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林,陈凤琴,林树青
(1.华南师范大学 增城学院计算机系,广东 广州 511363;2.江西科技职业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系,江西 南昌 330200;3.江西服装学院 服装商贸分院,江西 南昌 330201)
我校从2009年开始,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试点“2+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1]。我校“2+1”人才培养模式是指2年在校学习,1年在企业顶岗实习的培养模式。3年来,电子信息工程系“‘2+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题组(注:以后简称课题组)通过深入人力资源市场考察,走访校企合作实习基地,以及与用工单位商讨培养方案等多种方式进行调研,发现当前高职教育存在以下现象:
(1)企业缺人却招不到合适的毕业生。
(2)毕业生因找不到理想的工作而面临着失业,甚至不惜血本到专业培训中心进行短期有偿充电。
(3)因接受岗位而产生的磨合期较长,导致毕业生较长时间处于低薪就业状态,给社会产生一种“新的读书无用论”现象[2-3]。
分析现象,究其原因,有以下5点:
(1)开设专业与市场需求脱节严重。
(2)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比例严重失调。
(3)课程体系老化,内容陈旧。
(4)重视专业教育,不重视职前和职后养成教育。
(5)双师型教师所占比例太小。
课题组以研究“2+1”人才培养模式为总体目标,在此基础上,专门研究专业导师、技能导师和职业导师(简称“三导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起到了一定的成效[4-5]。
导师制由来已久,其前身是传统的“师带徒”制,在我国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中运用较多。这种“师带徒”式的培养方法,较好地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关系,具有因材施教的功效。
我校提出的“三导师制”的内容概括为以下7点:
(1)基于民办的三年制的高等职业教育。
(2)实行“2年在校学习+1年在企业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
(3)专业导师为学生建立专业视觉和学习专业知识提供导向,在专任教师里选拔。
(4)技能导师指导学生开展校内外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帮助学生强化专业技能,在双师型教师资源库中选拔。
(5)职业导师指导学生制定职业规划,介绍职业法律、法规、入职和晋升等知识。
(6)学生自主、自愿选择导师,每位学生均有专业导师、技能导师和职业导师各1名。
(7)三导师地位平等,但职责不同,存在期也不同[6-8]。
在培养过程中,为了发挥导师的特长,更好地服务学生,应注意5个原则:
(1)学生单向选择导师的原则。
(2)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凸出项目实施能力培养的原则。
(3)注重职业能力养成的原则。
(4)注重学习方法培养的原则。
(5)顶岗实习阶段,注重企业文化培养的原则[9-10]。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我们发现导师挑选学生的现象时有发生。我们的做法是前期允许导师进行宣传和辅选,然后学生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在导师库里自主选择导师,做到一经选择,若无特殊理由不能改选导师,最后将选择结果告知导师。整个择导过程,体现导师导向,学生主动选择,导师服务于学生选择。
造成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有多种,而学生不能快速胜任岗位是主要原因之一。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做了4个方面的工作:
(1)面向试点改革专业的师生,强化和认同“职业教育重在实践,职业教育重在就业”的认识。
(2)导师参与了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将实践教学学时从原来不足50%增加到55%左右,形成了课程设计、校内实习、校外实习(含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的实践体系。
(3)制定了导师选拔的要求,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求导师要有很强的实践能力和实践经验。
(4)鼓励导师到实习基地研究职业岗位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研究用人单位对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和具体内容,跟踪并研究毕业学生再就业的情况等。
所谓职业能力是指从业人员从事某项职业活动所具备的能力。按照职业教育专家姜大源先生的理论,职业能力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过去我校只是机械地将职业能力教育分解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中,没有很好地检查教师的执行情况,也没有对学生的职业能力进行研究,更没有将各种分解能力融合成整体能力的措施。引入“三导师制”后,虽然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但因忽略了学生自身职业能力养成的作用,成效不大。因此,要注意职业能力的养成,即从专业所面向的职业岗位群出发,由职业导师依据国家职业分类大全来设计职业岗位,通过职业岗位确定关键能力,并在实践中强化关键能力,辅助职业相关知识,积极引导学生职业能力养成[11]。
专业导师要注意培养学生专业学习、文献查找以及理论如何联系实际等方法。技能导师要要以如何做项目为抓手,重点凸出项目实施的方法和技巧。职业导师要重点培养学生如何择业,又如何就业及晋升等方法。概括来说,不是进行知识灌输而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工作、如何做人的方法。
过去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经常碰壁,是因为实习学生还不熟悉企业的价值观念、经营准则、经营作风、企业精神和企业制度,也就是不知晓企业文化。改革后,职业导师加强了企业文化的培养,使实习学生以准就业的状态、正式员工的风貌,完成实习。
我们通过开展学术报告、学生社团、兴趣小组和每年一届的“三小”(小发明、小制作、小创作)活动,促进浓厚的学习和科研氛围的形成。
自2009年实行“三导师制”以来,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突出了学生主体地位,明确了教师的导向功能。过去是大部分的学生“大一想学、大二不学、大三逃学”,少部分的学生想学,却不知道从哪里学,又怎样学,极少数学生是为了父母或者文凭而“混学”。自从实施“三导师制”后,想学的学生找到了学习的方向和方法,“不学、混学、逃学”等3类学生,因导师的导向作用,也投入到项目实践中来,并且找到了再学习的兴趣。
(2)师生关系更加融洽,教学相长。由于导师的导向和亲历亲为的作用,改变了教师形象,使学生主动、积极地与不同类型的导师沟通。通过沟通,导师更加努力地完善自我,向更高要求迈进,而学生也学到了知识和本领,激发了求知的欲望。
(3)合力教育有了新的拓展。专业导师、技能导师和职业导师相互配合,通力协作,拓展了学生学习的时间、地点、内容、方式,为政府、学校、企业、家庭合作培养人才创设了新的平台。这项工作的有效开展,提高了社会、学生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满意度。
(4)教师成长有了新的空间。教师要想成为导师,就要以导师的标准和要求来提高自己,而“三导师制”的实施,无疑为教师提供了新的成长空间,同时也使人本化的教育理念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教师反思过去的教育方式,将课程教学与职业能力培养相结合,将教学与科研、工程项目相结合。
(5)教学质量有了新的提高。通过实施“2+1”人才培养模式下的“三导师制”,电子信息工程系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学生,学风浓厚、考风端正、赛风踊跃。2009—2010年期间,在专业导师的指导下,学生参加了江西省电子、电脑大赛,并取得了一等奖1项,三等奖3项的好成绩。2009年和2010年,学生参加了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的技能认证考试,考试通过率均达到了85%。在2009—2011年期间,我系教师也获得了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2项,学校教案比赛一等奖1项,学校讲课比赛一等奖1项,发表论文20余篇,主编教材6部,参编教材2部(任副主编)的成绩。
(References)
[1]张学林,陈凤琴,王新忠.民办高职“2+1”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校企合作办学机制的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6):164-165.
[2]潘莉.高职院校实施导师制教育的可行性探讨[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8(5):7-10.
[3]陈冬妮.高职院校导师制的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08(5):76-77.
[4]龚爱国.综合导师制:高职院校教学与管理一体化的实践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08(8):63-64.
[5]蒋凤昌,周桂香,陈红秋,等.顶岗实习“三导师制”探索[J].中国高校科技,2012(8):46-47.
[6]刘文龙,赵小平.高职高专院校的导师制培养[J].职业技术教育,2004(4):73-74.
[7]何小眭.高校校企合作、产学结合“2+l”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9):56-57.
[8]张忠福.建立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实践教学体系[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2):11-14.
[9]张正堂.企业导师制研究探析[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8(5):35-41.
[10]袁静,莫璐超.“职业导师制”的困境探究[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9(4):160-161.
[11]徐琳,刘况驰.企业实施“职业导师制”培训模式的研究[J].商业时代,2011(13):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