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宗国,牛 雨,徐 萌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1)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创业可以增加就业机会,是落实建设新型国家战略的需要。大学生创业既是教育体制改革和高新技术产业跨越式发展的动力源,也是繁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速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源。大学生创业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生创业不仅解决自身的就业问题,而且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其实早在2010年5月,教育部就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教办[2010]3号)中,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加强创业基地建设,打造全方位创业支撑平台”、“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大学生自主创业扶持政策,加强创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和“加强领导,形成推进高校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工作合力”四个方面,对做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
国外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始于20世纪早期。美国在1919年就开始在大学设立创新创业教育类课程,是最早开设创业课程的国家之一。德国创新创业教育起源于50年代职业院校的“模拟公司”。日本则首次把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放到了必修课的位置。
国外很多高校在创新创业课程建设、实践能力培养和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成效显著。美国1600所以上的大学提供了2200门以上的创新创业课程,44种相关的学术刊物,在教学内容上十分注重学生对创业教育有关内容的体验,通过这种体验让学生能够获得创新创业的感性认识和实践能力。国外大学在选聘教师的问题上特别谨慎,不仅选用学术上有相当造诣的教授,而且还根据创业教育这门课程的特点,特别注重选聘有实践创业经验的教师,能有效避免教师理论和社会实践的严重脱节。
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始于20世纪末,至今只有十几年的发展历程。由于政府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得到快速发展,目前形成了以课程教育为中心、以学生赛事和活动为中心、以构建孵化创业基地为中心的三种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但总体看来,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还处于摸索、试点阶段。从高职计算机类专业来看,虽然已初步开展了一些创业活动项目,却还未形成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大多数院校以学生赛事和活动为中心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并由学生自发组织成立创业者协会、计算机协会等社团,进行社会实践创业活动等。以上做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许多不足,尤其是创新创业教育成为与专业教育脱节的“第二课堂”,实践教学欠缺,未形成系统的课程体系等问题成为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瓶颈。
创新创业教育要构建分层次模块化课程结构。在公共课程、专业课程中渗透创新创业教育,将第一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创业实践活动有机整合,加强校企合作,逐步形成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加强教师的创新创业素质。教师是创业教育能否取得显著成效的关键因素,目前我国创业教育缺乏完善的教学体系,与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缺乏一支高水准、稳定的师资队伍有直接关系。
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和评价体系[1]。创新创业教育评价是高校对大学生实施创业教育后的一种价值评判,既体现为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创新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影响程度,也体现为其社会价值实现的程度。
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渠道之一,必须建设适合创业型人才培养并与计算机类专业相适合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2]。高职学制为三年,相对于本科四年是比较短暂的,因此需重点开设突出创新创业指导、创业心理与技能、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等课程,并且内容要精炼。2011年底,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提出了举办“高职特色、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创业型大学”的发展战略目标,并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在公共课程模块中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创业教育》和《大学生就业指导》等课程;在专业课程模块中开设《IT领域创业名人案例》和《计算机创业技巧》等课程。
按照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职业技能培训规律[3],构建并实施“基础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综合能力训练和顶岗实习”四阶递进,“创新创业”双创贯穿的实践教学体系。紧紧围绕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建设一个集教学、社会服务和创新创业为一体,技术氛围强、职业特征鲜明、开放性良好的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实训室的规划论证、环境设计、工作流程设计等各个方面应充分征求企业专家的意见,积极与企业开展合作共建,保证创新创业实训基地建设的标准和质量。信息技术学院针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要求,先后建立软件研究所、计算机图文工作室等创新创业实训室;与浪潮集团、NEC软件(济南)、神州数码、E5 System、东忠集团、美国南开越洋、山东师创软件工程等知名企业成立实习基地,校企双方共同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供实训项目;依托国家农产品现代物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这一国家级平台,选拔教师和优秀学生组成科研创新团队,参与鲁商集团以及合作企业的项目研发,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创业;倡导“做中学”的教学方法,通过产学研结合、课内外结合、校内外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知识的学习和创新创业之间形成良性互动;聘请校外有实际工程经验的符合条件的工程师作为校外导师,可与校内老师一起组成指导团队,采用“双导师制”指导学生创新创业的实施。
其一,鼓励并安排骨干教师赴“创新创业教育”的发达国家参观考察,开阔国际视野,了解先进的创新创业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提升业务水平;其二,鼓励教师赴企业一线挂职锻炼,参与企业技术改造,提高教师本身的创新创业能力;其三,从知名企业聘请一线的创新创业指导教师,参与创新创业人才指导。近年来,信息技术学院先后选派10余人次赴新加坡、美国、韩国等国家进行考察学习,15人次进入齐鲁软件园、NEC、浪潮、中创、联想、神州数码等合作企业挂职锻炼,从浪潮、积成电子、NEC软件等企业引入工程师6名。
创新创业教育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第二课堂,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与能动性。一是加强校企合作,创建创业基地,为更多学生创建创业实践锻炼机会;二是成立大学生计算机类服务公司,按照真实企业标准进行“公司化”经营;三是以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促进创新创业教育;四是以社团、协会、学生俱乐部、沙龙、论坛等生动活泼的形式开展多样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
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的过程,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为大学生创业的成功提供理论指导是极其必要的。对于评价标准,可采用量化指标方法。根据创新创业教育目标体系的内容及其指标体系,通过师生评价、问卷调查、在线考试、分析研究等多种切实有效的方式,把大学生创业素质评价体系的各项指标进行量化。还应该把创新创业型人才应具备的思维、能力、个性等要素纳入评价体系,形成一种激励学生创新与创业素质全面提升的评价体系。改变以考试为中心的考试制度,实行考试方法多样化,考试评价标准多元化。
自从信息技术学院大力实施创新创业教育以来,教师和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明显提升,得到了企业和社会的普遍认可。
三年来,信息技术学院组织学生积极参加“中国软件杯”、“齐鲁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全球思科网络技能大赛”、“创业技能大赛”等各项创新创业技能大赛,取得省级一等奖以上15项。学生毕业后,进入山东师创、东忠集团、NEC软件(济南)等企业任职,企业对我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给予高度评价,非常认可学生的创新能力,很多毕业生能够在3年内晋升为项目经理,并有多人被派遣到日本深造。在毕业生中,创业人数的比例逐年提升,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后,创业比例提升2%。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是一个不断探索、持续优化的过程,各高校应该深入研究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适合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加大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力度,为我国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贡献力量。
[1]虞耀君,李华.构建高校创新创业人才评价体系[J].企业导报,2011.1(上):221 -222.
[2]房汝建,朱锡芳等.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J].常州工学院学报,2011,29(3):103 -116.
[3]方跃峰,王晓勇等.以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计算机专业实践课程教学改革[J].计算机教育,2011,9(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