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群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河北唐山 063004)
知识经济时代竞争的成败,关键在于人才的竞争。而大学生这一群体,则是我国建设与发展的最主要的生力军。在一定意义上,谁把握住了这一群体,谁就赢得了竞争的主动权。要使大学生能够承担起国家与社会强盛与发展的重担,培养他们的主体精神,是重中之重。
主体精神的实质是人主动适应和改造自然与社会、主动认识与完善自身人格的心理倾向及其行为表现,它包括人在认识与改造客观世界中所发挥的主动性、责任心、积极进取的意志、探索与创造的锐气等。
大学生处于为进入社会而储备知识与技能的阶段。这一时期,他们的身心逐渐成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步建立,对社会的观察能力逐渐增强。有机地适时地对他们进行主体精神的教育与培养,应当是所有大学的重要责任。提炼与确认得到大学生普遍认可的主体精神,对于培育大学生主体精神,是一项基础性的任务。
所谓大学生的主体精神,即是大学生的主体性。具体来说,就是大学生要有主动学习、主动思考与主动作为的意识与权力,能够在学习生活中更自主地支配自己。使他们在不违背国家法规、社会公德与学校制度的前提下,保留自己的活动空间,展示自己的才能与创造力,进而形成具有独立思考、主动创造的人群。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学校“应试教育”的影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造成了人才的畸形发展。大学生缺乏远大理想和抱负,缺乏社会责任感、社会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缺乏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缺乏积极进取、不怕挫折与失败的意志勇气和锐气。知识经济时代,科技高速发展,经济竞争、人才竞争更趋激烈,政治多元与市场一体,分化与融合相互矛盾又相互渗透,是个风云变幻的世界。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要求,学校教育应倡导培养“全人理念”。这就要求大学生必须具备高度的社会适应性和敏感性,具备政治、道德、科学、文化、意志品质、人格、能力等诸方面的高品位的修养,必须能探索、善创造、会竞争、会合作、有眼光、有胆量、具备强健的体魄与坚韧的耐力。而这一切形成的基础和前提,就是使学生具有认识与求索、发展与创造的主体精神。
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和创造性,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现实需要,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内核和原动力。主体精神是健全人格所必备的优良心理素质,同时也是素质教育的基础,是学生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身体心理、社会适应等诸多素质形成和提高的内在动因。任何一种素质,没有或缺少了学生自身的主动性、不经过学生自身的“内化”都是无以形成和提高的。为此,学校要落实素质教育,必须把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作为一项前提性的根本任务,为学生主体精神的发挥与发展创设良好的环境条件。
从心理生理学的角度来看,当代大学生自立意识较强,且经过高考的激烈竞争,使大学生对自己的才能有了一定的自信心,此外,社会对大学生的尊重与期待又进一步促进了大学生的求成动机,这些生理心理因素是主体精神和创造力的自然基础。许多研究表明:人的主体精神和创造力有一个最佳年龄阶段,其中最活跃的时期是24—25 岁之间。据此判断,大学生正处在最佳创造年龄的前夕或初始阶段,正是大有作为的好时期。应该说,这是高校培养学生主体精神和创造性的基础优势。
大学生推崇创造,但有些人把自己的人生脚步停留在观众席上,为创造发明者喝彩,认为创造是发明家的专利,与凡人无关。这种配角意识严重阻碍了大学生的自我发展。究其原因,是主体人格不健全,主体意识差,依附心理强。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从对“凡人”和“伟人”的比较研究中发现,两者在创造潜力上并没有本质的差异,只是前者总认为自己无足轻重,总是相信自己的命运不好,注定碌碌无为,他称之为“约拿情结”(约拿,《圣经》中的人物,指“不幸的人”),而后者能充分的认识到自己的潜力,并持之以恒的大胆的尝试。
心理学研究表明,影响行为及其效果的最直接的因素是人的动机,每一个人的一切行为模式和活动方向都是由一定的动机引起的。因此,教育者应对之加以积极的教育和引导,改变“凡人”消极心态,进行角色转换、角色自助,使大学生树立人格要靠“自我塑造”的意识,唤起大学生自省、自强、自我塑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开发学生的智力。而智力的开发单纯靠教师的教是无法完成的,只有靠学生主动得学,在智力的运用中开发智力,在思维的磨砺中锻炼思维。因而学校教学,特别是课堂教学,必须对应试教育的基本模式进行改造,摒弃课堂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生塞硬给,信息单项传递的旧模式,实行在教师启发引导下,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以学生为主体多向互动的教学模式;摒弃照本宣科,纸上谈兵、脱离实践的理论满天飞,实行课上精要讲解,教师周密设计,课后留下阶梯性问题,课余学生积极查询资料,探索信息,从而拓宽知识面、优化知识积累;摒弃只重知识、忽视能力、忽视实践、忽视创造、死记硬背、呆板僵化的旧习惯,实行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提高社会适应能力,边学习边研究边创造的新格局。
单纯的进行知识和技术的灌输而没有正确的思维方法来予以归纳整理和指导应用,只能造成头脑僵化。从学校工作来看,可开设《思维学》、《创造思维》、《成功学》等课程,系统介绍思维知识,成功系统、成功定律。思维训练的方法,利用课堂教学强化思维训练。如教学中的“内容不完全教学法”(教师在课堂上讲所讲授的内容制造一定的空白地带,让学生自己去推测可能的结果)、“多角度教学法”(教师在指导学生解决问题时,尽可能的从不同角度启迪引导学生,推动他们创造性的解决问题)与多主体教学法等教学模式的运用,即可培养学生的聚合思维,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因为发散思维是创造思维的核心。针对个别学生发散思维较差的缺陷,教给学生创造思维的强化训练方法和技巧,以避免思维定势的负效应。
[1] 俞国良.创造力心理学[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8)
[2] 王晓萍等.心理潜能[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7(6)
[3] 王晓萍,曾春宁等.心理智商[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7(4)
[4] 张树峰,李来和.大学生社会心理学[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