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利华,沈爱平,夏瑾燕,周幺玲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医药卫生学院,湖北黄冈438002)
“教学做合一”是在“以做为中心”的基础上,训练行动、产生思想、最终实现价值超越与提升的一种教学方法,具有其它教学方法不可替代的作用。纵观人类文明的传承与发展史,从中国古代师徒传承到英国工业革命后的现代学徒制教育,无不是通过“教学做合一”而实现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余浩等[1]认为没有开发出“教学做合一”的教材,“教学做合一”仍难以实施,无异于无米之炊。开发“教学做合一”教材的前提是构建教材体系,目前我国高职院校较多专业基本完成此项工作,并在教学实践中证实有利于实现教学做一体化[2]。遗憾的是,国内高职护理专业“教学做合一”教材体系构建明显滞后,至今尚无一套完整的“教学做合一”教材问世。以下从历史、管理、改革、发展等多视角观察并分析其原因,为今后改进提供依据。
任何行业发展进步都依赖于自身科学技术进步来推动,分支行业的诞生莫不如此。护理行业发端于宗教而提升于医学,医学成为护理行业的技术支撑并带动护理行业的发展。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将护理专业作为临床医学专业的分支,护理专业教材中也以相当大的篇幅介绍医学知识,有其历史渊源。
多年来,我国普通高等护理教育专科层次基本上沿袭临床医学的教学模式,即公共基础课-医学基础课-护理专业课,医学基础课程门类较为齐全[3]。虽然今后我国将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但高职护理专业教材体系很难脱离此框架。
医学基础知识是护理专业的相关知识,对于入学前为“零起点”的护理专业学生,有学习必要。然而护理程序与医疗程序不同,与之相对应的课程体系也明显不同。打破医学基础知识系统性、完整性,突出护理专业性、实践性,以“必需、够用”的原则遴选医学基础知识是今后高职护理专业“教学做合一”教材体系构建的主要任务。
按国务院《护士条例》中有关规定,护理专业学生只有通过《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才能成为国家法定意义的护士;而通过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组织的技能鉴定只能获得护理员资格。护理员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于1996年设立的国家职业之一,任务是协助护士完成部分非技术性工作,不能从事护士岗位工作。各部门间的执业证书互不认可成为护理行业管理的重要问题[4]。
我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制度主要借鉴美国经验,在美国护理员与护士都可在护理行业执业,二者只是工作任务分层差异,这种管理模式仍有借鉴意义。我国护理行业如果能实现行政许可与国际接轨,体现护理工作任务分层,必将有利于高职护理专业“教学做合一”教材体系构建;有利于实现护理教育按认知规律递进式分层次教学;有利于解决当前我国护理教育存在的中高职衔接等问题。
当前,我国部分高职院校护理专业“教学做合一”教材改革仍出现一些似是而非的现象,必将难以达到预期教学效果。表现在:
“教学做合一”课程体系是构建“教学做合一”教材体系的基础,而高职教育课程开发的基本原则是课程与该行业不同岗位对接。目前我国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与医疗科室对应,而不是与护理岗位对接,导致各专业课程间交叉重复较多。如临床内科与外科处理疾病的方式差别较大,但内科与外科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却大致相同[5]。因此,只有打破以医疗为导向课程体系,才有可能构建突出护理专业特色的教材体系。
当前国内护理教育改革方向是医学基础课程整合与护理专业课程整合,前者主要是按护理行业要求对医学基础知识作出筛选;后者主要按照生命发展的不同阶段的健康问题和健康需要来组织课程,将护理专业临床课程设置为母婴护理、儿童护理、成人护理、老年护理[6]。这种改革仍未将基础知识融入专业教学任务中,还需继续实行基础医学-专业知识-临床实习三段式培养模式,即理论-见习-实习,见习与实习只是巩固知识、验证理论,理论与实践二元化,谈不上真正“教学做合一”。
美国著名的护理学家Leiniger认为,护理的本质是文化照顾,以文化为基础的护理照顾是护理的中心思想。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不断提高,“人文关怀”、“人文精神”会越来越显示出它的独特价值,目前国内普遍重视护理专业人文教育,增加大量人文课程。然而,人文教育不是通过文字与讲解空为学生增加“文化外衣”,而是要求学生对病人的痛苦感同身受并产生悲怆怜悯之意。因此早期接触临床,将人文课程整合到护理实践中是护理专业人文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7]。
高职护理专业教材体系构建只是高职护理专业教学改革的一个环节,源于工作,终止于工作。任何偏离改革技术路线的做法都是片面的,部分院校以一门课程的教材改革带动一个专业教材体系构建即有失偏颇。从近年来不同系列护理专业规划教材内容来看,屡屡出现观点、技术方法、名称陈旧过时的现象[8],不能反映临床护理新进展,无法实现护理教育与临床护理“零距离”对接,护理专业学生进入临床后备感茫然,这些都是闭门造车、脱离临床所致。还有院校照抄照搬其它院校乃至国外经验,明显偏离“职业教育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办学方针。
余浩等[11]认为,优秀的“教学做合一”的教材体系有利于实现教学做合一,劳力时劳心,在做上追求做之所以然。对高职护理专业而言,“做之所以然”即评判性思维能力,是“教学做合一”的最高境界。美国政府特别重视护理专业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并将其作为护理教育的目标。现已证实[9],通过对典型案例进行反思与推理并作出合理判断与选择,能培养学生自主性与创新性,提高评判性思维能力效果明显优于集中理论培训。2011年我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作出重大改革,题型以案例分析题为主,要求学生会分析、评价、判断、预测,以评估护理专业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目前,国内高职护理专业尚未开发出以临床护理案例为载体的系列教材,可能与护理教师对评判性思维能力认识不足、重知识传授而轻能力培养有关。
[1]余浩,陈年友,周源.教学做合一论[J].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56~57.
[2]余浩.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材开发[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4(01):21~27.
[3]安续宁,张会君.借鉴美国护理教育体系改革我国护理教育[J].护理学杂志,2005,20(17):66~68.
[4]贾若君.我国执业资格考试制度的评价与完善—以行政许可为视角[J].行政与法,2009(05):90~92.
[5]梁立,章冬瑛,邵爱和,等.对大专护理教育课程设置的思考[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11):846~848.
[6]简雅娟.护理专业教学改革应致力于建立护理课程体系[J].护理研究,2007,21(07):1768~1769.
[7]贾彩风,黄志红.护理专业人文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护理研究,2006,20(09):2439~2440.
[8]余菊芬,谯时文,张知贵.高职护理专业教材现状及建设[J].卫生职业教育,2011,29(03):128~129.
[9]武爱勤.两种不同培训模式对ICU低年资护士评判性思维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7):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