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连山
(河北省滦平县医院,河北 滦平 068250)
我院于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对150例手足口病患儿采用更昔洛韦、匹多莫德联合治疗,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281例均来自我院诊治的手足口病患儿,符合《实用儿科学》手足口病的诊断标准[1],纳入观察的对象具有明确的流行病学史;存在不同程度的发热、口痛、拒食、流涎、哭闹、精神欠佳;在手、足、口腔、臀部、肛周、膝盖周围可见典型的疱疹;血象正常或<20.0×1010L-1,X线胸片检查正常或两肺纹理增重。两组年龄在3月-11岁之间,发病季节以4、5、6月为主,就诊时间为0.5-2d。其中治疗组150例,男85例,女65例,3月-3岁31例,3-5岁89例,>5岁30例。对照组131例,男78例,女53例,4月-3岁26例,3-5岁81例,>5岁24例。两组患儿在发病年龄、性别、就诊时间、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等方面具有可比性(P>0.05)。两组患儿均未出现心肌炎、脑炎和神经源性肺水肿。
1.2 治疗方法:两组一般治疗相同,有血象高者加用抗生素。治疗组给予静点更昔洛韦5mg.kg-1.次-1,日1-2次。同时应用匹多莫德口服:<2岁,一次0.2g,2次/d;>2岁,一次0.4g,2次/d。对照组131例给予静点病毒唑15mg.kg-1.d-1。
1.3 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治疗48h内体温降至正常,疱疹不再增多或减少,饮食增加,精神好转;有效:治疗48h-5d,体温降至正常,疱疹明显减少或消失,正常进食,精神好,玩耍正常;无效:治疗5d以上发热不退,疱疹无减少,拒食、哭闹、流涎、精神欠佳。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4.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两组间采用X2检验进行分析,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组总有效率95.34%,对照组总有效率67.18%,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n(%)
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为全球性传染病,科萨奇病毒A16和肠道病毒71型是其主要病原体,为RNA小病毒[2]。病毒唑虽属单磷酸次黄嘌呤核苷酸脱氢酶抑制药,能阻碍病毒核酸的合成,是广谱抗病毒药物,对DNA和RNA病毒均有效,治疗结果显示用于治疗手足口病临床效果不满意。更昔洛韦是继阿昔洛韦后新开发的广谱核苷类抗DNA病毒药物,竞争性抑制病毒DNA多聚酶,并直接渗入病毒DNA,终止病毒DNA链的延长两周方式抑制病毒复制。更昔洛韦用于治疗RNA病毒感染的报道不多,其对肠道病毒的作用机制可能为在宿主细胞内被该病毒诱导的多种激酶磷酸化为更昔洛韦三磷酸,从而竞争抑制病毒DNA合成,阻止DNA链延伸,达到抑制病毒复制[3]。本病多发于4岁以下小儿,其免疫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匹多莫德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口服免疫刺激剂,它能增强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吞噬活性,激活NK细胞,刺激细胞因子的分泌,调节CD4和CD8的比值恢复正常,从而调节机体免疫力。虽无直接的抗菌和抗病毒作用,但通过对免疫功能的促进发挥更显著的治疗细菌和病毒感染的功能。
本文显示静点更昔洛韦、匹多莫德口服联合治疗手足口病总有效率95.34%,其热退时间、疱疹减少或消失明显短于对照组,热退使患儿精神好转,疱疹减少使患儿不再口痛,进食增加,从而明显改善了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两药合用具有协同的抗病毒作用,同时提高了机体免疫力,增强了机体抗病能力。由此可见,更昔洛韦、匹多莫德联合治疗手足口病疗效显著,为首选药物,临床值得推广。
[1]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堂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807-808.
[2] 毛国顺,刘晓琳,赵永.手足口病EV71型中和抗体变化的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2,10(9):1368-1369
[3] 刘素琴.更昔洛韦治疗婴幼儿手足口病的疗效[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1(44):1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