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香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深圳 518055)
2012年高招录取中,全国不少省份高职院校均没有招满,普遍出现了生源危机,这种趋势正在由民办高职向公办高职逐渐蔓延[1],引起人们对高职教育未来生存和命运的担忧。生源危机实质上是高职院校的生存危机,是目前高职教育面临的重大挑战[2]。
根据 2012年中国教育在线公布的数据,山东、河南、河北、安徽、山西等省陆续出现高职招生难的现象。山东省96所高职约5万计划无人报考,河北高职有2.6万个计划无人问津,安徽高职高专有 12.7%计划没有完成,河南高职有 6万多个计划落空。广东、湖南两省高职院校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上海高职院校的投档线只需151分,江苏省高职院校则干脆实行了注册入学,没有分数线限制,只要报名就可以入学。生源严重不足的高职院校,系、部的教师正在整合,内部机构正在关停并转,个别高职院校濒临倒闭。高职生源危机正在蔓延至全国。
深圳市高职院校的招生情况是“喜忧参半”。喜的是市外省内生源特别充足,虽增加了数百人的扩招计划,仍不能满足广大考生的志愿需求,如果不是学校容量有限,还可以再扩招。同时,自主招生仍然火爆。忧的是省外计划虽然能够完成,但势头不如往年;市内生源出现两极分化,文科好于理科,虽然超额完成计划,但整体没有往年理想。
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总数为 915万名,比去年减少2%,连续四年累计下降135万人。全国安排普通高校招生计划685万名,比去年增加3%。2012年广东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报考人数再创历史新高,报考人数为69.2万人,比2011年增加了3.8万余人。从2008年到2012年的5年间,广东省高考报名人数由于外来人口一直呈上升势头。人口出生率下降,全国高考生源连续四年下滑,这是社会大环境造成的。
高职院校规模近年来扩张较快,特别是大量民办高职的诞生,使高职院校的数量占据高等教育半壁江山,加上许多从中专升格的城市学院、民办高校,招生人数达到空前规模,但生源不增反降。高职院校教学质量参差不齐,专科层次太低,高职毕业生难于找到合适的工作,引起学生和家长的强烈不满。
扩张过快的高职院校在资金、师资、设备、后勤保障等方面先天不足,导致教学质量不高,培养的学生无法满足行业企业的要求,一面是用人单位需要大量合格的人员,一面是大量的毕业生无法胜任岗位需求。另一方面是家长和学生对职位和收入期望较高,对从事职位和收入较低的基层工作意愿不高。那么面对生源危机,高职的出路在哪里?
早在今年3月,全国人大代表、中山大学原校长黄达人在中国教育报上发表了“高职的出路”一文。这篇文章发表前,他用了一年时间对 24所著名大学和25所高职院校进行了调研,最后将关注点放在了高职。他肯定了高职教育的成绩,指出了高职存在的问题,对高职未来充满期待:“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到今天,有了量的积累和质的提升,在新的发展契机下,有必要进行重新定位,展望未来的发展。”
据深圳特区报报道,2012年全市参加普高考生人数为33108人,高职类考生2975人,比去年增加约 1000多人。全市达到第一批本科院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的考生 4169人,达到第二批本科院校A线的考生6503人,达到二本B线的考生 4718人;达到第三批专科 A线的考生5589人,达到第三批专科B线的考生6193人。全市高职类考生中,达到广东省高职院校招收“3+证书”类中职毕业生最低录取控制线的考生2269人。生源较往年有了较明显的变化。学生是学校存在的理由,生源发生变化,学校的定位也要跟着变化,学校的定位必须跟着生源走,才能够可持续发展。
目前我国有许多行业正在进行职业准入制度的建立与落实,高职院校应主动与各行业协会联系,根据行业要求进行专业设置和课程安排,一是解决中学毕业生由于没有职业资格证书不能就业的限制,二是吸引在职员工进入高职院校再进修以获取职业资格或证书。
高职教育应以转化生产力为目标,致力于培养和提升人的工作能力,与终身学习衔接,高职院校应主动进行社会调研,面向社会大众进行课程设置,以提升人的能力与潜能。
2112年深圳市普高生源二本到三专共 23003人,假设7100去上本科,剩余15903人就是高职院校的主要生源,人数较往年有所下降。我们要积极扩大宣传,稳定这部分宝贵的“生命源”。深圳2012年职高生源2975人,从往年教学情况来看,生源质量也非常不错。如果有可能也可以扩大职高生源计划。市外省内生源招生火爆,人数多、分数高,扩招后仍不能满足广大考生的愿望。在市内生源不足的情况下,可以作为第一“补充源”。
中职“3+2”是一种生源渠道,生源质量不如高职,两年制高职学生不好分配,是它的一个弱点。五年一贯制(“2+3”初中毕业生),这部分生源质量较好,如果将来出现生源危机,可以将其恢复。自主招生的也是一种生源渠道,质量与普高、职高生没有明显区别,如果计划允许,也可扩大招生。各省高考报名人数不平衡,2/3省份报考人数下降,1/3省份报考人数增加,省外生源情况可以进一步调研,可以将计划分配给生源较好的省份,以保证省外计划的完成。
有条件的高职可以与本科院校联合招收应用本科,而深圳市本科院校较少且生源充足,本科招生大有可为。
首先,考生和家长的强烈愿望[3]。深圳市2012年达到本科线考生共有 11211人,深圳大学招生7100人,尚有本科线上4111人无缘深圳大学。每年都有考生和家长要求增加深大招生名额。
其次,高职也有升本的强烈愿望。高职教育发展到今天,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得到很大提高,有些条件好的院校早已具备开办本科的实力。阻碍学校发展的因素是生源质量,大部分专业升本会给学校发展注入强劲活力,完全有能力在不长的时间内,赶超一些本科院校。
再次,本科生源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得。除了普高生源外,还可以从职高和中职学校选拔,再加上省内和省外生源,高职本科生源充足、稳定[4]。不仅解决深圳市考生就近读本科的问题,也解决自制发展动力不足问题,利国利民。
深圳市政府决定在“十二五”创建十所特色学院。深圳市对特色学院的定位是针对生物、互联网、新能源、新材料、文化创意、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按照小而精、开放式、国际化、高端化的原则,大力培养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急需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办学规模在1千到3千人之间。这对高职院校的转型,将生源扩大到本科和硕士,是个难得的机遇。
深圳高职院校创办本科或硕士层次特色学院,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需求。
首先,实践教学能力突出,综合实力强。有一支由高学历、高职称组成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实践教学能力突出,有很好的设备和实训条件,与深圳市企业行业和科研机构联合密切,专业设置与产业行业吻合,与国外高校联系紧密。深圳高职院校的综合实力,已经接近或达到本科院校办学水平。
其次,有成功的办学经验。深圳高职院校以实践教学能力为突破口,探索出一套由感性到理性的教学方法,以职业认证为标准,强化职业能力,取得了巨大成功。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国家级精品课程、学生大赛的获奖级别和数量,在全国高职院校中遥遥领先。社会上对高职学生的普遍评价是“上手快,动手能力强”。
最后,广泛的社会需求。高职院校创建特色学院,就是针对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的急需人才,加快人才培养速度,产业发展到哪里,专业就办到哪里。同时,占全国半数以上的高职生毕业生也有继续深造的广泛需求,创建特色学院不仅满足了广大高职毕业生继续深造的愿望,也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急需的高层次人才。
[1] 王秀丽. 是定位而非出生率决定高职生源[J]. 职业教育研究,2011(24).
[2] 赵志坚. 高职生源素质状况调查分析[J].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1(6).
[3] 谭华玉. 经济发展水平对高职生源心理影响的调查研究[J].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6).
[4] 董珍文. 高职生源素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中国成人教育,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