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部地区城市群综合竞争力提升研究

2013-08-15 01:07孙宏立
河南社会科学 2013年2期
关键词:城市群竞争力区域

孙宏立

(武汉大学 中国中部发展研究院,湖北 武汉 430072)

在我国城市化持续、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城市群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正日益凸显。从全国区域发展情况看,目前,已逐步形成以沿海及京广、京哈线为纵轴,长江及陇海线为横轴,若干城市群为主体,其他城市和小城镇点状分布,永久耕地和生态功能区相间隔,高效协调可持续的城镇化空间格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进一步强调要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科学规划城市群内各城市的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推进大中小城市交通、通信、供电、给排水等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和网络化发展。因此,在新的形势下研究城市群发展和城市群综合竞争力的提升问题,探索构建城市群综合竞争力的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城市群综合竞争力的内涵和特征

(一)城市群综合竞争力的内涵

城市群综合竞争力和区域竞争力既有共同之处,又有区别。城市群综合竞争力高于城市竞争力,在区域竞争力中居于高级发展形态,比单个城市具有更强的资源吸纳能力和市场竞争优势[1]。城市群综合竞争力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根据国内外相关研究理论,城市群综合竞争力内涵可以概括为两个层次:首先是一个城市群中各城市要素优化配置所形成的整体合力优势;其次是一个区域内各成员城市群聚集一体化所形成的区域战略合力优势[2]。前者的主体是一个城市群;后者的主体是若干个城市群,对中部地区来说,就是六大城市群。城市群综合竞争力的内涵主要包含四个方面内容:一是吸引和聚集能力。即吸引资本、人力、技术、资源等生产要素向本区域内城市集中的能力。二是产业竞争力。城市群作为区域内城市的集合,其产业发展是城市群发展的基础,只有在经济发展中形成强大的产业竞争能力,城市群才能具备参与竞争的前提。三是可持续发展能力。城市群竞争是参与竞争的对象之间的一种长期的、动态的相互角逐、较量的过程。城市群要获得综合竞争优势和长期发展,参与竞争的主体就必须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四是综合经济实力。城市群综合经济实力既是城市群综合竞争力的基础,又是城市群综合竞争力的重要表现。

(二)城市群综合竞争力特征

城市群综合竞争力具有以下四个特征:

1.综合与系统

城市群综合竞争力是由多个城市或多个城市群的各种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所产生的竞争力,综合地反映着群内或区域内经济发展的水平和规模,其发展强弱取决于群内或区域内各种要素的质量和有机综合作用的程度。同时,城市群综合竞争力培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把握群内或区域内各要素有机聚焦的系统性,持续激活各种要素的竞争力,才能有序地形成城市群综合竞争力的优势。

2.分工与协作

一个城市群内的各个城市之间或一个区域内的各个城市群之间,只有实行有机的分工协作,城市群才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内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从而形成城市群的综合竞争力。分工与协作的有机程度越高,城市之间或城市群之间的联系就更加密切,城市群综合竞争力的优势就越明显。

3.聚集与辐射

在现代化条件下,一个城市群内诸城市之间或一区域内诸城市群之间,通过交通网络和信息网络,以人流、物流、信息流为载体,彼此互动吸引和无缝对接,能够迅速地构成强大的城市群综合竞争力,从而使城市群综合竞争力的要素显示出强力聚集和辐射的特征[3]。

4.动态与持续

构成城市群综合竞争力的各种要素在不同的历史条件和自然环境中是不断变化的,因而城市群综合竞争力也随之变化,并呈现出动态性。城市群综合竞争力的构造和发展经历了“以生态为本—以知识为本—以人为本”的演进过程。按照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对群内或区内的各种相关要素实行优化组合,从而使城市群综合竞争力的内涵持续扩大,作用持续增强。从最初的成本竞争到现在的能力竞争,从表象的产品竞争到无形的观念和品牌竞争,从单纯的提高基础设施竞争到全方位争夺知识产权竞争,从侧重投资硬环境的竞争到高度重视软环境的竞争,从一般的市场性竞争过渡到根本性的体制竞争。实践表明,城市群综合竞争力具有很强的动态性和可持续性。

二、中部地区城市群综合竞争力评价研究

本文运用因子分析法,通过建立量化指标体系,对中部地区六大城市群的35个样本城市进行分析。

(一)样本城市和指标的选取

1.选取指标

根据研究需要,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方法,将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20项)。具体见表1:

表1 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4][5][6][7]

2.选取城市

选取中部地区35个主要城市作为研究样本(见表2)。

3.指标体系的构建

指标体系构建如表1所示,其中一个一级指标包含多个二级指标,表示为Xi,i=1,2,…,20。

(二)城市群综合竞争力的变量关系演算

利用SPSS软件先将收集来的数据进行标准化,也是目前无纲量化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每一变量值与其平均值之差除以该变量的标准差,运用以下公式进行演算:

表2 F综合得分

输出结果后进一步计算因子载荷矩阵,并综合各因子得分情况(过程从略)。

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得出F综合得分(见表2)。

应当说明的是,表2中得分有负数,负数代表了该市发展水平低于35市的整体平均水平。通过分析可知,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强弱不仅取决于该城市的经济发展实力,还取决于基础设施建设、教育、文化发展水平以及城市投资环境等条件。

三、中部地区城市群综合竞争力提升的对策建议

(一)强化中部崛起战略意识,确立区域协调发展理念

在中央提出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时,从宏观区域类型划分上看,中部地区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经济区,各省还保持着各自传统的或原规划中的经济联系[8]。具体来说,山西省把自己置于京津冀经济圈的传统腹地;安徽省历来趋向于“长三角”;河南省雄踞中原;湖北省以武汉为中心自成区域;湖南省存在着向“珠三角”靠拢的趋向;江西省则把目光投向“长三角”和“珠三角”。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六省推进对外开放创造了条件,但削弱了中部地区的区域特色,加大建立次级增长中心和增长极的难度,不利于中部地区城市群的发展壮大和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因此,要把各省发展城市群的思路统一到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上来,确立区域协调发展理念,以创新的精神建立健全中部城市群协调发展体制机制,构建完善的政策体系,树立把城市群建成支撑中部地区崛起的核心增长极和促进东西部良性互动、带动全国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战略区域的理念,为提升中部地区城市群的主体地位和综合竞争力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城市群协调发展的政策体系

构建以《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为主体、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制定的《两个比照政策》和中部地区六省制定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实施意见》相配套的政策为体系,在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实践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完善这个体系,使其成为中央和各级政府导向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抓手,使中部地区六大城市群在这个政策体系引领下,实现无缝对接,沿着一体化方向发展,着力全面提升城市群综合竞争力。同时,创新中部地区省际合作机制,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或中部办牵头构建中部六省主管省长、六大城市群首位城市市长和中心城市市长定期协商推进机制,在规划建设、要素流动、资源配置等方面建立协调机制,推进区域合作稳定健康发展。

(三)坚持城乡统筹,转变城市发展方式

1.坚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

围绕“十二五”期间我国及中部地区城镇化发展的目标,构建统筹城乡的新型城镇化支撑体系,建立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省域中心城市、中心城市、县域、中心镇和农村地区协调发展的五级城乡一体化体系。通过“以城带乡”、“以工哺农”、“以统惠民”的发展方式,从根本上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社会形态,形成统筹城乡一体化的新格局。

2.加快推进城市发展全面转型步伐

城市全面转型是实现城市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当前中部地区城市群正处于全面转型加速阶段。这个转型包括城市、社会和生态的全面转型。出现转型加速现象的原因:一是城市发展理念正发生重大变化;二是城市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三是城市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在不断加大;四是技术进步和消费需求的变化[9]。因此,未来中部地区城市群发展应该从粗放型发展转变成新型扩张的发展方式,即向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和谐有序的新型发展模式转变,全面提升城市发展质量。实现城市发展转型重在实现六个转变:增长方式从粗放向集约转变;发展重心从关注经济增长向更加关注品质提升转变;动力来源从投入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城市空间结构从无序开发向有序开发转变;产业结构从产业链的低端向中高端转变;产业转型实现差异化转型,大城市走高端化、服务化道路;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应该走特色化、专业化道路[10]。

(四)统筹产业结构布局,加快中心城市经济发展

1.增强各城市群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力

中部地区城市群要利用自身优势,整合资源,加快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区域之间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发挥承东启西、贯通南北的区位优势,推进中部地区各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新局面。中部各省要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大力支持中心城市尤其是省会城市的经济发展,通过“双核”或“多核”式发展,使其辐射范围和对接能力提升到一个新水平,进而带动中部地区崛起。

2.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步伐

按照“三个基地一个枢纽”和“两纵两横”经济带发展的要求,着力把中部地区城市群发展成为先进制造业基地,科技创新基地,纺织、食品、化工和医药工业基地以及汽车零部件基地。长株潭城市群内的“3+5”城市在产业结构上有很强的互补性,要进一步优化结构,提升产业发展层次。中原城市群是中西部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和装备制造业基地,要抢抓机遇,发挥优势,围绕6大战略支撑产业、4大传统优势产业、4大战略新兴产业及4大现代服务业进一步完善产业升级规划,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产业,要着力培育电子信息、汽车及其零部件制造、食品、轻工、新型建材等产业集群。安徽皖江城市带正在主动融入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也在发展高新技术和汽车产业。中部各地区要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切实提高被转移产业的科技含量,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步伐。

[1]韩毅,袁国敏.辽宁城市竞争力比较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2]朱孔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综合评价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

[3]蒋兆岗.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4]漆莉莉,魏和清.社会人口与科技统计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

[5]方开泰.实用多元统计分析[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6]张崇甫,陈述云,等.统计分析方法及其应用[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5.

[7]王斌会.经济管理模型的多变量统计方法及分析系统[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8]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6)[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9]李廉水,Roger.R.Stough,等.都市圈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10]苗润生.中国地区综合经济实力评价方法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城市群竞争力区域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长三角城市群今年将有很多大动作
我国第7个城市群建立
把省会城市群打造成强增长极
日本竞争力
从国外经验看我国城市群一体化组织与管理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区域
在联合中提高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