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新闻如何体现人文关怀

2013-08-15 00:54黄冬敏
视听 2013年7期
关键词:修路春花考场

■黄冬敏

社会新闻作为反映社会生活、社会风貌、社会问题、社会事件的一种新闻题材,报道的内容与人民群众的生活贴近、利益相关、情趣相连,因此社会新闻备受人们的关注。

媒体越来越重视社会新闻的报道,增加版面,开设专栏,增加时段,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多彩。一个目的就贴近群众,服务群众,以人为本。

2004年9月,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口号。胡总书记进一步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口号无疑对社会新闻报道理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社会的角度看,以人民利益为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落脚点。社会新闻反映了老百姓的声音,人性化的报道体现了人文关怀,化解了矛盾,促进整个社会和谐发展。

在报道社会新闻时,记者要打破僵化思维,从几方面考虑:

一、关注弱势群体,重塑人文关怀

对人的关怀,对人的尊重,对人的爱护,对人的温情,这些就是“人文关怀”在社会新闻中的具体体现。当前,关注弱势群众的生存状态,反映他们的疾苦和呼声,给社会各阶层提供一个各得其所、平等互爱、和睦相处的人际环境和交流平台,表现他们在党的领导下奋发图强的实践,鼓励他们团结起来共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的历史条件下人文关怀的重要方面。2004年11月30 日,《胡锦涛和艾滋病人握手》这条新闻,让人们记住了这个重要的细节。艾滋病人是一特殊的群体,作为普通人,大多数人是没有勇气直面艾滋病人的,更别说与艾滋病人握手,胡总书记与艾滋病人握手,反映了他对弱势群体的关怀。

各级政府也非常重视弱势群体,给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体现了政府的人文关怀。如曾任湛江市市长、市委书记的徐少华同志,曾连续7年在除夕夜到福利院与孤寡老人、儿童一起吃年饭,一起听新年钟声,一起为新年祈福。2003年除夕笔者采写的《温馨的除夕夜,市长的平民情》,通过几个小情节的描写,表现了徐少华市长的平民情怀:从婴儿车里抱起六个月大的婴儿,在她脸上亲了又亲,大脸小脸笑开了花;开饭了,市长给孩子们一个一个夹菜;把身边的小不点抱起来放在大腿上,喂她吃虾,就像家中慈父。这些描写不像以前那样居高临下,让受众感受到了市长的真情流露,和浓浓的人情味。

如今每年春节或者严寒时节,民政局、组织部、工会等部门举办各种送温暖活动,为孤寡老人、困难群众送去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社会各种扶贫济困的活动也层出不穷,人文关怀在报道中越来越多。媒体更多地关注弱势群体,把视点放在他们身上。

二、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采取平民视角

要维护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媒体就必须在新闻宣传中坚持正面宣传为主,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作品鼓舞人。社会新闻要写出受众喜闻乐见的正面报道,平民视角就是一个关键。记者必须与老百姓心灵息息相通,要能够从受众的心态和角度出发,用老百姓的眼光看问题,这就是记者的平民视角。时下,各类媒体纷纷开设了“民生”新闻类的相关专版、专栏,直接反映和报道普通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难事、热点事,使老百姓无形中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关怀,消解了普通民众不少的怨气和误会。这对建设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都是大有裨益的。

2005年6月高考,廉江考生王春花应考时因病晕倒,巡考员李春成把她背出考场送往医院。王春花醒后要求继续考试,教育部门紧急研究,同意已离开考场大半个小时的王春花重返考场。让患病考生重返考场,可以说是破例之举,笔者就此采写了《巡考背起患病考生 输液之后重返考场》,赞扬了高考管理以人为本、一切为了考生的理念,真正给考生提供公平竞争的机会。

王春花可能是广东省高考历史上离开考场时间最长、又能够重返考场的第一个考生。可以肯定,此类事情在以往高考中是没有过的。王春花的精神固然可嘉,然而没有高考管理理念的转变,在离开考场即被视为自动交卷的往年,王春花就算再有拼搏的心,考官们再同情,她也不可能重返考场。在这个故事里,最令人感动的是,高考的人本化在考场呈现。

高考,曾经给人以冷酷无情的面孔。因为高考,七月被称为“黑色七月”。然而,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冷冰冰”的高考在悄悄“变脸”。为避开炎热,高考从七月提前到六月;从抗“非典”开始,各考场都开设了备用考室,设置了多种应变应急机制;官员巡考只在监测室里通过屏幕看,再也不必到各考室走来走去;考场周边的工地停工,马路上的汽车禁鸣;各地不断出现一些为高考考生服务的新闻……

这些人性化的报道,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平民百姓的关爱,也使得报道更加温情,更加体贴,更加大众化、平民化。

三、尊重审美心理,展现人性光辉

新闻报道作为及时准确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建设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环境中,愈来愈要求新闻工作者不仅要当好信息的传播者,同时也要成为人文关怀的具体实践者,毫不动摇地把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作为评判新闻宣传报道成功与否的价值标准。对新闻事件的取舍,新闻角度的切入,要尊重受众的审美心理和接受视听习惯,杜绝感官剌激和炒作。

2003年笔者采访残疾人陈那泗义务为民修路的事迹时,面对这位天生腿残疾,吃百家饭长大,却乐于助人,义务修路十年的残疾人,记者抓住他十年修路的心路历程:“一个人活着,不单是为自己的生存,是为更多人的幸福。”“虽然有残疾,但是我下定决心,顽强地锻炼自己,力争自己成为一个能行能走的人,成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浓墨重彩描写陈那泗豁达乐观、省吃俭用、义务修路的感人情节,展示他身残志坚、乐于奉献的精神风采。如每当修完路回到家,陈那泗便自拉自唱自己作词的《修路歌》,沉醉于修路带给他的快乐当中。陈那泗脚有残疾,弯腰容易,挺直却难。修路要碎砖,他就像蚂蚁搬家一样把见到的碎砖一块块地收集起来备用。报道不用大特写来描述残疾人可怜、弱小、不雅的一面,而是着重展示他的人格魅力。《海岛活雷锋,义务修路忙——记残疾人陈那泗义务为民修路的事迹》被评为广东省好新闻奖。

有些刑事案件报道对行凶者如何肢解受害者、儿子如何刺杀母亲等惨状描述得令受众胆颤惊心,这种血腥恐怖的场景,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也是对伦理道德的不尊重和对人性的藐视,同时更是对受害者亲人的再一次伤害。又如某报记者,拍摄了一组照片,记录了一位骑车人在暴风雨中碰到路上的水坑而摔倒的全过程。新闻事件尽管不大,但网上的评论却高达200 多条,网民争论的焦点,在于记者传达新闻的责任和社会公德心之间如何平衡。

记者首先是人,人的条件反射应该是关键时刻见难相助,如果他的行为与受众的审美心理逆向,就损坏了公众心目中记者的职业形象。

四、注重新闻的吸引力和趣味性

新闻界有句俗话:“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当今世界,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多了,速度快了,我们的报道也要注重提高新闻的吸引力和趣味性,让受众感到新鲜,喜读,爱看,想听。面对新闻事件,记者要用心灵去写作,用人性去报道,并由此去观察社会,反映现实,揭示本质,这样才能增强宣传报道的吸引力。

现在有些新闻报道放弃自身社会责任,片面迎合部分受众低级趣味的需要,迎合猎奇心理,渲染色情暴力,把新闻的趣味性当成低俗化。“明星取代了模范,美女挤走了学者,绯闻顶替了事实,娱乐覆盖了文化,低俗代替了端庄”,低俗之风弥漫在新闻报道中,这种低俗化与有偿新闻、虚假报道、不良广告一道,被公众列为中国传媒业的“四大公害”,并受到各界的强烈抨击。

有些报道追求所谓“卖点”,极尽渲染不幸事件。如某都市报《玻璃插进肚 肝脏成两半》的报道,光是标题,便吓人一跳。作者在200 多字的篇幅里,报道说,“一民工在搬运玻璃时,玻璃突然断裂插进其腹部,肝脏当即被划成了两半。据医生介绍,像这种伤型十分罕见。”直到最后一段,稿件才提及“日前,大夫成功地为该民工做了手术,把已被感染的一半肝脏进行了切除。”对这样一件社会新闻,料想读者最关心的,当是险境中的民工是否面临生命危险?近况如何?而不是把不幸民工的鲜血和伤痛当“佐料”来吸引受众。

社会新闻是新闻报道的一个亮点,新闻报道是否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就要看社会新闻如何采制、经营。在社会新闻中,只有对人关怀,对人尊重,对人爱护,对人温情,通过这些“人文关怀”,才能让受众产生美感,喜爱你的媒体。

猜你喜欢
修路春花考场
牵牢平移手 考场稳稳走
春花依然盛开
考场上怎样才能写好记叙性散文
又见春花遍地开
期末小考场
考场借笔
让汽车开到终点不停车
美丽春花
修路
修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