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 宁
(昆明学院人文学院,云南昆明650214)
“白蛇传”作为中国古代四大爱情传说(“白蛇传”、“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牛郎织女”)之一,经过自唐以来的历代改编和时代的洗练,已成为四大爱情传说中最深入人心的神话故事,被公认为是中国民间集体创作的典范。它描述了一个修炼成人形的蛇精与人的曲折爱情故
事,包括篷船借伞、白娘子盗灵芝仙草、水漫金山、断桥、雷峰塔等情节。表达了人们对男女自由恋
爱的赞美向往和对封建势力无理束缚的憎恨。“白蛇传”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列。以此故事为原型拍摄了多部影视剧作和动画片。其中,电影《白蛇传说》以2.2亿票房成为内地2011年国庆档冠军,海外上映一周登上全球票房冠军宝座,并作为唯一一部国语影片入围第68届威尼斯电影节,获得西切斯电影节最佳贡献奖。电影《白蛇传说》在海内外取得的成功与其中英文字幕的翻译密不可分。下面探讨一下这一电影中所体现的字幕翻译的策略与特点。
电影往往改编于文学作品,或者是依据剧本拍摄,其翻译大多可归于文学翻译。但电影又有着自身的诸多特点,不同于其他书面文学作品。电影是通过活动的影像和声音来讲述故事,因此电影翻译既承担着文化传播的任务,又有着明显的商业诉求,既是文化产品,又是商业产品。这些也决定了其翻译过程中的独特要求:
电影中的画面和声音连续不断,稍纵即逝,字幕只能以有限的字数居于屏幕下方的一两行,这是时间和空间的双重限制。所以影院中的观众不可能象看书一样反复阅读电影字幕,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回过头再看一遍;同时,在电影播放过程中对于含义丰富、难以解释的词语,译者也不可能像在书中的页下和文后一样加上注释。《白蛇传说》的字幕翻译迎合了电影的这些特点和要求,选用了相对简单易懂的词汇,对于承载丰富文化内涵的词语,做到见机行事,以实现信息含量和接受速度的平衡。
电影的商业本质决定了电影字幕注重审美性和劝诱性。电影要以美和情来打动观众,以其趣味来吸引观众。这对所传递文化信息的丰富性、完整性和深刻性就形成了障碍,尤其是在电影译入市场里中国文化相对于英美文化是一种相对弱势的文化,在中国电影的英文翻译中做到的只能是普及本民族文化而不是深入,这也是由电影观众的动机和意图所决定的,他们走进影院不是为了学习而是为了娱乐。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电影字幕的翻译工作者就可以降低对自己的要求,甚至可以说这种带着镣铐的舞蹈更提高了对翻译的综合性要求:作为一个文化传播者,如何在这样背景下的交流中不引起对本族文化的误解,去消除对方以前可能有的误解,继而激起观众了解探索本族文化的兴趣。这一方面,《白蛇传说》的电影字幕制作提供了一个可参考的范本。
奈达是归化翻译理论最著名的倡导者。他提出“翻译就是交际”(Translation as communication)的理论,指出任何信息只有起到了交际的作用,才是有用的。归化策略强调翻译效果,以目的语文化为导向,尊重目的语的特征,尽可能地挖掘目的语的表达潜力,最大限度地使用目的语文化可以接受的表达方式。归化策略又注重读者的反应,以读者和观众为指归,以目的语观众所能接受并理解的语言表达方式来翻译原文,简化读者阅读理解难度,在技术上保证让观众以最小的努力获得最清晰的信息,充分理解影片的言语与情感,尽可能达到与汉语观众相同的审美感受和体验。《白蛇传说》的翻译字幕在尊重中国文化原型的基础上,灵活归纳本族语言特点,化用西方语言特点,使《白蛇传说》在对中国本土文化的传播上既保持了中国文化的原味又深度挖掘了目的语的表达潜力。
《白蛇传说》的字幕翻译以“归”的策略凸显了“白蛇传”的民俗色彩和文化意味。文化功能是语言的重要功能之一。语言的文化功能突出表现在语言的文化镜像功能。人类创造的各种文化通过语言记录下来,语言就成为反映一定时期文化面貌的一面镜子,或者说有时就象一幅幅照片,虽然有些文化中的现象已经消亡,有的概念已不在现代语言中使用,其面貌仍然可以在语言中像照片一样长期保存下来。“白蛇传”原是西湖民间传说,经过道、佛、儒三教的演绎,在清代最后成为以拯救、超度为主题的宗教伦理劝世文学[1]。这样一个故事在当代影视作品中又不断推陈出新,爱情主题被不断突出、强化,但其中始终如一地保持了宗教、魔幻、民俗甚至中医等丰富的文化元素。电影《白蛇传说》对这些文化元素的运用和表达突出反映在电影字幕中。
民俗是一个民族的广大民众所创造和传承的特有的生活文化。它可以是社会生活方面的节日传统(如元宵节、端午节等),也可以是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方面的(如雄黄酒、粽子、元宵等)。这些与民俗相关的语言体系从形式到指称的事物都是完全本土化的,是欧美其他民族所没有的。“端午节”是“白娘子盗取灵芝仙草”这一情节发生的重要背景,影片的英文字幕运用了一系列有关该民俗的话语体系:艾草(tsao)、雄黄酒(realgar wine)、粽子(rice dumpling)、避邪驱毒(ward off evil spirits)等来对中国的民俗文化展开形象化的传达,使外国人从形象的吃食和意义中体味中国抽象的民俗文化。
另一方面,《白蛇传说》电影字幕的翻译又以“化”的策略,从西方文化和宗教中借用了一些目的语,采用观众容易理解并接受的概念来翻译电影中出现的文化负载词。比如有日常称呼:公子(gentleman),姑娘(miss);佛教用语:施主(Sir)、住持(abbot)、造化(lucky)、罪过(sin)、轮回(transmigration);道教文化:除妖(exorcise demons)、功力(self-improvement)、损寿(drain his life-force)、折福(distort his destiny)、妖灵附体(evil spirits possessed him)。
《白蛇传说》英文字幕对中国文化形象传达的一个亮点和创新就是中医话语体系的“化”用。中医(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指中国传统医学,它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中国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门传统医学,也称汉医。故事中的许仙作为医师而济世救人,特别是在一场瘟疫中,借助白素贞的帮助而配制出解药,拯救了全城百姓的性命。因此,电影中出现了大量中医特有的词汇。藏精(reserving vital essence)、聚气 (concentrating vigor)、养神(boosting the spirit)、固本培元(strengthen basic functions)等。将中国深奥的中医气理学以通俗易懂的英文词表达出来,《白蛇传说》的字幕翻译成功地运用“化”的策略,用以点带面的方式完成对中医程序和理念的简化介绍和传播,简单明了的字幕配合故事的进程和图像的演绎完成对中国民间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的形象理解和传达。
“白娘子”的故事雏形原只是妖怪害人的奇闻异事,后来吸收了宗教渡人说教的内容,情节才逐渐扩充丰满。明人洪楩所编《清平山堂话本》中有《西湖三塔记》,没有增加宗教元素,依然遵循的是妖怪害人的思路,讲的是在龙虎山学道的奚真人降妖除魔的故事,最终将白蛇等三妖镇于西湖之内。冯梦龙所编《警世通言》的《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中加入了唐代高僧法海以宣扬因果报应、色即是空的佛教教义,成为后世“白蛇传”的主要故事模型。从“白蛇传”的故事雏形直至后来的成熟,都看到一个“妖”字推动贯穿了整个剧情的冲突发展。《白蛇传说》将“妖”这一形象进一步丰富化、类型化,因此英文字幕中也相应地出现了冰妖、蝙蝠妖、狐妖、半妖等称谓,这些称谓进一步将《白蛇传说》的奇幻电影特质凸显出来,也增加了电影观赏的趣味性。
词汇学的研究指出,在同一语言环境中选用不同的同义词或同义表述,可以避免用词重复,使语言生动而富于变化,比如在对偶句“从今岁岁断肠日,定是年年一月八”、“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中加下划线的词语就通过同义转换而避免了单调[2]。同样的,在电影字幕中一再出现的词,如果都是同样的翻译,会让观众感觉单调乏味,也降低了其审美效果。《白蛇传说》的电影字幕中有些词语是反复出现的,如妖、捉妖、修行等。但翻译中并没有简单化地译为同一词语,而是采用了不同的译词。译者将“捉妖”、“收妖”的动词译为“trap”,“confine”,“get”,“hunt”等近义表达,而将“除妖”译为“exorcise”和“bring it to an end”等。“真气”分别译为“vital energy”和“vital essence”等,人间译为“the human world”和“the mortal world”。还有一种同义表述是通过正话反说,来表达同样的意思,如“现形”一词的正向翻译:
你看他们都现形了。
They’re reverting to their true forms.
而另一处“现形”则使用了反译的手法:
不能拖啊,他们会现形的。
They can’t keep these forms for long.
这些同义表述的使用使译文的语言表现丰富多彩、不拘一格,使字幕译文的审美效果得到加强。
但近义词之间往往有着细微的语义区别。这种差别或源于词义本身,或者又可基于不同的语境和上下文而把握。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词语,可以使语言表达更为精确、严密,并传递出不同的态度和感情色彩。《白蛇传说》电影字幕的译者在使用同义表达的同时还做到了对表面相近词语的辨析区分。比如影片中出现的各类妖物,象蛇妖、蝙蝠妖、狐妖等,大多译为“demon”,而电影开头出现的雪女,却有所不同。盖因“蛇”、“蝙蝠”、“狐狸”都是其妖的本质,本为兽类炼化成人。雪女也为妖类,而“冰雪”却是她的特点而非本质,她善于制造冰天雪地的幻景,使凡人瞬间结冰而亡。译者注意到了这种区别,没有简单地套用demon而选用了“enchantress”,这个词突出了雪女的女性特征。该词除了“女巫”之外还有“迷人女子”的引申义,很好地表现了雪女以引诱男人为乐,色诱之后将其杀害的邪魅特点。
另外一个例子是原字幕中的“修”字,“修炼”是一个典型的宗教名词,可以指传统道家的修道、炼气、炼丹等活动;也可以指佛教通过研法、静心、打坐、磨砺心境等形式来逐步了悟人生;还有一个类似的宗教词语“修行”,表示练功与修德。在本部电影中,这一“修”字一共出现了四次:
我把你们抓进来是给你们一个机会,让你们在这里好好修炼。
We’re giving you another chance to reflect and improve.
等你们修成正果,我自然会放你们出来。
If you make real progress in meditation,you’ll be released.
要好好修炼
Study to improve yourself.
十年修得同船渡
It takes ten years of good deeds for two people to meet.
前三句中的“修”显然是“修炼”中佛道两教通过冥思练气而提升自我的意思。译者分别用了“improve”,“make real progress in meditation”和“improve yourself”等同义表述。而当本字在“十年修得同船渡”中第四次出现的时候,译者并没有被表面现象所迷惑,简单地把它等同于前面的“修炼”,而是对其义项进行了用心体会和认真甄别,这里的“修”更侧重于“修行”、“修德”的词义,所以译为“good deeds”可谓恰到好处。
文化意象(culture images)就是寓“意”于“象”或借“象”寄“意”,即用来寄托主观思想的客观物象,“物象(physical image)与寓意(connotation)是意象(image)的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3]文化差异中的意象是把双刃剑:一方面,物象可以化抽象为具体,把寓意以生动易懂的方式表现出来;另一方面,过于本土化的物象可能又难以译入目的语,或难以为对方所理解。
许多现代的影视剧制作过于粗糙,对影视语言缺乏推敲的耐心,所以在荧幕上经常看到穿着古代服饰的演员满嘴说着现代社会的腔调和语言,完全破坏了电影语言的代入功能和文化氛围的营造。“白蛇传”作为长期在中国坊间流传、积累下来的民间故事,不可避免地保留了贴近中国民众日常生活的称谓和名词,这些称谓和名词以鲜活生动的语言反映了“白蛇传”所流经年代的社会文化面貌。《白蛇传说》的中文字幕中极力避免现代汉语中的大白话,力求多用成语与民间俗语。成语是汉语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和短语,具有生动简洁、形象鲜明的特点。如电影中的“见异思迁”、“喜新厌旧”、“凡夫俗子”。汉语的成语一般是约定俗成的四字结构,而俗语的形式则更加多样,范围也更广,还包括惯用语、谚语等。俗语往往是劳动人民在生活中经验和智慧的结晶,它不如成语言简意赅但较成语更生动形象,更贴近坊间的日常生活,更充满尘世烟火味儿,如表达决心用“上刀山下火海”更能够形象地说明人物的情真意切和意志坚定;说明缘分的弥足珍贵,用“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以时间量的对比展现人生相遇、相知、相守的不易。《白蛇传说》中文字幕里成语与俗语的大量运用给英文字幕的翻译在对语意的精妙传达上带来了难度。但翻译者在字幕翻译过程中慎审时代之时,认真猜度寓意内涵之势,在对俗语成语的翻译中采用“舍象取意”与“舍意取象”的策略,在传达中国传统文化独特的言语特色之外,也使整个影片“听”起来妙语连珠、鲜活俏皮,配合了影片喜剧氛围的营造。
比如,“金刚”一词有着丰富的宗教文化内涵,“金刚”源于矿物中最精最坚之金刚石,因其极坚利不坏,佛家视为希世之宝。以金刚所造之杵为金刚杵,为古印度兵器,后逐渐演化为佛教密宗中表示伏魔、断烦恼、坚利智的法器。而所谓的金刚力士就是一些手持金刚杵,在佛国从事护法的卫士。《现代汉语词典》将其定义为:佛教称佛的侍从力士,因手拿金刚杵(古印度兵器)而得名。如此丰富的寓意在短短的电影字幕中很难表达清楚,所以译者权衡之后将几处分别译为:
金刚护体
maximum protection shield
金刚咒
maximum protection spell
金刚连锁
maximum protection in force
这里舍弃了物象而保留了坚固的寓意,传达了其核心的文化信息,适应了电影字幕翻译的要求。再如:“空花幻月,迷惑众生”译为“A tawdry illusion to dupe humans”,舍去了“花”和“月”的物象和次要信息,而保留了“illusion”这一空幻的主要信息。以上例子都属于对物象的舍弃,但译者并没有拘泥于这一手法,而是因地制宜,当减则减,当增则增。再来看看增添物象以寄托寓意的例子:
而他们却见异思迁喜新厌旧。
But their roving eyes strayed away from me.
这里原字幕中连用了两个成语“见异思迁”和“喜新厌旧”,译者巧妙地借用了“eyes”的具体物象来寄寓抽象的信息,化繁为简,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另外,译文中还有几处神来之笔,反映出译者对于传统文化深入的理解和把握。如“净土无耳,极乐无眼”本是“眼无所见,耳无所闻”、“节视节听,精神内守”的佛道玄奥之义,将其译为“Heaven needsno hearing, ecstasy needsno sight.”既凝炼而又贴切。“四大皆空”译为“Void my sense of self”也很适合法海当时无我无为、不为外迷的语境。
当然,《白蛇传说》的字幕译文中也有个别有待商榷的地方。如称谓对身份的表达。在中国古代社会,“称谓”是一种社会地位和身份的象征,有着严格的等级区分。妻子对丈夫的称谓有四种:读书人家的妻子称丈夫为相公,有身份人家的妻子称丈夫为官人,官宦人家和有钱人家的妻子称上了岁数的丈夫为老爷,普通人家的妻子称丈夫为夫君。丈夫对妻子的称谓也有所不同:皇帝称妻子为梓童,宰相称妻子为夫人,文人称拙荆,雅士叫执帚,商贾称贱内,酸秀才称娘子,庄稼汉叫婆姨。中文字幕中许仙和白娘子之间的称谓是“娘子”和“夫君”,从两者彼此的称谓中,观众很容易就定位了两人在中国古代社会的身份和地位。但英文字幕笼统地翻译为“honey”,无法准确地贴近“白蛇传”产生年代的语言体系,不能将许仙与白娘子的身份准确地表达出来。
另外,英文字幕中关于“雪女”出现了两个翻译:harpy和enchantress,harpy是希腊神话中的鸟身女怪,生有鸟翼与鸟爪,又可引申为贪婪凶狠的女人。这一用词在形象上与雪女不符,在内涵上也没有象enchantress那样表现出雪女的妖娆与魅惑,建议可以去掉前者全用后者。“雄黄酒”在白素贞端午现原形中是一项重要的道具,电影字幕中将其译为sulfur-flower wine,但是雄黄是一种含硫和砷的矿石,既和硫磺(sulfur)并非同物,也和花(flower)没什么关系,建议可以采用《汉英词典》中的realgar wine一译。整体上看,《白蛇传说》电影字幕的翻译瑕不掩瑜,是成功的,为该电影在海外市场的成功做出了重要贡献,并为在电影字幕中传统文化因素的翻译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本。
[1]谢谦.白蛇传:民间传说的三教演绎[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59-60:
[2]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189.
[3]柴梅萍.电影翻译中文化意象的重构、修润与转换[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9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