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分析法在教育学科研选题中的应用

2013-08-15 00:44庞少召
关键词:题名选题论文

庞少召,邵 力

(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创业管理培训学院,北京100191;2.河北师范大学 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石家庄050000)

在教育学科研领域中,确定研究主题非常重要,亦具有一定的难度。基于关键词在论文中的作用,采用逆向选题法,由分析关键词入手,建立关键词备选集合,而后逐步排除,最终可达到尽快确立研究题目的目的。实践证明,该方法对教育学选题确实有一定的帮助,能够有效地提高研究者的工作效率。

一、论文关键词作用的逆向分析

GB 7713—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有关关键词的定义为:“关键词是为了文献标引工作从报告、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可见。关键词是指对表达论文主题内容具有实质意义的词[1]。它既有助于读者迅速了解论文的主题信息,也有助于各种文献检索系统对收入论文的检索[2]。

(一)相关统计分析

研究表明,关键词90%是从摘要中选出,10% ~15%是从正文中选出,而85%则是从题名中选出[3]。因此,关键词基本上能够直接确定题名。

(二)选取关键词的规则

关键词所表达的内容应是研究主题的中心概念,必然出现在题名中。

二级学科、交叉学科、子属类别、属性特征等限定词也必然出现在题名中。

隐含在论文中的重要概念和对研究主题的背景、动机、经过以及对今后课题研究有信息价值的概念,一般也标注为关键词。

(三)关键词的逻辑关系

关键词反映研究对象间的内在联系、规律等,是研究任务、目标的反映。关键词的逻辑关系表象是排列次序,本质是内在因果性与相关性。如《中职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分析》一题,其关键词确定为中职、学生、心理、家庭、学校、社会,这是由于家庭、学校和社会是作者讨论的影响中职学生心理问题的三个主要因子。更多逻辑关系可从题名中关键词模式体现出来。实际上,研究论文题名即是由关键词的内在逻辑关系来组织的。

(四)外延与内涵比较

关键词组合后所表达对象的外延必须大于题名,如:职业学校、学生、心理,三个词各自的外延所囊括的对象已经非常广,而三个词的并集所形成的外延则更广。而题名《职业学校学生在校期间心理问题形成的因素分析》,显然是一个多维关键词形成的交集,外延很小,且这种多维小外延交集题目,研究对象较小,易界定,常常形成专、精、尖的研究成果。

内涵是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多个关键词依靠属性对属性的相关性联结而成,即单因素或多因素分析,因此,关键词实质所呈现的研究内涵总是很小,特别是关键词数量多于包含在题名中关键词的数量时,根据关键词更能精准地了解文章的研究内容。由题名不能分解出全部关键词,而由关键词却可以合并为题名。

(五)关键词的作用

关键词用于检索,是读者了解论文主题的窗口,能够使读者在尚未阅读论文摘要和正文之前,便可了解论文研究的主题,迅速判断论文的参考价值[4]。因此,确定了关键词即确定了论文研究的主题。

二、关键词构成题名的模式

关键词一般有叙词、限定词等组成。题名则比关键词多一些泛意词,如连词、动词等。

(一)关键词的分类

关键词的构成主要是以下几种。

叙词(正式主题词):指收入《汉语主题词表》(叙词表)中可用于标引文献主题概念的、经过规范化的词或词组,一般是核心词。

限定词:直接从文章的题名、摘要、层次标题或文章其他内容中提取出来,能反映该文章主题概念的自然语言(词或词组),也是汉语主题词表中的上位词、下位词、替代词等非正式主题词。

自由词:标引需要,但汉语主题词表中找不到的词。

泛意词:汉语主题词表中未收入,但影响着研究的属性(泛意词是指通常没有检索意义的词语,但对论文的研究属性经常是有意义的)。如工艺、应用、制备、降解、研究、合成、分析、探讨、数字、测定、性质、影响、建设、发展、评价、建议、问题、差异、报告、对策、原则等。

(二)题名中关键词模式

任意两个关键词都可以构成不同的关系,主要有:类属关系、并列关系、承接关系、先后关系、因果关系、同质关系、差异关系、对等关系、结构关系、功能关系、过程关系、策略关系、操作关系等。

关键词并非随机排列,而是有内在联系、逻辑相关的词语序列。关键词的排序反映在题名中表现出一些共同模式,由关键词加泛意词构成。主要有以下几种:

应用模式:A+B+应用。如:项目教学法在中职土木工程专业中的应用。

影响模式:A+B+影响。如:网络对中职学生品德形成的影响研究。

比较模式:A+B+比较。如:德国、美国、加拿大与澳大利亚中职办学模式的比较研究。

因果模式:A因+B果+泛意词。如:家庭因素与中职生不良行为的形成研究。

类属模式:A类+B子类+C子类+D子类。如:民国时期女子职业(实业)教育的办学制度及其变迁。

属性模式:A的属性+泛意词。中职学生实习的评价机制(管理模式等)研究。

泛意模式:A+泛意词。如:县级职教中心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嵌入模式:A+泛意词+B,在多个研究对象之间嵌入泛意词。如:在中职校园文化建设中推行德育教育。

在实际运用中,很多题名属于单一模式,部分题目属于混合模式,如类属模式+属性模式等。

三、关键词分析法的具体步骤

使用关键词确定论文题名可以分成扩展、收敛、试探三个阶段。

(一)扩展

扩展即构建备选关键词,并逐渐扩展其容量。

1.探寻词语

科学研究应当是由宽及窄、由泛及专,即从不同学科、不同实践问题吸取营养,然后再缩小研究目标。因此,在科研开始之前,需要扩展一定数量的关键词。通过文献阅读、实地调查、数据分析等方法,收集不同领域的关键词,构成一个关键词全集。如职业教育研究的关键词集合:{职业教育、技术教育、职业培训、学生、教材、学校、学院、土木工程(各专业)、TAFE、BETC、双元制、职教中心、实训、实习、实训基地、兴趣、就业、厌学、就业、职业资格、抗日战争、民国政府、清朝(各历史时期)、女子、婴儿、老年、失业者、美国(各国等)、政府、心理、哲学、法律、政治、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和谐}。

2.大类合并

研究者根据平时的阅读积累,可以建立一个主题广泛、内容庞杂的关键词数据库。理论上,任意关键词都可能组合成一个研究题目,数量为个(由于逻辑存在,所以关键词在题名中反序无意义,故不采用),如从10个词中选3个就会有=120个可选题目。为了提高选题效率,可对这个关键词作分类处理。如可将上面的关键词合并为大类:教育学、职业教育学、各专业类(建筑、医学、机械、电子等)、历史、其他学科理论、政治、社会阶层、人生发展各阶段等。研究者可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条件等,确定在哪个领域中进行研究,进而排除其他大类。

3.大类关联

若进行跨学科研究,首先应确立不同大类之间的关系。在上述分析的大类中,可以组建不同大类的关系,如:职业教育与历史、与法学、与职业规划、与社会分层理论等。确立了多个子集之后,再详细分析其内在、中观或微观的联系。大类合并需要进行对比分析,包括概念的类属关系、同质性与异质性关系、历史关系、因果关系等。

(二)收敛

运用不同的方法,筛选可行的、有价值的关联关键词,使原始集合不断的收敛,最后形成有限数量的最佳关系组合。

1.大类排除

立足自身研究条件和研究基础,对归类后的关键词集合进行排除。排除四种条件:一是根据逻辑相关性进行排除。如研究职业技术教育,而职业技术教育,“是指在一定普通教育基础上,为某种适应职业需要而进行的专门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教育,使受教育者成为社会职业所需要的应用人才的教育。”[5]那么,学前教育必然排除在外。二是根据研究条件进行排除。如研究英、美、加、澳等国职业学校教师职业资格制度,如果没有大量的相关文献,就不可能进行真实、全面、深入的研究,应慎重选择。三是根据兴趣进行排除。兴趣是研究得以持续的动力,对没有兴趣进行研究的关键词应及时排除。四是根据价值进行排除,确保研究对象的理论或实践价值、应用范围等。此外,还要考虑科研的其他条件,如资金支持、成员结构、已有成果等。

2.小类排除

排除几个大类后,剩下的大类往往各有意义,较难抉择。此时可从类别内部进行分析,得到可行的子方向,而后再返回外部进行比较。如最终收敛在史学、社会学两大类中。从内部分析,史学大类中,有国外、国内,近代、现代、古代等;社会学大类中有农民工培训模式、职业教育与社会分层、职业教育与社会人口流动等等。同样可使用大类排除四种方法进行收敛。根据自己的条件及研究基础可以决定是研究民国职业教育,还是农民工培训模式,如果研究农民工培训模式则排除了民国职业教育,也就排除了教育史学这一大类;如选择学徒制,则不能排除史学和社会学,两者可形成交叉研究,如明朝中后期学徒制对劳动关系质变的影响研究。

3.模型初选

经过小类排除后,剩下的小类只有1~3个,此时可以利用前述模型,从大类中选择有价值的命题。如剩下1个大类,同样重复前面的收集、排除、收敛,可得出精确的范围,通常范围小到某种程度,研究人有能力直接确定研究对象。若剩下2个及以上大类,职业教育、史学两个大类,那么从两个大类中可以列出较多的可选命题。采用小类交叉方法,缩小范围,找到有价值的研究点、空白研究领域。如:民国+职业教育+政策+泛意词;民国+职业教育+法规+泛意词;晚清+职业教育+政策+泛意词;近代+民间学徒制+泛意词;近代+女子+职业教育;(近现代)社会需要+泛意词+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以此可列出5~20个模型项(晚清至1914年,国内是使用实业教育,现在把实业教育归于早期的职业教育)。

4.筛选命题

下面就需要从这5~20个中筛选出较优的命题,筛选标准坚持有意义、有条件、有兴趣的“三有”原则。筛选后能够剩下1~3个命题。

(三)试探

此时剩下的命题都是比较有理论或现实意义的,需要进行试探性研究,进行研究设计。

目的分析。分析此命题的研究意义,结论对研究目的的实现程度。

假设预测。建立研究假设命题,对研究结论进行初步预测。

确立研究步骤。包括研究方法的确立以及研究步骤的安排,创设研究条件等。

论文层级标题。按初步预想,列出论文的一、二级标题,并分析其可行性。

目的、条件、假设、方法、框架等因素分析后能达到理想效果,则表明选题可行。

试探不仅是选题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对研究路线设计、课题规划能力的考验。通过该过程,可基本上确定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框架、研究方法、研究因素等。

四、关键词分析法的操作技术

(一)准备工具

选择8开或更大质量较好的纸张以及铅笔、橡皮等,将其24小时置于研究活动场所勿收,便于随时添加、删减或批注。建议不要使用电脑。

(二)陈列关键词

广泛阅读相关文献,并进行标题分析、时间排列、摘要分类等,即扩展。将与研究对象有关的关键词列在纸上,并进行分类,形成大类,此时可借用电脑,制作表格等,一大类一个文件,可打印出,与导师、课题组成员等传阅。

(三)收敛

当关键词积累到一定的量时,不再扩展关键词。按照前面几种方法进行分析操作,合并同类项;排除大类、小类;最后通过交叉、排列、组合关键词形成初选模型,即收敛。大类合并、大类排除、小类交叉、初选模型,这几个阶段都可单独打印出来,便于交流讨论。

(四)确定核心词

在收敛的过程上,根据关键词的选取规划。一般而言,文章的第一个核心词是所属二级学科,如职业教育等,这根据研究方向或专业很容易确定。第二个核心词是研究具体对象或交叉学科,第三个核心词是研究成果或研究方法。

在收敛时,需要依照次序进行选择。

1.限定

在同一学科内需要有类属关系,如第一个关键词是高中,则第二个关键词不可能是某专业课。

2.空集

不同学科间没有类属关系,要有交集。与第一个选定关键词是空集的关键词不能成为第二个关键词,或0相关因素不能入选。

3.方法

有时需要将研究方法或成果作为关键词,特别是研究方法作为创新点时。

4.确定

关键词通常限制了研究方法、质或量的研究,也对研究条件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所以根据自身条件,应当首先确定核心词。

(五)系统应用

总之,关键词选题法是根据关键词的本质与论题之间的关系,反向确定研究题目的一种方法。关键词是论文选题的充分必要条件,符合反向逻辑规律,可供选题时应用。但是,关键词分析法并不是进行科研选题的主要方法,而是一种辅助方法,整个过程始终贯穿各种研究方法,如文献研究、比较法、调查法、统计分析等。

关键词分析法的作用是统合其他研究方法,使各研究方法贯穿在一条工作线上,有序开展选题工作。关键词分析法的特点是应用广泛,凡教育类研究均可使用,其他社会科学也可选用;包容性强,可与任何研究方法嵌套;优势明显,应用关键词分析法选题,有益于发现空白或薄弱的研究领域;适用广,适合在读硕士或博士研究生,适合课题选题。当然,关键词分析法也存在不足,如依附性强,不能独立使用,在研究较为成熟的领域中应用则较为困难。作为一种尝试,方法确实能够帮助研究人员理清思路,简化选题方法。

[1]张积玉.社科期刊撰稿与编辑规范十二讲[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2]王晋玲.高校学报稿件规范化的几个问题[J].常熟高专学报,2001(5):115-117.

[3]中国药业编辑部.关于科技论文的关键词[J].中国药业,2005,14(4):23.

[4]陈晶,罗志忠,王丹娜.医学论文关键词的标引[J].中国地方病学杂志,2006,25(2):235-236.

[5]纪芝信.职业技术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19.

猜你喜欢
题名选题论文
栖凤阁题名记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谈诗词的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北大汉简五《大罗图》题名商榷
佳石选赏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