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平
大理州宾川县人民医院外二科,云南大理671600
四肢长管状骨骨折在骨科临床中比较常见,一般采用对骨折处进行桥接固定的方式进行治疗.锁定接骨板技术是当前临床应用较多的一种技术,也是经临床验证,整体效果比较明显的一种方式.锁定接骨板由于切口比较小,对患者的伤害较小,且整体稳定性好,固定效果佳,可以促进骨痂的快速生成,并能帮助骨结构进行改建,对于防止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减少骨折的发生率具有明显作用,临床患者的认可度较高[1].为探讨锁定接骨板在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中的临床疗效,对2007年4月-2009年4月该院收治80例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均采用锁定接骨板方式进行治疗,现予以回顾性分析,并将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该院收治的80例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中,男57例,女23例;年龄在7~84岁,平均48.3岁.高处坠落摔伤及19例,车祸受伤36例,跌扭伤其他伤者16例,其他伤9例.肱骨骨折16例,腓骨骨折11例,胫骨骨折14例,股骨骨折7例,尺桡骨骨折32例.闭合性骨折63例,开放性骨折17例.
对骨折伤面以小切口开口方式切开,将切开面的骨膜进行少许剥离,并将创伤骨折进行复位处理,在小切口上下稍行游离,预估能放置锁定接骨板即可,然后将锁定接骨板置入,并在接骨板的上下分别钉入锁定螺钉予以初步固定;之后,在X线机透视下,根据患者骨折的不同类型分别钉入不同数量的螺钉,予以完全固定.一般尺桡骨骨折采用上下分别固定两枚螺钉的方式进行固定,肱骨以及股骨等骨折类型一般采用最少上下分别钉入3枚螺钉的方式.若骨折面积较大,则应先使用皮质固定进行固定,然后再按常规方式使用锁定接骨板进行固定治疗[2].
患者术后使用抗生素,并将患肢使用弹力绷带进行包扎后予以抬高.下肢使用功能支具予以固定,并方便患者制动,上肢使用三角掉巾.视患者骨折类型在术后初期逐步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一般可于1个月后下地不负重进行功能锻炼.
治疗后对患者随访3~36个月,然后按照优、良、差三个标准,对术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以及36个月的骨折愈合基本情况进行评价.优:骨折部位完全愈合,情况良好,活动时无痛感,活动幅度基本恢复到正常状态.良:骨折部位愈合情况较好,活动时会稍有痛感,活动幅度不断增大,但还未完全恢复至正常.差:骨折愈合情况较差,疼痛明显,活动受限,或者锁定接骨板出现断板以及松动现象.
在术后第6个月、12个月、24个月以及36个月,分别按照优、良、差三个标准对患者骨折愈合情况进行评定.在术后第36个月时,优42例,占52.5%;良36例,占45.0%;差2例,占2.5%;总优良率达97.5%.见表1.
表1 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情况
结合以上统计,该组患者在术后36个月,肱骨骨折16例愈合优良为15例,出现1例钉板松动患者;腓骨11例患者骨折愈合情况全部达到优良;胫骨14例患者全部优良;股骨7例患者中出现1例断板患者;尺桡骨骨折32例患者全部达到优良.
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是骨科临床上比较常见的骨折类型,应根据四肢不同的骨折部位和类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以及合适的内固定材料.锁定接骨板是一种当前临床比较常用的,且经验证比较科学有效的骨折固定方式,但并非适用于所有的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情况.髓内钉也是一种临床常用的内固定材料,对于比较简单性的四肢长管状骨骨折可视情况予以采用,对于骨折较严重的患者而言,选用锁定接骨板进行手术,效果将更为明显[3].
①锁定接骨板的使用范围比较广泛,对于四肢各部位不同形态的骨折情况均可以使用,对于不规则性的骨折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②锁定接骨板与骨之间的接触面积相对较小,可以很好地减少钢板与骨膜之间的摩擦力,对骨膜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对患者的身体损伤较小.③锁定接骨板的螺钉与钢板的连接十分稳固,对骨折部位的固定效果十分理想,稳定性强,具有良好的抗扭以及抗弯能力[4].
①锁定接骨板在具体使用中,要根据骨折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长度的锁定接骨板,一般以骨折部位长度的两倍为宜.②锁定螺钉在使用中,要确保与钉孔的螺纹达到完全吻合状态,要使用专门工具进行螺钉的锁定,保证螺钉定向严格予以置入.③螺钉在固定中不宜密切排列,以防止固定强度过大,出现断裂现象,应留置一定的空挡,隔空进行固定,以使桥接钢板受力适当且均匀,能同时利于骨痂的正常生长[5].
该组患者出现1例肱骨钢板松动患者,1例股骨钢板断裂现象.钢板的松动主要是因螺钉的置入不当引起,螺钉不能与螺纹严密吻合,实际上处于未锁定状态,一旦检查不严格,不能及时发现,则很容易出现锁定接骨板松动现象.另外,锁定接骨板的断裂主要与螺钉的力度有关,螺钉在置入时过紧或者过密,会使得锁定接骨板的拉力过大,应力过于集中,患者在进行功能锻炼中,一旦活动力度过大,很容易出现锁定接骨板断裂现象,导致接骨失败.应在对接骨板进行锁定时,严格按照科学的锁定方式进行,既要保证螺钉的定向置入方式正确,也要确保螺钉的使用数量以及间隔距离适当,避免力度不当而引发钢板断裂现象.
早期功能锻炼对于四肢长管状骨骨折十分必要的作用,可防止出现骨质疏松以及肌萎缩症状,并避免出现肘关节僵直或粘连现象.锁定接骨板由于具有很好的稳定性,且固定效果佳,术后应根据患者不同的骨折类型,视情况开始早期的功能锻炼,并逐步加强锻炼的次数,以及活动的幅度[6],术后1个月所有患者均可下地不负重进行功能锻炼,应鼓励患者积极主动锻炼,以利于患者肢体早日恢复常态.
整体而言,锁定接骨板在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中,效果比较显著,固定效果理想,且稳定性很好,术后出现锁定接骨板断裂或者松动的比率较小,且对患者的损伤小,有力地减轻了患者的痛苦.该组80例患者中,在术后第6个月、12个月、24个月以及36个月,分别按照优、良、差三个标准对骨折愈合情况进行评定.术后36个月时,优42例,占52.5%;良36例,占45.0%;差2例,占2.5%;总优良率达97.5%.所有患者中,共出现1例钢板断裂以及1例钢板松动患者,所占比率很小.综合可知,锁定接骨板在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中整体效果明显,成功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鲁木,苏晓莉,汪俊平,等.锁定接骨板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疗效分析[J].安徽医药,2010,14(10):1194-1195.
[2]庞军,张文生,刘涛.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27例[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9(16):92-94.
[3]陆鹏程,吕奇凡,韩月京,等.锁定接骨板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74例疗效分析[J].福建医药杂志,2010(2):123-125.
[4]赵启明,马俊文,任卫东,等.锁定加压钢板的临床应用[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0(8):114-116.
[5]王晓东,朱建华,梁学华,等.锁定接骨板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0(4):54-56.
[6]邵强,余建,方斌,等.锁定钢板应用失当11例原因分析与应用体会[J].浙江创伤外科,2011(6):345-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