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输出驱动的大学英语工具性需求后续课程设置研究

2013-08-20 05:58黄禧凤
关键词:工具性英语课程驱动

黄禧凤

(闽江学院 外语系,福建 福州 350108)

近年来,随着高等外语教育改革的推进以及外语教育受重视程度的提升,对大学毕业生的英语水平,特别是英语听说能力的要求有较大的提高。面对这种形势,大学英语教学的内容不能停留在传统的模式之下,根据国家外语教育战略,结合社会对学生外语水平的需求和大学生的工具性需求,充分重视语言输出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开设相应的后续课程是顺应当前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然而,多年来高校英语课程设置和教学实践一直重输入、轻输出;重应试,轻需求。如何在大学英语语课堂上实现输出和工具性需求的有机结合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1.背景

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们进行沟通交流的各种表达符号。当前大学英语教学应该鲜明地提出工具性目标,因为工具使用是显性的,素质教育是隐性的,在突出其为社会、为科技文化发展服务的同时,学习者的人文素质包括科学素质也会随之提高[1]。

1.1 教学模式研究现状

国内高校开设的涉及英语教育的课程可分为通用英语、专业英语、分科英语、大学英语通识教育、双语课程和(非语言专业的)全英语课程六种类型。前四者学习的目的仍然是英语语言,但后两者学习的重点则是专业,附带学习英语[2]。然而,大学英语提高阶段的后续课程教学却是整个大学英语教改体系中的弱项。后续课程教学管理缺乏统一的规划,通常是每位任课的老师根据自己的一套教学方式进行授课,没有形成有效合理的统一标准,采用的教材也不统一,与其他相关课程缺乏连续性和系统性。另外,后续英语课程的设置大多没有以学生的工具性需求出发,也就无法为学生的求职考研提供帮助。

1.2 输出驱动

二语习得的学习者通常有选择地注意到部分语言的输入,然后经过内部吸收后通过假说的形成、试验、修正、确认和否定等过程,把输入语言信息植入自身的中介语体系中。这种教学法在学生的听力理解,语言流畅度及语言自信心等方面都取得了出色的成绩;但不足的是这些学生在形态句法方面存在较大问题。这主要是因为学生缺乏来自课堂和社会迫使他们利用现有语言资源的压力,而仅仅停留在简单的理解和被理解的程度上,不能最大限度地运用他们的语言资源和充分发挥语言能力,提高语言输出的可理解性和准确性[3]。从心理学角度看,输出比输入对外语能力发展的驱动力更大。一个没有输出的学习过程,即便有高质量的输入,其习得效率也有限。从高校英语教学的角度看,以输出为导向的综合教学法比单项技能训练法更富成效,更符合学生未来就业需要[4]。

2.国内高校英语后续课程的现状分析

大学英语后续课程教学是“保证大学英语学习四年不断线”和“提高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重要渠道。输出驱动的大学英语工具性需求后续课程是从我国高校的办学层次、条件、特色和人才培养定位等方面考虑,根据各自学生的需求和特点进行设置。在个性化需求、提高应用能力等教学目的影响下,笔者将根据一些调查和实例进行分析,结合大学英语后续课程需求分析,考虑学生的工具性需求,就实施大学英语后续课程的设置要点进行探讨,以期规划一套基于输出驱动的大学英语工具性需求后续课程方案。

表1 :大学英语学习的最终目标调查

通过对国内高校的调查,笔者发现学生在大学一、二年级阶段修读完基础英语后,他们对后续的英语学习有各种各样的目标和需求。如表1所示,大学英语学习的最终目标可以归纳为六个主要方面包括:锻炼和提升自己的能力、了解英语世界文化和对外交往的需要这三个方面。而通过调查的结果也反映学生修读后续课程的最终目的大部分是属于工具性需求,有这三方面需求的人数比例分别达到了66.3%、75.6%和59.6%。高校英语课程的设置应该从学生的这些需求出发,综合调查和分析之后制定合适的教学目标、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

表2 :大学生对目前开设的英语课程满意程度调查

表3 :后续课程授课方式的调查

如表2所示,对于目前学校开设的大学英语后续课程有大部分学生表示没有对他们的学习目标提供有效的帮助,希望能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另外,通过表3的后续课程授课方式的调查,笔者发现有较多的学生支持采用网络自主学习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模式和情景模拟授课方式,这两种授课方式都是基于输出驱动的大学英语工具性需求后续课程设置的重要形式。通过调查,成功的后续课程设置应该是能够满足学生对于学习外语的工具性需求,又能利用输出驱动使学生的语言资源和语言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提高语言输出的可理解性和准确性。

然而,目前大部分高校的英语后续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1)教学模式传统老套。教师注重讲解书面的英语句型、词汇和分析文章语法等,而对语篇生成的认知过程缺乏合理监督。(2)课程定位目的性不明确。课程教学目标与学生的个人需要和就业发展等实际不够吻合,还停留在传统的应试教育阶段。(3)课外实习实践的机会很少。学生无法真正检测输入语言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4)学习者个体的主体性被忽视。英语的听说等技能无法得到锻炼提高,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输出驱动的大学英语工具性需求后续课程设置

大学英语后续课程教学方面的现状对后续课程设置给我们提供了启示,作为学校职能部门应更加关注大学英语后续教学,完善后续教学的组织、实施、监督和管理。目前在校的高年级学生在修读完一、二年级基础英语课程之后,应该坚持以输出来驱动输入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将语言输入转化为语言输出,将技能学习、知识面拓宽和思维能力培养有机结合,通过多练、多写、多分析等手段切实提高学生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5]。具体的设置要点为以下几点:

第一,情景的创设。为了实现“输出驱动”的教学模式,英国学者Homby创立并提出的情景教学法,其实质是通过设计出一些真实性和准真实性的具体场合的情形和景象为语言功能提供充足的实力,并活化所教语言知识[6]。大学英语后续课程目的是通过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来提升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应用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发挥聪明才智,通过模拟现实中的各式活动场景、虚拟角色和假定任务实现“输出驱动”,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场景中的各个环节,完成英语后续课程任务,同时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为将来就业和深造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

第二,渠道的开拓。英语的掌握是学用结合,以用促学的过程,大学英语课堂的授课时间十分有限,每位教师应设法积极开拓校内外的“输出驱动”渠道,督促学生在实践中进行完善创新的学习过程。校内“输出驱动”渠道可以通过举办英语辩论比赛、英语口语竞赛等形式,促进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整体提高。这样既能锻炼学生文字综述能力、表达能力;校外“输出驱动”渠道的开拓必须加强与社会相关行业、企业的紧密联系,努力寻找大型外贸企业、跨国企业、英语教育机构等作为校外实训基地,强化所学的英语知识和技能。

第三,有效性的保障。基于工具性需求的后续英语课程坚持以学生的能力为本,从学生未来的择业和升学实际出发,按照个人的工具性需求收集、选择合适的信息资料,通过开口说、用手写、动脑想等途径,为完成共同的“听、说、写”目标而努力寻求解决途径。这种教学方式最大限度地保障“输出”的有效性,更能提高学习兴趣并发挥各方面的潜能。

第四,考核体系的转变。根据学生的工具性需求,开设多模块、多层次、个性化的选修系列后续课程,同时,这种教学模式下的考核评估体系也应该有转变,更加突出语言应用能力的考查,以此来实现输出驱动下的英语学习。

第五,教学形式的创新。通过之前的调查发现有四成左右的学生支持采用网络自主学习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形式和情景模拟教学形式。输出驱动下的课程设置应该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上注重创新,以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为重点。

第六,全面的引入。语言学习的五项基本技能中,听、读是输入性技能;说、写和译是输出型技能。只有在输入的基础上才能够输出,而没有输出驱动的输入,学习者习得输入的可能性就很小。因此,教师若能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听、说、读、写、译等活动,就能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堂教学[7]。英语课程要尽可能融入集听、说、读、译等技能因素,做到“既涉及各个方面,又有所侧重”。

第七,教师角色的转换。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后续课程的设计要突出“以学生为主体”。只有组织大量的学生亲身实践活动才能够切实地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运用技能。在这样的教学背景下,需要建立稳定的后续课程英语教师队伍,保证课程开设的常规化和教学效果的提高,实现教师角色的转换,通过与学生形成输入输出的互动,积极地提高其主动性、创造性和参与性。

4.结语

总之,输出驱动的大学英语工具性需求后续课程的设置是基于学生的英语工具性需求和个性化需要,提高学生的综合英语素质和英语文化修养,辅助学生实现自己的求学与求职理想,实现输出驱动下的英语学习过程。输出驱动的大学英语工具性需求后续课程的实施需要各教育单位建立完整后续教学管理配套体系,主要包括教学大纲、课程设置、教材、测试、课外辅助教学手段等配套体系的建立与完善,这些是保证大学英语学习四年不断线和逐步提高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重要方面。

[1]蔡基刚.后大学英语教学时代的精读课程走向研究[J].外语研究,2010,(5):57-64.

[2]马武林.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内容设置研究(一)——学术英语[J].外语研究,2011,(5):15-16.

[3]胡帅.二语习得输出理论对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启示[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123-125.

[4]文秋芳.输出驱动假设与英语专业技能课程改革[J].外语界,2008,(2):2.

[5]杨秋喜.输出驱动理论在高职英语听力教学中的运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0,(6):188.

[6]王娟萍.“输出驱动”视域下的高职商务英语写作教学改革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1,(30):106-107.

[7]陈文凯.基于“输出驱动假设”的英语专业写作教学改革研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10,(3):121.

猜你喜欢
工具性英语课程驱动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屈宏斌:未来五年,双轮驱动,砥砺前行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共生——核心素养下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培养
新课程对教师的新要求——兼谈语文工具性的另一面
轨旁ATC系统门控柜接收/驱动板改造
论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基于S3C6410的Wi-Fi驱动移植实现
金融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大学英语课程委婉语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