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2013-08-15 00:51
世纪桥 2013年5期
关键词:爱国热情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爱国

王 斌

(长沙医学院思想政治教研室,湖南 长沙 410219)

爱国主义教育是青少年教育的“基础工程”,也是大学生成才的“灵魂”。著名思想家梁启超先生在其《饮冰室合集·新史学》中说:历史是爱国主义的源泉。了解祖国的历史,能激发起我们树立要无愧于先辈和后辈的历史责任感,加深我们的责任感。自1840年以来的中国历史,既是一部中华民族的血泪屈辱史,又是一部中华民族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解放与人民独立、走向民族复兴的战斗史,是一部鲜活的爱国主义教材。如何采取切合实际的教育方法,培养、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显得尤为重要,而高校教师肩负为祖国培养接班人的历史使命,掌握方法也就更为重要。

一、情感与理性相结合

爱国主义首先表现为一种情感,它是人们对祖国价值,即对个人同祖国关系认识的感性阶段,当人们对这种关系进行理性的思考和判断之后,认识便会进入理性阶段,这时爱国主义则表现为一种信念。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必须将情感与理性相结合。

(一)应从情入手,以情感人

2008年奥运圣火“和谐之旅”从北京启程,开始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境外的传递。火炬传递在巴黎等地受到有组织的阻挠,甚至是暴力性冲击。一些居心叵测的西方媒体更是不顾事实真相肆意歪曲,进行诽谤性的报道。这些行径激起了国内外中国人的强烈愤慨,境外的华人和留学生自发地组织起来给予火炬传递活动最直接、最有力的支持。“儿女们强忍的泪水,以你常叮咛的理性表达他们的心酸和义愤,他们站在冰冷的池水中,毅然高举你的旗帜,他们奋力地呐喊,让世界每一个角落都感受到对你尊严的维护……”,教师把这些新闻图片、视频材料在课堂上放映,最能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二)应从理入质,以理服人

理性教育,主要侧重于启发学生对一些社会现象进行理性的分析和思考,引导他们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统一起来,以提高大学生的爱国主义觉悟,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应着力使他们形成一种理性的精神,帮助他们辩证地看待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成果,辨别国际社会中形形色色的理论和思潮,正视本国的历史和国情,认清中国在国际社会中所处的形势和地位。把对祖国的满腔热情与对现实的深刻而理性的思考结合起来,把自己的学习与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宏伟大业联系起来,用实际行动促进祖国的繁荣与壮大,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钓鱼岛争端激烈化后,一部分大学生激于义愤,做出一些过激行为。这时,教师更应该引导大学生如何理性爱国。引导学生要有一个全球化的心态,不要受到一些干扰就产生盲目排外的思想。

因此,要使爱国主义教育具有恒久的理性意志和感染力、驱动力,就必须把爱国主义的情感教育和理性教育很好地结合起来,既要给学生以激情的感染,又要给学生以冷静的思考和理论的启迪,由情达理,以理服人。事实证明,在理性认识指导下的爱国主义情感,更稳定、更强烈。让世界看到中国人的团结、理性、智慧与勇气,让世界看到中国的开放、包容、自信与自强。要将爱国热情转化为强国行动,离不开每一个公民的努力。正如歌德所言,“我们为祖国服务,也不能采用同一种方式,每个人应该按照自己的禀资,各尽所能。”

二、课堂与社会相结合

课堂教学是高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场所,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把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分解、贯穿到学校各学科的教学中,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最终必须落实到爱国主义的行为实践之中。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教育中必须尊重客观事实,既要考虑内容的传统性,又要注意教育的时代性,更要在传统的教育方法上创新和改革,力求教育的实效性。

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仅靠单一的课堂教育是不够的,还必须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并不断丰富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让大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了解国情、民情,亲身感受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奋力拼搏、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受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教育不要局限于课堂,可采用多种形式进行。通过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唱”、“说”、“演”、“看”等活动,如“学英雄演讲会”、“红歌比赛”等,努力做到思想性与艺术性的有机结合,让学生在浓厚的民族氛围和愉快的心境中增强爱国热情、民族意识和民族自豪感。从现实发展思考爱国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把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把优良的中华传统和民族的时代精神结合起来,把爱国主义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教育与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不断拓展教育功能,才能增强现实说服力和感染力,引导大学生珍惜美好生活,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学以致用”是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教育的目的,更是指引大学生报效祖国、实现爱国的有效途径。常言道“说得好不如做得好”,通过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学生不仅能够增进知识,丰富社会阅历,而且能使其思想更接近实际,感情更接近于群众,认识更趋近于客观,有利于学生从根本上提高认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把自己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转化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实际行动。

三、传统方式与现代方式相结合

新时代的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应该根据当今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大学生的实际生活环境,采取传统说理的方法和借助当今媒体影响相结合的方法。积极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如讨论、观看教学资料片、主题辩论、专题讲座等,激发学习兴趣。课堂上的爱国主义教育需要理论的灌输,更需要师生间的交流与探讨。教师在启发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爱国主义的同时,应鼓励持不同观点甚至错误观点的学生发表意见,并让学生就认识的盲点、热点、疑点、难点开展讨论,使他们在观点的碰撞、交锋中明辨是非,起到学生自我教育的作用。特别是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供的便利,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通过形声并用、图文并茂的课件,使爱国主义的内容化枯燥为情趣,提高教育质量。

高校要运用高科技手段,发挥网络传播的优势,拓展爱国主义教育的空间和渠道。信息社会,上网已成为大学生的时尚。据统计,大学生中的“网民”占35%-40%。要加强校园网络建设,用科学的社会主义爱国主义思想信息占领网络阵地,通过Q Q、博客等多种现代手段,理直气壮、旗帜鲜明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使大学生在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气氛中接受教育,从而收到更好的效果。

四、日常教育与重大事件教育相结合

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既要重视日常教育,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之中陶冶情操,受到感染,它可以避免单纯的说理教育所引起的逆反心理,收到课堂教育所收不到的效果,更应该以重大事件为契机,强调即时效应。日常教育重在持之以恒,重大事件注重理性引导。

(一)通过开展大学生喜闻乐见的丰富多彩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增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信念

通过开展大学生喜闻乐见的丰富多彩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如升国旗、唱国歌仪式,举办讲座、报告会、演讲会活动,观看爱国主义影片等,增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信念。组织“爱国歌曲大家唱”、红色旅游等大学生喜欢参加的活动,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不仅如此,日常教育还要与课本中的具体历史相结合,选择与历史史事相融合的诗歌、歌曲或其他形式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有的放矢,情景交融,从而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如当讲到香港的历史时,不仅要诉说帝国主义的侵略对中国人民造成的伤害,更应该选择《七子之歌》、《我的中国心》等爱国歌曲进行传唱;在讲到台湾统一问题时,可以聆听于右任的《望大陆》、余光中的《乡愁》等爱国诗词,在讲改革开放的历史时,传唱《爱我中华》、《春天的故事》等爱国歌曲,激发爱国热情。

(二)组织大学生参与有益的各种重大活动,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

充分利用重大纪念日,组织大学生参观、瞻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历史博物馆,开展党、团组织活动;利用国内外突发、典型事件的契机,如近几年来,取得2008年奥运会和2010年世博会的申办权,战胜“非典”,神州九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等,组织大学生参与这些有益的重大活动,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要充分发挥重要节日、纪念日、各种节日的特殊教育功能,利用“五四”、“七一”、“十一”等革命节日,以及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纪念日,运用升国旗、唱国歌等形式,创造庄严神圣的教育氛围,强化大学生的爱国意识,培养民族认同感。通过5.12大地震中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战胜地震灾害,培育出伟大的抗震救精神。通过对新疆7.5事件的分析,通过对热比娅丑恶嘴脸背后阴谋的揭露,激发大学生对祖国的热爱。特别是通过组织大学生观看国庆阅兵式,观看《复兴之路》、《辉煌六十年》等专题片,培养大学生对祖国深情的爱。

五、与地方爱国史事相结合

各省地方史料中都有许多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而这些内容相对于本省或本地区来说,大学生比较熟悉,特别是地方爱国人士的光辉事迹,大多耳熟能详。因而,借助和利用地方史料,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不亏为一种便捷的手段,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对于我省来说,既有大量的爱国主义教育的人文环境,又有许多爱国英雄人物。通过对岳阳楼的参观,激发大学生树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报国之志。通过参观衡山,既领略南岳秀丽的风景,通过对祖国美丽风景的欣赏,激发爱国热情,同时可以讲解抗战时期南岳僧人抗击日寇的光荣历史,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感。通过对岳麓山的参观,追忆陈天华、姚宏业等英雄事迹,回顾《警世钟》、《猛回头》等爱国诗篇,让爱国主义扎根心中。通过对雷锋纪念馆、烈士公园、韶山毛泽东故居、湘潭彭德怀故居、宁乡刘少奇故居以及杨开慧故居、任弼时故居的参观,让爱国主义永驻心头。通过对近代湖南著名人物的介绍,例如蔡锷、蔡和森、黄兴、齐白石、田汉等,既让学生知道近代湖南人才辈出,又激发大学生对湖南的热爱,同时又抒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1]李玉琛.试谈爱国主义内容结构的层次性[J].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2).

[2]爱我中华.中国,不要哭泣(100张海外留学生拍摄的中国人必看的照片)[D B/O L].http://www.xici.net/b232824/d69806827.htm.2008-05-02.

[3]李晓梅.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9).

[4]秦立海.“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8).

[5]罗韬.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J].教育探索,2008,(10).

猜你喜欢
爱国热情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爱国
爱国拥军矢志不渝 扶危济困不遗余力
感爱国事,承爱国志
播撒阳光 收获快乐
爱国是心中唱不完的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基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三位一体式教学研究初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路径研究
新形势下中国梦教育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融合
如何利用网络资源上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深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激发爱国热情 振奋民族精神 凝聚人民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