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鲲 李壮
摘要:基于海南少数民族研究基础上,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针对海南少数民族信息教育工作展开研究,从研究方向上属于民族学科中的新兴研究领域,体现了民族地区研究工作的创新性,对民族地区人才培养、知识创新、社会服务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关键词:信息化;少数民族地区;高等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7-127-02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和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高等教育信息化事业,对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信息化产业的发展,对当地的经济文化发展、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素质、维护祖国统一、增进民族团结,以及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少数民族信息教育定义与现状研究
目前对少数民族信息化建设、信息背景下少数民族工作的研究处于小众研究状态,更多致力于少数民族起源、文化、传承等方面的研究,由于电子信息专业与传统的少数民族研究方向跨度较大,所以学术研究面积较小,政府和相关部门如国家级(教育部、教育厅)对少数民族信息化研究课题的审核没有倾斜性。其评审者本身是站在少数民族学科研究普遍性的基点上审核少数民族信息化研究之课题,故此,很难有少数民族信息化研究的课题通过。因此,该方向的研究课题也处于刚起步研究阶段。
(一)少数民族信息教育的定义
少数民族信息教育的定义中明确指出,少数民族信息教育,是指在少数民族地区,以当地少数民族学生为主要教育对象,以高等计算机科学为主要教授内容,以提高当地少数民族的计算机文化素质,促进民族地区信息技术和民族经济发展为主要目的高等专门教育。在少数民族地区的高等学校发展高等计算机教育是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是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必然要求。
首先,依照地方特色从课程体系结构人手,海南少数民族地区高校信息化教育的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应该体现本地的民族区域特色;其次,海南少数民族地区高校信息化教育的人才培养目的应着眼于地方,以满足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和人才需求为己任;再次,海南少数民族地区高校信息化教育更应该提高综合素养能力,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
(二)海南少数民族地区信息教育的范畴
海南省地处祖国最南部,集边疆、民族、山区、贫困等特殊条件于一体,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除了省会海口,以及国际旅游岛核心城市三亚,其余市县社会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全省共有53个民族,其中的黎族、苗族、回族和汉族是海南的世居民族。全省少数民族人口有139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7.26%;民族地区有6个自治县,3个享受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市以及8个民族乡(镇),面积占全省陆地面积的一半,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其中海南话使用最广泛,使用人数最多,全省有500多万居民通用,黎话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黎语支。黎族的语言有本地、美孚、加茂等5个方言。全省有110万人使用,是海南少数民族中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临高话50万人,儋州话40万人,军话10万人,迈话、苗话5万人,回辉话1万人,村话10万人,此外,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海南设为经济特区以来,从大陆迁来海南的外地居民中,也有使用白语、客家话、潮州话、浙江话、云南话、福建话、上海话、北方话等语言的人群体。这一基本省情,决定了民族问题始终是海南省必须处理好的一个重大问题,也决定了民族工作始终是关系海南省发展全局的一项重要工作。
(三)海南少数民族地区信息化教育存在的现状和问题
1.少数民族信息化教育经费不足
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普遍滞后,地方财政对教育的支持能力有限,信息化建设教育经费总量不足必然限制少数民族地区对信息化教育的经费投入,高校信息化教育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发展高校信息化教育事业需要相对其他学科办学投入较高的费用,如计算机、电子设备、实验室和实训基地等,其他配套设施和软件建设等方面的资金投入量也非常大。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相对贫困,教育经费的不足必然制约着高校信息化教育发展的质量和规模。
2.师资力量捉襟见肘
海南少数民族地区多地处山区,交通不便,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比较落后,生活环境与工作条件更是无法与内地及沿海城市相比,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电子信息师资力量的建设和人才引进工作产生了客观影响。也正是上述原因,大多著名高校的电子信息类毕业生,尤其是高职称、高学历的计算机博士毕业生志愿到少数民族地区从事教育工作的寥寥无几;另外,现有的优秀人才也面临流失的风险,一些在少数民族地区工作了一段时间的毕业生或教师,通过继续进修深造、考学而提高了学历或职称达到一定高度以后,可以作为二次择业的资本,往往选择相对生活环境和工作条件更优越的城市发展,从而使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平台沦为个人发展的跳板,没有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储备模式。先天引进人才的不足,以及原来储备师资的流失,再加上招生规模的日益扩大,在少数民族地区的高校出现了师资力量和优秀人才捉襟见肘的现象。
3.合理定位民族地区信息化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民族地区高校信息化教育目标是指民族地区高校培养什么样的电子信息类人才问题。由于地区和学校的类别所限制,生源所招学生主要是二本和专科生源,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方式也要切合实际,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结合区域特色,面向地方就业情况,以应用型、实用型人才培养为最终目的,不能一味照搬名校的培养方案和体系结构。因此,海南少数民族地区高校信息化教育应有合理的人才培养定位,结合实际情况面向少数民族地区的应用型培养。
海南少数民族地区的高校信息化教育首先应该体现民族性,增加黎族、苗族文化知识的信息化渗透;同时,海南少数民族地区的高校信息化教育应该主要服务于当地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需要和实际的人才需求情况。但是,许多少数民族的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规划人才培养目标时往往忽略了此点,好高骛远,华而不实。
4.教学语言沟通的客观问题
海南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少数民族边疆省份,由于海南少数民族除了主要的黎族、苗族,还有其他几个民族,语言文字情况复杂,各地民族教育基础参差不齐,其他教育学科多会夹杂着一些当地方言,而这在信息教育过程中难以实现。因为信息学科本身就是一门新兴的科学,信息科学的专业术语在民族语言中也没有原创性语源,这一点也对实际的教学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具体实践方向
在信息化背景下,结合当地信息化教育所处的实际情况,解决海南少数民族地区高校信息化教育工作需从以下四个方面人手:一是国家、省和地方财政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信息化教育的投资,增加政策倾向和特殊照顾,形成推动式发展。二是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电子信息类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增加人才引进待遇,改善办学环境,做到以诚留人、以情留人。三是加强琼南、中部地区与省会地区及大陆高校信息专业和民族地区高校信息专业之间的交流和合作,通过学习和调研取长补短,相互借鉴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理念,以提升自身的教育水平。四是海南少数民族地区高校信息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要从当地的实际出发,走应用型人才培养道路,结合本地区对人才需求的实际情况和专业方向,培养实用型人才,让信息化教育取得成果,真正服务于地方,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海南少数民族地区高校信息化建设所存在问题也是我国其他省、市、自治区等少数民族地区高校信息化建设普遍存在的客观问题和实际困难,相信通过不断发展和推进,一定会取得更长足的进步和改观。目前,少数民族地区已进入新的信息化发展阶段,我们更要及时掌握国内与国际的动态和发展趋势,为少数民族地区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机遇从根本上改变少数民族地区的落后面貌,逐步实现信息化和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