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美衡,周 超
(衡阳师范学院 中文系,湖南 衡阳 421002;华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在经历了60多年发展的今天,中国当代文学已成为高等学校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性课程,也是一门主干课程。虽然完整的中国当代文学应该包括大陆文学和港、澳、台地区的文学,但正如复旦大学陈思和教授所言:“中国20世纪文学是一个开放性的整体,当代文学只是其整体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一般是特指1949年以后的中国大陆文学。”①目前,许多高校的教学、改革及其教材编撰,主要也是以此为据的,相关研究也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不过,引发的诸多问题也值得深刻反思。
在中国当代文学的教学“过程”中,教材、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及模式是环环相扣且密不可分的。自中国当代文学学科诞生以来,它们作为核心板块,有力地丰富和促进了这门学科的发展与繁荣,当然也得到了教育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一)教材编撰。自新时期以来,中国当代文学的教材编撰经历了一个由无到有、由一到多、由规范到多元、由省部级教育部门推荐到各个高校自编的过程,出现了欣欣向荣的局面。无须讳言,某些教材的低水平重复乃至抄袭现象并不鲜见,但也推出了许多个性化的精品之作,由此也得到了众多研究者的仔细考量。如《关于中国当代文学教学的探索与思考》一文(涂鸿,《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年第10期)就从中国当代文学学科历史发展的角度回顾了该课程的教材编纂史:1970年代末80年代初国内掀起了编写当代文学史的热潮,出版数十种教材,当时公开出版的主要有陈荒煤、郭志刚等人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初稿》、华中师范学院中国当代文学编写组的《中国当代文学》、二十二院校编写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张钟的《当代文学概观》、汪华藻与陈远征的《中国当代文学简史》等。以及一些包括了“当代部分”的“20世纪中国文学史”,地方高校编撰的教材更是不可胜数,目前高校大多使用的教材是陈思和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洪子诚独著的《中国当代文学史》。这种多样化的选择,适应了不同层次学校的办学需要。此外,《中国当代文学课教学现状与课程改革》 (胡立华,《发展》2008年第5期)、《中国当代文学教学的反思与对策》(孙宜君,《淮阴师专学报》1992年第2期)等文均从教材的建设与使用方面指出了各个时代所用教材存在的不足,包括内容的编写、体例的编排和教材的可操作性等存在的问题。这是一个永远无法圆满解决的矛盾:中国当代文学总是在不断发展与更替,而教材是作为一个相对稳定的存在的;如何在中国当代文学日新月异的发展脚步与先进的教材体系之间,找到最佳的切合点,关系着这门学科的未来。这些研究成果在客观地展现了当代文学教材建设的丰富收获及其不足时,也为未来的学术突破积累了深厚的编撰经验。
(二)教学内容。由于当代文学的“不确定性”,所以,需要随时调整教学内容,许多教学研究者从“常”与“变”出发,对当代文学教学该怎样与时俱进也做出了探讨,如《论高师中国当代文学课程内容的改革》一文(黄玉梅,《中国成人教育》2007年第13期)从当代文学自身的学科特点出发,提出要依据整体性和开放性原则对教学内容做出适当调整。《〈中国当代文学〉创新式教学内容探索》一文(刘军,《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第2期)分析了当前《中国当代文学》课在教学内容上存在的作家作品讲解模式化,社会历史批评体系模式单一化,知识与理论的联系脱节,忽视文坛发展变化等几方面主要问题,进而提出从常规授课内容的选择确定,文学批评知识的有机渗透,关注当代文坛的热点问题,文学研究方向的引导等四个方面进行改革的设想。《对中国当代文学教学内容体系的质疑》一文(田中阳,《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3年第2期)从中国当代文学内涵的界说和教学内容体系的角度指出当代文学的教学内容存在忽视港、澳、台资本主义文学,重“十七年”文学,轻九十年代文学的问题。这些研究都认为中国当代文学课程教学内容的动态取舍存在不合理现象,无论是从体裁的分类,时空的延伸还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来看都需要做出积极的调整与改进。
教材编写与教学内容的探讨与调整,奠定了中国当代文学“稳定性”与“变动性”的辩证法,也使之不断地走向成熟。
乔伊斯和韦尔在《教学模式》一书中认为:“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和作业、选择教材、提示教师活动的一种范式或计划。”②目前,我国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大多运用的是依赖教师口耳相传的传统型教学模式。近年来,也出现了一些与传统模式相对的新型教学模式,革除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一些弊端,对中国当代文学的教学起到了很好的推进作用。
(一)传统型教学模式研究。该模式即所谓的传递——接受式教学模式,源于赫尔巴特的四段教学法,后来由前苏联凯洛夫等人进行改造传入我国,在我国广为流传,很多教师在教学中自觉不自觉地都用这种方法教学。该模式以传授系统知识、培养基本技能为目标,着眼点在于充分挖掘人的记忆力、推理能力与间接经验在掌握知识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快速有效地掌握更多的信息量③。尽管传统型教学模式有诸多缺陷,但目前国内大多数高校的中国当代文学教学仍沿用此教学模式。《“中国现当代文学”行为主义教学模式检讨》一文(刘小平,《黑龙江教育》2007年第7期)从行为主义理论出发,指出了传统型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即注重教师的教,很少涉及学生如何学的问题。此外,《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模式新探》(陆汉军,《教育与职业》2005年第26期)、《“中国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现状及教改思路探析——以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为例》(梁小娟,《中国电力教育》2009年第1期)、《〈中国当代文学〉课程课堂教学改革初探》 (张敏,《滁州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等分别从教材的选择、教学内容的设置、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手段的选取、教学媒体的选用、学生现状及教师授课水平等方面,揭示了传统型教学模式的含义、实施过程及存在的问题,强调了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迫切性,并提出了从教学课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测量与评估等方面进行改革的设想。这些研究重点指出了传统型教学模式在中国当代文学教学中的种种局限,并站在全球化教育改革的立场阐释了该课程改革的新型发展模式,具有很高的现实意义。
(二)非传统型教学模式研究。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全球经济化的到来,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脱节现象越来越严重,国内各高校也纷纷兴起了教育改革的浪潮,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及一线教师逐渐认识到传统型教学模式给中国当代文学学科发展与学生发展带来的弊端,因而出现了一大批研究中国当代文学新型教学模式的论文与专著。这些研究探讨了研究性学习模式、实践式教学模式、刺激动机式教学模式、学习指导式教学模式、自学-辅导式教学模式、面授辅导式教学模式、影视化教学模式等与传统教学模式相对立的旨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研究能力的教学模式。如《“研究性学习模式”在中国当代文学史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一文(房利芳,《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从《中国当代文学》课程的性质、教学现状出发,探讨了研究性学习模式提出的国内外背景及其具体实践的过程,其中重点介绍了该学习模式在其课堂上的运用,并提出了两结合的教学原则,即“将教师讲述和学生研究、讨论相结合,课堂学习和课外实践相结合”。《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模式的转变》一文(薛文礼, 《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6期)从教学目标出发,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探讨了研究性教学模式比之填鸭式教学的优点,并提出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具体分工,教师要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做到“眼到—口到—手到—脑到”,而学生主要是在教师指导和监督下有效地完成这四个步骤,从而达到由注重知识传授到注重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的转变,更好地激发学生兴趣,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研究能力。《高校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模式研究》一文(姜波,《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分别介绍了研究式教学模式、实践式教学模式、学习指导式教学模式和刺激动机式教学模式、考核评价式教学模式的定义、具体实施方法、特点和地位。《〈中国当代文学〉课程面授辅导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一文(黄欣,《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从精心设计一体化设计方案,倡导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辅导教师提供完善的导学助学服务,建立科学规范的面授辅导教学评价机制等几个方面讨论了中国当代文学面授辅导教学模式的经验和做法。《中国现当代文学和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影视化教学模式刍议》一文(沈杏培,《语文教学通讯·D刊》2011年第11期)基于新一代大学生在知识接受上形成的偏好图像甚于文字、偏好影像甚于文学、偏好动态甚于静态的特点,从文学影视化潮流甚嚣尘上的背景出发,提出应在中国当代文学中合理与适度地引进影视化手段和影视化因素,以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从而进一步发挥中国当代文学在大学教育中的知识教育、审美教育和人文教育的作用。这些研究认为上述教学模式是促进中国当代文学教学模式改革的有效途径,它们是属于有理论支撑、可操作性强且效果明显的新型创新式教学模式。
近30年来,我国语文界产生了种类繁多的教学模式。中国当代文学尽管不属于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范畴,但同样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语文学科的特点,因此对中国当代文学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改革具有相当的启发意义,国内许多高校的教师据此从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角度进行了许多可贵的探索。他们已打破了以前那种封闭的教学模式、方法和思想,努力与当代文学这种五彩缤纷、学派林立、风格众多、作品繁杂以及各种文艺理论观点层出不穷的特色相适应,与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相结合,采用了各种新的教学方式③。比如《“三步式”阅读教学法的实践探索——以〈中国当代文学专题研究〉为例》 (张瑛,《克拉玛依学刊》2011年第6期)从阅读教学的角度详细介绍了“遗忘式”阅读、文本细读、印证阅读的“三步式”阅读教学法在当代文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一元三次教学法——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报告》(李金娥,《河套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阐述了以“阅读”为基础,对学生进行“说、听、写”能力培养与训练的过程。《开放性·互动性·双重主体——“中国当代文学史”课程教学改革模式初探》(吴义勤,《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理性分析了当代文学课程面临的困境,详细论述了开放性、互动性、双重主体性三种教学模式的内涵、优点和实施过程。
此外,还有学者提到了异步教学法、兴趣教学法、实践教学法,等等。这些具体的可操作的教学方法都是从事教学与科研的一线教师经过长时间的研究摸索出来的,并运用于本校本专业的个别教学,带有实验性质,它们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中国当代文学教学模式,也有力地推进了教学模式的改革。但如何探索出一种或多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将之推广到全国高校的当代文学课堂,彻底改变僵硬死板的教学现状,还有待教师和学者们的共同努力。
针对高校中国当代文学专业教学与研究中课程教学内容设置、教学方法、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现状和问题,国内学者纷纷提出了一些教改思路。《人文教育与现当代文学教学理念的重建》(黄科安,《教育评论》2008年第1期)、《阅读与阐释: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理念的反省——兼谈高等学校人文学科教育的现状与面临的问题》(杨洪承,《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等文章从当代文学教学目标和教学改革的层面论证了创新教育理念的重要性,体现了“思想先行”的原则。《关于中国当代文学教学的思考》一文(齐玉朝、徐丁林,《中国高教研究》2001年第8期)对适当增加课时比重、改革教学内容、改变传统授课方式、改善师资队伍四个方面的教改思路作了探讨。《中国当代文学教学现状与改革思考》一文(刘东河,《群文天地》2012年第2期)从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学生文学素养,有针对性地进行作家作品分析,开展专题教学五个方面提出了对于当代文学教学的改革思考。《中国当代文学教学刍议》一文(张保凤,《赤峰学院学报》2009年第7期)从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重点的转移、教学方法的更新三个方面进行思考,教改思路清晰明确。这些研究基本上都涉及到教学内容、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内容的改革,虽然侧重点有所不同,但都为中国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
在许多研究者看来,中国当代文学的学科性质与地位决定了建构何种教学模式以适应未来生活发展的需要,成为当代文学教学模式研究中的重要论题。他们立足于中国当代文学的课程性质、课程地位及现有教学模式的分析研究,借鉴了当代教育学的研究成果,对各种教学模式如“概念获得模式”、“巴特勒的自主学习模式”、“抛锚式教学模式”、“范例教学模式”、“现象分析模式”、“加涅模式”、“奥苏贝尔模式”、“合作学习模式”等进行了辩证分析,并将之与当代文学教学相结合,从而对未来教学发展趋势进行了想象与预测。
如《“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模式现状及其改革趋向——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刘小平,《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一文指出:目前流行的基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教学模式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存在以教师为中心,强调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的缺陷,而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的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在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拥有多种优势,这就是:重视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性,重视学生对教学的参与,根据教学的需要合理设计“教”与“学”的活动;中国当代文学教学模式所推崇的研究性学习模式、科学探究训练模式、自学—辅导式等有益的尝试与实践,随着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研究与教学的不断深化,以及一线教师的不断开拓创新,其教学模式也呈现出了多样化、综合化,以及日益现代化和技术化的倾向。
目前,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革,汉语言文学课程包括中国当代文学课程教学将越来越注重实践性。这些研究既为中国当代文学教学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为其不断突破自身的瓶颈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可以预期,随着当代文学的持续“增长”,对它的教学也将在不断的问题、挑战与机遇中迎来跨越式的发展。
注释:
①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版,第1页。
②转引自罗伟生、丁如全主编:《教学研究理论与实践》,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9年版,第10页。
③参见“百度百科”之“教学模式”辞条,http://baike.baidu.com/view/2905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