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万春
(韩山师范学院陶瓷学院,广东潮州 521041)
闻名遐迩的潮州工夫茶盛于清代,在广东的潮州府(今潮汕地区)及福建的漳州、泉州一带最为盛行。品工夫茶是潮汕地区的风俗之一,潮人家家有茶具,日日喝几轮。工夫茶与潮人如影随形,潮人即使侨居他地,也保留着品茶的风俗。潮人饮茶,讲究的是“和、敬、精、乐”的意韵[1]77。工夫茶即“用小壶、小杯冲沏乌龙茶”[1]39,“工”字指一个人为人处世的风度,“工夫”二字既有泡茶的工夫,又有人文的内涵,需要两者完美结合。而“茶壶,窑器为上,又以小为贵”[2],“壶之采用,宜小不宜大,宜浅不宜深,其深浅则关系到气味,浅能酿味,能留香,不蓄水”[3]。在众多的工夫茶具中,最为显眼、最有特色的便是朱泥手拉壶,它是潮州工夫茶的主角,与工夫茶道相得益彰。
潮州枫溪的朱泥手拉壶在下面几方面有别于江苏宜兴的紫砂壶:
虽然泥料基本相同,但因产地不同,其质亦有异。宜兴的紫砂产于黄龙山,它出自于嫩泥层之间的一种含铁高的黄色粘土。而潮州朱泥料产自“枫溪之东,有飞天燕、大旗山,西北有白水、赤岗……,本地朱泥资源取之不尽”。[4]93另外,凤塘、浮洋、龙湖一带也有丰富的贮存量。朱泥属紫砂泥料一种,是天然矿料,绿色材质,氧化铁含量高,呈土黄色,烧制后变红色,质地细腻,坚韧而不含砂,[4]94可塑性、光滑度高,泥土色泽美,其物理性质是用的时间越久,把摩的时间越长,它就会发黯然之光,是其它陶土无法相比拟的。
潮州朱泥手拉壶与宜兴紫砂壶成型的模制法完全不同。宜兴紫砂壶多为打身筒或镶身筒的制法,近年来出现的手拉坯,则源自潮州。潮州朱泥手拉壶在制作上采用有一千多年历史的最原始、最古老的辘轳手拉制陶技法。制作时将泥料自下向上伸延且内外翻转,构成塑造技艺的运动空间。制作工序繁多,先拉壶身,后拉壶盖,再装附件,等壶坯干透后进窑烧制。
宜兴紫砂壶烧制必经两次方能成型,而潮州朱泥手拉壶一次烧成。
潮州朱泥手拉壶因其壶身小、壶体薄、密封性好,手法多变,造型优美,灵巧圆润,线条流畅,神韵独特,而享誉海内外。制作工艺反映了潮州文化“精”“细”的特色,凝聚着浓郁的潮州民间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
潮州枫溪素有“南国瓷乡”美称,早在唐朝,枫溪就利用当地的飞天燕瓷土生产陶瓷器皿,手拉壶是潮州枫溪一项代代相传的民间茶具工艺,据史籍记载,潮州朱泥手拉壶的制作大概始于清代中期。
朱泥壶的制作从模仿宜兴的“孟臣壶”开始,经三百余年,名家辈出,主要世系有章氏“安顺”世系(“安顺”号为章大得创立于清代,作坊设于枫溪西塘,迄今已传五代)和吴氏“源兴”世系(“源兴”号为吴英武创立于1847年,作坊设于枫溪大路顶红罐铺内,人称“吴孟臣”,迄今已传六代)。
在历代壶艺师的摸索、研究和创新下,手拉壶在设计制作、泥料选择、泥釉研制、炼泥时限、成型处理和窑炉火候等方面不断突破和改良。特别是在近代,潮州在秉承和发扬手拉坯朱泥壶工艺上大胆创新与改进,使产品质量明显提高,实用性、观赏性跃上一个新台阶。[5]壶型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注入了时代气息和地方文化元素,并精心挑选泥料,尤其是发现、开发了潮州特有的泥料,壶的品质更是不断升华。壶的制作和设计吸收了潮州文化元素,融入了“创意+工艺”,造型设计推陈出新、多姿多彩,艺术美感亦有较大提升,逐渐从默默无闻中脱颖而出,从传统加工品升级为文化创意品,在中国壶艺天地中崭露头角。潮州手拉壶多件(套)作品连获大奖,被中国美术馆、国家博物馆、国务院紫荆阁、钓鱼台国宾馆等收藏。涌现出了吴瑞深、吴瑞全、章燕明、章燕城、谢华、张瑞端、吴锦全、章海元、佘楚和、章广鑫等一大批老中青陶艺名家。在他们的带领下,潮州朱泥手拉壶如今已成为中国瓷都陶瓷艺术一朵奇葩。作品的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也随之飚升,一只“广济壶”、一只“腾飞提梁壶”均卖出了8.8 万元,而谢华先生的“弓门提梁壶”更拍出了17 万元的高价。吴瑞深老先生的“袖珍富贵壶”,高仅0.66 厘米,重2 克,整个壶比常人的手指头还小,被誉为世界上最小的壶,已申报了吉尼斯世界纪录。潮州手拉朱泥壶已跻身壶界名品,备受关注,成为收藏新宠。
近年来,国家更加重视对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特别是2005年发布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对“非遗”加大保护力度。这为传统工艺美术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使工艺美术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作为广东省第三批“非遗”的潮州朱泥手拉壶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
潮州朱泥手拉壶虽有得天独厚的地域资源,有自己独特的优长之处,但与一些壶业发展势态较好的地区相比,则尚显不足,差距仍然较大。主要体现在:
搜索“潮州朱泥手拉壶”,便可找到一篇篇的文章,均以“××记”、“××堂”、“××号”冠之。比如“源兴炳记”是吴家的,“老安顺”是章家的,“祥记”是吴家的,而“裕德堂”是张家的,“俊和号”便是谢家的。可见,潮州本地最主要还是靠家族式传承。
家族传承是指在直系血缘关系的人群中间进行传统工艺技法的传授和修习。[6]方式“是一个基本上在家庭内部传承的封闭性传承系统”,其“构成的传承链的保守性和封闭性,反映了以家族为细胞的中国社会构成的特点”。[7]朱泥壶世家历来有传男不传女的传艺方式,更不用说手艺外传了。
当然,也有少数师徒传承,由师傅挑选徒弟。这种师徒关系往往带有一定的血缘或地缘、业缘关系。在这种师徒传承过程中,师傅为了家族的长远利益,对技艺有所保留,绝技和看家本领往往不外传,成为独门秘技,就连一些关键的制作工具都深藏不露。学徒在“壶技”的训练中,只能依靠自身的悟性和造化多花时间磨炼、揣摩,才能逐渐感悟壶艺的真谛。
在这种传承方式下,潮州逐渐形成了一个个封闭小作坊,这些作坊都是封闭式作业,闭门造车,杜绝外人偷师学艺,这便形成了不愿交流、无法交流、拒绝交流的现象,致使整个产业缺乏集中展示和分工协作,不利于艺术品的大众化普及和人才的培养,也造成了技艺在某种程度上的退化。
据统计,潮州目前朱泥手拉壶的从业人员只有一百多人,而江苏宜兴紫砂壶的从业人员多达10万人,相比之下,我们的朱泥手拉壶队伍非常单薄,没有实力和资本去与之竞争。由于从业人员少,在壶的设计和装饰方面的薄弱之处也自然而然显现出来,虽然在壶形设计上有所发展,但由于文人诗书画印介入少,使得壶在文化内涵上大打折扣。这种现状还导致了无法形成一支专门从事朱泥手拉壶设计、装饰的队伍,缺少文化人与艺人参与壶事,手拉壶艺的创新难以为继。
此外,从业的老艺人由于历史原因,大多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文化教育和正规的专业训练,虽然掌握一定的制壶技艺,但是视野不宽阔,作品创作有很大的局限性。有的人题材做了一辈子,没有多少改进。年轻的艺人也受其影响与束缚,得不到知识和素质上的指引和提升,导致难以超越,无法创新。而中青年从业人员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少,大多数人只有高中或中职的学历水平,因此在审美观、文化艺术修养等方面有所欠缺,而壶艺制作与艺术素养密切相关。这种现状便导致在制壶过程中,无法准确把握壶的神韵,艺术品位不高。加上当今社会信息渠道广,信息交流快,一些从业人员由此养成一种惰性,相互之间模仿、抄袭,在壶的造型等方面雷同,缺乏新意。这是一种短视,是一种自我消耗,[8]最终会导致整个壶业发展滞后,后劲不足。
潮州老一辈人钟爱工夫茶,习惯用朱泥手拉壶泡茶,因此对其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但手拉成形烧制的朱泥壶在潮州的发展一直仅限于日用品。长期以来,它并没有被视为可供观赏的艺术品。而对于当代的年轻人来讲,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加之生活节奏加快,他们慢慢地使用一些比较新潮方便的茶具,对朱泥手拉壶的认识了解不深,甚至不知道朱泥手拉壶也是潮州的特色工艺品。在潮州当地尚且如此,外界更无从得知,或者知之甚少。直到2004年后,潮州朱泥壶在全国各项评选活动中屡屡斩金夺银,外界才开始知道潮州还有风格独特的制壶工艺及朱泥壶品牌。
上述种种问题严重制约了潮州朱泥手拉壶业的发展壮大。为此,我们必须认清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找出阻碍发展的症结所在,扬长补短,对症下药,方能开辟潮州朱泥手拉壶发展的新途径。有鉴于此,可以从下列几方面着手,来实现发展与创新。
打破传统的传承方法,引导壶艺师们走出小作坊,技艺高超的壶艺师与本地专业院校合作办班,开门招徒。陶瓷院校课程设置要与产业同步,坚持产学研结合,应多聘请技艺精湛的壶艺师前来讲学、授艺,使高、中等院校成为壶艺传承的基地。倡导大师开门办学,开班授徒,无私传授技艺。这才能壮大从业队伍,提高制壶的整体水平。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潮州朱泥手拉壶的传承人谢华先生(俊合号第五代传人)开了一个好头,他打破陈规,免费开班授徒,把自己家族积累的上百年的制作技艺毫无保留地传授出去。只有打破家族狭隘观念,潮州壶艺才可能获得大发展。
壶事活动不能只局限于本地,囿于潮州这个小圈子里进行传承和复制,而是应该多走出去、请进来,到宜兴、台湾等制壶基地参观学习,也可以邀请国内外专家莅潮指导,开设讲座和学术研讨会等,开阔壶业人员的视野,提高他们的品位。例如,潮州枫溪谢华先生担任2012年在广西钦州举行的中国美术陶瓷技艺大赛评委时,发现其它省市人才辈出,才艺精湛,叹为观止。其中有位三十来岁的女选手手拉技艺相当高超,一个近80公分的手拉圆瓶上大下小,一次性成形,竟然不会下塌。而在潮州,同样高度的壶必须经过几次衔接,才能成形。另有选手没有运用特别工具,自始至终只用一把刀,在土坯体上雕空和雕刻一刀过,技艺炉火纯青,出神入化,在坯体上刀刻后的均匀度与潮州陶瓷土坯体各部件组合后“上水”一样圆滑均匀。这样的技艺令潮州同行望尘莫及。因此,我们不能自以为是、妄自尊大,只有谦卑蓄纳、博采众长,才能繁荣潮州壶业。2004年,紫砂壶艺泰斗蒋蓉大师莅潮授艺期间,年近80的老艺人吴瑞深虚心地向蒋蓉大师请教。在交流学习中,蒋蓉大师提出了非常中肯的意见,吴老虚心纳之,逐渐开辟出有个性又不脱离传统的创新之路。经五年潜心钻研,他终于创作出一生最为得意的一套作品——108 壶。这些壶“形奇、色美、纹丽、质佳”[9],赢得专家的认可和高度评价。走出去,请进来,勇于学习,勇于交流,潮州壶艺才能走得更远。
充分利用韩山师范学院陶瓷学院、省陶瓷学校、省陶瓷研究所等资源,从造型、设计到装饰等方面对从业人员进行专业再培训,扩大他们的知识面、提高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应当将学院式教学模式与传统的师徒传承方式相结合,培养实操能力较强的中专初级人才、大专中级人才和大学本科以上的高级人才,使整个队伍素质水平得以提升。另外,地方高校、职校应该设立相关的专业,围绕地方工艺特色,在泥料配制、烧制、彩绘、雕刻等不同方向和项目设置课程。只有分门别类培养人才,才能形成合理的阶梯式人才结构,把这个特色产业做靓、做大、做强。
可聚集壶艺师和“发烧友”,成立俱乐部,定期在茶馆、工作室、作坊、商铺(如“荆瀛轩”、“陈韵堂”等)等开展品茶赏壶活动,提供咨询、交流的场所。同时盛邀壶艺师现场制壶、评壶,交流和切磋,这样才能避免孤芳自赏,提高整个壶艺界对壶的制作水平和鉴赏能力,使这门艺术能真正走近百姓,被百姓接受、认可和了解,同时也能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制壶品壶,为壶艺界注入新生力量。
此外,还可以举行各独立作坊、工作室之间的制壶集体及个人比赛,给壶艺高超的年轻艺人创造一个更公平、宽松的发展平台,可以学习北京大生堂做法,采用“四不看策略”,不看名声,不看职称,不看证书,不看印章,就壶论壶。[10]这样便能促使壶艺师更精心指导和传授技艺。同时,学员也能够更积极地去钻研、学习和发展,从而使各工作坊、工作室的特色得以传承、发掘,形成良性的竞争和学习环境。
近年来,各级政府制作了一些制壶艺术宣传片,在潮州公交车上播放。并且由政府牵头,组织壶艺师们到北京等地办展推介,起到一定的宣传作用。但是这种宣传力度仍然不够。我们还可以与央视、省、市等媒体进行合作、宣传推介;建立网络平台进行宣传,组织参展;利用旅游景点、中国瓷都陈列馆,设立宣传专区;编书立著,开展壶艺评论,这种评论不是简单的批判,而是一种对行业有利的总结和提示;利用手工作坊、社区工作室、学校以及潮州老干部大学等开展制壶赏壶活动,培植大众对壶艺的审美水平。通过不同年龄爱好者的专业训练,培养一批壶艺的准专业人才,这部分人将成为行业的同盟军和支持者,这将无形中提高社会大众的审美趣味和审美观念。例如,每逢周六日,在广济桥上的一间不大的展示室里,谢华及其弟子都会在那里演示创作潮州朱泥手拉壶,这便是一种极好的宣传推介方法,值得借鉴。
潮州有很多工艺美术、书画、雕刻、雕塑、陶瓷、镶嵌专业人才,应鼓励引导他们利用各自专长,发挥各自的优势,参与壶事,共同推动壶业的发展。例如,潮州枫溪的壶艺师佘楚和原是雕塑出身,2006年加盟壶业。他制壶的方法与众不同,对器形的把握得心应手。他先拉出壶壁较厚的绞泥壶,然后凭借良好的雕塑专业功底,利用雕塑手法,将壶切薄,制成了独具特色的方型绞泥壶,填补了潮州手拉壶方形壶和绞泥壶的空白。像佘楚和这样具备与制壶相关技能的人才,在潮州还有很多,应该由政府或行业组织牵头,整合这种地域资源,充分挖掘和培植这些人才,共同为提升壶艺添砖加瓦。
潮州朱泥手拉壶拥有独特的地域资源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在这片沃土上,潮州朱泥手拉壶如何充分发挥优势,焕发出生机活力,争取在国内外壶业中占据一席之地,是我们应深思的问题。正如谢华先生所说,“现在手拉朱泥壶才刚刚起步,离真正的繁荣还很远”[11]。在当今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各地人才辈出,佳作纷呈,竞争日趋激烈。潮州应从挖掘、传承、培养、宣传等方面入手,紧扣时代脉搏,适应社会需求,培养好壶艺人才,致力打造品牌,提升潮州朱泥手拉壶的品位和影响力,开拓新的发展空间,使潮州壶艺显示出强劲而独特的魅力。
[1]曾楚楠.潮州工夫茶[M].广州:花城出版社,1999.
[2]冯可宾.岕茶笺[M]//曾楚楠.潮州工夫茶[M].广州:花城出版社,1999:39.
[3]翁辉东.潮州茶经·工夫茶[M]//黄挺.潮汕文化源流:附录一.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12.
[4]陈香白,陈再粦.潮州朱泥壶[J].农业考古,1998(4).
[5]谢华.潮州朱泥手拉壶与宜兴朱泥壶之比较探究[J].陶瓷科学与艺术,2010(3):26-29.
[6]徐艺乙,董静.中国工艺美术的传承发展状况分析报告[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9(5):38.
[7]刘锡诚.传承与传承人论[EB/OL].[2006-10-28].http://www.chinesefolklore.org.cn/web/index.php?NewsID=5906.
[8]李砚祖.传统工艺美术的当代性与地域性——再谈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与发展[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8(1):7
[9]吴纪,张捷.壶里有天地 朱泥塑人生——记我市陶瓷工艺大师吴瑞深老人[EB/OL].[2011-10-12].http://www.czcia.com/a/wenhuachuancheng/renwufangtan/2011/1012/2037.html.
[10]鸿志.宜兴紫砂壶的现状和出路[J].茶世界,2010(8):23
[11]南方日报.潮州手拉壶 登上大雅之堂[EB/OL].[2011-10-24].http://epaper.nfdaily.cn/html/2012-10/24/content_71354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