子做起!
[1] 单凤儒.管理学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
[2] 张树朋.为什么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J].现代阅读, 2012(24): 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