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惠卿
早在周朝以前, 对联便以桃符的形式存在。经过千余年的历史,最终因书法的发展而得以盛行,可见联墨之渊源。
楹联作为一门国粹艺术, 虽长期寄生和蕴含在不同的文体里,不得独立。但其始终以其独特性和普遍性共存、 实用性和艺术性比肩、通俗性和高雅性联袂、严肃性和游戏性兼容的形式存在着。 北宋前期婉约派词人晏殊和豪放派词人王琪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清末赵藩题成都武侯祠联: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 从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 后来治蜀要深思。
这都是脍炙人口的传世佳联。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 楹联终因其通俗、 广泛、 实用的特性以及其隽永、精到被人们所重视、传承,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不可或缺的、雅俗共赏的艺术形式。从一九八四年中国楹联学会的成立,全国各地楹联组织形成网络,到论坛云集、联人辈出、联事频繁、联作精湛、联论深远,更证明了楹联的生命力。
被称为『艺术之最高境』的书法更是俯拾皆是。近代著名学者梁启超曾说过:『如果说能够表现个性,这就是最高的美术,那么各种美术以写字为最高』。林语堂认为:『书法提供给了中国人民以基本的美学,中国人民就是通过书法才学会线条和形体的基本概念的。因此,如果不懂得中国书法及其艺术灵感,就无法谈论中国的艺术。中国书法在世界艺术史上的地位实在是十分独特的』。 当代著名书法家沈尹默先生也认为:『世人公认中国书法是最高艺术。 』这些论断也许有着不同的语境, 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 那就是书法作为一门线条艺术, 在中国文化艺术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 纵观历史,书法人才济济,书法机构健全,书法理论完善,书法形式丰富,书法不仅被广泛喜爱、传承并发扬光大,而且还成为一种参与者最多的艺术形式走进了大学教堂,被誉为: 『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
联墨联袂,可谓艺术之强强联合。联因书法艺术而神采飞扬、 墨色纷呈、 韵味十足。 书因联而精到隽永、英气勃发、余音绕梁,联墨珠联璧合,比肩联袂,以势不可挡之势,遍布大江南北、巷陌人家,涵盖了每一个时代政治、军事、经济、文化、艺术等社会各个领域和阶层。
古往今来, 楹联更多是以书法形式走进人们的视野,春联、行业联、庆贺联、哀挽联、楼堂店所联、名胜景观联等等,可谓洋洋大观,不胜枚举。
春联是一种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运用普遍的艺术形式, 写春联已经成为民间一种习惯,被列为春节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送春联也已经成为文学艺术界三下乡活动的重要内容。 许多书法家协会每年春节前都要组织书法家走进农村、矿山、企业,所到之处倍受欢迎。 观看者、索联者、帮忙者络绎不绝,品头论足、遣词敲句、兴致浓厚。虽然有许多单位将春联作为一种宣传手段,以各种形式大批量印刷、散发,但人们仍然更钟情于书家亲自创作的墨宝。 春节写春联挂春联, 一如人们大年初一吃饺子般,成为风俗,不分贫富贵贱,不分老幼男一女,不分庙堂乡野。
婚宴寿诞、开张店庆,也往往惯用联墨相赠,以示庆贺。 若无联墨便觉缺乏雅兴,更少了吉祥。 春联可以买到,具有特定内容的行业联、门面联等就很难买到。 于是,便有了请朋友代为撰联书联的习惯。 人们借着红纸的喜庆颜色,将书法作品的精美手法与楹联作品的深远意境有机结合在一起,成了喜庆吉祥的象征,也成了庆典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 就连丧帐挽联也不乏用佳联墨宝寄托哀思之情。
名胜景点更是以联墨作为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画龙点睛的责任。 景点不分大小,年代不分远近,请联墨名家编撰创作,然后或木刻、或石雕悬于其上,因此凡有景点的地方,几乎都少不了对联。
水天一色;
风月无边。
游人在登上湖南岳阳楼时,欣赏着美书佳联,面对滔滔江水,体验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名句的意境。
华岳三峰凭槛立;
黄河九曲抱关来。
观太华峰,赏黄河景,以其险绝、雄宏衬托潼关之险峻,同样使人感慨万分。 三代帝师、 清朝体仁阁大学士祁寯藻纪念馆是山西晋中寿阳县不久前修建的新景点,其悬挂的联墨就是由全国联坛十老之一、中国国学研究会名誉会长的赵云峰老先生等联家和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 中国书协培训中心教授、 山西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田树苌等书家合璧而成,共有二十余副。
宏功无愧一朝相;
厚德殊荣三帝师。
才高四海万古风云文章事;
名重三朝百年身世社稷情。
这是纪念馆大门的两幅联墨。 人们在观景时一边欣赏着绝美的书法艺术, 一边品评着联意的深刻内涵, 从中解读着景点所蕴藏的历史典籍和人文情怀。 类似的景点联墨,凡是到过景点的人都历历在目,并曾品评赏读。
过去,虽然没有专门的楹联组织,但大凡书家皆颇通诗联,大凡联家,也都是文学家和书法家, 他们都是既能撰联又能书联的高手。唐代欧阳询、褚遂良、颜真卿,宋代黄庭坚、米芾,明代的赵孟頫、解缙,清代的王铎、傅山、郑板桥、康有为等。他们的撰联水平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同样,他们的书法水平也是名冠一时。著名书圣王羲之、北宋书法大家苏轼更是联墨合璧之精英典范。 其联作
道义无今古;
功名有是非。
清风有意难留我;
明月无心自照人。
发愤识遍天下字;
立志读尽人间书。
水自石边流出冷;
花从风里过来香。
等作品, 自古被人们传颂着, 经久不衰,流传甚广。我国第一部系统研究楹联的著作《楹联丛话》的作者、清朝楹联大师梁章钜同时也是著名金石书画家。
无独有偶, 当代中国楹联学会会长孟繁锦先生也是著名书法家。 当我从网络上打开孟繁锦先生的个人简介时, 一副联墨映入眼帘:
书印两绝;
德艺双馨。
孟会长的书法作品多次在全国全军获奖,还获得菲律宾国际文化交流金奖,并被勒石于『论语碑苑』等多处名山胜境。 个人还出版有《孟繁锦书法集》,主编有《蓝天翰墨大观》等书法著作。山西省楹联艺术家协会主席赵望进先生,其书法创作兼擅诸体,以隶、草见长。 草书率意姿纵,隶书掺以篆籀笔法与结体,方峻扑拙,含蓄多变,佳作遍布全国各地。
虽然似如此之联墨大家不多,却也人才云集。 他们综合的艺术素质和兼容的艺术能力, 创作出了许许多多的联墨精品,为联墨合璧奠定了不容忽视的基础,创造了不可多得的先觉条件。 也将联墨这一联袂艺术的表现形式推向了极致。
有人说,联为神,墨为形。 余认为,二者皆为独立的艺术体, 都同时形神兼备。联有联的形,那就是字数相等、平仄相对、词性对偶。 而书法亦有书法的神,即书家自身素养、悟性凝聚到笔端,通过笔墨表达出来的气韵。 正如有些书法作品,人们未必识得其字,却能欣赏书法,就是这个道理。 若站在欣赏书法艺术的角度,楹联就是一种赖以展现其线条艺术魅力的重要形式。 若站在欣赏楹联的角度,书法就是其展现文学价值、 深刻内涵的必要形式。
联墨虽各自独立成体,联袂却使彼此走的更远,意境更高,影响力更大。 书以联作为重要书写内容,在深刻领会联意的基础上,将联的文学韵律和文化意境凝注笔端,增加书法的韵味和意趣。 联以书为主要表现形式,通过笔墨线条变化和布局的再创造,将联意表达的淋漓尽致,使联更具活力,更具美感。二者在表现形式上的相互作用,在形与意上的完美结合,使其形神兼备,妙趣横生,耐人寻味,相得益彰,已经成为互为表里、互相依托,集民族性、实用性、知识性、趣味性、观赏性于一体的独特的有机整体, 给人们带来一种无穷的艺术享受,并通过欣赏联墨达到感悟人生、催人奋进的良好社会效果。一副好的联墨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实用价值,同时也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史学价值。 如著名书圣东晋王羲之的春联:
春风春雨春色;
新年新岁新景。
莺啼北星;
燕语南郊。
福无双至今朝至;
祸不单行昨夜行。
就是联墨俱佳的优秀范例, 也正因如此,才有了春联三次被『偷』的联墨佳话。赵孟頫撰题济南趵突泉泺源堂
云雾润蒸华不注;
波涛声振大明湖。
郭沫若书题杜甫草堂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更是联墨合璧的佳作。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华夏大地上, 只要有人之足迹的地方,十之八九有联墨的存在。联墨联袂是楹联艺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最高境界,这门独特的姊妹艺术也必将以更快的速度和更强的气势遍布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