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视角下的高职旅游英语分层教学研究

2013-08-15 00:49:04董全悦胡晓霞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分层旅游目标

董全悦,胡晓霞

(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山东青岛,266100)

一 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2010年以来,由于生源的紧缺,大多高职院校都降到180分最低资格线录取分数,而个别学生分数达到500多分,学生分数差距日益加大,说明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能力等各方面都有差距,其中英语差距表现尤为突出。而且目前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自身就有很大差异性,他们主要来自普通高中,没有接触旅游英语学习;部分来自职业中专,学习过旅游英语,有些学生已考取中文导游证。一般来说考入高职院校的学生英语基础较差,因为他们学习习惯较差和学习动机较弱。有些学生从高中阶段起就对英语失去了兴趣,进入高职后,由于自卑和基础等原因而产生厌学情绪,课上集中不了精力听讲,课下也很少有同学能够主动学习,从而陷入恶性循环。但也有少部分学生英语学习还可以,他们自主学习能力较好,但是又缺乏学习英语的大环境。综上所述,学生水平差异较大,高职院校旅游英语教学绝不能统一步调,搞一刀切,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同,因材施教,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设计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让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各种课内外学习活动和职业考证中来,因此要实施合理分层教学。

二 激励理论应用

目标设定理论是研究目标的具体性、挑战性以及反馈对绩效的影响程度等。目标的具体性本身就是一种内在激励,具体的目标往往比“尽最大努力”等这类空泛的目标带来更好的结果。当目标的可接受性等其它因素保持不变时,目标实现的难度越大,个体的绩效水平越高。在努力接近目标的过程中,如果得到自己做得怎么样的反馈,那么人们会做得更好,反馈可以引导行为,而且自我反馈比外部反馈有更强有力的激励作用。所以在学生学习中可实行目标管理,强调目标的具体性,让学生参与设定目标,明确时间限制和成绩反馈。

自我效能理论也被称为社会学习理论,指个体对自己能胜任某项任务的信心。在困难的处境里,自我效能低的个体更容易减少努力,或者彻底放弃努力;而自我效能高的个体则会为了战胜挑战而更加努力。除此之外,自我效能高的个体面临负面反馈结果时会加倍努力,更受激励;而自我效能低的个体遇到负面反馈则往往减少努力。

所以,在旅游英语分层次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目标设定理论和自我效能理论来帮助指导学生提高自我信心水平,让学生都学有所获,提高个人的职业素质和能力水平。

三 分层教学的基本原则

(一)务实、科学、合理

对于学生的分层,应结合校方、教师以及学生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各方因素。因为学生的知识水平与能力发展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是一种动态的行为,所以分层的过程中应该重视学生的心理因素,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参考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课堂表现。所以分层要以“有效沟通,成绩参考,教师建议”为原则,做到务实、科学和合理。

(二)明确教学目标,突出职业导向性

分层之后的教学目标应与高职高专旅游英语教学大纲紧密联系,并且以职业能力为导向培养掌握职业英语技能的旅游复合型人才。

(三)尊重学生,动态发展

首先,尊重高职的学生基础差异的客观现实是分层次教学的实现基础,其次旅游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实现学生知识增长,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应建立健全学生分层次互转机制,在一个学期或者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学生、老师发现暂时不适应某一层次的学习后有一种通道可供学生进行选择,即升降分层机制,使学生能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层次。

三 分层次教学的实践过程

(一)学生分层

三班混合制,根据考试成绩从高到低设置了A、B、C三个层次的教学班。A班学生基础较好,语法掌握比较扎实,有一定量的词汇,听说能力较好,英语应用有一定能力和基础;B班学生基础一般,语法存在不少障碍,词汇量较少,听说能力一般,英语应用有很大障碍;C班学生基础很差,语法不懂,词汇量极少,听说很差,英语应用很困难。A层:要求能在大二时通过全国英文导游资格证考试,具备旅游英语的应用能力,成为合格的英语导游。B层:以大三通过全国英文导游资格证考试为目标。C层:提高英语基本听说读写能力,掌握一定量的旅游专业词汇和句型,重在兴趣培养和持续英语学习能力构建。

(二)教学内容分层

在分层次教学活动中,A、B和C班要采用难度不同的教材,A班学生要继续强化英语听说能力,加强口译能力训练,讲解适用性、地域性较强的英文导游词;B班的教学重点应放在旅游英语基础知识上,强化英语基本听说能力训练。C班从英语基础知识入手,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英语学习习惯,重点是让学生听懂,敢说英语,从而提高英语学习兴趣。A班学生应重视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而B班学生授课强调基础知识。C班重在学习兴趣的激发和保持。最大限度的实现“因材施教”,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让三个不同基础层次的学生学有所得,充分发展。

(三)旅游英语评价体系分层

要使评价体系合理化,评价不仅包括考试,英文导游证获取,还应包括学生平时课堂表现及进步程度。根据旅游英语分层次教学的要求,评价体系应体现平时成绩、口语成绩、英语考证、期末卷面成绩相结合等。对分层次教学既要有总结性评价又要有过程性评价。总结性评价以一学期或一学年为一个阶段,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水平和学习成绩的进步程度进行评价,并依据ABC班的整体水平及进度,可进行部分的调整,激励学生“升级”,以达到班级学习气氛的最优化和学习水平最接近。而过程性评价主要关注学生的平时学习表现包括学习态度、课堂出勤、课堂表现、团队协作和作业完成情况等多方面。这种评价可以让学生时时调整个人学习方法和注重平时表现,从而保证平日激励的有效性。

四 分层次教学的激励机制

(一)兴趣激励

根据目标设定理论可以得知,越容易实现的目标越容易被接受。而且对于高职学生,学习可以接受的内容更容易调动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无论是A班、B班还是C班,旅游英语教师首先应该做的就是激发学生的英语兴趣,并且要使学生一直保持下去。第一、教授学生能够学懂的内容,然后由易到难学习专业英语知识和技能;第二、灵活采用各种教学方法,如:角色扮演、小组项目、英语游戏等,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第三、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和网络资源。无论是学习发音还是旅游英语专业知识都可以从网络寻找到形象生动或视频的资料,来辅助教学。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最好的动力,让学生自己控制学习的进度从而产生自我反馈,也是对他们最大的激励。

(二)目标激励

首先让学生设定具体目标,无论是职业大目标还是学习过程中具体的小目标,目标是激励学生长期坚持学习英语的驱动力。教师要具体描述职业目标的美好去鼓励学生设立自己的职业向往和追求。比如,做国际领队,带团去旅游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和欧洲,学生可以丰富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开阔自己的视野,找到人生的新坐标等等。其次,让学生参与设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并且明确完成的时间限制。在不同层次的班级,根据学生水平和学习进程引导他们设定不同的阶段性目标。比如,A班学生在大二时考取英语导游证。让学生在追求目标完成的过程中,积累知识和增长技能,并且尽量让学生体验到完成目标的喜悦。

(三)评价激励

评价激励也就是绩效反馈,让学生时时获知关于自己做得怎么样的反馈,从而获取更好地激励。对于分层次教学中的总结性评价,要进行阶段性考核,根据学生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情况,每学期进行层次调整。A班的个别学生成绩下降,被B班学生赶超,就应该把A班成绩下降的学生与B班成绩进步的学生进行调换。这种定期考核和班级互调会促进学生学习自主性的提高,从而激励学生努力赶超,形成积极进取的班级氛围。对于过程性评价的平日表现来说,教师要及时给与反馈,这样评价就可以让学生时时调整个人学习方法和平日表现,从而保证平日激励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旅游英语分层次教学的实施要紧紧把握其原则,突出合理性、职业导向性和激励性;教学实践中,从学生、教学内容和考核评价等多方面进行分层;重点做好学生学习激励工作,将兴趣培养和目标管理及评价激励结合起来,提高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成长为旅游行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

[1]章叶萌.高职学生英语分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J].外语教育,2011,(08):100-101.

[2](美)斯蒂芬·罗宾斯,蒂莫西·贾奇.组织行为学精要[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3]兰莹.激励机制在独立学院英语分层教学中的重要性[J].中国职工教育,2011,(12):69.

[4]王新陇.建立高职院校数控专业英语分层教学模式[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7):238-239.

猜你喜欢
分层旅游目标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工程与建设(2019年2期)2019-09-02 01:34:14
雨林的分层
有趣的分层
旅游
我们的目标
旅游的最后一天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海外英语(2013年8期)2013-11-22 09:16:04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
体育教学(2009年11期)2009-07-14 04:02:26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