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哈尔滨市委党校2013年第1期新任职处级公务员能力提升培训班
“民以食为天,蔬菜占半边”,蔬菜是人们健康饮食的必需品。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蔬菜的品种、数量和质量都有了更高的要求。进一步加快哈尔滨市蔬菜生产基地建设,既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统筹发展“菜园子”、建设“菜摊子”、丰富百姓“菜篮子”更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德政工程和系统工程。哈尔滨市独特的自然环境,具有发展蔬菜产业的资源优势;明显的区域位置,具有开拓蔬菜销售市场的巨大空间;众多的科研院所,具有创新蔬菜生产技术的雄厚科技力量;良好的产业基础,具有发展特色高端蔬菜产品的竞争优势。为此,哈尔滨市要发挥自身优势,加快蔬菜生产基地建设,对保障市场供给、满足人民生活需要、扩大外销、提高农民收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和深远意义。笔者根据哈尔滨市蔬菜基地建设的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哈尔滨市蔬菜产业稳步发展。全市蔬菜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市场化运作、产业化经营的大生产、大市场、大流通格局初步形成,对满足城乡居民的需求,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蔬菜生产日渐规模化。“十一五”期间,哈尔滨市统筹规划蔬菜产业发展,近郊重点发展设施蔬菜和特色栽培,中郊大力发展夏秋菜生产,远郊积极推进加工、贮藏、出口创汇蔬菜产业,构建了区域互补、各具特色、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布局。同时,加快推进郊区“粮菜”换位的步伐。2011年,全市“粮改菜”面积20万亩,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66万亩,其中,设施蔬菜面积增加10万亩,达到26万亩,露地蔬菜面积增加10万亩,达到140万亩;蔬菜总产量478万吨,其中,设施蔬菜产量130万吨,露地蔬菜产量348万吨,总产值60多亿元。2011年,全市蔬菜需求量365万吨,外调量30万吨,外进量25万吨。建成百亩成方、千亩连片、万亩发展,近郊、远郊、农区布局合理、区域互补的春、夏、秋菜基地100余个。道里的太平镇、五常的拉林镇、阿城的双丰镇等过去的大田生产乡镇,已成为蔬菜主要产区,基地建设重心向远郊、农区转移速度加快。2011年是哈尔滨市蔬菜产业发展最快的一年。
2.蔬菜经营趋向产业化。哈尔滨市把培育市场,扶持龙头企业,发展专业合作组织作为连接产前、产中、产后的有效手段,带动了蔬菜产业链条的延伸和拓展。在优势蔬菜产区,“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以农户为基础、基地为依托、合作社为纽带、加工企业为龙头的蔬菜产业化经营方式基本形成。2011年,全市订单蔬菜面积发展到20万亩。
3.蔬菜基地发展凸显科学化。哈尔滨市不断完善蔬菜生产基地与科研单位合作机制,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加强新品种选育和引进,加大测土配方施肥、节水灌溉等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市农科院与全市30多个蔬菜生产基地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推广哈菜豆、哈甜瓜、哈茄等系列品种30多个,面积30万亩左右,平均每亩增产20%以上。市农科院积极发挥海南蔬菜繁殖基地辐射作用,向省外推广新品种,将军油豆角在海南、山东、河北等地种植面积累计超过200万亩。
4.扶持政策逐步长效化。各级政府不断强化政策扶持力度,有效地推动了蔬菜产业发展。5年来,通过整合各项农业发展基金,引导农户增加投入,蔬菜产业累计投资15亿元以上。市政府建立了蔬菜风险储备金和价格调节资金制度,出台了建设1亩温室补助2万元,建设1亩大棚补助0.5万元的扶持政策。市财政累计投资1亿多元,扶持建设蔬菜批发市场10个、蔬菜加工企业30多家,发展专业蔬菜合作社111个。
5.蔬菜质量管理走上标准化。保障蔬菜质量安全是发展蔬菜产业基本前提。哈尔滨市通过政府扶持、企业建站、委托检测、联手监管等形式不断加大蔬菜质量监管力度。先后投资3 000多万元,建立了涵盖蔬菜生产、加工、销售各个环节的技术标准体系;组建了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察大队和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建立起市、区(县)批发市场及超市三层检测,市、区(县)、乡镇三级监管,执法、检测、监督三位一体的“三三”检测监管模式;建立了蔬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系统。蔬菜质量安全管理逐步走向制度化、标准化。截至2011年底,全市注册品牌有20个,绿色蔬菜认证面积2 000亩,有机蔬菜认证面积2 400亩。
虽然哈尔滨市在蔬菜基地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与人们需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经过调研分析,目前哈尔滨市在蔬菜生产基地建设上存在如下主要问题。
1.征占菜田严重,产出能力有所下滑。20世纪90年代初,哈尔滨市郊区共有菜地41万亩,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发展,有13万亩菜地被征占,征占比例为31.7%。多数被征占的菜地都是位置优越、耕作多年、产出能力较强的优质菜田。菜粮种植面积比是衡量蔬菜产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该比值全国是1∶6,山东1∶3,辽宁1∶4,宁夏1∶9,吉林1∶4,哈尔滨市八个区的比值是1∶8,这个数据说明了哈尔滨市蔬菜产业发展已经落后于先进地区和条件相仿的城市,同时说明了哈尔滨市蔬菜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2.扶持力度不够,设施蔬菜建设缓慢。设施蔬菜生产面积占蔬菜种植总面积比例是蔬菜产业发展水平的基础性标志,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蔬菜的产出能力、调节能力和经济效益。该比例全国是23%,辽宁60%,宁夏52.2%,山东48%,青海32.6%。哈尔滨市166万亩蔬菜种植面积中仅有26万亩为设施蔬菜,为15.7%。而且哈尔滨市现有的蔬菜大棚、温室大多存在建设标准低、设计不合理、保温性能差、产出率低等问题。缺少现代化育苗设施,影响了夏菜育苗的质量,菜苗不能提早定植,更不能早上市,影响菜农收入更不能满足百姓多吃地方菜的需求。目前哈尔滨市蔬菜生产主要依靠菜农自身投入,蔬菜生产多处于粗放经营状态。2010年哈尔滨市用于蔬菜基地建设的资金投入不及长春、沈阳等城市的70%。由于投入不足,加上招商引资难度较大,农民自筹资金困难,农村金融组织对农业投入的扶持力度不够等因素,老菜地设施陈旧老化,抗自然灾害能力脆弱,新菜田建设标准不高。蔬菜基地基础设施建设明显落后,例如设施栽培建设、水利排灌设施、渠沟、路,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由于蔬菜基地建设投入及设施配套投入不足,大大地影响了哈尔滨市蔬菜生产的产出效益和发展后劲,影响了引领蔬菜产业发展的龙头作用和核心支撑作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哈尔滨市蔬菜生产规模化、产业化、现代化发展的进程。
3.品种结构调整滞后,自给能力不足。哈尔滨市地处高寒地带,蔬菜生产淡季长达6.5个月,给蔬菜生产销售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在蔬菜生产淡季,地产菜自给率为55%左右,而且蔬菜品种少,淡季叶类鲜菜自给率不足10%,全市年外进蔬菜25万吨左右。受蔬菜品种结构、价格波动、淡季较长等因素制约,哈尔滨市年人均食菜量327公斤,远远低于全国418公斤的平均水平。从蔬菜品种结构上看,大路菜、低档菜面积较大,仅萝卜、白菜、马铃薯、甘蓝等低档蔬菜就占蔬菜种植总面积的40%,名特优新品种、高档精细菜所占比例不足3%,质量和规模优势不明显。
4.流通环节较多,产销衔接体系亟待完善。哈尔滨市淡季蔬菜市场具有明显的依赖窖储和外进的特征。目前哈尔滨市冬季蔬菜储藏设施十分有限,保鲜储藏能力不足,缺少大型的恒温库,能够保鲜储藏的蔬菜品种少、规模小,特别是白菜、马铃薯、各种萝卜等一些适宜冬贮的品种没有形成贮存规模。因此,在蔬菜生产淡季时,必须引进外埠蔬菜来补充百姓的需求。近年来,引进了十几个省市的蔬菜。而外埠菜从产地到百姓餐桌,必然增加了产地批发流通成本、运输贮存成本、销地批发流通成本、人员工资和各个环节利润,外进蔬菜又增加了蔬菜的检验检测任务,从而大大提高了终端蔬菜销售价格和蔬菜的成本。由于信息不畅,市场建设滞后,整体流通能力不足,我市地产菜在外埠市场缺乏影响力,年外销量仅为20万吨左右,占地产蔬菜总量的5%左右。
5.品牌效应有待增强,销售渠道有待拓宽。经过多年培育,哈尔滨市的番茄、油豆角、秋白菜、食用菌等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蔬菜品种,在全国的影响力日益显现,但由于宣传推介力度不够,扶持手段方式不足,一些品牌产品,有品牌,无规模,有产品技术优势,没有形成区域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落后,不利于开拓市场:产品与市场需求不能完全接轨,信息渠道不畅,不能迅速抢占市场。同时,哈尔滨市还缺乏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能力和较高知名度的名牌蔬菜生产加工企业和名牌产品,带动蔬菜产业整体发展,促进菜农持续增收的功能和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和提升。
众所周知,哈尔滨是农业大市,黑土肥沃,水质优良。哈尔滨应利用自身优势,加快蔬菜生产基地建设步伐。扩大蔬菜种植面积,延长蔬菜生产时间,增加蔬菜产量,提高蔬菜质量,保证蔬菜安全系数,争创更多的蔬菜品牌,丰富百姓的菜篮子。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1.明确发展思路,确定发展定位。以国家和省实施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为契机,以转变蔬菜产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保供给、稳价格、提质量、促增收”为目标,以增加面积、品种、产量、品牌为主要措施,以提高科技贡献率、菜粮面积比率、地产菜自给率、产品外销率、产销对接率为基本要求,以推进基地规模化、生产设施化、经营产业化、监管制度化为主攻方向,发挥哈尔滨市在黑龙江省的龙头作用,率先把哈尔滨打造成绿色蔬菜生产大市,蔬菜储藏大市,蔬菜加工大市,蔬菜外销大市。
哈尔滨四季分明,应根据不同气候和需求,确定蔬菜产销方向,丰富菜篮子。在冬季,主要依靠秋贮和外进菜满足需求,重点是发展秋菜窖储和减少外埠菜流通环节以降低成本。在春季,以设施蔬菜为主,少量进外地菜为辅。重点是充分发挥温室、大棚和地膜的技术优势,提前并延长地产蔬菜上市时间。夏秋季节是哈尔滨市蔬菜生产的旺季,是南方城市蔬菜生产的淡季。而哈尔滨市蔬菜品种齐全,质优价廉,重点是大力发展露地蔬菜生产。
2.扩大蔬菜种植面积,增加蔬菜产量。一是开垦荒地。在山间地头等闲置的地方多种一些可种植的蔬菜或食用菌。二是积极推进“粮改菜”工程。根据实际情况,加快推进郊区粮菜换位,实行“粮改菜”工程,逐步将郊区四环内17万亩粮田改种蔬菜、花卉、苗木等经济作物。三是延长部分大田或秋白菜、各种萝卜、大葱之地使用的时间。即在收割大田拔出白菜、萝卜和大葱之后,种上耐寒蔬菜,如菠菜、小葱或山野菜,盖上草帘子或地膜,第二年一开春,很快就能发芽长高,而且还不影响大田的播种。这样变向地扩大了种植面积,增加了自产蔬菜的总量,减少进外埠菜的总量。四是发展食用菌。哈尔滨一年四季,可以生产食用菌,丰富菜篮子,满足人们需求。食用菌生产的优势: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不与地争肥、不与农争时、不与其他行业争资源,可点草成金、变废为宝、实现农业循环经济,占地少、用水少、投资小、周期短、见效快、操作简单、易于管理、效益高。食用菌可以高度立体化、工厂化方式进行生产,也适合农村个体或联营进行生产。其潜在产量和可观的经济效益远远超过其他农作物,市场前景十分广阔。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是一个极具发展前景的朝阳产业。而且食用菌因其高蛋白、低脂肪、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并具有保健功能及提高免疫力和抗肿瘤等特点,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所喜爱。
3.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加快蔬菜基地建设。进一步加大政府扶持力度,鼓励蔬菜基地建设与发展。一是资金的支持:主要用于设施栽培建设。增加大棚、温室和地膜覆盖面积,增加水利排灌设施等。扶持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大型批发市场和窖储设施建设。对生产绿色无公害蔬菜的菜农或集体给予一定金额的补贴。同时,以国家和省实施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为契机,尽快谋划纳入国家扶持的蔬菜产业大市(县),得到国家和省的更多支持。二是政策支持:引导、推动企业、专业合作社和生产专业户,辟建大型蔬菜批发市场。本着谁建设谁管理,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积极培养和发展蔬菜批发市场。对新建市场给予前三年减免工商管理费和税收的优惠政策。进一步规范和降低集贸市场摊位费和超市进场费。继续完善蔬菜风险储备金和市场调节资金制定。另外,还需要金融机构的支持。政府出面与金融机构协调,对发展前景好的企业或菜农提供无息贷款或低息贷款,作为流动资金或用于扩大生产规模。
4.推进市场体系建设,搭建信息化平台。一是按照“快捷、方便、安全、高效”的原则,加快建设以大型蔬菜专业批发市场为龙头,以一批农贸批发销售市场为支撑,以众多超市、零售商店为网点,以高端电子交易平台为补充的功能齐全、覆盖广泛的流通销售体系。二是加强信息化建设。对各区县(市)现有的信息网络进行集成整合、联网,着力打造大型蔬菜公共信息平台和物流交易平台,逐步建立蔬菜市场行情预测预报体系,搞好蔬菜信息处理与发布工作以及市场信息咨询服务,为蔬菜市场提供服务。保证蔬菜旺季不积压,淡季不断档。目前应重点培育双城国际农产品采购中心等一批带动作用明显,调节能力较强,加工和集散标准化、物流成本最低化、硬件建设和软件服务国际化,对产业发展具有主导作用的大型批发市场,起到典型引路的作用。最终实现立足本市,服务全省,辐射东北亚,“买全国、卖全国”的既定目标。同时,建立蔬菜出口加工基地,把哈尔滨市的蔬菜批发市场延伸到国外。与周边一些国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5.培育龙头企业,加快产业集聚发展。以龙头企业带动生产基地,基地联结农户的形式,促进哈尔滨市蔬菜产业化的发展。一是根据实际情况,着眼国内外市场需求,着力培育和壮大一批联结生产基地和销售市场,拉动力强的蔬菜产业龙头企业,着力构建起点高、规模大、特色鲜明、辐射面广、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带动基地扩张,增加生产总量。目前我市应重点培育和壮大现有的新发蔬菜、嘉峰食用菌、地佰益玉米饮料、新世纪酱菜、龙宝干菜等一批有潜力的企业。不断提高龙头企业推广新技术、开发新产品的能力,鼓励企业加强科研开发,大力引进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走精深加工的路子。提高蔬菜产业的速冻、榨汁、干粉、膨化、淹渍等产品的产量,提高食用菌加工干品、罐头、饮料、保健品的能力。二是加强蔬菜生产、储藏、加工建设,加快发展优势蔬菜产品精深加工,主攻产品增值,努力形成多元化、系列化、专业化的产品加工体系,提升产业集成度。重点抓好蔬菜批发市场加工配送基地,蔬菜精深加工产业园建设,加快技术创新,拓展加工项目,促进增资增产。三是围绕龙头企业建设,大力推动标准化入户工程,实行标准化生产,加快无公害、绿色和有机蔬菜基地建设和品牌认证及商标管理。四是认真贯彻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按照“有组织制度、有合作手段、有较大规模、有明显效益”的要求,规范、培育和壮大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蔬菜协会、蔬菜经纪人,鼓励支持蔬菜种植面积在3 000亩以上的乡镇和种植面积在1 000亩以上的村建立蔬菜合作社。进一步规范合作经济组织运作行为,保障会员合法权益,增强凝聚力。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基地+农户”行之有效的蔬菜产业化经营形式,完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合同制、合作制、股份合作制等方式建立稳定的产销融合,互动共赢关系,发展“订单蔬菜”,不断提升蔬菜产业的组织化程度。
6.实施名牌带动战略,扩大市场占有率。在农业发展的新阶段,蔬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非常重要,而优质品牌是蔬菜产品参与市场竞争的利器。实施名牌战略就是通过创品牌,增强蔬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促进蔬菜生产的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生产。政府应加大对蔬菜品牌的奖励、扶持力度,在品牌保护、质量认证、基地建设、市场开拓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扶持。有关部门要引导菜农及企业树立名牌意识,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和管理,打造一批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都有影响的知名品牌、驰名商标。目前,要把现有的知名产品做大做强,起到名牌效应。历史上形成的知名产品很多,闻名遐迩,如呼兰的葱、阿城的蒜、双城的菇娘、香坊的紫花油豆角,等等。在加强培育这些名牌产品的同时,要不断挖掘、拓展和培育更多的知名品牌。培育品牌企业。以名牌为纽带,扩大哈尔滨市蔬菜在国内外市场的占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