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芳,单 泉,赵玉倩,化建宁,崔玉洁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河北 秦皇岛 066004)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作为新时期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具有战略性意义的一项重要任务,旨在通过教育和行业、高校和企业的密切合作,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面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作为服务于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高等学校,理应肩负起责任和任务,发挥其支撑和引领作用,培养满足国民经济发展中行业急需的创新型工程人才。[1-2]
长期以来,由于受到传统教育模式的深刻影响和高考指挥棒的束缚,素质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施过程总是不自觉地受到束缚。[3]因此,在目前的高校教育中,仍旧存在着重视专业基础知识教育,忽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教育的现象,致使培养出来的一些学生缺乏专业技能的训练,往往高分低能。
学生在大学本科前两年的基础课程学习中,每天都在被动地学习新的理论知识,很多学生对于本专业了解不够,对专业的发展及今后自己的发展方向缺乏整体的认识,因此,学习缺乏动力,这就使得学生失去了日后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所需要的知识积累。
一直以来,我国高校的教学过程中多数是教师处于主体地位,而学生都是被动地接受,因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地发挥。基本上处于教师“一张铁嘴一本书,一支粉笔讲到底”的随意状态,学生死学,教师走一步,学生跟一步。这样教育的最终结果是使得学生长期以来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在很大程度上被压抑,严重地影响了其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过于重视考试和成绩,缺乏启发性、研究式的学习氛围,重理论、轻实践,不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课程内容多限于理论知识,课程内容落后于时代,缺乏反映学科发展前沿的新课程、新技术和新思维的知识,因而不能激发学生思考新问题、探讨新知识的创新欲望。
目前很多高校的不同专业课程都已经配备了各种相应的实践教学体系,但由于实验设备质量和数量上的制约,导致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低下。另外,由于生师比太高,即使是一些研究型大学,教师也不能提供给学生足够多的科研性毕业设计课题,所以相当一部分学校毕业设计形同虚设。
“3+1”教学模式在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方面,进行了重大改革,突出了“加强基础,拓宽专业,重视工程,提高素质”的特色。[4-5]
在学制安排方面,采用前3个学年在校系统学习,第4年在校内和校外结合生产、工程、科研进行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的模式,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加速学生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锻炼平台。
在课程安排方面,压缩课内学时,精选课程门类,加强人文素质类课程,重视素质能力培养。在拓宽知识面、增强技能、提高素质方面,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方面,重组课程体系,实现课程内容模块化。例如: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组成工程力学课程群;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可组成机械设计课程群;金属工艺学、工程材料成形技术、机械加工工艺基础、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非金属材料成形技术和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组成金工系列课程群等。
在实验和课程设计环节中,突出创新型设计,要求学生进行大量的动手、动脑、动笔,以提高其实践能力。
在一年的专业实践环节中,要求3个突出,即: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产学研相结合。
卓越工程人才的培养质量标准,即解决培养什么人的问题,这是高等工程教育的首要问题。高等工程教育所造就的尚不是“卓越工程师”,而是打造“卓越工程师”潜质,构建好基础。这里所谓的“卓越”,是一种理念追求,是一种发展的质量标准。[6]
按照卓越人才的质量标准,结合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的实际情况,在“厚基础、强专业、宽口径、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和“3+1”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以机械学科为例,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造就具有机械、电气、电子和计算机等学科背景,满足通用机械领域需求,具备健全人格,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强,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需要,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卓越工程人才。
人才培养方案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实现,更是学生大学学习和专业兴趣发展的指南。以机械学科为例,其培养方案重点强化三个突出:
一是突出通用机械工程领域综合素质的培养。加强学生人文和文化修养,培养“先做人,后做事”。设置机械工程理论与实践综合性系列课程,使学生建立机械大系统工程的整体知识框架,逐步形成机械领域工程师应具备的系统性、综合性和创造性的思维品质。
二是突出工程实践能力培养。设置机械工程专业课程群、综合实践类课程和工程应用类课程。机械工程专业课程群主要涵盖了机械学科主要的技术领域,而综合实践类课程和工程应用类课程采取现场实践和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工程系统集成理论与实践的训练,强化工程实践和工程应用能力。
三是突出工程研究能力培养。建立基于问题式、探索式等“研中学”、“做中学”教学模式,在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以及教学内容、方法和组织形式上,强调对学生探索精神的培养;开设研究方法课程,通过大学科研训练体系,倡导探索,强化实践;实施企业和学校双导师指导,以研究轨道交通领域相关工程实际项目为载体,深入企业参与实践和项目研究,使学生具备工程创新型人才的潜质,切实提升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工程教育和人才培养过程、途径必须突破单一的、课程“灌输”为主的模式,实行校企联合,向企业开放、向社会开放、向世界开放。产学研结合,联合打造以问题探究式、科研训练式、工程实践式等为中心的多元化培养模式,这是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形成国际化视野的基本保证。主要方法有,基于开放的培养模式(例如“3+1”模式)和基于探索研究的教学模式等。
基于上述卓越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内容,首先应解决如下关键问题:
(1)建立适合机械专业的卓越人才培养方案。此方案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如何符合卓越人才的培养标准和培养目标,强化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
(2)建立符合卓越人才培养方案的特色鲜明的实践体系。此实践体系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将实践教学的目标和任务具体落实到各个实践教学环节中,构建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体、以职业资格能力为核心的实践体系。
(3)建立符合卓越人才培养方案的专业管理体系。此专业管理体系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在于如何建立培养机构、教学基地和人员等的管理及校内外实践教学管理的规章制度、管理手段和评价指标体系等。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国家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而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的“3+1”教学模式作为一种创新型的教学模式,这两者之间的共同之处就在培养有创新思维的人才。理论和实践会证明,在各种政策的保障下,一定会有利于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发展。
[1] 彭熙伟,廖晓钟,邹凌,等.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2011,(10):78-79.
[2] 汪应洛,王宏波.工程科学与工程哲学[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21(9):59-63.
[3] 陈新艳,张安富.德国工程师培养模式及借鉴价值[J].全球视野(理论月刊),2008,(10):166-168.
[4] 李震,朱昌平,范新南,等.“3+1”教学模式与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1):128-130.
[5] 江冰,吴如漪,周燕,等.“3+1”学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实践[J].河海大学常州校区学报,2002,16(3):60-63.
[6] 张安富,刘兴凤.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5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