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毕业生不良就业心理分析及对策

2013-08-15 00:52陈晓敏
关键词:挫折毕业生学院

赵 刚,陈晓敏,陆 莉

(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0)

一、独立学院毕业生现状

独立学院学生生源较差,在当今社会大学生就业压力普遍较大的情况下,独立学院的学生由于自身办学层次的特殊性,在就业时到社会上受到用人单位的歧视,更加增加了就业及找到理想工作的难度,无形中给独立学院的毕业生增加心理上的负担。同时由于没有良好的就业技能,就业困难重重。根据斯蒂格利兹(Stiglitz)“等级筛选观点”:教育确定了个人的生产性特征,从而成为具有工作能力的标志,但未必能保证带来更高的产出。同时期出现的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认为,劳动力市场可以分为“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主要劳动力市场工资高,福利丰厚,工作和培训条件优越,就业有保障;而次要劳动力市场则工资低,福利较少,培训和晋升机会少,工作条件差,易遭解雇。独立学院的毕业生进入“次要劳动力市场”的比例较高,找到的工作主要从事保险推销、电子器材销售、广告营销、餐饮服务等临时性工作,更加增加了独立学院学生的挫败感,滋生各种不良的就业心理。

面对严重的就业形势和激烈的就业竞争,一些心理发展还不成熟稳定的学生不能正确的认识自我,认识就业形势,调查和接触中发现,独立学院的毕业生就业时通常会表现出矛盾甚至逃避心理,具体不良心理表现如下:

(一)自卑与迷茫

据作者所在独立学院的一项针对外语类毕业生就业调查统计显示:70.3%的学生对自己就业存在自卑心理,认为自己是三本生,就业竞争力不如一本、二本的学生;而且对自己毕业定位方向模糊,认为毕业后也没什么好的工作可以做,表现出迷茫和不知所措。

(二)无规划,无所谓的心理

对自己职业生涯规划的制定相对滞后,在学习、就业过程中缺乏目标性和计划性;求职过程中,处于持续观望和等待的状态。有的毕业生消极对待就业,学校推荐的毕业单位不愿意了解,更不想参加校外的招聘会,毕业的时间里无所事事,认为自己吃喝都不用愁,是否工作无所谓,甘愿做“啃老族”而不想关心就业之后的生活和工作。

(三)依赖与逃避心理

“90后”渐渐成为毕业主力,这个年龄段成长起来的学生,没有经过艰苦生活的磨炼,在就业过程中不愿意承担责任,缺乏独立意识和一定的应变能力,在关键时候不能进行独立的决策,这部分同学求职完全寄托在家长或者学校上,就业氛围不浓,等待家长或者学校帮自己安排工作。有的学生甚至认为学校帮自己安排好工作是理所应该的。就业中遇到挫折会找很多借口,比如学校名气不好,没有好的家庭背景、没有重要的社会关系等等,消极逃避。但是在学校要求上交就业协议时又怨声载道,认为没工作可找,学校强人所难。

二、调整独立学院毕业生不良就业心理的途径方法探讨

(一)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增加就业力

综合素质是一个综合而抽象的概念,它需要通过具体的指标来体现,比如政治面貌、学习成绩、英语水平、计算机水平、专业证书、是否担任班干部、实习经历等。《转型时期教育扩展对劳动力市场影响研究》课题组于2005年6月专门对北京某高校毕业生展开一次问卷调查,同时对本科毕业生通过自身因素反映出来的就业能力与就业结果的相关性做出实证分析。发现以上所列举诸如政治面貌、学习成绩等对于本科生的就业影响都是正向的,也是显著的,即具有这些素质本科生比不具有这些素质的本科生更容易就业。就业力,个人经过学习过程后能够具备获得工作、保有工作以及做好工作的能力。自2007年3月份开始,山东省政府委托山东经济学院和山东社科院联合开展山东省人才供需预测研究。作为该课题最新阶段性成果《2009年山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研究》(下称《就业力研究》),《就业力研究》提出,从根本上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必须把大学生就业政策的目标从提高“就业率”转向提升“就业力”。另外,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职业能力可理解为直接影响职业活动效率和使职业活动顺利进行的个体心理特征。职业能力是个体在顺利完成各种活动中经常、稳固地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点或特征。从人力资本投资的角度,源于高等教育的就业能力是大学生就业结果的决定性因素。独立学院学生更应该在在校期间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增加就业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筹码。

(二)调整心态,增强抗压受挫的心理能力

对大学生就业困惑和就业挫折的认知: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就业困惑和就业挫折是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无法克服或自以为无法克服的障碍或干扰,使其需要或动机不能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一种紧张情绪反应、情绪体验。它是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常见的就业焦虑、就业冷漠、就业逃避等就属于就业心理困惑或障碍,转变调整就业观念,我国大学生群体中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不少学生心理素质较差,部分大学生害怕失败,对挫折不理解,在挫折面前以偏概全,因噎废食,将挫折片面夸大。学校要大力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和心理咨询工作,对出现就业心理障碍的学生及时主动地给予心理咨询、辅导及就业援助,在校园内营造和谐的就业氛围,充分利用情感和语言的魅力进行心理疏导,使毕业生感受到来自同学、老师等方面的温暖,在帮助他们解决就业难题的同时,做好心理调适对大学生进入社会后的职业取向及态度选择十分重要。

(三)积极寻求有效的道德教育途径

多角度培养大学生的情商及社交能力,教会他们为人之道,提倡运用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如升华、认同、补偿、幽默等,使其增强自信,缓解焦虑情绪,坦然面对社会客观情况,看到困难,也看到希望,以自强不息、奋发图强的榜样来教育大学毕业生,在困境中自我激励,引导和转变他们的就业观念。同时辅导员等从事学生工作的老师,要多和学生沟通交流,对于找工作中出现心理焦虑和抑郁的学生给予适当的心理辅导,心理辅导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大学生内心的矛盾和冲突,排解心中的忧虑,开发内心的潜能。帮助学生正确的定位自己、把握自己。强化自信、愉快、进取的倾向,遇到挫折时要加强自我心理调适,运用自我安慰、积极转化、适度宣泄、自我心理暗示和心理咨询等措施,消除不良情绪,用积极的行为反应缓解挫折心理,提高抗挫能力,以励志方式对大学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帮助大学生积极战胜就业中的困难和障碍。

(四)有针对性地进行求职就业指导

在低年级应设置《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为必修课,从低年级开始引导学生认识自我,对职业生涯进行规划。到高年级如大三、大四开始系统对学生简历的制作到面试给予一定的指导,学校要适当组织一下模拟面试,模拟招聘会让学生参与,感受招聘的氛围,初步积累应聘经验,在招聘方式与形式、收集就业信息的途径方面灵活多样化,主动挖掘合作企业、人才服务机构等,还可以充分挖掘校友及学生家长资源,拓宽毕业生就业信息渠道,通过建立实习基地,加强和企业的交流。同时对已经毕业的的优秀毕业生进行跟踪,适当时候请往届本校毕业的优秀毕业生返校做择业就业工作等方面的讲座。

(五)家庭方面也要转变观念,调整心态

近年来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长普遍对孩子有高标准高期望,希望孩子通过读书改变命运或者锦上添花,家庭对孩子的期望过高,这无形中给孩子造成就业的压力,产生消极情绪。尤其是来自农村或者贫困家庭的学生,对此压力更大,独立学院收费高,有的家庭为了能供自己的孩子在独立学院读书花费了半生积蓄甚至还要举债读书,学生毕业后不能立刻找到工作得到回报让家长非常失望,继而会把抱怨心理转嫁到孩子身上,因此呼吁广大家长,要因时制宜,多关注就业形势,不要给毕业生太多压力,不能总是把读书和升官发财联系起来,对于找工作之际的毕业生多给予鼓励和安慰,让他们首先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学会生存之道,走出校园中学会独立,适应竞争,放平心态。

三、结语

在当前就业困难的社会大环境下,独立学院毕业生逐年增多的趋势下,在存在一定社会歧视现象的情况下,独立学院毕业生不良就业心理会逐步凸显出来。因此,做好独立学院毕业生工作,是迫在眉睫的事情,而这项工作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社会、学校、家庭以及学生本人的重视,只有通过多方面不懈的努力才能集中力量切实提高独立学院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调整毕业生不良就业心理,让毕业生在日趋激烈的就业竞争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从容面对就业困难,促进独立学院健康稳定的发展。

[1]胡双丹.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表征及对策分析——基于之江学院贸管理分院就业工作的实践[J].2011.

[2]宋专茂.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

[3]黄敬宝.就业能力与大学生就业[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

[4]吴真真.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困难背景下的竞争力[J].2011,10(3).

[5]徐洁.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焦虑成因分析[J].2011,(5).

猜你喜欢
挫折毕业生学院
初等教育学院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挫折使我更坚强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挫折
学院掠影
生活需要挫折
最“叛逆”的毕业生
西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