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竞 ,左曙光,段向雷,李程伟,题 昕
(同济大学 新能源汽车工程中心,上海 201804)
悬架导向杆系是一个典型的耦合系统,其硬点的布置对K特性有着重要影响。在进行悬架硬点设计和优化时,设计者通常依靠设计经验和数据库的支持,然而这些数据在文献中很少见。不少文献[1~3]采用adams/insight软件对导向机构硬点坐标进行灵敏度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硬点优化,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是这种方法计算量大,在设计变量比较多时,拟合效果不好。韩国学者Sangwoo Bael等人将公理化设计[4]的思想引入悬架设计之中,对几种不同悬架进行了解耦分析,证明双横臂悬架可以部分解耦。本文以K特性性能要求为设计目标,采用公理化设计的方法,对双横臂悬架进行解耦得到一个部分解耦的设计矩阵,结合adams/insight软件实现各个指标的顺序近似优化。
公理化设计将设计过程分成四个域:用户域、功能域、结构域、工艺域。其元素分别为:顾客需求、功能需求、设计变量、过程变量。建立功能域与结构域之间的设计方程,利用两大公理——独立性公理(即各个功能需要之间的独立性)和信息最小公理(即在满足独立性公理前提下信息量最小的设计为最优设计)对该方程进行解耦。
在adams/car中利用软件自带的双横臂悬架子系统,建立悬架装配组件,根据样车参数,修改各个硬点的坐标,设置初始外倾角为0.5°,前束角为0°。
如图1所示,模型包括上、下横臂,转向节,转向横拉杆,减震器,车轮以及虚拟试验台。
图1 双横臂悬架模型
1.2.1 轮距变化
采用独立悬架的汽车,轮距在车轮上下跳动过程中是不断变化的。轮距变化对轮胎的磨损和行驶稳定性有不利影响。因此以轮距变化最小为设计目标,记作FR1。
1.2.2 前束角
前束角的存在通常是为了抵消外倾带来的侧向力。车轮上跳时的前束值多设计成零至弱负前束的变化[5]。前束角在零值可以确保良好的直行稳定性,弱负前束可使车辆获得弱的不足转向特性。一般希望前轮上跳时为零至弱负前束(-0.5°/50mm)。结合模型初始K特性选取设计目标为仿真末端值等于-0.5°,记作FR2。
1.2.3 车轮外倾角
外倾的主要设计意图是使轮胎的接地点向内缩以减小偏距,从而改进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和转向轻便性。综合考虑转向性能和直行稳定性,车轮跳动时外倾变化应有一个适当的范围。一般上跳时,对车身的外倾变化为-2°~+0.5°/50mm 较为适宜[5]。一般希望在车轮上跳时前束减小,下跳时变大从而尽量使车轮平面垂直于地面,改善附着条件[6]。结合模型初始K特性选取设计目标为仿真末端值等于-0.5°,记作FR3。
1.2.4 主销后倾
汽车制动时会有一个点头的趋势,相当于前轮上跳。为提高汽车的制动稳定性和舒适性,一般希望在车轮上跳时后倾角增大,从而在控制臂支架上产生防止制动前俯力矩;在车轮下跳时后倾角减小。结合模型初始K特性选取设计目标为仿真末端值等于3.6°,记作FR4。
1.2.5 主销内倾角
主销内倾角增大,会使主销偏移距减小从而使转向轻便,但主销内倾角度过大时,会造成轮胎磨损加剧和转向时反而费力的不良后果。选取设计目标为主销内倾角最大值等于14.7°, 记作FR5。
受样车结构的限制,硬点的x,y,z坐标变化范围为:-20~+20mm。在主销内倾角、主销后倾角以及主销长度确定后,上下横臂外点就确定了,不作为设计变量。
上横臂前点(uca_front)、上横臂后点(uca_rear)、下横臂前点(lca_front)以及下横臂后点(lca_rear)的位置,直接决定上下横臂的抗俯仰角,水平斜置角等悬架设计主要参数,对悬架的K特性影响显著。另外转向横拉杆内外硬点(tierod_inner、tierod_outer)对车轮上下跳动过程中车轮平面相对于车身的姿态改变,特别是前束角的变化有重要影响。
综上所述选取上述6个硬点的x,y,z坐标为设计变量,共计18个设计变量(DV1~DV18)。
该设计矩阵是一个518×的矩阵,显然这是一个冗余设计。
分别对18个设计变量做5水平试验,作出K特性各个评价指标随车轮跳动的变化曲线。这里仅以转向横拉杆内点的Z坐标(tierod_inner_z)为例,如图2所示,图中的曲线1、2、3、4、5分别是设计变量tierod_inner_z的5个水平:初始值-20mm、初始值-10mm、初始值+0、初始值+10mm、初始值+20mm。
图2 五水平试验
根据图2可知,转向节内点Z坐标(tierod_inner_z)对车轮上下跳动时前束角变化的影响非常大,并且在其增大10mm时,与目标最接近。对外倾角变化有一定影响,对其他三个指标基本上没有影响。
同样的,分析其他17个设计变量对这些评价指标的影响,列出设计变量对设计目标的影响评价表如表1所示。
表1中,“0”表示影响很微弱可忽略,“+”表示有较小的正影响,“++”表示有较大的正影响,“+++”表示有很大的正影响,“*”表示有较小的负影响,“**”表示有较大的负影响,“***”表示有很大的负影响。
根据表1可确定对各个目标影响最大的几个设计变量有DV3,DV6,DV9,DV12,DV15,DV18共6个设计变量,还是多于设计目标的个数。为了后续的解耦分析,对这些设计变量做灵敏度分析。将灵敏度值填入表1。
根据灵敏分析,将DV15与DV18合并为一个新的设计变量DV0。这样设计变量的个数就与设计变量个数相等。
图3 灵敏度分析
表1 影响评价表
综上可以得到以下设计矩阵:
2.4 不良反应 2个RCTs对治疗后是否出现不良反应进行报告,1个研究报告无不良反应发生,另1个研究报告治疗组出现晕针1例,西药组出现血压降低1例。
X表示某一不恒等于零的变量,对于双横臂悬架只能部分解耦。根据以上矩阵即可合理安排优化顺序。
从设计矩阵可知,车轮外倾角和主销后倾角这两个指标无法解耦,因此只能进行多目标优化。选取DV9 (uca_front.z)和DV12 (uca_rear.z)作为设计变量,采用4水平全因素响应面法,生成包含16次迭代的设计空间。分别拟合FR3与DV9和DV12之间的函数关系,FR4与DV9和DV12之间的函数关系:FR3=f1 (DV9,DV12),FR4=f2(DV9,DV12)。
设计空间及迭代计算结果如图4所示。
图4 计算结果
拟合的函数关系表达式如下:
式中y1、y2分别表示FR3和FR4;x1、x2分别表示DV9和DV12。多项式系数如表2所示。
表2 多项式系数
优化结果为DV9=395.96, DV12=386.5。
根据设计矩阵,前束角可以只通过变量DV0来优化。本文设计实验的方法采用4水平全因素响应面法,生成包含16次迭代的设计空间。拟合FR2与DV15和DV18之间的函数关系如下:
式中y表示FR2;x1、x2分别表示DV18和DV15。多项式系数如表3所示。
表3 多项式系数
优化结果为DV15=265.46, DV18=280.53。
根据设计矩阵,轮距只通过变量DV6来优化。采用4水平全因素响应面法,生成包含4次迭代的设计空间,拟合FR1与DV6之间的函数关系如下:
根据设计矩阵,主销内倾角只通过变量DV3来优化。采用4水平全因素响应面法,生成包含4次迭代的设计空间,拟合FR5与DV3之间的函数关系如下:
本文采用顺序近似优化的方法对某双横臂悬架进行优化,按照特定顺序一共进行了4次优化。每次优化后悬架的K特性曲线如图5所示。
图5 顺序优化结果
图中曲线0、1、2、3、4分别表示优化前、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优化后定位参数随轮跳之间的关系。
统计每次优化后的各个性能指标,如表4所示。前束角的优化效果最显著,其他指标略微有所改善,这是由于初始悬架的K特性只有前束角的变化不合理,其他指标都比较好。
表4 性能指标
本文通过公理化设计的方法,对悬架K特性各个功能需求进行部分解耦,从而实现顺序优化。这种方法思路明确,计算简便,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悬架K特性优化方法。但在优化过程中为了实现各功能需求之间的解耦,只选取了对性能指标影响最大的一到两个指标,因此这种方法只能得到近似优化结果。在对已有车型进行改进设计时,可以参考本文得出的下三角设计矩阵,有针对性的对某几个设计变量进行优化。
[1] 刘伟忠.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某车悬架K&C特性仿真分析及硬点优化[D].吉林大学, 2009.
[2] 宋晓琳,毛开楠,李叶松,等.麦弗逊前悬架硬点参数的灵敏度分析和优化[J]. 现代制造工程. 2011(06).
[3] 丁亚康,翟润国,井绪文.基于ADAMS/INSIGHT的汽车悬架定位参数优化设计[J]. 汽车技术. 2011(05).
[4] Bae S,Lee J M, Chu C N. Axiomatic design of automotive suspension systems[J]. CIRP ANNALS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2002, 51(1):115-118.
[5] 蔡章林.基于VPD技术的悬架设计及整车试验优化[D].吉林大学,2007.
[6] 郭孔辉.汽车操纵动力学[M].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207-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