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统感恩文化 坚守大学育人之本

2013-08-15 00:45黄吉欢四川师范大学四川成都610000
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育人大学生教育

黄吉欢(四川师范大学 四川 成都 610000)

200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学校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1],正如《礼记.大学》上所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育人是大学的根本,要实现这个根本就需要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德行教育。如何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真正落实到开展当前大学思想教育工作的实践中来,是当前思政工作的一个重点与难点。

一、高校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必要性与迫切性

正如作家王珉在作品中谈到:“在现代社会,人们经常在体验和思考着一种奇怪的现象——几十年前人类理想中的高度富裕的物质生活方式,已经现实地为人们所拥有。可是,人们同时却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精神空虚和无聊。物欲的天堂和精神的囚室,构成了当代人的生活处境。”[2]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与人文教育的相对欠缺,使人们的意识受西方现实主义、功利主义价值观的影响较大,部分成为了“有智商没有智慧,有知识没有文化,有文化没有修养,有欲望没有理想,有青春没有热血[3]”的迷失本心迷失幸福的“迷人”一代。因此高校教育坚守育人为本的原则成为当今时代的迫切需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家庭早期教育的缺失或父母过度溺爱,影响学生健康成长

家庭是由婚姻、血缘、收养等关系组成的,是人类生活最基本的单位,是社会的细胞和缩影[4],抚养与教育是它的两个基本职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正常有序的家庭环境是身心健康成长的温厚土壤。但在现今社会的部分家庭中,一方面由于父母离异、亲情缺失等给子女带来的心灵创伤严重影响学生成长及健康心理的形成;另一方面,现代家庭大多以独身子女为主,由于父母或长辈的过度溺爱,使部分孩子从小就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和意识,对他人缺乏忍让,对社会缺少感恩,做人做事,往往急功近利。因此,作为人才培养核心的中国高校,应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并对其进行正确引导,使之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二)传统学校教育偏重升学、就业等近期目标考评绩效,对感恩教育不够重视

学校教育的宗旨应当是教书育人,以要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且以德为先,但我国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模式,则以学生的升学率、就业率及学生各方面获奖或成果等作为对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考核指标。这一价值取向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学校教育趋向功利性,因此感恩教育即便形式上存在,但实施上也往往流于形式。“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礼记.大学.经》)”,若高校教育的侧重点本末倒置,则背离了“育人为本”的义务和原则,无法为国家和社会培育出建设和改革的栋梁之才。所以高校教育如何真正落实感恩教育,用传统文化唤醒学生的本性,从而引导学生“明明德”是大学存在发展的正道。

(三)现实主义、功利主义等社会不良思想影响大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有了提高自己物质生活条件的机会,但因包括配套机制不完备在内的各种原因导致的机会不均等等因素的影响,人们的贫富差异增大,将人们心中的不平与欲望调动到了较高水平,在利益的竞争中,各种欲望与诱惑逐渐蒙昧了部分人的良知,“黑心棉”“三鹿奶粉”等唯利是图的人祸让人们渐渐淡忘了仁者爱人的本心。许多人在信仰困惑与信任危机中徘徊,而大学生生活在信息膨胀的时代,不可能完全不受社会各种思潮的影响。感恩教育正好帮助大学生擦亮眼睛,用真心本心去发现生命生活中的美好,恢复对人应有的信任,以身作则去推动社会道德水平的发展。

(四)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缺乏

大学生深受家庭学校与社会的影响,自己又缺乏传统文化教育的根基,缺乏系统的修身正心的自我教育方法,这些丢弃了自己民族精髓的大学生是真正的“茫人”。比如孔子讲学习顺序是“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心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第一》),意思就是应当先学做人树德学孝亲学爱人,做好以后有余力才学技能。可怜许多寒窗苦读十年考试技能的学子,到拿到大学录取通知单都不知自己为什么学,考上大学的短暂兴奋后紧接而来的是对人生对未来的迷茫。可惜学子们纵然有较高的智商,对为学之道都闻所未闻,对做人之道更是一片空白与混乱,甚至有学生还出现严重的人格障碍与心理疾病,而一个人格都不健全的心灵根本无法正确有效的进行自我教育。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第四》)”,所以,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引导作用,从心性入手,引导学生提高自我教育能力与水平势在必行。

二、中国传统文化与感恩教育

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族,这传统文化的精妙在于对人善良本性的维护,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核心就是“仁”,并明确提出“孝悌者也,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第二》)。仁的核心是 “仁民爱人”,集中体现在以“五伦”为基础的传统伦理关系,在五伦关系中又以孝道为人道的基础,也就是人们所讲的“百善孝为先”。 所以《孝经》作为为人子女的基本标准,其精神影响和引导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子孙,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伦理道德的一个基础,更有“二十四孝”等感天动地的孝亲故事也流传千百年,以其人性的唤醒力量而影响深远。

《说文解字》对教育有一个十分简明而准确的解说:“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由此可见,育人的首要在于育德和修身,即德育为先。感恩先祖的智慧,感恩华夏文明的承传,许多汉字只从造字上就在对子孙进行教育,就在“养子使作善”。“孝”字:上老下小,老的像大树为小辈们遮风避雨,小的长大成人满怀恭敬为已无锋芒的父辈扛起新的天空。这个孝字包含了一颗深深的恭敬之心,为什么要恭敬,因为“饮水思源”、因为感怀父母长辈生养培育的恩德,让人心中常常充满对生命意义与价值的珍视,再升华为对天地万物的一种恭敬与感激之情,从而产生回报家庭,回报整个社会的强烈愿望。由此可见,大学之道在于明明德,这个明明德就是要明心见性,就是要唤起大学生以仁心爱心为主要内容的本善之心,而所谓的善良就是儒家所说的“仁者爱人”,就是做人做事出发点是为他人为大众,而启发与巩固这种本心的基础在于感恩。

感恩这个词最早起源于英语单词“Grace”,表示上帝带给人类的爱与恩典,后来扩大到对社会成员要常怀一颗宽容与回报之心,记得别人对自己的帮助而忘却不快乐的事。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对受教育者进行有目的、有步骤地实施识恩、知恩、报恩以及施恩的人文教育。[5]感恩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与人性教育,它包括三个层次:一是认知层次,就是认识和了解了自身所获得的恩惠和方便,并在内心产生认可;二是情感层次,就是在认知的基础上,衍生出一种愉悦、温暖和幸福的情感;三是实践层次,即将感恩的意识和回报的冲动转化为报恩与施恩的行为,并形成习惯性。这三个层次相辅相成,唤醒人性、驱邪存正,由心灵到行为由内到外对人格进行全面重塑,是标本皆治的育人方法。[6]

三、高校承传传统文化、落实感恩教育的途径

高校是文化科研的中心,肩负着为国家民族培养人才的神圣职责。大学生正值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也是人格重塑与完善的重要时机。运用高校这个教育基地的丰富资源,诚心尽心承传民族传统文化,从落实感恩教育入手,发挥传统文化对人性的唤醒与匡扶作用,是坚守高校育人之本的根本途径。具体讲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发起真诚善心,培养感恩意识

1.家庭方面:百善孝为先,“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孝经.圣治章第九》)”,所以感恩必须要扎根在亲缘关系与家庭伦理关系基础上,否则就是无叶之花无根之苗。社会对高校寄予了极大的关注与希望,而家长对高校更是有较高的期待与信任,充分运用这种信任和家长积极互动,与家长在教育问题上进行共同商讨。若还能在建设营造家庭和谐氛围上与家长也达成共识,会使感恩教育事半功倍。

2.学校方面:充分发挥两课的主渠道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法治观。用“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学生进行道德修养的教育,树立学生的羞耻心与荣誉感,知耻近乎勇;再用法治教育培养学生的敬畏之心,知畏而生诚敬。同时将感恩教育渗透到所有课程的教学与日常思政工作中,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重新审识成长历程,全面认识到生命存在的意义,从而唤发起内心对父母、师长、朋友、天地万物的感恩之念。

教育贵在上行下效,在这个环节,高校应加强教师师风师德教育,鼓励教育者发扬无私奉献与爱岗敬业精神,是保证对学生感恩教育效果的关键。教育者加强自身教育与修养,以身作则,善小而为,对事业忠诚对学生关爱,落实“学为人师,行为示范”的良好表率作用,言教身传地感染和带动学生升华感恩意识,为培养报恩施恩习惯打下良好基础。

3.社会方面:大学生处在多元开放的社会,不可避免会受社会的影响。一个和谐友爱的社会环境会使大学生深感温暖,容易生起感恩社会报答社会的善念,反之,则可能影响到大学生对人对社会的信任。由于每个时代都是正面反面信息共存,所以要结合社会实践引导大学生辩证的看待社会中的各种现象,培养学生识别美丑善恶的能力,帮助学生避恶扬善,有选择地接受社会信息。同时利用媒体等各种宣传渠道,倡导奉献社会,服务大众的良好社会风气,对如“感动中国人物评选”这种弘扬传统道德的活动进行重点宣传,通过正面关注来引领学生发现社会中的感恩典型道德楷模,营造良好社会风气。当然学校也可以与社会各界合作,开展爱心慈善活动,并利用这些机会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让学生处处感觉到社会的关怀与温暖。

4.在大学生自我教育方面:中共中央指出——高校教育要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既要充分发挥学校教师、党团组织的教育引导作用,又要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从感恩教育入手,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与健康心理,教会学生做人,教会学生做事,提高学生自我教育的质量,是实现高校实现育人为本宗旨的重要方面。

(二)运用各种可能的方式,践行报恩施恩行为

感恩之心需要报恩之行来升华,所以充分运用思想政治工作的第二课堂,在学生各种日常生活实践环节,对学生开展各种感恩机会教育,并努力给学生创造机会进行报恩施恩体验。

1.倡导学生孝心、孝行:发动学生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洗头洗脚,按摩推拿,刷碗扫地,给父母做饭,陪父母聊天,并书写体会与感受。教导学生将为人子女的寸草之心转化为恪守本分的点滴行动。

2.在奖助勤贷等日常工作的开展中,对学生进行饮水思源的教育,让学生在切身受益的同时唤发对社会对国家感恩之情。同时倡议受益学生参加青年志愿者服务或其他社会爱心活动,用自己的辛勤付出来回报与传递关爱。

3.运用班团活动及心理团辅等方式,让学生在优秀集体的建设或其他形式不同的活动中,营造温暖的集体氛围,感受团队互助的力量。同时利用寒暑假及节假日,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及社会公益活动,让学生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中体验付出的快乐,培养施恩的习惯。

四、结语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高校是培养学生成人成才的摇篮,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落实感恩教育,真正实现大学育人为本的宗旨,则近大学之道也。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2004.

[2] 王珉.终极关怀——蒂里希思想引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

[3] 孙睿.草样年华[M].长江文艺出版社.

[4] 秦素萍.家庭作用浅谈[J].学海,1994(05).

[5] 黎斌,赵志强,于刚.浅谈当前我国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必要性[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第30卷5期(2012年10月).

[6] 张微.浅谈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的缺失与对策[J].德育在线,2012(05).

猜你喜欢
育人大学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大学生之歌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