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莉
(中国人民银行牡丹江市中心支行,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
事后监督中心作为基层央行的内设部门,在加强内部控制防范会计风险中凸显了审核、控制和检验的重要作用。这种作用得以充分发挥的主要手段就是《中央银行凭证景象事后监督系统》、《中央银行会计凭证影像事后监督系统——凭证影像子系统》的上线运行。这两个子系统的启动运行,解决了手工操作时间长监督滞后的问题,给事后监督业务的操作及管理带来了极大的便捷,促进了事监督工作的长足发展。但新系统的运行也给我们的管理工作带来了新挑战,带来了风险防范的新问题。因此对基层央行事后监督信息系统的操作风险应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有效的防范措施,确保其安全稳定运行和各项业务的健康发展。
一是《中央银行会计凭证影像事后监督系统——凭证影像子系统》在业务核对完成后的退出操作中,只能按退出登录进行退出,一旦在菜单中按“X”退出,就须经管理员进行处理,然后才能正常运行。这种与右手操作右上角打“X”退职出习惯不相符,极易造成非正常退出,增加了工作复杂性和风险性。
二是《中央银行会计凭证影像事后监督系统——凭证影像子系统》存在影像竖排传递,而监督人员又无法进行旋转操作,业务核对困难的问题。如中国人民银行(资金汇划)补充凭证,余额调整表等凭证县市支行时常竖排传递,中心支行监督人员不能进行旋转操作,核对起来相当费力,影响监督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存在着核对不便、差错能以识别的风险问题。
三是《中央银行会计凭证影像事后监督系统——凭证影像子系统》上传的一般存款余额表、中国人民银行电汇(借方、贷方凭证),缴存财政性存款划拨凭证、科目余额表等收款人、付款人、全称、金额等明细不够清晰的问题,纸质凭证快递不到,难以进行业务核对,不能充分发挥影像监督及时性的作用,存在着监督滞后的风险隐患。
四是《中央银行凭证景象事后监督系统》在电源故障、设备损坏、参数变化、业务核对等情况下,其运行控制功能全部丧失,若需要继续进行业务核对,只能由科技人员在数据库进行数据恢复,然后才能继续工作。这种数据库操作的数据恢复方式,一旦失手将造成严重后果和风险问题。
一是改进《中央银行会计凭证影像事后监督系统——凭证影像子系统》的退出设计,按人性化理念修订业务核对完成后退出操作方式,减少操作风险,提高系统操作的便捷性和运行的稳定性。
二是完善《中央银行会计凭证影像事后监督系统——凭证影像子系统》存在影像竖排传递,而监督人员又无法进行旋转操作的问题,通过系统功能的完善解决竖排传递的旋转问题,不断提高监督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三是增加电源供给系统或增设辅助控制系统,确保在断电和设备损坏情况下的安全运行问题。可采取给《中央银行凭证景象事后监督系统》配置UPS后备电源支撑系统的运行。增加后备和应急系统能够在系统受阴或操作失误时及时控制系统,确保监督工作顺利进行。
四是完善《中央银行凭证景象事后监督系统》和《中央银行会计凭证影像事后监督系统——凭证影像子系统》运行管理机制。对系统管理员、操作员进行特定授权,划分系统资源使用的权限,任何人不得越权操作系统,严密系统运行程序和步骤,严格执行系统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
五是加强对操作人员的风险控制。《中央银行会计凭证影像事后监督系统——凭证影像子系统》和《中央银行凭证景象事后监督系统》是人为操作的工作中可能造成风险,因此加强安全教育、提高业务素质和责任意识是控制风险的一道重要防线。严格执行防范病毒管理制度,定期检测并清除计算机病毒,通过严格的制度约束,规范操作人员的行为。
六是《中央银行凭证景象事后监督系统》和《中央银行会计凭证影像事后监督系统——凭证影像子系统》是监督工作的一种重要手段和业务处理方式,应全面加强其管理工作。信息系统的应用和风险是相伴而生的,风险永远是客观存在的,防范风险控制是信息系统管理的必须选择。因此必须完善制度,严格管理,落实责任,让制度覆盖信息系统运行的全过程,从而达到体系可靠、风险可控、运行可持续的管控目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