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海
(福建中医药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福建 福州 35012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是为大学本科学生所设的四门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从而对学生进行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而一直以来,我校本课程考试大多主要采用传统的一张书面试卷的闭卷考试模式,这种考试模式不能说没有优点,但往往忽略了课程的思想性和学术性,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故此,我们设想并尝试对本课程考试进行改革,以发挥考试改革对课程教学目的的引领指向作用,促成课程教学目的的真正达成。
以往本课程考试存在一些弊端有:一是一次考试定乾坤的现象普遍存在,这种一锤定音的评价方式极易导致学生期末忙于应付考试,平时不注重能力素质的提高。二是考试内容不合理,局限于教材中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缺乏能力素质的综合考察,记忆性成分所占比重过大。三是考试方式单一,闭卷多开卷少,笔试多口试、答辩方式少,理论考试多实践能力考察少,一次考试定结论多而数次考试综合评价少。四是积分方式不甚科学,只重期末判分,不注重将平时其它方式的考试考核形式记分权重纳入总成绩记分中。这种考试模式的缺点显而易见:首先,是考试内容简单划一,容易导致教师教什么考什么,甚至在考前还要在所讲不多的内容中再划重点,而且考试内容过于偏重对理论知识和基本结论的记忆,脱离鲜活的社会实践。其次,是试题答案固定单一。教师上课的笔记或教科书上划定的内容就是标准答案,这使得思辨性很强的本课程学习变成了非此即彼的单一化判断。再次,是考试忽视了学生间的个体差异。众人万眼素面朝一张考卷,抹杀了学生的知识、智能和思想差异。此外,这种考试模式往往考非其所想,忽视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学习特点和价值追求。
其实,学习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能够背诵的概念并不等于真正理解,而当学生能够正确应用之解决问题,即使不能完整复述或背诵定义,也意味着学生能真正理解并掌握了。过去,本课程的考试形式大多包括判断、选择、简答、论述等题型,这些考察形式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重理论思辨,轻实践德育;而且,经过多年的发展,大都成了固定格式,形成八股考试之弊,这些考试形式如果不改革必然会弱化本课程的的教育功能,不利于学生世界观的形成、个性的发挥和能力的培养。
本课程考试中的这些弊端要求我们在重视对学生知识传授和考核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对学生知识素质和能力的综合考核。我校从2008年9月起开始尝试进行本课程考试内容与方式的改革工作,其改革的思路与方向的要点是:努力实现考试内容与方法的全面转换,即变所谓标准化考试为开放式考试,变客观答题为主为以论述题、材料题、论文写作等为主。新的考试方式更加有利于引导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记忆式学习为思考式学习,把学习的侧重点放在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等能力的提高上,真正能够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有所收益。
1.逐步减少纯粹记忆性的内容,加大理论联系实际试题的比重。本课程的生命力在于能正确解释中国近现代史以及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因而,考试改革要体现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要考查学生运用理论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考试引导学生更多地联系实际、联系问题去学习。故此,在考试内容上,减少纯粹记忆性内容,使从注重考核学生知识储备向考核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转变成为一个必然方向。这点我们借鉴了美国大学通识课程考核的做法:美国各大学均侧重于考核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核题型以主观性题为主,答案灵活,要求学生从多方面思考探究,只要能发挥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回答言之成理或自圆其说,就可以获得理想成绩。[1]我们在考试改革中加大了案例分析、材料分析等理论联系实际试题的比重,考试内容不限于书本,在试题内容选择上把社会发展中具有时代气息的内容吸收进来,将考试内容从课本延伸到课外,从校园延伸到社会。
2.将学生的学习过程纳入考试体系,形成多元的考试分数结构。课堂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是否到课堂听课、听课态度,不仅反映了学生学习的态度和参与度,也反映了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度,其本身就是学生践行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方式。故将学生的学习过程(如出勤、课堂提问、课堂笔记等)纳入考试体系,是本课程考查的应有内容。这不仅可强化学生对学习过程的重视度和投入度,督促学生把心放在课堂上,而且可更客观公正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这就要求对学生的考核形成多元的考试分数结构。比如考虑改变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的分数构成状况,降低期末考试成绩所占比重,提高平时成绩所占比重。特别关注课堂表现、课堂笔记、作业、考勤等方面的情况。形成多元的考试分数结构是公平公正评定学生成绩、降低评定片面性和偶然性的必然要求。
1.闭卷向开卷方式转化。标准化的闭卷考试注重考核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基本知识,这对于强化学生的理论素养非常必要。但由于本课程的许多内容学生在中学学习时均有所涉略,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本课程的基本概念知识,故本课程的考试改革可向开卷方式转化。因为开卷考试的试题一般没现成答案,对教师命题能力和学生答题能力要求较高,试题要求综合本课程各方面的知识,且具有时代性、思想性和灵活性,能体现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和对知识的应用能力。我们实施这种考试模式时允许学生提前查阅相关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整理,允许学生带资料(不能带手机和电脑)进考场,但不能带无限多资料,只允许带一页A4或B5大小的纸入考场(纸上记录内容不限,但只能手写不能复印),考试结束时,这页纸连同试卷一同上交。开卷考试一般放在期末时间里进行。
2.尝试打破惟纸笔测验的传统。闭卷笔试只是考试的一种方式,此外还有诸如辩论、论文、口试等形式。改革传统的一锤定音的考试形式,就是把考核的重心逐渐移向平时。
首先,本课程考试改革注重论文式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这种形式几乎可以考察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可以一篇或多篇论文进行考查,每次论文可以提供多个题目由学生自行选择,以利于学生展示个性和才华。尽管这种考试方式存在诸种甚至是明显缺点,特别在考试管理方面,如作为公共必修课通常大班上课,教师难以把握和评定学生的原创性程度;再有就是部分常逃课的学生交一篇论文就混一个成绩,对于那些平时一贯认真学习的学生不公平等等。但尽管如此,这种考核方法仍不失为考核学生创造性能力的最佳方式。在这一点上,美国大学通识课程考核的做法非常值得借鉴。在美国各大学,教师可据学生兴趣及能力,指定平时作业或论文题目作为考试内容之一回家完成。如俄亥俄州立大学极重视对学生写作能力的考核。几乎每门通识课考试都采取论文形式,且写作要求形式多样,如既有期中进行的3-4 页的论文写作,又有正式的设计说明、调查报告,还有篇幅较长的论文写作。特别是论文和报告写作,在格式、摘要、数据、参考文献等方面,学生须严格遵循科研论文规范和要求。[1]
其次,本课程考试改革注重其它考试方式特别是口试等对学生成绩评定中的作用。口试是教师以口头对话形式评判学生成绩的方式。以口试方式鼓励学生发表见解,使其流露真实思想和政治倾向,亦能使教师准确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和学习情况。这种方式不受书本约束,提问和回答可由表及里步步深入,对于考查学生对本课程知识结构掌握的深度、广度直接显见。此外,口试还能督促学生全面系统复习教学内容,并促使他们在复习时须注意对知识的理解运用,而不能仅背诵结论或条文,同时亦有利于克服猜题押题的不良做法,特别是能降低作弊可能性,提高考试真实性。如美国布朗大学的做法值得借鉴:在师生的共同讨论中,教师如发现学生对某一问题是理解的,仅卷面表达不好而影响成绩,则可修改考核结果或以口试弥补。[1]总之,口试的运用可打破一卷定成绩的考核模式,使成绩评定更趋于合理公平;同时也改变了学生平时学习松散,考前紧张背题的应试陋习。但口试相对笔试而言,其组织管理也相对复杂,须不断积累经验,使之规范化、制度化,从而发挥其应有的优势。
本课程自2008 年9 月以来,历次考试均坚持以上的考试理念和思路,不仅为学生任务繁重的专业学习减负,而且更重要的是可更好地实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学生避开一味机械记忆误途,思想观念和境界也提高了,可谓一举两得。当然,以上总设想与探索的很多方面还不成熟完善,有些设想理念和思路好但实施难度大。比如,这种考试在评定成绩时无法做到象理工科课程那样精确;评定成绩主要靠教师的责任心和专业素养(这两方面中任何一个有问题,都不适宜使用这种考试方式),影响到这种考试推广的适应面;还有就是由于本课程一般开设在大一,学生尚处在从中学到大学的过渡状态,许多学生仍习惯于中学时“老师讲、学生记、背笔记”,若没有足够的引导,学习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但不论怎样,我们认为,虽然这种考试改革的方式并非适用于每一门课和每一位任课教师,但对本课程的教学改革有很好的正面价值。因此,希望能在进一步的改革与发展中不断总结经验和修正不足,为使考试成为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目标的有效手段而不断努力。
[1]李楠.美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考核的特点及其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改革的启示[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