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城市边缘区的特征研究*

2013-08-16 09:17
上海城市规划 2013年1期
关键词:城市边缘建成区公共服务

吴 娟

1 城市边缘区概述

1.1 发展背景: 城市边缘区快速城镇化

当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增长时期,城市规模扩张迅速。2000年以来,中国的城镇化水平取得了巨大进展,城镇化率从当时的36.2%,提高到2010年的49.68%,年均提高1.13个百分点,中国城镇人口近6.66亿。由此,国内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张了50%。城镇化发展、城市规模的扩张,都以城市土地开发为前提。根据相关统计,中国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由1999年的21 524.54km2,增长至2008年的39 140.46km2,年均增长率达6.26%,属于高速增长阶段(图1)。

城市土地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城市发展的重要资源和基本载体。城市边缘地区地处城市与乡村交接地带,既拥有距离城市较近、易于延续城市空间脉络的特点,又具有土地资源较为丰富、交通较为便捷的优点,自然成为了城市规模扩张的首选区域。

1.2 城市边缘区开发与城市结构: 城市边缘

区开发推动城市空间形态演变

“城市边缘区不仅是城市文明扩张的承载地,也是城市与外部区域物质与能量的集散地。”①作为城市化进程最活跃的地带,城市边缘区的发展变化直接影响城市整体空间形态演变。由于地形地貌、重要交通干线及相关城市政策的影响作用,城市边缘区呈现出不同的空间发展方式,主要有带状、组团状、指状等。如:兰州在山河地形的制约下,城市边缘区呈现出向东西向带状扩展的特征,而城市总体也呈东西带状生长的空间结构特征(图2);在1950年代北京的城市规划中,其边缘区发展呈现出了组团式扩展的模式特征(图3)。在城市中心强大的辐射力影响下,由于周边具有较为充裕的用地条件,1958年北京城市边缘区规划了12个近郊分散组团,城市边缘区呈现出了局部呈块状、整体呈环状的空间发展特征;1990年代末期的上海随着轨道交通的迅速发展,边缘区呈现出沿着交通线路向特定方向指状发展的特点。

图1 近年中国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与城镇化率增长趋势

图2 兰州城市边缘区轴向发展结构

1.3 城市边缘区特征

1.3.1 用地类型种类多——多样性

由于地理位置特点,城市边缘区土地往往同时具有城市建成区和乡村土地类型。同时,城市边缘区某些地区往往作为城市发展备用地,还存在已批待建用地、未开发用地等用地类型。

1.3.2 用地结构变化大——不稳定性

城市边缘区建设状态活跃,用地发展迅速,在用地结构上,较其他地区(城市中心区或农村地区)而言,呈现出不稳定的特征。所谓“不稳定”指城市边缘区的用地结构变化大,非稳定发展状态。边缘区是城市建成区与乡村地区之间的“急变带”,土地利用类型表现为从农村用地类型向城市用地类型的快速变化,土地利用的水平梯度大②。

1.3.3 用地结构变化快——动态性

城市边缘区用地结构不仅变化大,而且变化速度快。作为城市规模扩张的首要区域,在某时段大型项目的建设引导下,城市边缘区的乡村型用地类型往往在极短的时间内被城镇化,开发建设速度之快,使得城市边缘区的用地结构在短时间发生变化。因此,城市边缘区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今天的边缘区就是明天的建成区”,体现出动态性特征。

2 上海城市边缘区研究界定

图3 北京城市边缘区组团状发展结构

2.1 概念界定

基于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结论,明确本文对于城市边缘区的概念定义与空间界定。

城市边缘区是城市建成区与周边广大农业用地融合渐变的地域。在空间结构上表现为各类建设用地与乡村用地交合;是与城市中心集中连片的建成区相连接融合的地带。在空间范围上,表现为集中连片建成区的外围区域。将单位各地面积内建设用地面积大于等于50%的区域定义为建成区,建成区的外围区域即城市边缘区的空间范围。城市边缘区开发即指:在城市边缘区进行的城镇化开发建设过程。

2.2 上海城市边缘区界定

通过对上海城市历年建设用地现状图的搜集与整理,选取1988年、1997年、2009年3个时间节点,对城市集中连片的建设用地空间范围进行统计研究,从而对城市边缘区的动态演变分析。

图4 上海市边缘区空间演变分析图

图4-1表示上海市建成区演变:自动生成1公里网格,将单位面积内建成区比例分成3类:80%—100%,50%—80%,<50%。根据前文定义,其中前两类,即单位用地面积内建成区比例大于50%的为城市建成区,属于本文建成区统计范围;第三类为部分建成区,不在本文建成区统计范围之内。从3张图中可以看出上海城市建成区的发展演变情况。图4-2表示上海边缘区演变:以人民广场为圆心,以2km为半径,形成可以覆盖城市范围的同心圆环。在集中连续建成区外围,以生成的2km圆环为基础形成城市边缘区范围。图4-3表示城市边缘区特征分析:以上海人民广场为中心,选取适当的半径,将研究区划分成16个夹角与面积相等的扇形区域,可以看出不同时期城市边缘区扩展的方向与空间拓展特征。基于前述研究分析,将集中建成区与2km的同心圆环进行叠加,分析城市边缘区在空间扩展范围、扩展方向等方面的演变特征。

3 上海城市边缘区特征研究

3.1 城市边缘区空间演变特征分析

基于图5上海城市边缘区的空间演变过程,通过对3个时期变化的动态分析,对城市边缘区的空间演变情况进行小结归纳如表1。

通过对上海城市边缘区空间演变特征的分析,可以总结出其空间特征主要体现在距离、范围、形态3个方面。

(1)城市边缘区距中心区距离逐年递增。由1988年的12km,发展至1997年的20km,再到2009年的30km;因此,城市边缘区涉及的行政区也由城市中心区、近郊范围逐渐延伸到松江、嘉定、青浦等城市远郊的范围。

(2)城市边缘区长度拓展迅速。2009年城市边缘区长度较1997年增长了120%,年均增长6.8%。城市边缘区长度的迅速增长,反映出了城市边缘区范围的增加。

(3)城市建设政策导致城市边缘区空间特征不同。1988年至1997年,城市边缘区在城市经济发展的促动下,呈平面蔓延型拓展;1997年至2009年,在上海“一城九镇”开发及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完善下,呈现出了轴向发展与组团发展类型特征。

图5 上海边缘区空间演变特征

表1 上海边缘区空间演变特征比较

图6 1997年—2009年上海用地现状图叠加

3.2 城市边缘区用地结构演变分析

将1997年上海城市用地现状图与2009年的现状图进行原点叠加,可以看出城市用地发展变化。其中,通过对1997—2009年全市范围与中心城区范围各项建设用地类型的数据对比,可以大致看出,城市边缘区用地的发展变化情况。

由表2对比1997年—2009年数据可以看出,上海城市边缘区用地类型在数量和种类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①总体用地趋势快速增长。边缘区用地增长约900km2,年均增长约7.5%,属于快速稳定增长趋势。

②用地类型结构变化较大。在建用地增加了约179km2,反映出了城市边缘区开发建设的快速与密集性。在各类城市用地类型增长中,工业用地增长最快,净增加约289km2;居住用地增加198km2左右,公共设施用地增加了约60km2。

3.3 城市边缘区开发项目类型分析

通过城市用地现状图的对比,可以发现:在1997年城市边缘区与2009年城市边缘区叠加范围,即这一时期边缘区的动态演变范围,开发项目主要集中为工业园区、城市居住区、城市级大型公共服务设施几种用地类型(图6,图7)。下面针对不同的开发项目类型进行逐一分析。

3.3.1 工业园区

从1997年与2009年城市土地现状图的比对中可以发现,工业园区在边缘区开发中占据了主导地位。由于地方可能存在一些小型的、零星的工业用地,本研究所统计的工业园区开发项目仅指在城镇化扩张过程中,由城市开发行为所新建的具有一定规模工业园区用地。统计情况见表3,图8。3.3.2 城市居住区

上海城市规模不断发展扩大,人口规模也增长迅速,对住房的需求也随之加大,居住用地规模不断增加。为缓解中心城区住房紧张问题,上海市政府先后出台了若干具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

表2 1997年—2009年城市用地数据变化 km2

表3 边缘区工业园区项目统计 km2

图7 1997年—2009年上海城市现状用地比较

图8 边缘区工业园区项目空间分布图

图9 边缘区居住区项目空间分布图

2001年1月5 日,上海发布《市府1号文件》,提出构筑特大型国际经济中心城市城镇体系,重点建设展现异国风情的“一城九镇”的战略构想。按照规划,在10个郊区中每个区试点一个城镇或新城,上海郊区将依托重大经济项目和骨干交通建设,重点发展新城和中心镇,切实改变中心城区蔓延扩张、郊区分散布点的格局,并有效疏解中心城区居住人口压力。目前,上海已经基本形成了“中心城区—中心城镇—集镇或居住村”的城镇体系结构,“一城九镇”的建设也逐渐显现出了成效:截止2009年,浦江、高桥、朱家角、奉城、罗店、枫泾、周浦和堡镇等8个中心镇的常住人口规模明显增加,均已达到了5万人以上,松江新城和嘉定—安亭新城目前的常住人口规模都达到了20万左右(其中嘉定全区常住人口规模目前已接近90万)。新城人口集聚能力的提升有效地缓解了中心城区人口压力。2006年,上海市提出了“大型居住区综合开发战略”,在结合轨道交通线路、“一城九镇”实施建设情况的基础之上,在城市外围区域建设大规模的城市配套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等,进一步缓解中心城区居住用地紧缺问题。城市边缘区成为了疏解中心城区人口居住的重要载体。

本次研究的城市边缘区开发的大型住区项目,指在城市边缘区范围内新开发的,具有一定规模的、集中成片的城市居住区项目(表4,图9)。

表4 边缘区居住区项目统计表 km2

表5 边缘区城市级公共服务设施项目统计表 km2

表6 不同项目类型交通依赖度比较

3.3.3 城市级公共服务设施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是城市社会服务的载体,是指城市中呈点状分布并服务于社会大众的教育、医疗、文体、商业等社会性基础设施④。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体系配置的完善程度及其空间布局情况,反应了社会公共资源分配的公平性,是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水平的重要指标。大城市在公共服务设施体系不断完善的过程中,由于中心城区土地资源紧缺,部分城市级大型公共服务设施出现向外拓展的趋势。城市级大型公共服务设施具有占地规模大、服务范围广等特点,用地的外移有利于带动城市边缘区的经济发展,同时凭借邻近中心城区的区位条件,为中心城区人口提供服务。通过对研究范围内项目的服务范围的分析以确定其为城市级公共服务设施。研究范围内的公共服务设施都具有一定的建设规模,同时服务范围较大,服务上海市及长三角区域乃至全国范围。通过对城市边缘区现状图的分析,可以发现其开发项目主要集中于这几种类型:高校园区、大型城市商业设施、大型城市娱乐设施、城市体育设施。其具体项目建设情况见表5。3.3.4 小结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总结出上海城市边缘区开发项目类型特点如下:

(1)功能特点

上海城市边缘区开发项目类型主要集中于工业园区、大型居住区和城市级公共服务设施3种项目功能类型。其中,城市级公共服务设施又分为高校园区、商业设施、娱乐设施、体育设施4种类型。

以上几种城市开发项目功能类型都具有占地规模大,功能性强的特点。而其选址在边缘区一方面由于具有较为充裕的土地资源,能够提高项目的经济性;另一方面,这些功能性较强的项目能在一定时间内积聚大量人气,利于带动城市边缘区的整体发展。

(2)交通特点

城市边缘区的拓展方向依托于城市交通体系的外延,不同的边缘区开发项目的主要交通类型不同。工业园区由于可以在园区配套区内解决部分职工的住宿需要,从而降低通勤强度,其主要的交通类型为货运交通与公共交通,而对公共交通的依赖度较低;城市大型住区考虑到居民日常通勤需求,主要交通类型为公共交通和私家车,对公共交通依赖度较高;大型公共服务设施,服务范围较大,服务人群的收入水平及交通选择区别较大,主要的交通类型为私家车与公共交通,其对公共交通的依赖度较高(表6)。

对于公共交通而言,城市边缘区开发项目集中的闵行区、宝山区、松江区、嘉定区分别有轨道交通5号线、7号线、9号线、11号线通达,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项目的发展。

4 结语

(1)城市边缘区是城市快速化发展区域,用地发展上具有诸多明显特征。作为城市化最快速的区域之一,城市边缘区的发展变化推动着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在用地类型上,城市边缘区具有种类多的多样性特征;同时,具有用地结构变化大的不稳定性特征以及用地结构变化快的动态性特征。

(2)上海城市边缘区发展体现出了明显的空间与用地特征。上海城市边缘区增长迅速,在近年来体现出了轴向发展的空间特征。在用地结构方面,以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增长最为迅速,结合城市交通系统布局规划,可以体现出不同项目类型的交通方式特征。

注释

① 周捷. 大城市边缘区理论及对策研究——武汉市实证分析. 2007。

② 周捷. 大城市边缘区理论及对策研究——武汉市实证分析. 2007。

③ 本文中的“中心区”指上海人民广场。

④ 高军波,苏华. 西方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供给研究进展及对我国启示。

References

[1]埃斯特·查尔斯沃思编. 城市边缘:当代城市化案例研究[M]. 夏海山,刘茜等译.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Esther Charlesworth. City Edge:Contemporary Discourses on Urbanismt[M]. XIA Haishan,LIU Qian,et al,translate. Beijing:China Machine Press,2007.

[2]夏南凯,王耀武. 城市开发导论[M].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XIA Nankai,WANG Yaowu. Introduction to Urban Development[M]. Shanghai:Tongji University Press,2008.

[3]方晓. 浅议上海城市边缘区的界定[J]. 地域研究与开发, 1999(4):65-67.FANG Xiao. A Discussion on Division of Shanghai Urban Fringe [J]. Are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1999(4):65-67.

[4]刘晟.“两规”背景下的城市建设用地演化研究——以江西省新余市为例[D]. 上海:同济大学学位论文,2011.LIU Sheng. The Evolution of Urban Construction Land on the Context of Master Plan and Land Use Plan——Xinyu City in Jiangxi Province for Case Study[D]. Shanghai: The Dissertation of Tongji University,2011.

[5]吴志强,姜楠. 全球化理论的实证研究:上海城市土地开发空间布局的特征[J]. 城市规划汇刊,2000(4):38-46.WU Zhiqiang, JIANG Nan. Positive Research of the Globalization Theory-Spatial Features of Urban Development in Shanghai[J]. Urban Planning Review,2000(4):38-46.

[6]周捷. 大城市边缘区理论及对策研究——武汉市实证分析[D]. 上海:同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7.ZHOU Jie. Study of the Theory and Strategy of the Urban Fringe——The Case on Wuhan[D]. Shanghai:The Dissertation for Doctor Degree of Tongji University,2007.

[7]高军波,苏华. 西方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供给研究进展及对我国启示[J]. 热带地理,2010(1):8-12.GAO Junbo,SU Hua. Progress of the Supply of Urban Public Service Facilities in Western Countries and Its Enlightenment to China[J].Tropical Geogrophy,2010(1):8-12.

[8]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局,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R].2001.Shanghai Urban Planning Administration Bureau,Shanghai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The Master Planning of Shanghai(1999—2020)[R].2001.

[9]吴娟. 城市边缘区开发的风险管理研究——以上海边缘区大型公共服务设施为例[D]. 上海:同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WU Juan. Risk Management Study on Urban Fringe Development——Case on Large Public Service Facilities in Shanghai[D]. Shanghai:The Dissertation for Master Degree of Tongji University,2012.

[10]顾朝林,张敏. 长江三角洲城市连绵区发展战略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00(1):7-11.GU Chaolin,ZHANG Min. The Strategy Research for Yangtze River Delta Megalopolis[J].Urban Research,2000(1):7-11.

[11]熊鲁霞,黄吉铭. 改革开放后上海城市总体规划回顾与展望[J]. 城市规划学刊,2012(2):97-100.XIONG Luxia,HUANG Jiming. The Review and Prospect of Shanghai Comprehensive Plan in the Opening-up and Reform Era[J]. Urban Planning Forum,2012(2):97-100.

[12]张弘. 关于区域总体规划修编的实践和思考——以《金山区区域规划纲要2010—2020》修编为例[J]. 上海城市规划,2011(5):19-23.ZHANG Hong. The Practice and Thinking on Regional Master Plan ——A Case Study of Jinshan District Regional Planning Outline 2010—2020[J].Shanghai Urban Planning Review,2011(5):19-23.

[13]宁越敏,赵新正,李仙德等. 上海人口发展趋势及对策研究[J]. 上海城市规划,2011(1):16-26.NING Yuemin,ZHAO Xinzheng,LI Xiande,et al. A Study on the Trend and Policy of Population of Shanghai[J]. Shanghai Urban Planning Review,2011(1):16-26.

猜你喜欢
城市边缘建成区公共服务
近30年南宁市建成区时空扩张特征分析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2013—2018年金普新区建成区空间形态扩张规律
城市边缘区乡村聚落空间的更新与发展探析
基于Landsat的南通市建成区扩展研究
CONGRETE ISL AND
长沙市望城区建成区公园绿地现状结构分析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