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跃东
(山东经贸职业学院 山东·潍坊)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历史性跨越和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变化,我国劳动力市场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局面,从而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日益突出,引起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了缓解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号召高职院校实施创业教育,引导和鼓励大学生自主创新创业。目前,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总体情况仍不容乐观。高职院校如何构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正确实施创业教育,引导大学生自主创新创业,提高创业成功率,是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有效途径。
创业教育的理念,是1989年11月底12月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由澳大利亚利雅德博士提出来的,开始在美国发展,到了1998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总部在巴黎召开有115位教育部长、2,800多名高等学校校长、教育专家参加的世界高等教育会议,发表了《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世界宣言》和《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优先行动框架》两个文件。《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世界宣言》中明确提出:“高等学校,必须将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作为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要使毕业生“不仅成为求职者,而且逐渐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优先行动框架》进一步阐述,为了培养学生逐渐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要求教师不应仅仅传授知识,而且必须把重点放在教学生如何学习、如何发挥主动精神上,使学生“能独立思考和协同工作”,“能将传统或当地的知识和技能与先进的科学技术结合以产生创造力”。1999年在韩国汉城又召开了第二届国际职业教育大会,在会议提交给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马约尔的《建议书》中指出,职业教育要进行教学改革,要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和创业能力。美国是世界上开展创业教育最成功的国家,20世纪八十年代就有50~70所学院和大学开设了与创业有关的课程,1999年达到1,100所左右,到2005年初,有1,600多所高校开设了创业学课程。如今美国的创业教育,涵盖了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专科、本科直至研究生的正规教育。创业教育的内容;涉及法律、新兴企业融资、商业计划书、创业领导艺术及教育、技术竞争优势管理、家族企业的创业管理、创业营销、企业成长战略等几十项课程。我国的创业教育发源于20世纪末的一些高校自发性的创业活动。1997年清华大学学生举行了首届“清华大学创业计划大赛”,标志着我国大学生创业活动拉开了序幕。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解释,创业教育从广义上来说是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个人,这种人应具有首创和冒险精神、创业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和管理技能。创业教育理念是面向未来的教育,是知识教育、素质教育、创新教育逻辑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三大教育体系的交叉整合。它凸显了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高职院校实施创业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基本创业素质与能力为主要目标和任务,务求使更多的求职者变成职业岗位的创造者。创业教育在课程体系建设中注重实践活动课程的引入,更注重教学与社会、生产、生活、时代紧密联系,以使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实践主体、创造主体,从而适应了从自然人到社会人,再到创业人的社会发展需要。创业教育个性化教育的特点突出,在教学过程中尊重教育主客体在教育内容、学习时间和空间的自由选择。我国学者金立其教授认为,创业教育“首先是一种教育理念,即对创业的理解而形成的一种有意识的积极的心理准备状态。其次,是以开发和提高学生的创业基本素质为目标,培养他们从事创业实践所具有的知识、能力和心理品质,培养具有开拓性的人才”。创业教育是我国创建创新型国家和发展创业型经济,对创新型、创业型人才的需要、是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举措,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只有实施创业教育才能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出大批具有开创性的创业人才。对大学生实施创业教育,既有利于其本身成功创业,也有利于带动其他人创业,还能为社会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实现党中央提出的“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目标。
教育部在《关于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创新创业类课程设置与专业课程体系有机融合”。创业教育课程的设置是实现培养创业人才目标的基础,科学合理的课程内容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影响着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关系着创业教育的成败。因此,高职院校应该根据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进一步整合、扩充、完善创业课程体系以及创业教育论坛。深化合作性学习课程教学改革,突出课程化的创业素质和能力培养,加强素质拓展项目的“课程化”建设,实现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全程性地培养全体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素质。采用创业教育必修课、公选课、核心课和辅修课程相结合的方法,按照激发创业意识、传授创业知识、培养创业能力、进行创业实践的步骤,设置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必修课围绕:《创业与人生设计》、《大学生KAB创业基础》、《创业精英》、《创业管理》、《创造学》、《应用经济学概念》、《创业精神与创业故事教程》、《传统文化与创业管理》、《创业教育与创新规律》等课程,在大一新生中开设,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了解社会职业的基本知识、了解所学专业以及相应的职业适应范围,启蒙创业欲望,发掘创业意识,树立创业理想。公选课必须体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智力教育与非智力教育的整合,基本内容可以划分为:历史研究、文学艺术、伦理道德、自然科学以及社会分析等各个方面。在《创新创业教育概念》、《创业学概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指导》、《创业基础》、《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管理学》、《小企业创建学》、《应用经济学概论》、《网络创业指导》、《新产品开发》、《战略管理》、《公司法》、《证券投资分析》、《人力资源管理》、《公司财务分析》、《创业政策与市场环境》、《特定行业机会管理》、《市场营销学》、《创业市场调查》、《创业者的企业家精神和现代企业意识》等课程范围内,组织大二学生根据个人兴趣选择其中六门课程研修。目的在于传授创业知识、提升创业素质。核心课程是围绕着培养创业能力开设的。主要课程《创业者》、《战略与商业机会》、《资源需求与商业计划》、《创业企业融资》和《快速成长》等五个方面,这些核心课程必须在毕业之前完成。《创业管理》、《创新战略管理》、《家庭企业管理》、《创业法律》、《风险投资》、《技术与创业》、《项目管理实践》、《风险投资运作》、《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写作指导》等课程作为辅修课,根据学生兴趣、学识和教师情况安排教学。
[1]郝平.培养创新人才应作为大学重要职责[N].中国教育报,2010.5.5.
[2]张项民.创业型人才理念的新变化[N].光明日报,2010.3.19.
[3]教育部.“四位一体”推进大学生自主创业[N].中国教育报,201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