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人民幸福健康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基于社会心态变化分析

2013-08-15 00:52朱吉玉
关键词:心态

朱吉玉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系,安徽芜湖 241002)

改革开放已三十多年,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以及效率优先和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导向下,贫富差距迅速扩大,竞争日益加剧,社会发生了巨大变革,人们的心态也发生了巨大裂变,产生了一些不和谐因素,诸如:压力增大、焦虑增加、心情浮躁、急功近利、情感淡薄、见利忘义、拜金主义;不公平感增加,社会信任度降低;仇富、仇官心态蔓延;社会诚信缺失、道德滑坡,传统美德在利益面前发生嬗变。《中国社会心态蓝皮书》显示,2012年社会信任总体得分只有59.2分[1],是不及格的“信任”。

社会心态的这些不良表现和党“为人民谋幸福”、建立“和谐社会”的目标是背道而驰的。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弘扬科学精神,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心理疏导,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2],首次把“社会心态”写入国家规划。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明确指出: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3]。可见,关注社会心态变化,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已引起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它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关注社会心态的必要性

良好的社会心态是促进个人、社会、国家发展进步的心理基础,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

(一)社会心态关乎民生、民意

社会心态不仅折射出社会变迁过程中的各种社会问题,也有助于了解社情民意、社会热点和社会情绪。社会心态作为对社会生活的认识、情感和意向的一种表达,是“人心向背”的晴雨表,是社会发展的“风向标”,也是“以人为本”原则的重要体现。社会心态关乎民生、民意,是将民生保障的领域从物质层面延伸到精神层面,是对民生内涵的深层次认识。[4]

(二)社会心态关乎和谐稳定

良好的社会心态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构建和谐社会,不仅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可靠的政治保障,更需要有力的精神支撑和健康的社会心态。社会心态是社会稳定的“安全阀”,是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软件”。人心齐,泰山移。良好的社会心态既是社会稳定的润滑剂和前提条件,也是执政者面临的一道考题。[4]当前不同的社会心态折射出不同社会群体、不同社会阶层的心理诉求,也是反映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关系的一扇窗口。透过这扇窗口,执政者可以观察民情、了解民意、感受民怨、体恤民困,在维护社会稳定与和谐的社会治理中及时把握社会心态风向,使党的方针政策在贯彻落实中及时得到信息反馈,以利于党制定的方针政策更符合公众的心愿,[4]使社会更加和谐。

(三)社会心态关乎社会转型发展

当前我国既处于转型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2012年我国人均GDP已达6100美元[5],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偏上国家的行列。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在3000—10000美元阶段是矛盾高发期。在这一阶段,经济容易失调,社会容易失序,心态容易失衡,以前积累的一系列社会问题都会集中爆发,发展容易掉进“中等收入陷阱”。

社会心态状况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很大,良好的社会心态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不良的社会心态则会阻碍经济社会发展。[6]科学的发展是“以人为本”的。正如温家宝所说:“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7]这个目标不同于单纯的经济增长的客观指标,包含了对广大人民群众评价的主观指标和心理指标。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切实转变发展观念,关注人民幸福和社会心态。

(四)社会心态关乎人民幸福健康

社会进步的目标是人的幸福,这已成为许多国家的共识。我们党的根本任务之一就是为人民谋幸福。早在20世纪70年代,不丹就提出“国民幸福指数”以取代“国民生产总值”,注重物质和精神的平衡发展。如今这一理念也逐步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同。

一般而言,一个人的心态决定其精神状态和为人处世的态度。良好的心态可以提高个人幸福指数,消极负面的心态会使人们的幸福指数降低。在社会结构变动、利益格局调整、思想观念多元化的情况下,个体的心态好了,一个良好的社会心态才能形成。从这个意义上说,保持健康向上的心态对个人幸福和全面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4]

二、社会心态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生活压力加大

在竞争日趋激烈、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背景下,生活压力处处可见,“吃哪碗饭”都不容易。当前,中国城乡居民感受的生活压力明显增大。这些压力主要来自物价上涨、就业难、房价高、看病难等方面,还有工作压力、家庭纠纷、婚姻、疾病等一系列生活压力。[3]据有关调查,居民认为完全不能承受的主要是住房、汽车、保健品和子女教育,这四项不能承受的比例分别为76.8%、71.9%、37.7%和33.9%[8]。

(二)安全焦虑增加

焦虑成为现代人的一种生活常态。在快速转型的中国,几乎所有的社会群体都对社会身份、社会环境、社会预期缺乏一种安全感。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竞争加剧,焦虑不再是“弱势群体”的专利,逐渐成为一种普遍心态。《中国青年报》调查显示:焦虑已经成为现代人的一种生活常态——34%的受访者经常产生焦虑情绪,62.9%的人偶尔焦虑,从来没有焦虑过的人只有0.8%。[4]从三聚氰胺、瘦肉精,到苏丹红、地沟油,形形色色的食品、药品和其他领域的安全问题,时时令民众提心吊胆,使得民众知觉风险加大,消费信心受损,长期处于焦虑状态。

(三)社会信任危机

《中国社会心态蓝皮书》指出,2011年社会信任度是62.45分,到了信任的底线,2012年社会信任度只有59.2分,出现“不及格的信任”。[9]这是个危险的信号。政府不信任百姓,很多事件不敢公开,怕闹事,不稳定;百姓不相信政府,政府垄断、官僚作风、政府不作为、环境污染、空气质量差、到处堵车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加剧了百姓对政府的不信任。

社会信任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人与人之间的人际信任,又称为水平信任;二是公众对政府、机构的信任,又称为垂直信任。这两种信任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危机。现代社会是陌生人社会,我们经常要与陌生人打交道,由于社会存在诸如社会欺诈、假冒伪劣、唯利是图等不良行为,使人际信任水平普遍下降。组织机构某些工作人员、公共权力机关存在的诸如贪污腐败、以权谋私、暗箱操作、“潜规则”等违法行为,使垂直信任水平也十分低下。

(四)心情浮躁,心态失衡

伴随着社会的巨大变革,一些人心情浮躁,不安现状,一些人想一夜暴富,又不愿通过合法途径挣钱,期望不劳而获、快速致富。面对众多诱惑,有些人心态失衡,铤而走险,或抢劫、诈骗,或赌博,制假售假,走上犯罪歧途,一些政府官员以权谋私,搞权钱交易。

(五)社会不公平感增强

当前各阶层各群体对社会公平的诉求普遍比较强烈,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心态和社会情绪。我国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和自然、历史等客观条件形成的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以及效率优先、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导向等,使人们的不公平感增强了。有关调查显示,民众认为最不公平的是城乡之间的待遇和阶层固化现象[4]。社会广泛存在的贫富差距、地区差距、城乡差距、身份差距、阶层差距,使收入分配、社会就业、社会福利、社会参与和话语权等方面存在不平等,使社会成员之间产生不公平感。民众对“富二代”“官二代”的不满,就是对社会不公平的心理反应。

(六)幸福感降低

社会发展了,物质生活条件好了,人们的情感反而淡了,亲情少了,幸福感降低了。有的孤独焦虑,产生心理疾病,甚至产生心理扭曲;有的“碗里吃肉,嘴里骂娘”,心态失衡;穷了想富,有钱还想更有钱,贪欲不足、欲壑难填。这一系列现象的出现,导致人们的幸福感降低。

(七)社会情绪恶化

各阶层普遍存在的对效率的过度追求和急功近利浮躁心态以及不断蔓延的“弱者心态”,使得社会仇官、仇富心理日益突出,主导价值观缺失,思想整合困难,认同下降等。值得注意的是,某些负面的社会心态通过微博、网络等新媒体,不断放大,形成蔓延效应。[10]

调查显示,民众的不满情绪主要指向贪污腐败的官员和“为富不仁”的商人。[8]许多社会性事件的发生都伴随着群体性怨恨,如“我爸是李刚”以及2008年贵州瓮安的群体性事件等反映了官民冲突和“仇官心态”;哈尔滨“宝马”撞人案、江苏省新沂市宝马车碾轧男童致死案等,反映了民众的“仇富心理”。

(八)诚信缺失,道德滑坡

受市场经济大潮冲击和利益驱使,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见利忘义、损公肥私行为时有发生。一些官员走后门、拉关系,行贿受贿,买官卖官,以权谋私、腐化堕落;不法商人制假售假,从2004年大头娃娃、2008年的“三聚氰胺”,到如今的瘦肉精、染色馒头、苏丹红、地沟油、塑化剂等事件频出;形形色色的社会诈骗,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借钱不还,传销骗人;社会传统美德面临挑战,如“药家鑫案”肇事逃逸和杀人灭口,“小悦悦事件”的见死不救,“南京彭宇案”引发的救人风波等。这一系列事件的发生,足以表明社会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令人齿寒。

三、建设良好社会心态的建议

(一)减轻民众生活压力

减轻民众的生活压力主要从两方面入手。第一是政府层面,需要通过政府建立有效的服务体系来解决。各级政府要关注民生问题,加快解决就业、医疗、教育、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问题。监测民众的心态,建立科学有效的监测预警系统,构建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创造和谐、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第二是个人和家庭层面,需要建立完善的社会支持网络,通过民间和社会的力量来帮助那些生活压力较大的民众。社会支持是人们应对压力、缓解抑郁症状的“减压阀”和“缓冲器”。要加强对社会成员的心理疏导,拓展家庭关系之外的社会支持力量。通过民政和其他社会服务部门完善社会应急救助体系,并对物价上涨、自然灾害、失业、重大疾病、伤亡等困难形成常态援助体系,以减轻民众的生活压力[8]。

(二)防范社会风险,提升群众安全感

现代社会是风险社会,虽然风险在一定意义上难以避免,但我们可以尽量减少风险并把其控制在可以接受的限度内。首先,要完善立法,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打击非法,让不法行为无处遁形。其次,要建立全方位、全过程、全社会的监管体系。重点加强食品、交通、医疗等方面的监管,杜绝食品、医疗等安全事件的发生;建立相关产品质量认证制度,整顿、规范商业广告,强化监管者的问责制。再次,要提高人民群众的风险意识,提高消费者的自我保护和风险防范能力,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三)完善诚信体系,重建社会信任

社会诚信不仅是社会传统道德问题,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建设的重要方面。要从个体和组织两方面强化公民和组织的诚信行为,逐渐提高人际和组织的信任度。从政府层面讲,要完善公共权力的监督机制,提高其运行的透明度,杜绝背信、失信和权力滥用行为,完善诚信体系建设,提高公共权力机关的公信力。从个体层面讲,要广泛开展诚信教育和宣传,严厉打击个人欺诈行为,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严格执法,提高违法成本。比如,对与人们生活和健康息息相关的食品、药品行业,要设立企业诚信评级机构,一旦企业出现不诚信行为,应该将其列入黑名单并通报,通过严罚、重管和整改等方法,约束企业的行为。积极营造人际信任的文化和社会环境,逐步重建社会信任。

(四)创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消解社会不公平感

要不断完善利益分配机制,逐步建立包括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在内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创造公平发展的空间和平台,让社会成员能够平等参与社会竞争,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要遏制和解决矛盾较大的城乡差别,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逐步缩小城乡差别。要重点解决教育和就业两大焦点问题。一是实现均等的教育,让所有人上得起学,避免收入差距在代与代之间传承;二是营造公平的创业环境和就业机会,充分扩大就业岗位,努力拓宽就业渠道,保证有劳动能力的人劳有所得,使个体价值得到尊重。要切实保障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严禁“法外施恩”“下不为例”,让“潜规则”没有市场。为公众提供平等的向上流动的机会,避免贫富差距、地位差别带来的阶层分化和固化,促使阶层融合,以阶层合理流动来消解社会底层认同的社会情绪和社会心理。逐步消解社会心态中的不公平感[4]。

(五)转变发展理念,提高人民的幸福感

转变发展理念,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把人的发展放在首位,把人民的幸福作为政府工作的最终目标。一是要彻底转变唯GDP论,由“国富论”转向“幸福论”,由“GDP崇拜”转向“幸福追求”。各级政府要着重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下工夫,切实解决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二是要彻底转变“数字”政绩观。转变领导干部观念,改变政绩考核方式,对干部考核,不仅要看经济总量,而且要看经济与社会发展是否协调,看经济增长与人民生活的改善、人民幸福感的提高是否同步。[11]

(六)消解不利的社会情绪

要消解不利的社会情绪,必须认真清理目前存在的各类社会矛盾和冲突,避免个体情绪同化为群体情绪,防止情绪感染导致的群体情绪扩散。构建科学监测预警系统,及时掌握社会心态的变化,及时发现存在的社会问题和矛盾,加强社会舆论的引导机制,积极宣传党和政府的主张和措施,正确评论群众所关心的社会现象,防止片面性和绝对化。[4]

首先,要科学制定解决这些矛盾和冲突的规则和制度,建立和完善公平、合理的分配体制和激励机制,缩小贫富分化,完善社会管理制度,为民众提供平等的向上流动的机会。增进不同社会阶层人群的互信、互助和相互理解,致力于社会各阶层的和谐与融合。避免贫富差距、地位差别带来的阶层分化,防止长期底层认同带来的群体极化,进而产生群体性的社会怨恨。[12]从根本上消解不良的社会情绪,化解群体性怨恨。其次,要塑造良好政府形象。要大力促进服务型政府建设,从“官本位”转变为“民本位”,寓管理于服务之中,使人民群众满意;政府机关要切实转变不良工作作风,听民声,顺民意,为人民群众办实事,提高政府威信;大力推行政务公开、财政预算公开,透明办公、廉洁办公,提升政府公信力。[11]再次,要保持社会民众利益诉求渠道的畅通。利益诉求渠道不畅往往是恶化社会情绪的罪魁祸首。有必要努力拓宽社情民意的表达渠道,构建一个顺畅的社会沟通机制,力争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6]继续完善信访这一弱势群体维权的有效制度,从源头疏通社会情绪;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民众利益诉求表达中的作用;建立健全了解民情、反映民意的决策机制,完善厂务公开和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充分发挥网络疏通渠道,创设“网上信访大厅”,开设官方“微博”,推进网络问政制度;完善民意诉求保障机制,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以利益诉求表达渠道的畅通来消解“群体性怨恨”的情绪。[4]

(七)弘扬正气美德,重塑社会良好风尚

良好的社会公德、社会风尚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心态,有助于社会和谐稳定。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弘扬社会风尚,引导人们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加强正面宣传,发挥舆论引导公民道德建设的作用。特别加强网络舆论引导,不断提高对虚拟社会的道德管理水平。

传承中华美德,弘扬社会风尚,特别需要榜样的力量。要全面开展以“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为内容的道德模范评选和宣传活动。通过开展宣传活动、事迹展播等环节,用行动倡导、示范、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凝聚形成社会良好文明风尚。让每一个人都成为拥有良好道德水准的现代公民,让每一个家庭都成为温馨幸福的生活港湾,让整个社会成为和谐美好的家园!

[1]李萍.当前社会心态问题及其应对[J].探求,2012(6):79-83.

[2]刘武俊.关注社会心态就是关注社会的心理健康[N].学习时报,2011-07-11(4).

[3]王俊秀.中国社会心态:问题与建议[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1(5):45-48.

[4]常倩.社会转型与当前社会心态失衡现象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12(5):159-162.

[5]陈东.立足当前社会现状培育良好社会心态[J].社会心理科学,2011(5):140-142.

[6]王俊秀.培育良好社会心态,促进社会进步[J].科学中国人,2012(14):40-43.

猜你喜欢
心态
人这一生,都在为心态买单
有轻松的心态 才能克服困难
只要心态好,我就是班里最靓的仔
做谦逊的人
“0”心态,“1”状态
好心态帮您度过手术期
余男:女主角就是一种心态
偏科首先偏的是心态
还是“看掐架”心态
真正的挑战是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