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同娟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济南 250014)
近几年,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迅速,至今年底已实现全覆盖。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给老百姓带来了实惠,也带来了更高期望:期望社保福利政策长期保持下去;期望社保福利水平提的更高。但是,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经济不很发达,人均资源少。同时,我国又面临人口快速老龄化、通胀使社保基金缩水和人们日益增长的社会保障需求与社会保障供给不足等的挑战。因此,要保证社会保障可持续,必须通过创新发展思路,多方提升社保筹资力度,做到未雨绸缪。
截止2011年底,我国老龄人口已达1.85亿左右。从2010年世界各国总人口数看,只有中国、印度、美国、印尼和巴西五国的老龄总人口数多于1.85亿,其他诸国皆少于这个数字。可见,我国的老龄人口规模巨大。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对社会保障支出的需求将剧增。上海市是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城市,现在已经入不敷出,财政每年都拿出100多个亿补贴养老基金。社科院拉美研究所所长郑秉文在2011年12月20日发布的《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1》中称,中国有14个省份和新疆建设兵团2010年养老金收不抵支,缺口共计679亿元。在医疗方面,老年人的平均医疗费是中、青年人平均医疗费的3倍以上,人口老龄化也会影响医疗保障的可持续发展。
有的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是通过提高社会保障缴费比例。但是,我国城镇职工的社保缴费率已经很高,五项基本保险的缴费率为40%,在世界178个国家中名列第13位。有的企业还建立了企业年金制度,如果将企业年金缴费率一并算上,其缴费率之和将达到56.7%,有名列第一之嫌。社保费率过高,企业缴费太多,负担过重;个人缴费也太多,现行收入受影响。所以,靠提高社保缴费比例增加基金积累的空间不大。最快、最好、最直接的办法是加大政府投资力度。
发达国家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重一般在25%左右,有的国家甚至达到40%,而现在我国财政预算安排的社会保障支出8000多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13%左右。中国的社会保障财政支出偏少,应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另外还可以以国有股转让等方式增加社保储备基金,为中长期支付做积累。这样,不仅可以尽快实现十八大关于改善民生的目标,还能增强社保基金的供给能力,增强社会保障的可持续性。
近几年,我国通货膨胀率一直在较高位。通货膨胀高企,使投资渠道较窄的社保基金出现大幅缩水,这严重影响社会保障发展的可持续性。
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包括个人账户资金和社会统筹基金。个人账户资金只能存在银行,且存入银行的第一年是按活期计算利息的;统筹基金也只能存入银行和购买国债。由于通胀影响,其近十年来一直在贬值缩水。而作为储备基金的全国社保基金,截至去年底,总资产达8689亿元。这笔资金按规定的比例可投资收益类项目、股票和进行直接股权投资,年均收益率为8.41%,比同期通胀率平均高出6个百分点。部分人拥有的企业年金,其投资渠道相对灵活,年均收益在4%以上。可见,基本养老基金投资渠道窄是其不能实现保值增值的主因。如果老百姓的“养命钱”不能实现保值增值,一直在贬值缩水,将直接影响被保险人退休金的数量和质量。同时,还会挫伤工作一代人的参保积极性,致使国家公共养老金筹集率大幅下降,进而严重影响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所以,在落实个人和单位缴费机制基础上,为保证社会保险较高的筹资率,应开辟社保基金投资新渠道,以实现其保值增值。
现在广东省已试水将原先只能存入银行和购买国债的基本养老基金拿出1000亿元,委托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为其多渠道投资运营。投资运营方式如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营方式。按照2001年12月,中国财政部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联合颁布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其投资范围限于银行存款、国债、企业债、金融债、证券投资基金、股票。按照以往全国社保基金运营收益率计算,这1000亿元的运营收益将达到84亿元,扣除通胀影响,仍将实现增值60亿元。
所以,可借鉴广东做法,将各地的社保基金委托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投资运营或委托其他信誉好、实力强的投资公司为其投资运营;也可借鉴跟其他国家的做法,将社保基金投资基础建设、保障性住房建设等等。不管采用何种投资运营方式,政府都应加强监管,防范风险发生。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社会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社会保障待遇水平稳步提高,这些实实在在的福利让数亿百姓受益,提升着人们的幸福指数。但是,人们对社会保障的需求依然旺盛,对提高各项社会保障待遇的呼声还很高;同时,我国的社会保障还存在着供给不足的问题。虽然在农村建立了最低生活保障、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制度等,但保障水平还偏低,还应该加大社会保障的力度。这些都给社会保障基金的支付构成较大压力。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偏低,低水平的经济条件,支撑不了高水平的社会保障制度。那么,如何处理好人们日益增长的社会保障需求与社会保障供给不足的问题呢?
在现实条件下,我们可以接受欧洲的教训,依据本国国情,坚持广覆盖、保基本的方针。如果不切实际,把保障水平定太高,开“空头支票”的话,希腊政府现在的处境将是我们明天的结果。
据德国《经济周刊》报道,欧洲央行警告,欧盟各成员国的国有养老金债务已占其G D P总和的大约5倍。经济学家警告,养老金债务危机正在成为继欧债危机之后又一大风险。随着风险的增加,养老金体系有可能随时崩溃。也就是说,欧洲国家在欧债危机之下,其高福利待遇制度摇摇欲坠。为此,各国都在调整政策,降低社会保障水平,而这些举措引起国民强烈不满。
所以,我们在设计社保制度的时候,要脚踏实地,先保障人们的基本生活,再解决保障水平“从低到高”问题。根据经济条件,确定不同阶段的重点,逐步提高保障水平。
提高退休年龄是各国应对老龄化的首选政策。因为这样做,可以延长缴费年限,缩短领取养老金的年限,从而增加社保收入,减少资金支出,相对提高基金积累率。比如,意大利政府宣布,女性公务员退休年龄将向男性公务员看齐,从61岁提高至65岁;英国政府拟在5年内调高退休年龄至66岁;欧盟还计划在几十年内把成员国的退休年龄提至70岁,以求解决福利支出多于收入的风险。
中国现行的退休年龄是20世纪50年代规定的,当时中国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只有40多岁。政策规定退休年龄为:男职工60周岁,女干部55周岁,女工人50周岁。现在中国人的平均预期寿命是73.5岁,退休年龄依然没有变化。所以,在我国,通过延长退休年龄来实现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是非常有空间的。
但就目前来讲,我国不仅面临着老龄化加快的挑战,还面临着就业压力的巨大挑战。2011年底,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貌似不高,但如果将失业农民和没去登记的城镇失业者一并算上,我国的失业率是相当高的。所以,在短期内大幅度提高退休年龄是不现实的。我认为,可以在统筹研究就业市场供求状况、充分考虑群众心理承受能力的前提下,缓调退休年龄政策:首先,将女性退休年龄每两年调高一岁,十年后,机关事业单位女性将是60周岁退休,企业女性是55周岁退休。其次,制定弹性退休年龄政策。给退休年龄规定一个范围,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和企业男职工为60周岁至65周岁,企业女职工为55岁至65岁。如果本人身体条件允许,经本人与单位协商后,不论男女、职务高低均可延长工作到65岁;再次,鼓励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主动延迟退休,为社会多做贡献,只要身体允许上不封顶。
总之,社会保障的可持续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伟大工程,虽然在发展中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只要我们坚持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统筹考虑国际国内各方面因素,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分析,不断改进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定能实现社会保障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1]郑功.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未来发展[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5).
[2]胡晓义.走向和谐:中国社会保障发展60年[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
[3]何樟勇,袁志刚.基于经济动态效率考察的养老保险筹资模式研究[J].世界经济,2004,(25).
[4]胡荣.我国社会保险改革的模式选择[J].社会学研究,1995,(4).
[5]杨玉民.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J].经济研究参考,200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