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洋
(杭州市拱墅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学校 浙江杭州 310011)
投掷实心球是我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必修项目,它是以远度为指标,旨在检测学生的上肢力量以及全身协调能力。在实心球教学中,大家都明白实心球的技术关键是出手的角度、速度以及用力顺序[1]。而小学生在学习和练习实心球时容易犯错的是:出手角度太小,导致实心球下砸;后摆幅度过小,导致做功距离短,成绩不理想。本研究通过对握持实心球方法的对比,大胆改进,通过“虎口”握持法与常规的“八”字形握持方法的比较,旨在对投掷实心球的技术动作进行改进,充分挖掘学生身体潜力,提高投掷成绩。
本研究通过文献法、实验法、对比法得出数据,用SPSS11.5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图1 八字形
图2 八字形
图3 虎口法
图4 虎口法
实验对象: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学校五年级2个班的学生,研究分为对照组(C,controlgroup)和实验组(E,experimentalgroup)。C组为501班学生,人数35,其中男生19人,女生16人;E组为的503班学生,人数35,其中男生19人,女生16人。
1.2.1 常规的“八”字形握持法
两手十指自然分开把球放在两手掌,两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放在球的两侧将球夹持[2](男生两食指接触,女生两食指中间距离为1~2cm),两大拇指紧扣在球的后上方成“八”字,以保持球的稳定(如图1、2)。
1.2.2 “虎口”握持法
每只手的食指和中指稍靠拢,两手的无名指和小指自然分开放在实心球的两侧,虎口叉开,拇指向前下伸,两手食指并拢,拇指紧贴,两手的拇指和食指、中指构成了“虎口”形,利用“虎口”将实心球“嵌”住(如图3、4)。
表1 实验前各项数据统计(±s)
表1 实验前各项数据统计(±s)
实验对象 n 成绩C组 35 5.06±0.90男 19 5.52±0.85女 16 4.52±0.63 E组 35 5.13±0.77男 19 5.34±0.82女 16 4.88±0.65
C组学生采用常规的“八”字形握持法,E组采取“虎口”握持法,两组同时进行为期2周6次课的学练,每次课35min,C组和E组除了握持实心球的方法不同外,其余的学练动作相同。
使用SPSS11.5进行统计学分析计算,数据处理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其中P<0.05有显著性差异,P<0.01具有极显著性差异,结果用平均数士标准差(±s)表 示 。
2.1.1 实验前C组和E组成绩对比
由表1可以看出,实验前C组成绩(5.06±0.90)和E组成绩(5.13±0.77)相比(p=0.74),在统计学上没有差异。
2.1.2 实验前C组和E组男生成绩对比
C组男生成绩(5.52±0.85)和E组男生成绩(5.34±0.82)相比(p=0.50),没有统计意义上的差异。
2.1.3 实验前C组和E组女生成绩对比
C组女生成绩(4.52±0.63)和E组女生成绩(4.88±0.65)相比(p=0.12),没有统计意义上的差异。
由此可见,C组和E组在全体学生之间、男生和女生之间相比在统计学上都没有差异,这保证了实验的可比性。
2.2.1 实验后C组E组的对比
由表2得出,经过两周的训练后,E组实心球成绩(6.21±1.02)与C组成绩(5.57±1.13)相比(p=0.017),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变化;E组成绩增长值(1.07±0.67)与C组成绩增长值(0.56±0.63)相比(p=0.002),在统计学上有极其显著性变化。
2.2.2 实验后C组E组男生各项数值的对比
E组男生成绩(6.21±1.19)与C组男生成绩(5.94±1.06)相比(p=0.45),在统计学上变化不大;E组男生增长值(0.90±0.68)与C组增长值(0.51±0.65)相比(p=0.08),在统计学上比较显著。
2.2.3 实验后C组E组女生各项数值的对比
E组女生成绩(6.18±0.82)与C组女生成绩(5.14±1.08)相比(p=0.005),在统计学上有极其显著性变化。E组女生增长值(1.27±0.62)与C组增长值(0.63±0.60)相比(p=0.006),在统计学上有极其显著性变化。
表2 实验后各项数据统计(±s)
表2 实验后各项数据统计(±s)
注*表示与对照组相比p<0.05,**表示与对照组相比p<0.01。
实验对象 n 成绩 增长值C组 35 5.57±1.13 0.56±0.63男 19 5.94±1.06 0.51±0.65女 16 5.14±1.08 0.63±0.60 E组 35 6.21±1.02* 1.07±0.67**男 19 6.22±1.19 0.90±0.68女 16 6.18±0.82** 1.27±0.62**
图5 八字形
图6 八字形
由表2可以得出,实验后E组的成绩比C组的成绩有了显著性增长(p<0.05),增长值有极其显著性的差异(p<0.01)。分析数据后发现,E组和C组相比男生的成绩增长比较显著,但女生的成绩增长却有极其显著性的差异(p<0.01)。说明了虎口握持法的教学效果在小学实心球教学中更加明显。实心球是一项力量和动作速度相结合的项目,它是以力量为基础,以动作速度为核心的投掷项目。一般认为影响实心球成绩的因素有:出手速度、出手角度和出手高度[3]。而小学生在投掷实心球时容易犯的错误是后倒时有掉肘现象、反弓不够“满”、出手时低头、用力时没有拨指等。
后倒出现“掉肘”会影响投掷实心球的成绩[6],从图5、6和图7、8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虎口握持法两手臂比普通的“八字”形握持法更加靠拢,躯干在做后倒时,两手臂不容易出现“掉肘”现象,增加了摆动半径,相应的就增加了投掷时的做功距离,更有利于学生力量的充分发挥。
由于肌群的收缩使身体两部分同时接近的运动称为相向运动。人体在投掷实心球最后用力时,就做了一个相向运动,相向运动在投掷实心球中起到了核心作用。当人体在做相向动作时,通过人体内力作用使身体一部分转动时,则必引起身体另一部分沿反向转动,并且两部分的动量矩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以便保持人体动量矩矢量和为零[4]。在投掷实心球做“反弓”时,身体上下两部分在预摆时的向后运动,就做了一个运动和反向运动原理的相向动作[5]。躯干伸肌是躯干获得较大速度的重要因素,它的动作就像一张“弓”一样。躯干越向后伸展,上躯干和手部向前的最大速度就越大。
“虎口”握持法要求两手的食指靠拢,握持球后,食指和中指都指向了与投掷方向一致正前方,这使学生最后能充分利用食指和中指的力量进行拨球,更有效地体现“鞭打”技术,与“八字”握持法相比,更符合投掷项目的生物力学特征,能实现力量的最大化。此外,该握持法更有利于学生做“反弓”,实现充分的“超越器械”,与“八字形”握持法(图5)相比,做的“弓”更“满”,而且两手臂比普通的“八字”形握持法更加靠拢,躯干在做“反弓”时,两手臂不容易出现“掉肘”现象[6],增加了摆动半径,这些都增加了投掷时做功的距离,更有利于学生力量的充分发挥,实现摆动、鞭打和相向运动的最佳化,提高出手速度(图7)。
图7 虎口法
图8 虎口法
研究表明,在无外力干扰的情况下,投掷实心球时,投掷方向与水平面所成角在33°~37°范围内投掷得最远。当然,最佳出手角度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定范围内它随着出手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出手角度与准备动作有着紧密的联系,准备动作的好坏,影响着出手的角度。出手前的准备动作包括:抬头、挺胸、送髋和屈膝,这四个环节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将四个过程充分完整地做完后,最后形成出手前的“反弓”动作。“反弓”在投掷实心球所有的动作环节中起枢纽的作用,因为超越器械是所有投掷项目的要求,所以“反弓”动作质量形成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实心球的飞行路线和投掷前的做功距离。同时,投掷理论指出,头在投掷项目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影响着颈、肩肌肉群的拉紧与放松,并有助于身体的平衡和完成超越器械。
“虎口”握持法因要求食指、中指靠拢,且均朝向正前方,该要求自然的带动了两手前臂肌肉群旋内,并带动肘关节也朝向了正前方,两肩关节夹得更紧(图8),在后倒成“反弓”时,也就不自然的使头后仰,形成“抬头”。投掷前的抬头可提高出手角度和高度。此外,“虎口”握持法使后摆时大、小臂之间的角度能更有效地控制在90°~135°之间(图7),增加了实心球对肩关节的重力作用,从而加大了肩关节最大限度的后展,使最后出手时能够充分利用肩部肌肉群的牵张反射。而女生的肩部柔韧性比男生好,这也可能是造成女生成绩好于男生的原因。“反弓”时的抬头和肩关节、肘关节的角度为投掷实心球提供了良好的飞行轨迹。而“八字形”握持法在做后倒“反弓”时,容易出现两肘关节过度外展(图6),出现“掉肘”现象,在投掷过程中不仅会使力量分散而且到最后出手时更易“下砸”[7~8],影响了实心球的飞行路线,导致成绩不理想。
在小学实心球教学中,通过大胆改进实心球的握持方法,经过2周6次体育课的学练后实心球成绩的对比,得出虎口法握持实心球更有利于小学生实心球成绩的提高,尤其对女生的成绩提高幅度更大。现将“虎口”握持法几点小结如下。
两手的食指和中指都指向了投掷方向,更有利于学生最后用力时的“拨指”,实现“鞭打”;在预摆后倒时,两肘关节不容易外展,不会出现“掉肘”现象;在预摆后倒时,“反弓”更“满”,增加了摆动半径,可更充分的“超越器械”;做“反弓”动作时,肩关节的“夹”,会使头部自然实现“抬头”,提高出手的角度;肩关节的充分后展以及实心球重力作用的优化,能更大化的调动肩部肌肉群的牵张反射,增加出手力量和飞行高度。
此外,女生的柔韧性比男生好,在后倒成“反弓”时比男生更加“满”,可能是女生成绩比男生进步快的原因。而男生的成绩没有女生的成绩进步更加显著,也可能是由于训练时间太短的缘故造成。
“虎口”握持法是对实心球技术改革的一次大胆尝试,由于受到被试的限制,此方法只在小学教学中做出了尝试,在中学的实心球教学中,因实心球体积较大,该方法是否适用尚不得而知,但在小学实心球教学中有着明显的实效性。
[1] 孙亮.对实心球各种投掷方式动作概念界定的探讨[J].体育世界 ,2010( 3):63-64.
[2] 谢卓锋.原地头上双手正面掷实心球的技术分析与考证[J].中国学校体育,2009(9).
[3] 赵焕彬,李建设.运动生物力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90-142.
[4] 杨辉.前额正面头顶球技术的生物力学分析[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6,27(3):105-107.
[5] 李世明.运动生物力学英汉双语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336-338.
[6] 何庆.投掷实心球常见的错误动作分析及其纠正[J].体育教学,2004,4:50.
[7] 石俭,陈凤珍,卢启奇,等.原地双手后抛实心球的技术分析与训练方法研究[J].搏击·体育论坛,2010,2(3):32-33.
[8] 刘杰,张继荣.原地双手头上掷实心球常见的几种错误及纠正方法[J].体育教学,2007(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