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县纺织产业集群的形成、形态与竞争力提升*

2013-08-15 00:44
关键词:高阳集群纺织

王 涛

(河北大学 经济学院,河北 保定,071002)

高阳纺织业在20世纪初即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抗日战争及计划经济时期,其农村工业发展受到抑制。改革开放以后,高阳纺织业重新焕发生机,逐渐成为中国家纺用品的重要生产基地。剖析高阳纺织产业发展历程,可以看到高阳形成了以农户和中小企业为基础的网络分工模式的产业集群,并且保持了足够的稳定性,但是这种发展模式也给高阳纺织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需要加以解决。

一、高阳基于中小企业分工的产业集群的形成

工业革命以来,大工业淘汰小工业已经成为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但高阳纺织产业集群的发展却呈出完全相反的趋势,以乡村织户为主干的乡村工业将国有工厂击垮,形成了以中小企业为主导的纺织业产业集群。这种产业集群的形成可以归结为以下主要因素。

(一)与进入的产业有关

阿尔钦和德姆塞茨曾经基于技术不可分性利用队生产力论对纺织业发展过程做过如下讨论,认为中央动力源的存在是纺织业由家庭工业转向大工业生产的关键[1]。但随着技术发展,尤其是电力取代蒸汽作为动力,使中央动力源的存在不成为纺织业发展的关键,因此才使纺织业能够发展出以中小企业为主导的产业集群。改革开放之初,没有任何一个农民有足够的资金开办工厂,甚至是稍微大型的机械设备都无力购买,故而只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投资。但是对商品生产来说,一个完整的生产过程至少包括原料采购、生产与产品销售三个过程,一个家庭生产者难以全部完成,尤其是当时原材料刚刚放开,需要到附近城市寻找原材料,更超过了一般农民家庭的能力。但此时市场需求旺盛,改革开放之初迅速提高的居民收入释放了长期被压抑的需求,使产品极易出售且利润很高。在巨大的市场需求刺激下,高阳农民自发完成了整个生产过程的分工。高阳一些有关系的农民合资组成批发企业,前往华北、西北各主要纺织工业中心采购棉纱;农民织户则在县城购买棉纱后利用国有工厂淘汰的二手织机生产国有企业不生产的产品;农民将这些产品拿到集市上出售,本地或外地的商户从集市上采购商品以后再转卖到其他地方。这种自发形成的分工使30万人口的高阳在1984年年末拥有了大约1.2万家乡村企业,每家企业的规模之小可想而知。

(二)与传统的农地制度有关

新中国成立以后,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体制严格禁止农民向城市无序流动。改革开放后,这种严格的二元经济体制并未放松,农民仍然被严格限制进城,这使农民进城务工成本很高,与此相对应的是大型工厂雇佣农民的成本也很高。如果没有一个自由的劳动力市场,那么大型企业就不可能出现。于是随着原材料和产品市场的逐步放开,农民首先选择的不是外出务工,而是采取“离土不离乡”的策略进入工业生产。当离土不离乡的最初状态形成之后,对其后来的演化就形成了“锁定效应”。以务农为本的农民虽然进入了工业领域,但是传统的农地制度保证了农民拥有小块土地,传统的农本思想也继续存在,纺织产业虽然能够带来更高的收入,但始终是作为副业存在。当农民将纺织作为副业看待时,其生产经营目标与“资本主义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便有很大不同。资本主义企业的目标是总利润最大化,当边际收益低于边际成本时,企业就会停止生产。当生产要素市场处于完全竞争状态时,边际成本就是工人工资,因而边际收益降到工人平均工资以下时,企业就会停止生产。但是对拥有少量土地的农户来说,其家庭内存在的剩余劳动力使其不会将市场上的劳动力工资作为边际成本,而是将这些劳动力用于农业生产带来的产出看作机会成本,这个成本对农户来说几乎为零,因而只要能够带来正的边际产出,农民就会维持生产。这使农民可以以很低的人工成本与大企业竞争,尤其是这个时期其竞争对手主要是国有企业。当时国有企业的目标同样不是利润最大化,而是就业最大化,结果导致了冗余严重,企业生产成本高昂,使刚刚产生的小企业获得了生存空间。

(三)与生产的产品密切相关

高阳农民虽然具有人力成本优势,但是其使用的织机落后,只能使用国有工厂不用的低劣原料生产,如果生产与国有工厂相同的产品,那么很难与国有工厂竞争。但农民自发利用了差异化竞争方式,主要生产国有工厂不生产的产品,如用于覆盖被褥里填充棉花的纱布(俗称豆包布);家具、鞋和书包用的衬布;可用于制作纱窗、渔网等的多用途可塑纱以及毛巾等等[2]208。这些产品当时市场需求巨大,往往供不应求。更为重要的是,这些产品属于品种多、批量小的产品,大规模、标准化工厂生产需要不断地调整其机器设备,造成生产成本迅速上升,而小规模的家庭化生产,则可以通过在农户之间的分工实现专业化生产,有效降低成本,使小企业获得了最初的生存与发展空间。

二、高阳纺织产业集群的形态及其稳定性

很多地区产业集群的最初发展都是以小企业为主导,但是随着产业不断向高级化方向发展,产业集群的形态往往会发生重大转变,小企业通过不断的兼并与联合形成大企业,形成以大企业为主导的产业集群。高阳纺织业产业集群同样出现了这种趋势。高阳县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2011年年报表显示:1984年第一次统计企业数量时,高阳大约有1.2万家乡镇企业,2011年则降为4 000家左右。虽然企业数目明显地减少,但是高阳县仍没有一家制造业企业按照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标准成为大型企业,全县99.82%的企业为中小型纳税户。如果再考虑这种集中是在当地政府极力推动下完成的,可以说明高阳县以中小企业为主导的产业集群保持了稳定性。高阳县中小企业何以保持了充足的竞争力呢?

(一)分工深化使中小企业保持了竞争力

高阳县中小企业最初通过错位竞争求得生存,生产的产品大多是国有工厂不生产的产品。但当国有工厂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倒闭之后,私有企业虽然在市场上展开了激烈竞争,但是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兼并与联合趋势,最根本的原因便是由于分工深化。20世纪末期,高阳棉纺织业生产已经集中于“三巾”(毛巾、枕巾和浴巾),但是已经没有任何一家企业能独立完成一条毛巾的生产。整个生产被分解为合股、穿综、整经、织造、割绒、缝边、印染、绣花、贴商标等若干工序,每个企业或农户只负责其中一到两个工序,甚至连扫鸡毛这样的辅助活动都高度专业化了[3]。这种深度分工使农户实现了斯密所说的分工优势。但是斯密所探讨的分工优势问题并没有讨论企业究竟是在市场上分工还是在工厂内部分工。高阳纺织企业虽然实现了精细的分工,但中小企业依然是市场主体,保持着高度的独立性。对此,可以参照交易成本理论做出解释。按照该理论,企业扩张的边界位于企业内部交易成本与利用市场的交易成本相同的地方。企业利用市场的交易成本主要表现在搜寻、谈判、签约以及监督成本上,这种成本主要来源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投机行为。在大量企业聚居一地的产业集群中,企业相互之间非常熟悉,这有利于企业迅速找到适合的交易对象。同时,大量企业聚居一地时形成了具有无限重复博弈性质的熟人社会,最大程度地抑制了投机行为。这使集群内的企业并不追求过大的企业规模,以防止出现大企业特有的层级过多导致的信息失真以及激励问题。因而在没有技术不可分性的前提下,利用市场是一种更好的资源配置方式,这也决定了高阳纺织产业集群目前仍然是以中小企业为主导。

(二)规模经济带来的成本降低

马歇尔最早从规模经济角度对产业集群现象做出了解释。高阳纺织业产业集群利用规模经济成功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使中小企业集群可以与大企业竞争。高阳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规模经济主要体现在原材料、技术知识以及市场信息共享上。

1.原材料共享

单个中小企业在生产中消耗的原材料有限,其价格势必昂贵。随着中小企业聚集,集体购买原料获得的价格优惠,降低了单个企业的生产成本。更为重要的则是集群生产的产品品种众多,决定了原材料品种众多,一个企业单独购买各种原材料,随着原材料品种增多,其成本支出会呈现几何级数增长,这将对企业形成巨大的成本压力。但在高阳县城的棉纺市场中有来自全国各地各种型号、规格的棉纱、毛线和人造纤维等,可以使集群内企业不必离开集群即可找到自己所需的原材料,极大地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

2.技术知识共享

马歇尔强调了在产业集群内部由于相互之间地理接近,企业之间保持着竞争压力,企业秘密无法长时间保有,促进了企业不断创新以求得在竞争中胜出。在高阳,企业主要生产中低端产品,因此产业集群的创新性并未得到良好体现。但是知识与技术共享在集群内表现得仍然十分明显。高阳县政府十分重视技术培训,组织企业与周边城市相关高校建立关系,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共同体,定期与不定期组织企业共同学习先进纺织技术,使企业不断吸取到区域外技术进展状况。集群内部企业之间更是相互关注对手动向,一旦一个适用技术产生了良好效益之后,立刻会引发其它企业的学习,从而使高阳纺织企业不断地取得技术进步。

3.市场信息共享

高阳生产的产品属于多品种、小批量产品,市场情况变化较快。最初高阳县纺织企业通过同乡关系获取市场信息。随着计划经济逐步退出,高阳县纺织企业转而利用市场获取各种信息。1991年,高阳县政府在县城西北角建立了纺织品市场,2001年,纺织品市场升级为纺织商贸城。在商贸城,各种市场信息得到了充分交流。除此之外,高阳自1992年起开始举办高阳纺织品展销交易会,其后名称虽经过多次变更,但主要性质依然是产品展销,通过产品展销吸引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客商,使高阳纺织企业足不出户即可以把握市场发展动向,降低了大多数中小企业获取市场信息的成本。

(三)金融制度的约束与股份合作制的路径依赖

经过30年的计划经济时期,农村中的农户收入已经非常平均,同时金融制度也不允许农户从国有银行获得贷款,这也意味着很难有农户能够投资规模较大的工厂。但是改革开放后,高阳即建立了一些规模较大的工厂,这些工厂主要是利用股份合作制建立起来的,股权主要分布在亲戚、朋友和邻里之间。高阳的股份合作制有着非常复杂的融资体系,往往若干亲戚朋友集资组成一家企业的一个股东,这使一家企业的若干大股东背后又分裂为若干小股东。农户的金融创新解决了建立较大企业的最初融资问题,但是也对企业随后的发展产生了一些不良影响。在高阳的股份合作制企业中,一般规定了禁止转让和出售股份,当合伙人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一般是由股份较多的一方买断股份较少一方的股份[2]228。但是股东股权往往相差不多,收购股权必然意味着动用大量资金,导致在实际运作过程中,买断股份往往很难实现。而在现行金融体制之下,农民很难希望能够通过从国有银行贷款解决资金问题;即使能够从银行得到贷款,也要面临合伙人的退出带来的外债上升、流动资金减少的困境。因此,大部分企业选择了依靠自身利润滚动积累发展的道路,很难出现大幅度扩张。另一方面,股份合作制企业的管理人员大多是企业股东,新加入的技术与管理人才很难在企业中得到重用。而随着竞争加剧,技术与管理问题日益复杂,虽然近来一些企业股东通过培训自己的子女接受高等教育部分解决了这个问题,但这仍然不能保证企业获得所需的人才,限制了企业成长。

三、高阳纺织产业集群的问题及竞争力提升

行业性质、分工深化、规模经济以及制度约束造就了高阳富有活力的以中小企业为主导的纺织产业集群。但在近年外部条件不断变化的情况下,高阳纺织产业集群也面临着诸多问题,需要改进以持续不断的提升其竞争力。

(一)高阳纺织产业集群存在的问题

1.品牌建设问题

由于毛巾、毛毯占全国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左右,高阳2009年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授予“毛巾毛毯名城”称号,所有高阳纺织企业都可以依托这一区域品牌。在地域品牌得到强化的同时,高阳企业也大都在加强自身企业品牌建设,截至2011年,高阳有效注册商标达到1 978件,位列河北省第四,其中国家著名商标1个,省级著名商标23个[4]。但高阳显然缺乏知名品牌,历年评选的全国毛巾毛毯知名品牌中,仅有生产毛纺织产品的三利集团榜上有名,生产毛巾的企业没有一家著名品牌。笔者在经济学本科高年级学生中所做的一个小范围调查也表明在最终消费品市场,消费者只有对企业品牌的认知而没有对地域品牌的认知。品牌建设的滞后使高阳大多数中小企业无法提升档次,赚取更高的利润,也影响了集群竞争力的提升。

2.环境污染问题

纺织生产中,染色漂洗都是重污染生产环节。高阳目前有98个纺织专业村,占全县行政村数量的一半以上。即使非纺织专业村,也存在一些纺织企业,这使高阳纺织企业布局分散,污染源极其不易控制,集中治理污染极为困难。近年来随着生产扩张,污染问题越来越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问题,甚至已经影响到了产品质量。一项针对河北省优质小麦产区的土壤重金属污染水平调查显示,高阳污染等级达到警戒线水平的占抽测面积的78.19%,为河北省最高。而漂白环节所用的漂白剂为强碱性的碱、盐或者双氧水,若漂白后处理过程中水洗时间或者次数达不到要求,就会造成产品PH值超标。但长时间排污已经造成高阳水质受到严重污染,水呈现碱性状态[5]。

3.产业链延伸问题

随着产业集群不断发展和成熟,产业有向上下游关联产业延伸以提高产品附加值的趋势。棉纱是高阳“三巾”制造企业最重要的生产原料,但身处产棉区的高阳只是近几年来才刚刚使棉纱能够少量自给。与产业相关的另一个重要产业是机器制造业的发展。高阳纺织产业诞生之初,主要是利用国有工厂淘汰的旧织机生产。随着利润的积累,高阳县一些较大型的企业开始从国外引进先进织机,小企业和农户则依然使用大企业淘汰的设备生产。因此,设备的总技术水平虽然有所提升,但距离先进水平仍有很大差距。与此相对应的则是意大利纺织服装鞋业产业集群不但有着高档产品和知名品牌,其专用小型机械设备同样世界闻名。正是专用机械的发展使意大利纺织服装鞋业产品能够多样化,不断调整以适应顾客不断改变的需求。

(二)提升高阳县纺织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措施

1.加强品牌建设

最终消费品需要巨额广告投入树立品牌形象,盈利微薄的中小企业难以承担。但中小企业可以通过联合的方式解决该问题。如意大利费留利椅业集群由800多家小企业组成,但是所有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都使用统一商标,从而创造了声誉,提升了竞争力[6]。高阳县可以考虑依托现有较强势品牌,通过品牌加盟与联合的方式减少品牌数量,增加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2.加强工业园区建设

工业园区是将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集中在一起,既保留了集群优势,又可以降低污染的良好途径。高阳县政府目前已经规划建立包括印染工业园在内的若干工业园区。在园区建设过程中,地方政府应当注意对园区的整体规划,有针对性地与待迁企业沟通, 在企业迁移过程中完成技术升级,避免陷入来者不拒的局面,使园区沦为一个大杂烩,不但没有解决污染问题,反而成为了新问题的滋生地[7]。

3.转变政府管理方式,加强产学研结合

地方政府应转变政府职能,由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转变,努力建成“小政府,大服务”的管理机制。积极引导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兼并、改造、重组,不断将一些原辅料、零部件生产企业分离出来,提升其专业化水平。同时,创新政府、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合作机制,由政府牵头,鼓励企业投资科研院所专项研究,提升企业技术水平,提高集群竞争力。

[1]ARMEN.A.ALCHIAN.HOROLD DEMSETZ.Production,Information Costs,and Economic Organization[J].The A-merican Review,1972,62(5):777-795.

[2]顾琳.中国的经济革命——二十世纪的乡村工业[M].王玉茹,张玮,李进霞,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

[3]赵志龙.农村工业化进程中农户经济行为变迁——一个案例研究[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8(1):147-153.

[4]沈齐,许阳.高阳:“品牌经济”引领企业发展[N].保定晚报,2011-07-13(10).

[5]杨建云.高阳县纺织产业发展SWOT分析[J].特区经济,2008(11):68-69.

[6]姚则东.产业集群国际化发展的路径研究——以绍兴纺织产业集群为例[J].轻工机械,2009(1):111-114.

[7]江维国.产业转移背景下欠发达地区工业园区发展策略[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3):42-45.

猜你喜欢
高阳集群纺织
他笑了
澳洋纺织
纺织届的“两优一先”
海上小型无人机集群的反制装备需求与应对之策研究
一种无人机集群发射回收装置的控制系统设计
Python与Spark集群在收费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勤快又呆萌的集群机器人
讨账
General Solutions of Thermoelastic Plane Problems of Two-Dimensional Quasicryst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