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少华
(开封大学外语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0)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没有完全摆脱传统线性的知识传授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学模式与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目标极不适应。因此,注重操作能力和实践的“做中学”教学模式成为我国高职高专教学模式必然选择。
“做中学”最早是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针对赫尔巴特传统教育“课堂中心”脱离生活实际的弊端而提出来的。他在实用主义哲学基础上提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⑴(P62)以新的视角解释了知和行的关系,提出了“做中学”的教学观。杜威认为“学校课程的真正中心应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在做事里面求学问,比专靠听来的学问好得多,从自身的活动中去学”。他提出要以生活化和活动教学代替传统的课堂教学,以儿童的亲身经验代替书本知识的传授。强调学习者的直接体验,提倡学生个人探索,重视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主张让学生从经验中学习,通过解决问题来学习。杜威认为“教育不是把外面的东西强迫儿童吸收,而是须要使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得以生长”。⑵(P1)
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在杜威“教育即生活”的基础上提出“生活教育”的主张和“教、学、做合一”的思想。他认为‘做’是教与学之间的桥梁,只有在‘做’上‘教’的才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才是学生。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才是真学。
黄炎培的“做、学合一”。他指出:“职业教育,不唯着重‘知’,尤着重在‘能’”,“办职业教育不但着重知、能,而且还需养成他们适于这种生活的习惯”。“做中学”应是“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理论与实践并行,知识与技能并重”;是“半工半读”和“工学结合”。黄炎培指出:“办职业教育,万不可专靠想,专靠说,专靠写,必须切切实实去‘做’,“手脑联合训练,确是人类生活教育上最基本的工夫”。
在新的形势下,“做中学”有了新的形式和内容。有产、学、研一体化模式工学结合模式,校企合作模式,顶岗实习模式等,其实质就是做中学。生产学习相结合,工作实践和学习相结合,学校理论学习和企业提供实习平台和岗位相结合,有模拟真实工作场景让学生去体验工作场景和实践的模式,虽然形式多样,其实质就是在“做中学”。
目前,我国教育培养人才严重滞后于市场需求,主要原因是由于职业教育理念滞后,教学模式仍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具体表现如下:
1.职教观念滞后。由于大部分高职院校是由普通高校转化而来,虽然学校人才培养目的转向实用性、技能型,但教师、课堂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没有得到根本转变,教学实践操作环节不足,教学设计纸上谈兵、流于形式。虽然教师由原来教学的主导者变为指导者、组织者、咨询者和管理者,学生主体性和自主性没有凸显,教学的目的仍然处在学生掌握知识和学会运用阶段,学校和教师没有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空间和平台,学生在动手实践的机会不足。
2.教学条件的限制。大多高职院校教室都沿用原来普通高校教室。教室布置多是教师主导式,而不是对话式、环绕式的分布,教学内容虽然增加了实践操作环节,但由于实训场所不足,学生没有实际操作的环境,也没有足够空间把专业知识应用于工作过程,不利于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教学只能是从理论到理论,很多职业实践课,也只好用理论课替代了。
终结性评价方方式就是指学校的期中和期末考试。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高职高专教学内容多属于程序性知识,注重过程性、操作性。高职生除了掌握基本专业理论知识外,重点是掌握程序性知识,关注学习过程和知识的运用和创新,适合用动态的形成性评价为主,多种评价手段综合运用。终结性评价是以考试的方式进行,主要考查学生对一门课理论知识掌握的情况,多用在期末总结性考试。终结性评价像只无形的手,严重制约“做中学”教学模式充分实现,不能考查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实际操作和创新能力。
高职教师大多是普通高校教师转型而来,学员来源单一,多数是师范类学校毕业,接受的是师范教育,实习、实践的时间很有限,而且多是教师职业实践,缺少在其具体专业工作岗位、工作过程中实践实习的经历和经验,工作后学校没有提供到企业实际工作环境中锻炼的机会。对专业和和课程的把握对是理论上的,缺少实践经验和经历。因此教师自身的职业体验、职业动手操作能力欠缺,在具体教学工作环境中驾驭能力不强,严重制约“做中学”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
人的认知规律:人最初知识来源于实践,发展于实践。做与学不矛盾,做本身就是学,做促进学,会做才是学的目的。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有技能、技术,能创新,有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是学的目的,做中学”的教学思想正体现了这一认知规律。“做中学”就是把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检验知识、巩固知识、创新知识最终形成技能,运用形成的技能去解决问题,通过解决问题又可以掌握新的知识。只有在做中发现问题和创造性的解决问题,才能实现从“技术应用型人才”到“高技能人才”的嬗变。
高职教育内在规律: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技能、实用型、应用型技术人才是高职高专教育的内在规律。只有在“做中学”才能发现问题,才能大胆提出假设,验证假设,才能有突破和创新,才能达到学的真正目的,才能培养有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能力、适应社会高速发展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只有把知识应用到具体的问题情景中,运用到具体的工作岗位上,才能将知识转化为技能,经过不断地实践将技能化为技巧形成技术能力。“做中学”反映职业教育教学内容的工作过程性、操作性、职业性和应用性特征。仅在课堂里、在书本上纸上谈兵是不可能实现的。
实践过程是职业人才成长和能力形成规律,只有在做中学才能掌握技能,特别是专门领域的技能。正如学会游泳一样,要想学会游泳进而掌握游泳技能技巧,除了在水中练习,别无他法。在实践中巩固知识、形成技能,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创新理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职业人才的成长规律,学校应该创造条件搭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平台才是职业人才成长的必由之路。“做中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途径。从我国高职院校人才标准演变可看出人才应用性和实践能力最为关键。2004年教育部发布《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指出高等职业院校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为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遵循这一规律。
新的师生观: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新型师生关系。“做中学”不是简单的模仿和已有理论知识的应用,而在于学习主体的自觉探索、创新。教师由原来教学的主导者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咨询者、组织者、管理者、合作者与协调者,学生由原来的学习接受者变为学习的主动者。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接受任务,收集信息、制订方案、实施方案 、评价反馈,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师生教学相长,互生共赢。“学用合一”的理念:“学用合一”就是把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相结合,“用”就是运用、应用,对职业教育而言,运用就是实际操作,实际演练,到车间去,到具体工作岗位上去操作,学习知识的目的就是为了运用和创造价值,而运用知识和创造价值有促进知识学习,二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真正做到学用合一,在做中学,在用中学。
高职高专课程和教学内容突出应用性、实践性。基础理论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教学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以职业活动为课程开发的核心,以学生主体的教学过程。
高职教材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将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确定为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并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重。教学内容以岗位需求为出发点,以培养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选择项目载体,以职业成长规律和认知规律序化教学内容。注重实用性、职业性。以高职高专应用英语专业《英汉翻译》为例,翻译课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新编教材按照模块进行,结构简单,主题突出,给学生提供真实的翻译工作情境材料和体验工作过程的机会,增强学生适应实际工作环境和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改变原来老教材单纯注重翻译理论和方法而不接触翻译工作实际应用的弊端。
从课程结构特点看,采用非线性、独立的模块,任务明确,教学程序“主体任务——准备阶段——实践练习——同学间评价——学生展示实践成果——教师评价”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模式。始终突出了“做中学”的教学理念。
从教学内容来看,职业教育教学内容更具实用性、职业性和可操作性。还以应用英语《英汉翻译》为例,其教学内容与生活和职业关系密切,如广告翻译、商标翻译、产品说明的翻译、导游词的翻译、合同的翻译、公司介绍的翻译等都与职业密切相关,教学模式由角色扮演,案例教学演变到“任务驱动”、“活动导向”、“工作过程”、“工学结合”等。为学生“做中学”提供真实的职业环境,“做中学”不再受课堂的限制,可利用网络技术模拟真实工作活动场景,也可以模拟实训基地某一生产线、某一车间或某一工作流程真实的环境中学,让学生身临其境,仿真演习。
高职学生智力结构特殊性:擅长形象思维,思维活跃、个性鲜明、不拘一格、有激情、富于创造,擅长动手操作。他们天性好动、好奇心强,对涉及经验、策略方面的过程性知识具有较强的掌握能力。属知识加技能型的学生,有设计和创新的潜力,要培养其综合能力。“做中学”适合他们的个性特征、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
高职学生另一个特点不喜欢逻辑推理,不喜欢过多的文字,不喜欢长时间读书和学习。他们排斥概念、原理方面的陈述性知识。他们对专业实践感兴趣,而对纯理论的课程内容兴趣不高。“做中学“恰以形象思维、动手操作为主,给他们提供动手的平台时。让他们找回信心,有成就感,发现自身的社会价值感,最大限度的发挥潜能。
总之“做中学”是中外教育思想精华,是职业教育的应有之义。要实现高职高专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做中学”的教学模式是实现我国高职人才目标的必然选择。
[1]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M].北京:商务印书局,1947.62.
[2]杜威.明日之学校[M].北京:商务印书局,1935.1.
[3]赵祥麟,王承绪.杜威教育论著选[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
[4]“做中学”科学教育实验项目专家组.“做中学”在中国[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5]曾宪扬.一种全新的学习方法:做中学[J].科学课,2003,(1).
[6]教育部——2000年《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