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与翻译——对《尤利西斯》两个中译本的再思考

2013-08-15 00:52
关键词:尤利西斯译本译者

刘 展

(河南科技大学 国际教育学院,河南 洛阳 471003)

爱尔兰小说家詹姆斯·乔伊斯(1882~1941)是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及“意识流”思想对全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被称为“善用一切文体的人”。其代表作《尤利西斯》(Ulysses)被誉为是“英语文学丰富遗产中一部最伟大的小说”[1]。这部被称为“天书”的文学杰作“富于实验性和创造性,它向人们展示了一种全新的写作方式,给读者传统的审美意识和阅读习惯带来了冲击”[2]。作者本人曾经在1921年得意地说到:“我在这本书里设置了那么多迷津,它将迫使几个世纪的教授学者们来争论我的原意。”[3]显然,把这样一部巨著翻译成中文是对译者极大的挑战。1994年,萧乾、文洁若译本(简称为萧译)和金隄译本(简称为金译)两个中文全译本几乎同时在中国大陆出现,实乃文学界与翻译界的幸事和壮举。由于两个截然不同的译本风格,无意间成为译界翻译研究的绝好教材。多年来,已有诸多学者对两个译本进行比较研究,内容有讨论翻译方法的,如直译还是意译;有讨论翻译原则的,如是否等效;也有讨论翻译主体的,如“学者型翻译”和“作家型翻译”的评论等。但是,由于理论支撑不足,对两个译本的研究往往属于印象式、随感式的“点评”,讨论多集中于译文是否忠实原文,评论方法多针对直译与意译、归化与异化,缺乏对翻译本质和目的清晰的认识。本文拟从关联翻译理论这一全新视角,从作者——译者——读者相结合的三元关系角度出发对两个译本做出新的解读,以期对翻译的本质和目的以及翻译批评的标准做出有益的探索。

一、关联翻译理论

关联理论发源于上世纪80年代,Sperber和 Wilson在其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一书中正式提出。而将关联理论使用于翻译研究则是Wilson的学生E.A.Gutt在其博士论文 《翻译与关联:认知与语境》(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Cognition and Context)中第一次提出。在传统语言交际代码模式(code model)的基础上,关联理论提出了语言交际的推理模式(inferential model),将语言交际视作是一种认知→推理的“互明”。仅在这种“互明”实现,即交际一方的意图可被交际的另一方察觉的时候,语言交际才能取得成功。此时交际有最佳关联性。影响关联性的因素有推理时付出的努力和语境效果:

(一)相同条件下,语境效果越大,关联性越强;

(二)相同条件下,推理过程付出的努力越少,关联性越强。

关联翻译论在根本上将翻译看成示意-推理性质的交际行为,不同点在于翻译是一种跨文化、跨语言的示意-推理行为。即翻译行为包括两个示意-推理行为,其复杂度大大超过只涉及一次示意-推理过程的语内交际(intralingual communication)。翻译的整个过程事实上包含三个交际者:原文作者、译者与译文读者。在第一轮示意-推理过程中,原文作者向译者表示交际意图,译者则依据语境信息、原文作者表达的语言刺激(话语)和关联原则推理理解原作者的交际意图。在这个轮次中,译者是听话人。然后,译者进入第二轮示意-推理交际行为。此时译者变成发话人,他依据原作语篇信息、自己对原文作者交际意图的领悟,译文语境信息和对译文读者期待的估计,向译文读者编码信息,等待译文读者推理解码他示意的信息。这种双向示意-推理的交际行为表明翻译是一种三元关系,是原作者、译者与译文读者三个交际人之间通过原作和译作实行的交际行为,而“译者力争实现的目标”,“翻译批评的原则标准”则应是“最佳关联性”,译者需要做到的便是“努力做到使原文作者的意图(intention)与译文读者的企盼(expectation)相吻合”[4]。简单地说,译文需要传达的应是那些与读者有足够关联性,即能够产生语境效果的部分,在表达方法上应该做到既能让译文读者领会原文作者的写作企图,也不让听众耗费不必要的处理努力。

这种翻译模式对翻译活动有巨大的启示:译者,作为原作者和译文读者之间的桥梁或者媒介,其主要任务是保证和促进前两者之间达成成功的交际。为此,译者可采用多种翻译策略(如音译、直译、意译、替换等)以协助译文读者找到译文语境与原文之间的最佳关联,达到最佳交际效果。译文是原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这三个交际者之间交流、合作的结果,我们在进行翻译批评时,应同时考虑两个主要因素:既要注意译文所产生的语境效果,又要兼顾读者在推理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以期达到与原文相对应的关联度。

二、从关联翻译理论分析《尤利西斯》译本

下面我们将以关联翻译理论为指导,从译本的形式、写作技巧的翻译和加注这三个方面来分析两个译本。

(一)在形式上

1.引号的使用

引号有文本建构作用和修辞作用。有学者认为,“乔伊斯生前不喜欢引号,懂得乔作的人对《尤》的标点符号相当敏感,轻易不动”。[4]乔伊斯在《尤利西斯》中不用引号改用法语式破折号表示对话语言是有其用意的。笔者认为,这正是意识流写作手法的体现。第一章写作视角的出发点是Stephen,使用破折号而非引号意在说明第一章整个可以看作Stephen对发生事件的印象式、回忆式叙述而非作者的客观描写。萧译在翻译时给对话加上了引号,这当然是中国读者最熟悉的写作方式,大大降低了读者在推理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但是,由于语境效果的缺失,原作的用意不能为译文读者所识别,关联度随之减弱。而金译本则保留了原文的破折号,保留了原作的陌生化效果,虽然加大了读者在推理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但由于补偿语境效果的存在取得了与原文相似的关联度。

2.多语/外语

乔伊斯在《尤利西斯》中运用了英语之外的很多其他语种,如德语、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拉丁语、希腊语、希伯来语和梵文等。大多数英文读者也不可能通晓这么多语种,这也正是乔伊斯展现人物性格、意境或身份背景所使用的表现手段之一。萧译本采用的是全部译出、在注释中说明原文的办法,同时为了区别英语译文,这样的非英语译文统统采用变体印符。而金译则保留了非英语的外文(如法、德、拉丁语等)并在页下加注提供解释或中文翻译。这样虽然加大了读者阅读的难度,但译文也获得了与原文相近的语境效果。

(二)写作技巧的翻译

意识流写作是一种开始于19世纪的写作手法,其中充斥着混乱的时间顺序、非逻辑的句法表达和大量的内心独白,以此描述人物潜意识的自由流动。作者乔伊斯就是意识流写作的“三杰”之一,《尤利西斯》也是意识流写作的上乘佳作,因此,在翻译时特别要注意意识流写作技巧的传达。让我们来看看两个译本的处理:

Steak,kidney,liver,mashed,at meat fit for princes sat princes Bloom and Goulding.Princes at meat they raised and drank.Power and cider.[6]

萧译:布卢姆和古尔丁俨然像王侯一般坐下来,牛排、腰子、肝、土豆泥,吃那顿适宜给王侯吃的饭。他们像进餐中的王侯似的举杯而饮鲍尔威士忌和苹果酒。[3]P507

金译:牛排、腰子、肝、马铃薯泥,可供王侯享用的菜肴,坐着享用的王侯是布卢姆和古尔丁。两位用餐的王侯,他们举杯喝酒,帕尔威士忌和苹果酒。[1]P418

这里乔伊斯运用了意识流写作技巧中广泛使用的“零度写作”的手法,其特点是尽可能客观地描述看到的场景,不掺杂作者的态度和评论,每个场景客观、静止,由读者自己体会其中的内涵和联系,如同相机镜头切换一般,因此又称为“相机式记录”。这里乔伊斯在首尾客观呈现出布卢姆和古尔丁的菜肴,未加入作者任何态度与评论,使读者好似身临其境观看布卢姆和古尔丁的饕餮盛宴。萧译为了方便读者阅读,调整了句序,并使最后两个小句的主语明晰化,降低了读者在推理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但是这样一来,“零度写作”手法的语境效果也已不复存在。而金译保留了原文没有任何逻辑连贯词的独立小句,虽然加大了读者阅读的难度,但是“零度写作”的脉络被完整保存了下来。又如:

Parried again.He fears the lancet of my art as I fear that of his.The cold steelpen.[6]P9

萧译:又把话题岔开了。他惧怕我的艺术尖刀,正如我害怕他的冷酷无情的钢笔。[3]P40

金译:又是一挡。他怕我的艺术锋刃,正如我怕他的。笔,阴森森的钢。[1]P8

“蒙太奇”(Montage)是意识流写作基本技巧之一,指将多个没有明显关联的意象并置或叠印而取得艺术效果的手法。在原文中,锋刃(lancet)、钢(steel)和笔(pen)就是几个被并置在一起的意象,将斯蒂芬与马利根话语上的争斗比作击剑,在读者脑中呈现生动、鲜明的画面,给读者以直观的视觉、听觉享受。萧译本中将后两个意象合并为钢笔,方便了读者阅读,但却损失了原文画面美的艺术效果,相比之下,金译保留了原文并置的三个意象,取得了与原文相似的关联度。

(三)注释

虽然两个译本的译者都不推崇翻译文学作品时加注,但由于两种语言和文化差异巨大,他们的译本中都加了大量注释。金译本中注释达到两千多个,而萧译的注释更比金译多出了将近两倍。

《尤利西斯》浸沐在与我们差异巨大的厚重的历史文化与宗教背景之中,因为读者的认知环境(cognitive environment)截然不同,难以在与原文读者付出同等推理努力的基础上获得相似的语境效果。因此,大量的注释是必需的。例如萧译的第17条译注:

“啊,可怜的小狗[17]! ”

[17]原文作“dog’s body"。 在凯尔特族的神话中,狗有“严加保密”之意,所以马利根用此词来称呼性格内向的斯蒂芬。

对于译文读者来说,由于认知环境的缺失,此处的注释是必要的。而金译只译出字面意思,不考虑已经改变了的读者认知环境,白白加大了译文读者阅读时的推理努力,却难以获得和原文读者一样的语境效果,降低了译文的关联度。

但是,对于萧译中与语境效果不甚相关的注释则没有必要保留,如注释35:

他们停下脚步,眺望着布莱岬角[35]那钝角形的海岬——它就像一条酣睡中的鲸的鼻尖,浮在水面上。

[35]布莱岬角位于沙湾以南七英里处。

作者的交际意图果真是让读者清楚布莱岬角的地理位置吗?加了这条注释,增加了读者的阅读成本,却没有增加与作者意图相关的语境效果,降低了译本的关联度。

三、结论

综上,我们可以发现金译在写作风格上注意保留原文的语境效果,而萧译更加照顾读者认知环境的转换,两个译本可谓“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但是,如果充分考虑作者的交际意图,从作者——译者——读者相结合的三元关系角度出发全面认识翻译过程,我们对某些信息的取舍可以更胜一筹。

我们也可以看到,关联翻译理论以一个全新的角度对翻译进行了研究,为翻译的目的、本质、信息的取舍都提出了新的看法和标准,“几乎可以刷新人们对翻译的认识”[7]。并对翻译实践有较强的指导力。可以预见,关联翻译理论在未来会对翻译研究做出更多的贡献。

[1]金隄译.尤利西斯[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1).

[2]Gilbert,Stuart.Letters of James Joyce[M].New York:The Viking Press,1957.

[3]萧乾,文洁若,译.尤利西斯[M].南京:译林出版社,1994,(1).

[4]林克难.关联理论翻译简介[J].中国翻译,1994,(4).

[5]潘小松.福克纳:美国南方文学巨匠[M].长春出版社,1995.

[6]Joyce James.Ulysses[M].南京:译林出版社,1996.491.

[7]赵彦春.关联理论对翻译的解力[J].现代外语,1999,(3):273-295.

猜你喜欢
尤利西斯译本译者
与《尤利西斯》偕行百年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萧译本”《尤利西斯》畅销原因探析
《佛说四人出现世间经》的西夏译本
暴力、历史与殖民——论《尤利西斯》中的暴力政治
《通玄记》的西夏译本
元话语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
基于语料库的《尤利西斯》汉译词汇特征研究
从翻译的不确定性看译者主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