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武
(内蒙古自治区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内蒙古 呼和浩特010020)
县域小企业分布于农业、种养业、工业、商贸流通以及社会服务业等各个行业。近几年,在金融部门特别是农村信用社和社会各界的共同支持下,小企业贷款难问题有所缓解,但相对信贷需求,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县域小企业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渐成长起来的,融资难集中反映在三个阶段:一是创业阶段。小企业在成立一年之内,主要需要的是资本性融资,需要相对较稳定的资金支持。而小企业的自身素质较弱,难以达到长期贷款所应该具备的一些基本条件,因而金融机构对小企业的贷款多为短期贷款,所以小企业得不到稳定有效的支持。二是扩张阶段。部分小企业经过创业阶段,在持续获得较好收益的情况下,投资需求变得日趋旺盛,往往超越自身实力扩张规模,导致资产负债率偏高。在信贷规模趋紧的大背景下,金融机构倾向于信贷退出,从而导致小企业融资难。三是生产经营旺季阶段。部分生产加工类小企业为了适应市场机制,资金需要进行“短、频、快”周转,但受金融机构审批程序等条件限制,贷款很难及时到位。
笔者对某县域40 户小企业进行了调查分析,其中注册资金在100 万元以上的只有4 户,占10%,注册资金在50 万-100 万元的有6 户,占15%,注册资金在50 万元以下的30 户,占75%。40 户企业中,有限责任公司11 户,其他类型企业29 户。这些小企业一般都具有规模较小、净资产偏低、经营管理水平不高、家族制色彩较浓、财务信息不透明、自有资金少以及还款能力较弱等特征,很少完全具备贷款条件。因而从金融机构角度来说,由于县域小企业抗风险能力弱,具有客户众多、额度偏小、频率较高等特点,易受市场经济冲击,对小企业贷款,存在较大的市场风险、财务风险和道德风险,金融机构普遍存在惜贷和拒贷心理。
在目前的银行经营管理模式下,商业银行办理小企业贷款不仅增加人力资源成本,同时还增加了贷后管理工作强度。从成本、风险和收益相匹配的角度考虑,小企业贷款都会为商业银行造成很大压力,意味着经济效益相对小而相伴的经营风险相对高。所以在信贷资金的运用上更倾向于支持大项目、大企业以及大集团,对小企业相应提高了贷款门坎,要求有充足的担保和抵押,导致小企业贷款难度总体上升。由此而来,县域小企业主要依靠向农村信用社贷款,农村信用社支持县域小企业贷款份额占所有金融机构贷款额度的80%。而负面作用是导致民间借贷总量增长,直接融资比重加大。笔者进行抽样调查的40 户企业中有32 户向银行申请了贷款,占有贷款需求户的80%,其中获得贷款的有23 户,占申请户的71%,企业共向银行申请贷款86 笔,金额3860 万元,获得贷款2290 万元,贷款满足率仅为59%。贷款需求没有得到充分满足。
小企业融资具有“小、频、急”等特点,在旧有信贷管理体制下,小企业向金融机构贷款时须经过申请、调查、提供担保抵押、资产评估、审批等各个流程,尤其是抵押担保环节比较难、手续多、环节多、时间长,增加了小企业贷款难度,加剧了小企业融资矛盾。特别是近年来,商业银行不断强化信贷管理,提高了资本和成本管理意识,不断规范小企业贷款准入标准,实施了对信用评定、授信额度从严掌握,审批权限上收,信贷保全要求趋高,逐步实施信贷市场等措施,为小企业贷款准入设置了门槛。
据抽样调查显示,2012 年未获批准的贷款申请中,主要原因在于“抵押担保”不符合要求,占比近30%。因此,加强小企业担保体系建设,对于解决小企业融资难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从目前贷款担保体系看,存在两个比较突出问题。一是由于担保机制建设滞后,县域缺乏具备资质的担保机构。有的担保基金不足,达不到市场准入要求,满足不了大量小企业的融资需求。有的担保公司业务开展过于呆板,担保条件苛刻,收费较高,在风险防范和服务企业之间很难做到平衡,使担保服务功能大打折扣。二是由于各类产权交易市场建设滞后,设备抵押难的现象大量存在,小企业用于抵押担保的资产因变现困难而被商业银行排除,无法形成有效的抵押担,无形中缩小了小企业可供抵押担保的资产范围。
要想缓解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必须多方联手、多管齐下,全面推进。
小企业要立足市场,不断加大创新力度,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的科学技术含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营造良好的发展前景;要提高经营和管理水平,规范财务报表,依法合规经营。积极主动地参与征信体系建设,纳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管理,提高信息的透明度,让金融机构及时了解掌握企业真实和准确的信息,做到随时了解,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偿还贷款,始终与金融机构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要努力经营,合法纳税,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势头,使申请贷款具备相应的条件,规范借贷行为,合理正确使用每一笔贷款,充分发挥贷款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五要努力加强小企业信用征信体系建设。
金融机构要进一步转变观念,把改善对小企业的服务作为自己的社会责任,从战略角度加以明确定位,构建相应的组织架构、制度体系、营销模式,制定合理的规划、落实制度安排,明确服务流程,确保业务发展的连续性;推进以产品研发和定价机制、考核机制为代表的“六项”机制建设。完善小企业信贷业务的激励约束机制,在独立核算的前提下加以强化,同时做好风险控制工作;增加信贷供给。完善利率定价机制,通过“利率杠杆”发挥调节作用,建立小企业融资的“双向选择”渠道;成立专门为小企业提供信贷服务的内设机构和客户经理队伍,适应小企业融资特点,在信贷授权、风险考核等内部管理以及对中小企业资信评估等方面,减少各环节中参与信贷审批的人数,使信贷审批权限中心下移,建立符合实际的审批、评估、授信制度,简化信贷流程,提高服务效率。
为小企业提供的金融服务,必须能要够适应其不断创新的需要。为此,必须保证小企业的需求信息能够及时、完整地反馈到金融机构产品研发部门,同时确保这些需求信息变成金融产品或融入到金融产品的设计组合之中。农村信用社要大力开展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增量扩面工作,用好“富民一卡通”,扩大发放面和覆盖面;要完善小企业担保贷款管理制度。进一步拓宽抵押物和质押物的范围,对于大额贷款,要由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承贷或者由其家庭资产作为抵押; 加快开发符合小企业资产状况的抵押和质押金融产品,可扩大抵押品范围,将存货、原材料、应收账款、摊位证以及股权证等纳入抵、质押物范畴,使抵押物的实际价值更加接近抵押价值,不断扩大小企业担保贷款的发放力度。
要建立对金融机构加强对小企业贷款的激励机制和补偿机制。各级政府要建立补偿基金,对金融机构新增小企业贷款视情况给予奖励;对金融机构因为发放小企业贷款而产生的风险给予适当的补偿,使银行增加对小企业信贷投入的积极性。同时,有关职能部门应当建立绩优小企业帮扶名录,供金融机构贷款时参考;进一步加大小企业担保机制建设。完善配套的小企业担保体系建设政策措施,为民间商业性担保机构的组建创造条件,扩大担保范围和担保资金来源同。积极探索组建小企业互助担保机构,建立互助性小企业融资平台,开展多种形式的担保服务,加强相关中介机构的合作,建立上下贯通、左右联动的合作机制;构建科学的小企业融资体系。在创造性地发展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的同时,设立中小企业投资公司等政策性金融机构,改变现有信贷资金单一供应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