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嘉
(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天津 300373)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精神支柱,先进文化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手。中国共产党从建党之日起就十分重视发展中国的先进文化。从早期提倡新民主主义文化,到建国后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改革开放以后在全社会进行精神文明建设,迈入新世纪,又提出建设中国先进文化的历史任务,直到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文化,都是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积极探索。认真总结这些历史经验,并将其科学地运用于新时期和谐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必将有助于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和中国梦的实现。
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社会的文化结构对经济结构和政治结构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根据文化发展程度的不同可以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起促进或阻碍作用,正如毛泽东所说:“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的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1]作为社会上层建筑的文化本身具有相对独立性,先进的文化能够对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胡锦涛同志指出:“进入新世纪新阶段,面对改革发展稳定的繁重任务,面对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我们要更好的把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万众一心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奋斗,就必须大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断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2]
文化是人类在实践中以观念形态存在的成果,而先进文化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改造主观世界的积极成果,是衡量人类精神生产能力的重要标志,是人类社会能够持续向前发展的重要精神动力。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高度重视先进文化建设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积极作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主张和做法,也是新中国文化事业蒸蒸日上、先进文化建设取得丰硕成果的宝贵经验。
毛泽东在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都十分重视科学文化的重要作用。在革命战争年代,他就把文化战线与军事战线并列为我们革命和解放事业取得成功的两条战线。他提出:“我们要战胜敌人,首先要依靠手里拿枪的军队,但仅仅有这种军队是不够的,我们还要有文化的军队,这是团结自己,战胜敌人必不可少的一支军队。”[3]事实证明,这支文化军队有力地打击了封建文化和帝国主义文化,是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重要武器,是中国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关键因素。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始终把建设一个科技进步、文化繁荣的国家作为奋斗目标。他认为:“随着经济建设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的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中国人被人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4]1956年9月,毛泽东在八大预备会议二次全体会议的讲话中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伟大号召,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科学和文化事业,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需求,适应当时新中国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这一举措繁荣了方兴未艾的社会主义文化,大大促进了新中国科学、文学、哲学、教育、艺术等文化事业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提出,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现代化的全面的现代化建设。由此,精神文明建设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得到大力提倡。他指出:“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5]他多次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精神匮乏也不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是相辅相成互为基础的,如果我们不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会受到破坏。因此,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改革开放以来文化建设的实践也多次证明,精神文明建设搞好了,也会推动物质文明建设的快速发展,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稳步、持久发展。文化建设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
世纪之交,党的第三代领导核心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明确提出了中国共产党要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历史任务,把先进文化建设的工作提到了关系中国共产党兴衰成败的新的历史高度,“一个党有没有号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党有没有掌握能够反映社会发展规律又能动员人民群众的文化力量。”强调了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以适应改革开放新时期党和国家新的发展战略。
针对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党中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目标,并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众多方面概括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要在全社会大力推行和谐文化建设。这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在全社会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传递和谐思想,谱写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都达到和谐相处的崭新篇章。建设和谐文化,能够培养人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的思维方式,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为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有力的精神支柱,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进步。
坚持一元化的指导思想,始终用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进行文化建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最重要的经验之一,这也是由我们国家的性质和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政权中的领导地位决定的。任何社会都有他的指导思想,社会性质不同,其指导思想也不同。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这也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的根本指导思想,社会主义是我们和谐文化建设的基本方向。
进入新时期,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深入发展,世界文化的发展也呈现出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激荡的特点;甚至有学者认为,今后的国际冲突将主要是各个国家和民族间文化的冲突,这在客观上也反映了各国各民族文化的渗透斗争局面。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新形势,中国共产党坚持将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确保了中国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事实雄辩地证明,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沿着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前进,奠定了深厚的思想文化基础,促进了中国文化建设领域的繁荣稳定。
针对中国文化领域的性质和指导思想问题,毛泽东早在抗日战争时期就做过重要论述。他认为,作为国民文化的方针,居于指导地位的是共产主义的思想,即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中国革命不能离开无产阶级的领导,因而中国现时的新文化也不能离开中国无产阶级文化思想的领导,即不能离开共产主义思想的领导。”[6]这也为中国后来文化建设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一元化领导奠定了理论基础。
进入新世纪,中国共产党仍然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一元化的指导思想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并创造性地提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开拓了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新领域,发掘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的精神支柱,是社会主义文化的精髓所在。建设和谐文化,就要紧紧抓住并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关键。建设和谐文化,最基本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进行文化建设,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才能不断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全党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强大动力,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也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精神动力。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团结奋进、自强不息、始终以昂扬的精神状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支柱,坚持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和谐文化建设的精髓。此外,和谐文化建设要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导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在社会生活中提供行为规范、道德标准和价值取向,是和谐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全社会形成了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标准,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必然要求,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马克思主义深刻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它是中国先进文化的旗帜,没有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一元化指导,就会导致思想混乱和社会动荡,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也会迷失方向,失去动力。胡锦涛同志指出:“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7]坚持和谐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是全党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是我们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迎接社会主义新局面的重要精神支撑。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演化、积淀下来的特殊文化,它渗透于这个民族每个成员的心灵深处,凝聚为特殊的民族心理素质,深刻影响着一个民族的形成和发展。文化建设是一个国家、民族以其传统文化为基础进行的文化传承与创新。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同样离不开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追求和谐、求同存异是其思想精华,深刻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判断和行为方式,客观上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中国的先贤和哲学家普遍推崇“天人合一”“以和为贵”“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等和谐思想,表达了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人与自然之间共生有序、人与社会之间宽和协调的美好愿望。“和”是中华文化传统的基本精神,也是中华民族不懈追求的理想境界。这种和谐思想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灵魂深处,为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提供了丰厚的现实土壤与理论渊源。
我们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加强优秀文化传统教育,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和谐思想的合理内涵,发掘和谐思想的深厚底蕴。文化的性质,归根到底取决于它所反映的社会经济和政治性质。中国当代的先进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的文化。当代中国进行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是根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为社会主义事业和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和谐文化。然而中国由于长期处于农业文明,深受封建宗法思想的影响,传统文化中也存在着消极落后的糟粕,如不思进取、小富即安的生产模式,以及宗族本位、家长专制等文化思想,这些传统文化中的消极思想也阻碍着中国文化的积极健康发展和先进文化的建设。因此,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是一个继承和创新的过程,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继承和创新,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下的继承和创新,必须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浓郁的时代精神。这就要求和谐文化建设既要合理开发民族文化的丰厚资源,又要改造其中不适合时代发展的消极因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坚持传承民族精神和弘扬时代精神相统一,在和谐中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
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实践中不断结合时代精神和社会发展要求,重视从民族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吸收借鉴其有利因素,改造消极落后思想,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大局服务。毛泽东早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就曾提出文化的民族性,认为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是发展民族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但是对于传统文化也不能无批判的兼收并蓄。他指出:“必须将封建古代统治阶级的一切腐朽的东西和古代优秀的人民文化即多少带有民主性和革命性的东西区别开来。”[8]
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口号,将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继续推向前进。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中华文化深深熔铸在民族的血脉之中,始终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和国家繁荣兴盛的力量源泉和不竭动力。弘扬传统文化,必须立足于现代化实践,对传统文化进行适应当代社会需求的改造和创造性转换。文化现代化意味着民族文化的更新和发展,以改革的步伐开发利用民族文化的优秀成果,使之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凭借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精神动力,必将有助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取得新的丰硕成果。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力量源泉。”只有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才能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更加需要创新,包括理论创新、科技创新在内的文化创新,在社会主义的创新体系中起着主导性和关键性的作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项事业,在文化创新的相互促进和协调发展中获得了永久的生命力。新中国的先进文化建设也扎根于实践,立足于创新,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更新和完善自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伴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始终坚持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不断深化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推动着传统社会主义文化向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转变。主要体现在:改革开放初期,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创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并将精神文明划分为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两部分,标志着党对文化的先进性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的认识进一步提升。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中继续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纲领,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已经形成。党的十五大以后,为适应时代的呼唤和党的自身建设的需要,江泽民多次提出和阐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其中关于先进文化建设的思想,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推向一个新的高度。随着改革开放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适时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思想,并在党的十七大上提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文化建设新目标,充分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深化和提升,是文化建设又一新的重要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创新,不仅是理论上的创新,还是内容和形式的创新。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逐步消除束缚文化生产力、不利于文化发展的种种弊端,加强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等的创新;并将文化分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两种类型,明确了文化体制改革的方向和目标,使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极大增强了我国文化的总体实力和竞争力。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高低越来越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就成为了中国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中国共产党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家齐放,百家争鸣”方针,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以市场为导向,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用科技手段增强人们的文化创造力,迅速壮大了我国文化产业规模,卓有成效地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全面繁荣和文化事业的快速发展,并在此基础上提高了中国文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重在建设,这里不仅指内容建设,还包括和谐文化的载体、途径等方面的建设。在国际国内文化交流日益广泛的新时期,党中央坚持拓宽和谐文化建设的载体与途径,在加强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传统文化传播途径的同时,积极利用网络、影视作品进行和谐文化建设,同时加强新闻舆论宣传、营造和谐的思想舆论氛围,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政策,使文化市场按照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沿着健康方向向前发展,不断推进和谐文化建设的科学发展。
总之,以上阐述的四个方面,是中国共产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坚持的基本经验。只有坚持运用这些经验,才能使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只有将其创造性地运用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鲜实践中,才能开拓中国共产党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才能积极推进文化强国的中国之梦。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663.
[2]中宣部理论局.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8:76.
[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847.
[4]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45.
[5]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208.
[6]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705.
[7]胡锦涛.在中国文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6-11-11.
[8]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