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子肝素在脑血管病介入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2013-08-20 08:58肖志刚孙丽娜通讯作者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3年19期
关键词:凝血因子脑血管病肝素

肖志刚 孙丽娜(通讯作者)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干部病房一科 福州 35002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实验对象为我院2010-06-2012-06来收治的56例52~67岁脑血管病患者,男32例,女24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用肝素抗凝治疗,实验组注射低分子肝素治疗,统计活化凝血时间并对比结果。

1.2 给药方法 2组患者在PCI手术前注射不同的肝素,实验组在手术前1d晚上以及次日清晨分别给予2次低分子肝素注射,并于第2次注射后半小时手术,注射后8h内无需追加。2次注射剂量均为1mg/kg。对照组患者注射肝素,术前注射65mg,术中每小时补充20mg。

1.3 标本测定 分别于用药后5min、60min及120min后于肘正中静脉取血实验室检查,测定活化凝血时间。

1.4 并发症评价 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的效果,指标分为无、轻微及重。无:即未出现明显并发症;轻微:出现出血及血肿等轻微并发症;重:指出现心肌梗死以及血栓等严重危害病患健康的并发症[1]。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1.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在5min、60min及120min的凝血时间,见表1。实验组并发症指标无、轻微、重分别为24例、2例、2例,对照组分别为18例、6例、4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组凝血时间对比 (±s,s)

表1 2组凝血时间对比 (±s,s)

组别5min 60min 120min实验组369±36 334±36 261±34对照组260±28 211±26 159±35

3 讨论

冠心病在心脑血管中的发病率相对较高,主要病因是由于冠状动脉内膜上一些脂类物质以及其他一些物质的沉积,造成一部分动脉出现狭窄,阻塞以及动脉粥样硬化等病变[1],从而造成心肌细胞的供血不足,泵血出现问题。在PCI技术治疗下,肝素的主要功能是作用于凝血因子,降低凝血,对于低分子肝素来说其对于凝血因子Ⅹ的作用是普通肝素的3~4倍,而该凝血因子则是外源性凝血的重要过程,所以,低分子肝素的作用往往是普通肝素的数倍之多[2]。

肝素是由人体内的肥大细胞分泌释放,在肝脏的含量居多。而低分子肝素则是由普通肝素经酶降解过程产生的化学片断,因其结构与肝素相似,具有其关键的五聚糖结构,可被凝血因子Ⅲ识别,进一步对凝血因子Ⅹ进行抑制性作用。对于脑血管病介入治疗中低分子肝素的作用远远高于普通肝素的作用[3]。

本文中对照组患者5min、60min及120min凝血时间分别为(369±36)s、(334±36)s、(261±34)s,而治疗组分别为(260±28)s、(211±26)s、(159±35)s,低分子肝素的凝血时间明显长于普通肝素。可见,低分子肝素的抗凝血效果显著,在脑血管病介入治疗中可降低活化凝血时间,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1]何旭.依诺肝素和普通肝素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0,5(25):188-189.

[2]张国强.低分子肝素与普通肝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105例临床疗效分析[J].山东医药,2009,49(29):45-46.

[3]赵向阳,徐建,卜婵媛.低分子肝素对ACS病人内源性抗纤溶系统及血小板活化影响[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12,48(6):476-478.

猜你喜欢
凝血因子脑血管病肝素
控制冷沉淀凝血因子在室温下制备时长的临床意义
急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与动脉自旋标记的应用价值
集束化护理干预联合常规护理对产后出血患者的应用效果及其对凝血因子的影响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神经介入治疗的疗效分析
少见凝血因子缺乏症3例
冷沉淀凝血因子临床应用调查分析
肝素在生物体内合成机制研究进展
费森尤斯血液透析机中肝素泵的故障处理及日常维护保养
第17次中国脑血管病大会2017’通知
低分子肝素药理学机制及适应证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