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 静
(西南油气田公司蜀南气矿,四川 泸州 646001)
伴随着社会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以及国家对宏观政策的调控,国内企业的发展已经走上了良好的运营轨道。与此出现的是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很多不适应市场经济浪潮的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问题,尤其是企业流动资金紧缺已经成为制约企业做强做大的障碍,倘若不能妥善解决很可能会导致企业破产。
资金短缺是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民营企业和一些中小企业尤为明显。很多企业不仅在技术革新、更新设备方面缺少资金,流动资金短缺更为明显。大多数中小企业存在流动资金短缺,周转不灵,期盼各类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部分企业虽然流动资金充足,但是无法提高流动资金的使用效率,长此以往也会导致资金短缺。流动资金短缺一直制约着许多企业的发展,不仅会对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构成威胁,也会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企业缺少流动资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是对公司的运营缺少良好的规划,简单来说就是公司运营太盲目,缺少科学的决策。主要表现为:一、投资盲目。当前很多企业存在投资盲目,看到一个好的项目,看到别的别的企业在经营,觉着能获得很好的收益,不顾企业的现有的人力资源、财产情况、物质资源而硬上马,导致在投资的过程中就出现资金流断链的情况,结果可想而知只能停止,给公司造成巨大的损失。二、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配比失调。一个运营良好的企业,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应该有个良好的比例,虽然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之间的比例没有一个确定的值,但是企业应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确定一个比较好的比例。作为大型加工企业的话的固定资产比例应该高一些,然为作为商贸企业就应该流动资产比例高一些。现在很多企业往往追求过高的固定资产比例,设备精良、办公场所豪华,而为自己预留的流动资金过少,一旦需要大量资金时,就会显得捉襟见肘。三、存货积压。现在发现很多企业存在产品生产正常,而出现大量的存货积压。存货的大量积压必然造成现金无法正常回流,越生产积压越大,资金越短缺。其实存货积压的原因无外乎两个。一是产品的质量不过关或者价位太高。二是缺少良好的营销团队。
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体制的完善,企业的融资渠道越来越广了。从融资渠道来说,企业融资分为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企业内部融资渠道主要为企业自有的注册资金、销售企业的资产、企业营业利润等。虽然内部融资方式比较简单,方式保密性能也好,企业也不必向外支付借款的成本,风险很小。但资金来源数额不大,与企业的利润相关。
外部融资渠道主要包括:专业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其他企业资金、非银行金融机构资金、民间资金和外资。从企业外部筹资具有速度快、弹性大、资金量大的优点,但现实中企业往往主要采用的金融机构贷款,企业的外部融资渠道非常单一,限制了企业对流动资金的需求。对很多企业来说股权再融资、债券融资只是理论上的内容,太多的企业没有实践过。
通过近几年对企业的研究,笔者发现缺少流动资金的企业都或多或少的存在应收账款不能及时回收的问题。销售人员在销售商品或劳务时,为了自己的业绩,对购货单位的信用往往考虑的不多。对他们来说只要产品能够顺利的销售出去就足够了。而此过程中信用评价部门为了不给企业整体拖后腿,对企业的信用评价往往显得过于宽松。这样造成的情况是产品销售出去了,在会计账目上全是应收账款,而很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长期挂账,甚至三五年内都无法收回,慢慢变成了坏账,无法收回销售款项。
解决流动资金的首要途径就是扩展融资渠道。众人拾柴火焰高,融资渠道的多元化必然能够有效缓解企业的资金短缺,尤其是流动资金的短缺问题。从政府角度来讲,应给与那些优良的企业更多的资金和政策支持,比如减免税收,对所收的税金给予先征后返,先征后退、即征即退等政策,或者直接给予政府补助。一方面,政府应当对企业建立信用等级评价制度,加强企业透明程度的披露,弱化信息不对称给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另一方面,政府应降低股票的融资成本,使大多数优秀的企业能够通过上市获得更多的资金。从企业角度来讲,企业应当努力提高自身企业的信用等级,采用动产、不动产、无形资产的抵押等多种方式获得贷款。
融资渠道再广泛,得到的资金不加以好好利用,流动资金也只是解决一时之急,而无法解决企业资金短缺的长期问题。运营规划的好坏决定着企业的未来。每个企业应当根据自己的使命来确定自己的目标,实现自己的愿景。良好营运规划显得尤为重要,十年的目标是什么,五年的目标是什么都有当清楚。企业目前是否具备实现自己的目标的资源,没有资源应该如何处理,企业都应该做好。当前,市场多元化的发展导致企业投资更加频繁,投资风险的要求越来越高,企业应当加强投资分析,对上的项目进行科学的论证,考虑自身的资金能力和借贷能力,严格控制固定资产的规模,合理安排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的比率。
完善流动资金的内部控制制度,根据财政部有关的法律法规要求完善内部资金控制制度,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机制。建立职务互不相容的分离制度。理顺财务管理关系,建立职务分工的控制制度,从企业组织结构上来保障资金的流通安全。建立完善内部监督机制,科学设置会计、出纳及其相关的工作岗位,职责分明、权责清晰,互相制约确保资金的安全。合理安排销售人员和信用评价人员、内审人员的职责,确保每一笔销售都有信用评价部门经理的审核,这样不仅是保证职责的分离,利于企业的正常运转。最重要的是通过信用评价实现了对应收账款的掌控,实现了对应收账款的合理管理,防止大规模坏账的出现,从而防止企业流动资金短缺。
总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企业中的优胜劣汰也会更加频繁,落后的企业尤其是缺少流动资金的企业更容易倒闭。企业要适应新形势的要求,面对自身流动资金不足的时候,一定要分析原因,针对出现的具体原因提出具体的措施,建立良好的现代企业制度,加强资金管理,完善内部规章制度,挖掘内部潜力,利好外部融资渠道,高效利用流动资金,给企业创造更大的财富,实现企业的价值最大化。
[1]韦自静.浅析我国中小企业流动资金不足的原因和对策[D].经济论丛.2011,207.
[2]赵晶.浅谈企业流动资金运营中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商业,2011,177.
[3]范晓蓉.关于加强企业流动资金管理理论的思考[J].会计之友,2006(10).
[4]赵红莉.解决中小企业流动资金短缺的途径[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