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前高职院校改革发展的主要方向和途径

2013-08-15 00:45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育人科技院校

刘 洋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湖北黄冈438002)

十八大报告中“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给广大教育工作者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引人深思,催人奋进。高职院校在新形势下应该坚持文化育人为本,在人才培养上坚持素质育人,在操作理念上以协同育人为出发点,凝聚意志力量,推动学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1]。

一、立足服务地方经济培养高技能人才

高职院校的发展应该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着眼于本地、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特色。

(一)改变教育观念

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转变思想观念、改革教学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注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业能力和创新能力。教育教学目标必须实现从注重学历教育到能力本位的战略转移,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出合格人才。也只有进一步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才能适应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式,满足经济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的主动地位[2]。

(二)坚守应用型人才培养路线

高职院校不同于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应该面向基层、突出特色,在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方案、培养途径等方面有自己的创新。首先要瞄准“实用型人才”的就业市场,以市场为导向,注重区域性需求和办学形式的多样化。开展校县对接、校企对接以及各式各样的短期培训班,与当地的现代企业共同建立实训基地,顺时应势打造实习实训、就业创业一条龙的产业园,将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紧密结合,满足市场需求;其次,要更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目标,不断更新、调整专业课程,树立“学有所用”、“学而能用”、“以用立业”的教学理念和“实基础、重应用、强素质”的培养理念,开拓新的应用方向,采用教学、科研、产业相结合的全新培养模式,引导学生多动手,把知识的获得与能力的提高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职业能力、后续发展能力,使学生具备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综合素质。

(三)以多元整合为手段构建课程模块

要根据地方经济、产业和技术结构的特征和特殊的文化资源筹划学科建设,确定专业设置与从事课程开发,调整教学计划,改变教学策略,构建职业基础、职业技能、职业拓展、职业训导四个课程模块,实施文化基础课和德育课程改革,推进专业课程的项目教学,使学生具备必要的文化知识、熟练的职业技能、良好的职业道德,为适应企业和社会需求奠定坚实基础。

(四)创特色树品牌出亮点

特色决定竞争力,高职院校要集中优势资源,瞄准地方的特殊需求,在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体系的某些方面有所突破,抓紧时间推进实践教学改革,集中精力培育特色,加强学生实践及创新能力培养,形成品牌效应[3]。

二、大力开展科学研究和创新

科技就是生产力,科技创新决定生命力。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一个国家具有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才能在世界产业分工链条中处于高端位置,才能创造激活国家经济的新产业,才能拥有重要的自主知识产权而引领社会的发展。

(一)走产学研结合道路

产学研是高职院校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高职院校要积极参加企业科技创新,从生产实际出发开展课题研究,并将研究成果推广应用。将在生产一线得来的最新、最实用的科研成果整合到教学中,为教学改革注入活力。为企业创造和改进技术、工艺、开发新产品,不断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积累宝贵的教学资源,高职院校以此服务经济发展、培养大批高级应用型人才。

(二)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增强创新与科研开发整体实力

高职院校要充分发挥研究机构、设备、学科骨干的作用,从宏观上把握学科领域的发展,引导骨干教师承担一些前瞻性、现实性的课题,汇聚学科队伍,构建学科建设的人才高地。通过科学研究强化优势学科、培植特色学科、开拓新兴学科,使学科建设与科研建设一体化。

(三)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

科技创新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灵魂,高职院校大学生在指导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开展科技学术活动。高职院校青年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都具有明显的时代性,在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的时代背景下,现代高科技的蓬勃发展,已成为推动现代社会进步和生产力发展的强大动力,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是对学风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学生自身素质的必然要求。

三、全面提升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

社会服务是高职院校的重要社会责任,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功能日益突出,高职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重要。

(一)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高校是企业开展继续教育的重要基地,企业只有以高校的高智力作后盾,继续教育、人才培养才能有高起点、高水平和高质量。为企业服务、与经济建设相结合也正是高校当前深入发展、改革的方向。高职院校可以通过拓展产学研实训基地与教育基地,建设校企合作实训基地或区域性共享实训基地,开展应用型人才的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4]。

(二)推广应用科技成果

高职院校要结合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主动与地方政府、企业联手,促进科研成果转换,在服务与贡献中获得自身更大的发展。不断组织师生队伍成立科技服务队,积极走进企业、走进农村、走进社区,推广实用科技,促进科技运用,帮助企业、农民和居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

(三)开展多渠道信息咨询服务

高职院校应该成为当地的信息咨询服务中心。学校应该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利用图书馆、网络信息中心等应承担起面向社会、服务社会的任务;组织学科领域的专家面向社会开展生产、管理和技术等方面的咨询服务,积极与社会融为一体,开放校园各项资源,全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5]。

四、深入推进文化传承与创新

高职院校应该进一步繁荣和发展大学文化,发挥文化育人的功能,同时,全力提升校园环境质量,进一步美化校园环境,为师生提供更加优美和谐的校园。

(一)构建文化育人新体系

文化传承和创新要遵循文化生成发展的规律,凝聚精神力量,使“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文化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深入,在实践中以培育职业精神为核心构建精神文化,以丰富职业活动为抓手构建行为文化,探索出一条适合当地文化育人功能的高职院校文化建设新体系。

(二)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构建和繁荣以人文、科技、学术为内涵的校园文化,提升校园文化的档次。不断推进“贯彻十八大精神、创建美丽校园、争做文明师生”活动的深入开展,提高学生文明素养,组织学生参加技能大赛,积极推进党建、文化、科技、安全进学生公寓活动的开展。

(三)传承校史文化和地域文化,融入企业文化,实现“三元”文化融合

高职院校要充分挖掘反映学校历史文化和地域文化的资源,继承和发扬学校和当地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和丰富的人文资源。将“三元”作为寝室文化的切入点,强化生活育人;将“三元”作为行为文化的着力点,强化制度育人;将“三元”作为课程文化的落脚点,强化实践育人。不断提升学生修身明礼的人文素质、爱岗敬业的职业素质和成人成才的综合素质。

当前,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引,全面促进高职院校改革发展是高职院校当前首要政治责任和主要工作任务,如何创新学、主动学、自觉学,贯彻落实好党的十八大报告,准确把握报告的新理论、新思想、新观点,对指导高职院校的各项工作,引领高职院校健康快速发展,培养创新性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1]十八大报告“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Z].

[2]陆小华.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需要重视的几个问题[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6(03)

[3]谢早春,张娟.地方职业技术学院办学特色创建过程中的问题及治理策略探析[J].当代教育论坛(上半月刊),2009(10)

[4]赵宗金,王继玉.高等职业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人才的三个突破[J].中国校外教育,2009(05)

[5]廖惠卿,王向岭,罗金彪.高职院校提高社会服务功能策略的探索与实践——以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0(12).

猜你喜欢
育人科技院校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