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和重建对策研究

2013-08-15 00:45黄淮学院河南驻马店463000
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诚信大学生学校

宋 倩(黄淮学院 河南 驻马店 463000)

现在的大学中有很大部分学生的诚信差强人意,但是诚信又是学生今后立足于社会的最基本的道德品质,因此,这是每一所高校都需要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并且在教育方法方式上都需要亟待改进的地方。

一、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

(一)学习和考试中的诚信缺失现象

大学生的学习是过程与结果的辩证统一,学习成绩也是学习过程诚信与学习结果诚信的统一。尽管各高校都采取多种措施对教学过程和教学环节进行监督管理,但仍有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寻找各种理由旷课、早退以及伪造实验报告、抄袭作业、剽窃科研成果,论文移花接木等。学习过程的失信导致了考试中的失信。应该说教育主管部门和各高校对于考试作弊都有严格的禁止规定和明确的惩戒措施。但大学生作弊现象仍屡禁不止,而且作弊的人数和手法都在增加,手段也在不断的改进,很多地方还出现了以营利为目的 “枪手”队伍。

(二)就业过程中的诚信缺失

毕业生就业日益理想化,功利化,在此激烈竞争中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诚信缺失现象,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求职材料造假,伪造获奖证书,学习成绩,社会经历以及虚造从未做过的学生会,班级干部头衔,甚至伪造假文凭等现象。二是合同契约观念不强,随意违约。当大部分大学生正在为工作奔忙时,还存在这样一批人:他们手中已经握着一份就业协议书,却抱着“骑牛找马”的心理,把协议单位当作跳板,一旦达到目的就另谋高就,完全把个人诚信践踏于污泥之下,这种缺乏诚信意识,契约观念淡薄的失信行为不仅严重影响用人单位的用人计划的完成,也给学校毕业生的整体信誉及就业秩序带来负面影响。

(三)拖欠学费和国家助学贷款现象较为严重

有的学生把家长给的学费钱不交给学校,却拿来吃喝玩乐花掉,大宴“好友”,整日的沉迷于网络游戏中,这种欺骗家长和学校的行为在高校中占一定比例。国家为了保证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能上大学,并顺利完成学业,首次以在校大学生的名义,推出了国家助学贷款,它是无担保,无抵押的纯粹意义上的信用贷款,但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就是,部分贷款毕业生还款存在违约问题,而且违约率相当高,据权威部门统计,目前全国学生贷款逾期不还的比率远远高于其他类型的贷款。

(四)人际交往中的失信

人际交往中的失信一方面表现在待人接物的小事上,另一方面表现在大学生的恋爱观上。在日常生活中有些同学经常向同学,老乡及他人借用一些零花钱,但是“有借无还,再借就难”,导致同学之间人际关系感到别扭和紧张。还有一些同学在平时说话有时候不算数,答应别人的事情不当一回事;人前说一套,背后做一套,这些就是典型的人际交往中的失信,不仅使得自己形象受损,也给他人造成不便。

(五)网络道德的失范现象

如今互联网已走进了千家万户,上网的人数在逐年增加,大学生是中国“网民”中最大的群体,很多高校都已经实现了网络进宿舍和进教室的目标,网络给大学生提供了数不尽的方便,看新闻资料不再需要进图书馆了,与家人朋友联络也不需要写信打电话了,买生活日用品也不需要去商店了。这些变化让大学生可以在网上生存,变成了名副其实的“网虫”。另一方面,由于互联网的“虚拟性”、“时空跨越性”、“互不相见”的特点,使网上提供的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身份等等都可以是假的,部分大学生再也没有了现实生活中多多少少还有可能见面而产生的诚信的压力,在网上不负责任的胡乱发表意见或发布信息,这在高校的BBS中已成为司空见惯的现象。研究表明,网络并不只是具有“虚拟”的特性,它实际上是现实生活的延伸,为现实生活服务,网络生活的基本要求仍然是诚实守信。

二、大学生诚信重建的对策

(一)营造良好氛围是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基础

任何教育目标都要与社会环境环境相一致,否则教育都是苍白无力的,因此,营造一个诚信的大环境至关重要。一是认识诚信是大学生成才成长的基础,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要把诚信重建设摆上议事日程。二是要规范政府行为,着实打造新政府,发挥政府在诚信重建中的主要作用。党政领导干部要转变工作作风,依法行政,而且要带动其他行业开展诚信活动,使诚信理念渗透到整个社会。三是要加大宣传的力度,发挥舆论媒体的作用,多角度的宣传诚信理念,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使诚信理念深入社会,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诚信意识和观念。

(二)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是诚信重建的重点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至关重要、两者缺一不可。从家庭教育来看:父母要成为孩子诚信的表率,其次要加强德育教育,做好孩子的品德教育。从学校教育来看,首先要提高诚信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把诚信教育纳入学校德育教育课程之中,让诚信的意识渗透到学校的每个角落。其次要加强管理,特别是加强对教师队伍的管理。在办学理念上,排除权(钱)对教学工作的干扰,秉承诚信的原则。在师德建设上,要杜绝学术剽窃等不诚信行为。对学生的管理上,对违纪学生要依据校纪校规处理。最后,要加强对教育方式方法的改进。还要促进诚信由他律性向自律性转变。注重培养大学生的主体精神,引导他们自主学习诚信的能力,将诚信教育的要求内化为自觉行动。当然诚信教育和专业知识教育不同,营造好的诚信环境离不开社会和家庭的教育。因此我们应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的立体式教育模式,整合诚信教育的资源,积极营造诚信教育的环境,共同承担起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提高当代大学生的诚信品质,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优秀的高素质人才。

(三)完善诚信约束机制,是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保障

作为人才济济、思想比较活跃的高校,建立诚信教育机制非常有必要。成立一套科学的操作性强的诚信评价制度,可以避免诚信教育流于形式,从而增强诚信教育的效果。当前我国高校诚信制度和规范的建立应考虑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建立高校大学生评价体系。学校要改进评价体系,要把成绩和诚信都纳入到学生的评价体系之中。制定较全面的诚信评估方案,明确诚信的评价指标,用科学的方法对学生的诚信状况作出正确的评价。

二是建立高校大学生诚信档案。学校要把大学生个人的诚信信息包括身份证、户籍、基本经历、助学贷款、社会保险、学习成绩,奖惩情况等纳入到档案之中。将诚信与大学生的奖学金评比、助学金审核、评优、推荐免试读研、组织发展、毕业鉴定、推荐就业等各个环节联系起来,从而使个人诚信档案成为学生个人的第二身份证和走入社会的通行证。

三是建立健全校园舆论监督和约束机制。学校要发挥校园电视台、广播电台、校园网、公共宣传栏、学校报刊等舆论宣传阵地的作用,发挥舆论宣传阵地的教育、监督功能,从而加强对大学生诚信状况的监督。另外,还要建立相应的约束机制,加大对失信大学生的惩罚力度。

(四)大学生自己要不断强化自我意识,提高大学生的群体形象

大学生在社会化过程中,应自动把社会的要求转化为自身的内在需求,使个体的言行与社会倡导的相一致。首先,必须强化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的能力。大学生尚处于青春期,其思想和性格都未稳定,由于受动机、愿望、需求的影响,往往对自己作不出正确的认识和判断,对社会要求的道德观念难以形成正确的认识。可以通过引导他们与社会比较来强化大学生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的方式,通过丰富课余生活,通过群体之间的批评和自我批评来提高其内在的积极性。其次,要逐渐强化个体的自我体验。诚信要成为个体内在情感需要就必须强化其自我体验,使个体在对诚信体验的过程中产生满足感,受到社会对其的尊敬。最后,强化个体对自身行为与思想言语的控制。青春期是人的情绪易激动而不稳定的时期,当诚信已经成为内在的需求时,但由于主观的我总会和客观的我相矛盾,为了使客观的我达到主观的我的期望水平就必须加强自我的控制。如控制考试不作弊、不偷盗、不赌博、不破坏公物、不恶意拖欠贷款等。诚信乃当前大学生立身之本,加强大学生的诚信建设对个人、社会、国家至关重要,诚信植根于大学生的心中,必会推动社会更加全面协调地发展。

[1]祖国华.当代大学生诚信观念缺失的归因与重构[J].2003(01).

[2]潘秀山.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实践途径[J].高教论坛,2004(01).

[3]孙园.透析当代大学生诚信危机[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03).

猜你喜欢
诚信大学生学校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美好生活离不开诚信
我们和诚信在一起
大学生之歌
那一次,我把诚信丢了
Application of the Good Faith Principle to the SCS Arbitration Initiated by the Philippines Against China
学校推介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