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峰, 王海英
(东北石油大学 计算机科学系,黑龙江 大庆 163311)
协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依据学生个人特征和分组策略进行合理分组。学生通过测试可以得到一些个人特征,每次的学习活动也将被记录档案,这都是分组的重要依据。每小组一般以3~6人为宜,每组选一个组长。分组时,可以有意识的根据学习者特征进行优化组合,优差生共同进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在某些弱势方面教师也要分配其适量的任务,并加以辅导协助,循序渐进,使其得到锻炼、增加自信心。经过教学分析和实践检验,得到分组时应从以下两方面考虑。
组内异质指小组成员间在专业知识、年龄、性别、学习风格、学习动机等方面具有差异性,组间同质指各小组之间大体均衡,这样小组间才有可比性。组内异质可为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助协作奠定基础,而组间同质又可为各小组间的公平竞争创造条件。
组员间既存在协作也存在良性竞争,为了能让小组取得好成绩,组员们都会尽自己最大努力。组间的竞争使得学习者之间更具有凝聚力,能够充分发挥出团队的作用。在分组时,要注意公平合理,避免学生因感到人员分配不合理而丧失积极性。
前面已经介绍了分组的重要性,也介绍了一些理论及注意事项。若是教师对所教授班级的学生不算了解,分组则会带来一定的风险。在研究了一些现有分组算法如杨友林[2]提出的“基于模糊C均值算法”、李杰[3]的“最优化理论算法”后,文中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的自动分组”的算法。与张春玲[4]的遗传算法分组不同,算法在编码的定义、适应度函数的计算、遗传操作等方面都有所改变。算法严格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分组原则,并在初始化序列、组长选择方面做了一些优化。遗传算法是一种通过模拟自然进化过程搜索最优解的方法,1975年,J.Holland教授首先提出并出版了颇有影响的专著《Adaptation in Natural and Artificial Systems》,GA这个名称才逐渐为人所知,J.Holland教授所提出的GA通常为简单遗传算法(SGA)[5]。遗传算法是一种基于自然选择和自然遗传的全局优化算法,用遗传算法对多个个体组成的群体进行操作,通过遗传算子可以使个体间的信息得以交换,这样的群体中的个体一代一代地得以优化,并逐步逼近最优解[6]。遗传算法分组效果的好坏关键是适应度函数的选取,而执行时间与初始序列有很大的关系,文中针对这两方面在算法上做了一些优化改进。
具体分组过程:
依据每个学生的特征,本着“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分组,本次分组主要考虑学生特征中的学习风格、学习动机、学科背景和协作能力。学习风格通过附录试卷测试测出学习者属于“活跃型与沉思型、感悟型与直觉型、视觉型与言语型、序列型与综合型[7]”中的哪4种类型(每组会得出一种类型);学习动机通过附录试卷测出学习者属于“动机强”、“动机中”还是“动机弱”,并给出具体分值;学科背景则从学校教务系统中导出学生成绩,将本次协作涉及到的学科成绩取平均值作为学生的一个特征向量(百分制);协作能力分值可以从上一次协作评价记录中提取,若初次使用这种协作学习方式则默认为60分。这样就可以用四元组对学习者进行描述:学习者(学习成绩,学习风格,学习动机,协作能力)规定符号表示为L(A,S,M,C)。学习成绩和协作能力我们已经量化,学习动机分数也可以从测试卷中得到(满分36分,计算时可转换为百分制),学习风格本身是用一个四维向量描述的,且各个向量没有相互关系。为方便遗传算法做差异计算,规定“活跃型、感悟型、视觉型、序列型”用“1”表示,“沉思型、直觉型、言语型、综合型”用“0”表示,例如一个学习者是“活跃型、感悟型、视觉型、序列型”,可以用“10101010”表示,两个学习者做“与运算”,可以通过累计“1”的数量来量化学习者间的风格差异。如果运算后没有“1”,表示无差异,认为两个学习者风格相同,若风格完全不同,则会出现4个“1”,差异值为100分。为了算法排序计算方便,将学习者风格“活跃型、感悟型、视觉型、序列型”设为标准,每个学习者与这个标准的风格差异值作为这个学习者的学习风格值,也就是学习者风格转化的二进制数与“10101010”做“与运算”之后,将所得数列位上“1”的个数乘以“10”后加上“60”的值作为学习者风格量化后的值,例如经过“与运算”有3个“1”,则差异值为90分。最后加分值是为了避免分组因风格差异分值大而使分组变成以“学习风格”划分为主。
已知本遗传算法中的一个因子可以用一个四元组表示,假设班级学生人数为n,要分成m组,前面已经说明每组以3~6人为宜,当小组人数不能平均分配时,若剩余人数多于正常小组人数一半时,则单独划分一个小组,否则选择若干小组各多分配一人。第i(i=1,2,…,n)个学生的基本情况作为一个因子用Li表示:Li=(Ai,Si,Mi,Ci),不同于以往的遗传算法编码,由于要进行多个分组,文中提出用学生学号作为染色体上的一个基因,描述一次分组情况的序列作为一个染色体。良好的初始序列,将大大减少遗传算法中的迭代次数,缩短运行时间。下面就开始初始化序列,先将描述基因个体四元组中元素用百分制表示出来,计算出每个个体的一个初始分值:
式中:W1,W2,W3,W4—— 权值,一般默认每个权值为0.25,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的侧重点不同进行更改设置。
将初始的m个值进行降序排列,需要强调的是,在分组前经过试卷调查和教师的确认,已经确定了各组组长,所以要将各组组长移到序列前端,并记录好组长的位置。初始矩阵的前m个值为各组组长,并在后期不参与各种遗传操作,但进行差异计算。对剩余的n-m个学习者进行初次分组,采取等间隔方法,就是将剩余学习者分为m组,L(1)至L(m)为各组组长,其他为组员。我们可以初始化给出k个个体,即染色体(执行分组前给出初始值),每个个体都是是由一组学号组成。其余k-1个个体的选择,依然不动组长位置,将剩余的n-m个个体(降序排列)分为m份,若不能平均分配时,按前面叙述原则,有一组人数较其他组少成员或一些组将剩余人员各取1人。此时随机从每份选择1人形成一个组,一次重新分组序列作为一个种群个体。在这k-1个个体中,除组长位置,也可以留些个体,不排序划分,随机提取人员与组长组成一组,这样会使得个体具有多样化,有利于取得最优值。
对于每个学生都已经获知了其初始分值,共n个值,在保证各组组长不换动的情况下,应尽量让“组间同质”,即让每组的平均分值大体相当;另外,经过遗传操作使得“组内异质”,即同学间的差异度尽量大,可以通过前文提到的四元组进行量化比较,首先可以得到各组内部的平均特征量化公式:
两个学习者间的差异公式:
两个小组间的差异公式为:
在进行计算时,要分别计算一个分组序列整体的组内差异和组间差异,组内差异是小组内部学习者之间各自差异和再进行汇总,公式为:
组间差异是各组向量取得均值后,各组各自差异求和,公式为:
适应度函数定义为组内差异与组间差异的比值:
最后进行归一处理,让适应度函数在0到1之间。
遗传算法操作有选择、交叉和变异,初始设定交叉概率为95%,变异概率为5%。一般的选择算子有“轮盘赌选择”、“排序选择”、“最优个体保存”和“随机联赛选择”,文中采用轮盘赌选择。选择概率等于个体适应度值与总适应度值的比例。每次转动圆盘待圆盘停止后指针停靠扇区对应的个体为选中的个体,选择复制它成为子代个体。显然,个体在圆盘中所占的面积越大,其被选中的机会也就越大。
交叉算子是遗传算法中最重要的遗传算子。这里的交叉不是个体与个体的基因交叉,而是个体内部间的交叉,即将个体中的学号交叉互换,以保证每组人数相同,避免重复分配。各组组长的学号位置保持不变,个体后面相邻位置两两搭配成对,对每一对用随机生成的概率与交叉概率比较,若小于交叉概率则交换学号,交叉体现了信息交换的思想。
变异算子是随机生成一个概率,若小于变异概率,进行变异。随机生成两个位置(组长位置除外),将学生的学号进行互换,遗传算法中变异发生的概率很低。变异为新个体的产生提供了机会。
上述操作按顺序进行,每操作一次得到一个新的种群。每次循环通过3种操作后生成k个子代。子代与父代共2k个个体,采用竞争策略,取适应度函数值大的k个个体保留作为下一代,进行循环迭代,当满足结束条件时算法结束。
终止结束有两个条件:由小到大排序的适应度函数中,后60%的适应度值基本保持不变,或小于差异值θ;到达限定的最大迭代次数。
步骤1:初始化遗传算法中的各个参数,给出总人数n和要分的组个数m(只考虑n%m=0情况),初始种群数量k、交叉概率Po、变异概率Pb、差异阈值θ、最大迭代次数gmax,建立初始种群P1。
步骤2:计算种群P1中每个个体的适应度值Fi(i=1,2,…,k),并按降序排列,取适应度大的前k个个体作为新的种群,如果满足终止条件,则终止。
步骤3:执行基本遗传算法的选择、交叉(Po)、变异(Pb)操作,产生k个后代,得到新群体P2,存入下一代中。
步骤4:P1=P1,转步骤2。
算法以迭代的方式重复执行,迭代一定次数后,种群中的很多个体都具有很强的适应度,适应度最强的一个个体就是我们认为最合理的分组序列,将此个体按照顺序转换一个m×n的矩阵,所在列表示具体某个学生,所在行表示此学生被分到的组。
算法在以下两方面进行了优化:对初始种群进行了优化,减少了迭代次数,提高了收敛速度;组长选出位置后在个体左侧不参与遗传运算,减少了运算量。
为验证此算法,文中随机选取了软件10-1班作为研究对象。布置了一个任务“做一个门户网站,内容、风格、技术都不限,要求组长展示作品时上交完整的协作记录,包括各成员的具体任务及完成情况、小组讨论记录和组长点评,为期一个月”。此次任务采用遗传算法进行分组,与以往档案中最近一次该班级任务记录进行对比。为保证具有可比性,教学模式保持不变,各组组长人员不变。考虑到任务内容不同,只从“小组协作能力”方面给出了分值进行对比,见表1。
表1 成绩对比表(每一项满分为100)
评价分组优劣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看小组的协作能力[8],每组的组员都应通力合作将任务完成。各小组应保证每组的组员参与度大体相当,避免出现“组内任务一人扛”的局面,这正是分组提倡的“组间同质”。试验中,组员由原来的自由分组变成了利用遗传算法分组,可以看出,本次任务协作成绩比较均衡,且普遍高于以往。以往任务虽然有个别小组分值很高,但从“提升全班整体协作能力”角度看没有经过遗传算法分组的教学效果好。
利用遗传算法自动分组,可以合理、快速地分配人员。同时能够注意到,必须有相应的学生个人特征库做支持,这就要求对学生进行合理多方面的特征测试并不断更新,所有老师在进行分组活动时应给予及时记录并进行小组和组员评价,学生个人特征数据库的建立有待进一步建设和完善。
[1]黄荣怀.关于协作学习的组态结构模型研究[C]//2001全球华人资讯与教育会议.台湾:[出版者不详],2001.
[2]杨友林,丁硕.基于模糊C均值算法的协作学习分组系统研究[J].电子科技,2009,22(5):84-86.
[3]李杰,王臧伟,李克东.协作学习中协作小组分组系统的设计与开发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3):62-68.
[4]张春玲.基于遗传算法的协作学习自动分组[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19:67-69.
[5]周明,孙树栋.遗传算法原理及应用[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9.
[6]郭海湘,诸克军,刘涛.基于 MATLAB采用遗传算法确定最优聚类数目[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5(1):12-14.
[7]王婷婷,吴庆麟.学习风格理论综述及其教育启示[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28(4):47-50.
[8]谢舒潇,黎景培.网络环境下基于问题的协作学习模式的构建与应用[J].电化教育研究,2002(8):4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