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年友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湖北黄冈438002)
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是地方高职院校的基本职责与使命,也是地方高职院校生存与发展的基础[1]。对于地方高职院校来说,地方既是学校生长的土壤,又是自身发展的不竭动力与源泉,服务地方是其办学的基本功能。地方高职院校要针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依托区域经济产业优势,走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的道路,从而更好地为本地区经济建设服务,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为自身发展赢得更广阔的生存空间。
在探索高等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相结合道路上,威斯康星大学是先行者,校长范·海斯甚至提出:“服务社会应该是大学唯一的理想”[2],在他的带领下,该校开展全方位的社会服务,成为高校服务地方的典范。美国高校坚持为社会服务,带动了美国经济结构转型,进而强有力地推动了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
我国也积极倡导高校与地方政府合作共赢的理念,地方高校更是抢抓机遇,自觉地把学校的发展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胡锦涛在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庆祝大会上着重强调服务社会是高等教育的基本职能,党的十八大报告,把教育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之首,提出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些为我国教育事业未来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十八大后,教育部召开了“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专题会议,要求各地各校要充分考虑教育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联动,正确处理好教育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地方高职院校而言,必须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以教育部对各级各类学校的指导为办学指导思想,以高等教育四大基本职能为根本着力点,正确处理好学校与地方和社会的各种关系,实现高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在区域创新系统中,高校、行业、企业和地方政府构成了一个紧密联系的生态圈。在这个生态圈中,彼此相互依存又各自保持独立,并发挥其独特身份的作用。其中,高校是技术创新的源泉,行业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地方政府则是整个创新系统的维护者。在特定的创新环境中,四者就会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纽带连接起来,交叉影响又螺旋上升,并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共同推动着区域技术创新经济社会的发展[4]。地方高职院校作为区域经济社会创新体系的源泉,通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四大职能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推动着生态圈的正常运行。
黄冈职院所在地黄冈市地处中部地区,具有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交通区位得天独厚的优势,也是一个革命老区,有着优良的革命传统,红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区域特色文化氛围浓厚。黄冈还是一个农业大市,现有740万人口中,农业人口占到560万。黄冈经济欠发达,人才紧缺,特别是“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技能型创业人才极为缺乏,制约着黄冈的发展。黄冈职院从1999年成立之日起,就开始探索“高职教育如何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这个大课题。2006年,在取得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之后,学校成立了高职教育研究所,就办学观念展开研讨;2007年,学校开展了教育教学改革思想大讨论实践活动,提出“系统设计、分层定位”的思想;2008年开始实施“十百千万”社会服务工程(即与十县接,与百村共建,与千企合作,促万户致富),并全面深入地推进。通过探索与实践,形成了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树立了“用老区精神办好高职教育,办好高职教育服务老区经济”的办学思想;确定了“立足黄冈市,对接大武汉,面向大别山,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定位;探索出“校县对接、校企合作、三赢共进”的办学模式,提出了实施“十百千万”的社会服务工程(即与十县对接,与百村共建,与千企合作,促万户致富)。主动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建设,积极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逐步形成为学校的鲜明特色。
在知识经济时代,高校面临着办学功能从单纯的人才培养向社会服务职能的转变。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坚持专业与区域重点产业对接,以增强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联度。学校于2008年起全面实施“十百千万”社会服务工程,通过与县、村、企、农户“四层对接”,构建了多层次、立体式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和科技服务体系。
与十县对接:对接产业设专业、依托产业建专业、服务产业育人才;与百村共建:帮助百村制订建设规划,培养百名农民大学生,推广百项农业实用技术,科技扶贫开发建设新农村;与千企合作:千名教师入千企,每年培训千名企业员工,聘请千名兼职教师,建好千个校外实训基地接收学生实习实训或就业;促万户致富:阳光工程入万户,推广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万名农村实用创业人才。
学校结合黄冈农业大市基本市情,发挥学校技术、人才优势,深入基层,探索出“面向农村、心系农业、对接农户、服务农民、传授农技、输送人才”的科技服务新路径。
1.以团队建设为平台,与十县对接
学校从2008年起先后与黄冈市10个县(市、区)签订对接协议,结合各区县产业发展特点,在科技服务与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广泛的合作与交流。学校确定10个重点专业(群)与黄冈市10个重点产业对接,形成学校特色专业群与区域重点产业对接融合的模式。培育了11个产学研合作创新团队、10个农业实用技术推广团队、10个社会服务基地团队、5个应用技术研究团队。各团队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到各县进农村、到社区、下企业,开展科技服务。
2.以科技下乡为纽带,与百村共建
学校与黄冈市102个村开展“校村共建”,以送科技下乡作为共建的主要内容,通过共建村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新农村建设。一是组建科技服务团队。科技服务团队以服务整村推进为目标,协助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为产业调整升级出谋划策,帮助建设村镇网站,从宏观上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二是建立科技示范基地。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蹲一个点,带一个片,包一条线”,以科技服务为支撑指导各区县建立农业生产科技示范基地。三是实施科技开发扶贫。选派专业教师深入科技开发扶贫第一线,实行“进村入户,结对扶贫”,与农户建立长期互助合作关系,开展农业实用技术服务,现场解决技术难题。四是开办技术培训班。举办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农民创业、农技推广、农村劳动力转移等实用技术培训,将课堂延伸到田间地头,培养科技致富带头人。
3.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与千企合作
学校建立了政校行企“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为企业培养各类各级人才,为企业提供技术改造服务。一是扩展订单教育。与企业共同组建订单班,定向培养企业“用得上、留得住、有作为”的高技能人才。二是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学生在基地顶岗实习,提高了专业实践技能,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企业季节性用工需求。三是开展横向项目研究。专业教师深度参与行业企业生产实际,开展技术创新和研发。四是培训企业员工。积极开展企业职工岗位培训,帮助提高员工素质。与千企合作为企业提供了人才与技术服务,节约了企业技术改造资金,从多个方面推动企业走上良性发展道路。
4.以技术培训为载体,促万户致富
2010-2012年,学校举办了23类68个培训班,培养农业创业人才3578名,推广实用技术近百项。参训学员的绝大多数,实现了学以致用,在原来的基础上有创业的行动,或成为种、养专业户,或办起农产品加工厂,或在择业上顺利实现向城镇转移,成长为科技致富带头人。
高等职业教育不仅肩负着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使命,而且担负起促进当地文明建设、推进和谐社会发展的重大任务,对区域经济发展、产业发展、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具有重要作用。黄冈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探索与实践证明,必须坚持高职教育改革发展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接,增强区域经济发展与职业教育的关联度,才能加快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最终实现与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根据黄冈市支柱产业发展的需要,成立以学校技术骨干领军的研究机构,开展相关技术研发,助推黄冈市支柱产业的发展。形成学校研究机构与区域重点产业对接融合的模式,为黄冈的重点、新兴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高职院校应以“围绕一个带头人,带领一个创新团队,支撑一个优势专业,带动一个富民产业”的办学思路,重点建设以学科带头人、技术带头人引领的产学研合作创新团队和产业服务基地,面向区域产业开展应用技术研究与推广,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以黄冈建筑业发展为例:我校省级教学名师刘晓敏,是国家注册结构工程师,省级教学团队负责人,国家精品课、精品资源共享课负责人,国家建筑技术实训基地负责人。他所带的团队,建设了建筑工程技术和工程造价两个省级重点专业,专业办学规模千余人,深入企业开展相关技术研发,研制新工法,为黄冈重点产业的建筑业和科技新产业的国家钢结构基地提供了技术支撑。
人才是发展的关键。针对黄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点,黄冈职院坚持以服务老区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以培养技能型创业人才为主线,通过学校与“县、村、企、农户”“四层对接”的独特形式,构建一个多层次、立体式的技能型创业人才培养体系,体现地方高校贴近地方经济和服务“三农”的使命价值。
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的关键,是打造一支“下得去、用得上、吃得苦、干得好”的教师队伍,使之能够“才出实验室,又进试验田”。要加强建设,提高教师科研服务能力与科技攻关能力,并对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并卓有成效的校内单位和教师,落实激励政策。2006年,黄冈市团风县引进第一家钢构企业,2007年,团风县提出建设中部钢构基地,打造中国钢构品牌。学校抓住此项产业发展的新动向,广泛开展专业调研,筹办为钢结构产业服务的新专业,并于2009年成功申报了目录外专业——钢结构建造技术。专业开办后,与落户黄冈的湖北鸿路钢构等12家钢结构企业合作办学,成立了“团风钢构”班,为黄冈钢结构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目前,团风县从“中国中部钢结构生产基地”升级为“中国钢结构生产基地”,钢构产业发展成为湖北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
高校是高层次人才比较集中的地方。在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都具有一定的人才优势,这些人才可以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思想库和智囊团成员,可以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出思路、策划方案。例如:我校组织相关专家完成了黄冈市特色农产品研究专著——《黄冈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产业开发战略研究》;承担了省发改委教育体制改革重大项目;学校将组建湖北省现代畜牧职业教育集团,打造全省职业教育品牌;筹建成立大别山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统筹新农村发展研究与实践,这些工作对助推黄冈发展将会产生重要影响。
政府有需求,学校有行动。学校全面贯彻落实湖北省“科教强省”战略,扎实推进“服务湖北,服务黄冈”工作,为黄冈市“三个跨越”、“三个崛起”、“三个提升”的奋斗目标的实现做出更大的贡献。
学校将社会服务作为地方高职院校的办学之基、兴校之法、发展之源。实践证明,学校在服务社会过程中自身赢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好的发展机会。通过实施“十百千万”社会服务工程,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做出了重要贡献,得到了政府的充分肯定,企业的积极配合,农民的热切希望,社会的广泛认可。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为满足社会对学校不断提升的希望,也促进了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办学条件改善,办学水平提升,教师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科技服务与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社会影响与贡献不断扩大。2010至2012年,获得授权专利22项;17名教师成为省农业科技专家,22名教师成为市科技顾问;推广农业实用技术近百项;省厅级以上课题立项73项;获市级以上科研成果奖241项;公开发表论文2155篇;2013年,成果《对接“十百千万”,培养老区技能型创业人才的探索与实践》获得第七届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
当前,学校开设普通全日制高职教育专业57个,在校普通全日制高职生15000余人。专职教师627人,其中教授、副教授235人,“双师素质”教师544人,常年聘请兼职教师650余人。建有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6个,省级重点专业8个,校级示范专业9个。建有国家级精品课4门,省级精品课22门。校内实训(实验)室214个,校内实训基地19个,其中中央财政支持的高职教育实训基地3个,省级高职教育实训基地6个。建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651个、合作企业与就业基地1041个。建有附属医院1所。
建校以来,学校相继荣获全省职教先进单位、省级平安校园、湖北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高校、省级最佳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2006年学校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获优秀等级,2007年被评为湖北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2010年被批准为首批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单位,2012年通过首批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单位验收。学校走过了一个又一个成功历程,现已步入提升内涵、打造高职教育品牌阶段。
知识经济时代的地方高职院校作为引领社会、服务社会的技术创新源泉,应该主动将自身的发展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与社会建立良好的合作共赢伙伴关系,在实现创新、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地方高职院校而言,这也是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
[1]吕祖善.高校与地方发展紧密结合实现良性互动与合作共赢[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7(01).
[2]王立新.服务区域社会经济是地方高校的必然选择[J].中国高等教育,2007(17).
[3]蔡袁强.地方大学的使命: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J].教育研究,2012(02).
[4]邹再进.论区域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