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掘乡村文化 带动产业发展:对特困革命老区营山县凉风乡金鼓村对口帮扶的思考

2013-08-15 00:45王仲明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四川成都610213
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 2013年3期

王仲明 李 伟(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 四川 成都 610213)

回想80年前——1933年,生活在极其艰苦年代的川北营山的村民们,捐粮捐款又捐物,把自己的亲人送到革命的第一线,为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付出了他们的所有家庭财产,以及无数的年轻生命。人民没有忘记他们,党和政府也没有忘记他们。最近几年除了在经济上安排专项资金扶贫外,还安排了对口帮扶单位对各村进行定点对口帮扶。营山县凉风乡金鼓村就是由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帮扶的乡村。尽管党和政府做了大量的扶贫工作,各个对口帮扶单位也作出了各自不懈的努力,但这些革命老区的现状仍存在着不少的问题,老区人民生活状况还有很多让人忧虑的地方。在对口扶贫中,我们深入调查后发现,改革开放30多年了,生活在川北革命老区的村民的生产条件、居住状况、生活水平、社会保障、人均收入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样的现实让我们感到村民的生产条件和生活水平都与他们在中国革命历史上的付出极不对称。面对这样的状况,我们经过深入、认真的调查,提出以发展乡村文化,促进产业发展的思路。

一、营山县凉风乡金鼓村的现状

金鼓村位于营山县的西北角,与蓬安县交界,地理上基本属于山地丘陵,阳光充足,四季分明,土壤为碱性,浅层岩沙石土壤,全村共由七个社组成,187户村名,共计693人(2012年的人口统计);按国家农业税数字统计,全村耕地为588.5亩,人均年收入按每户人口3.7人计算,人均年收入为1970元人民币(2012年统计数据)。这样的水平不但与发达地区相比有很大的差距,就是按照国家定的年收入2300元贫困标准相比也有不小的距离。全村目前没有工业、商业、手工业。所有农户均以农耕为生计,因为全村人口中17—40岁的男女几乎全部外出进城打工,留在乡村的均为老、弱、病、残以及上学的少年儿童。

全村户户通了电,而且都是国家电网,沼气的普及率也达到了40%,医疗条件虽然比较落后,但农村医疗保险达到了全覆盖。

最近几年得益于党和国家的教育政策,儿童们除免费享受九年义务教育之外,学生们每天还有三元钱(人民币)的营养费。

在农业生产方面,由于劳动力基本外出打工,过去传统的三耕三拔的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方式,已经不复存在;虽然荒地不多,但从长势看,农作物的种植均显得瘦弱粗糙,收成也与过去相比产量减少很多,在农作物种植上基本得不到现金收入,全靠国家每年按每亩地下拨的110元钱得到一点现金收入。

交通上,村里虽然通了水泥路,但由于村民居住方式均为散居,几十年前人们常说的顺口溜“出门一根担,中途一身汗,回家抱药罐”的交通现状况没有太大的改善。交通不便,干旱缺水,靠天吃饭以及封闭保守的思想观念仍然是金鼓村的生产和生活现状。

二、以城乡一体化拉动老区的发展

“城镇体系”(Urban system)称为城市体系,指“在一个相对完整的区域或国家中,由于不同职能分工、不同等级规模,互相依存的城镇集合”。 “城镇体系”的提出,受1983年以来大面积推广“市带县”、“整县改市”的措施影响。由于市政府的管理对象由城市个体,转变为一个相当大区域的城乡兼有的群体,主、客观上需要将城镇纳为一体,进行统一的规划指导。与过去以单个城市为对象的研究相比,以区域内的城镇群体为对象的研究更加科学。

“城乡一体化”(Urban_rurual Intergration)可以概括为城市和乡村在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空间布局上实现整体性的协调发展。这既是一个城乡融合的理想模式,也是一个长期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过程。“城乡一体化”并不是近年的新概念,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就曾经提出过。但在当时却引起了争论:“支持者认为这是人口密集地区的一种可行的城市化道路,反对者则担心会带来农村土地管理和小城镇效率低下等问题”。在传统的观念中,规划的视野更多涉及经济生活领域,因而城市成为了研究和发展的重点,而其他的空间——乡村地域、自然生态地域等却不受重视,即所谓“二元分割”的发展观。在这种观念下,很长时间里乡村地域内的规划相对滞后或孤立,这些地区的发展也极大程度的依赖城镇地区。在将改革重心放在城镇的基础上,规划发展的问题就很难以城乡为整体考虑。

我国经过20多年的高速发展,经济和社会的变化不仅是城乡界限日益模糊,也从更深的层面将城镇与乡村的发展紧密联系到一起。因此,城镇一类的区域空间不再是单向被动地承受城镇的资源耗费和经济、社会的主宰,城乡之间的发展越来越表现为依赖与制约并存、支持与竞争并存的格局。

在这种情况下,“城乡一体化”不是简单的“城乡一样化”。现在,在有些地方,大规模的筑路建房在村镇已经开始。不可否认,发展农村地区经济、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丰富农村生活和精神文明,是“城乡一体化”的目标,但是,以怎样的方式来实现,应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各自的发展计划和发展目标。

针对革命老区营山县凉风乡金鼓村的地域情况,其振兴策略发展可以分层次、分步骤、按计划的推进。

三、大力挖掘乡村自然资源的可利用价值

对于“乡村自然资源”的概括,几乎所有的资料都会用到“丰富”、“独特”。实质上,只要离开城市化高度发展的都市区域,其自然环境的比例总会大于人工环境,相应的,其乡村自然资源也较都市地域丰富。但在同等自然环境下比较,只有少数地区具有特殊的资源,如矿产、能源、药材等,大部分在乡村资源方面同质化程度较高,或者其潜在的特性资源没有充分的发掘。

金鼓村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昼夜温差较大,具有独特的气候条件和土质条件。在调查中,尽管乡民们告诉我们,他们的家乡很穷,什么都没有,既没有矿产资源、也没有旅游资源。但我们告诉村民这里清新的空气、清透的溪流、漫山遍野茂密的植被就是你们最好的资源。这里的气候、土壤却是得天独厚的,适宜栽桑养蚕,开发药材和水果等;金鼓村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盛产小麦、水稻、油菜、红苕、苹果、桃子、柑橘等农作物。

(一)水资源

金鼓村水资源按现有用水状况,在保障农业和生活用水的方面,完全没有问题,但要发展工业,几十年以后,就有可能出现无水可供的现象。因此我们就要注意提高农业节水灌溉率,注重产业结构,尽量避免高耗能产业,提高行业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降低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加强中水及雨水回用设施的建设,努力创建节水型社会,以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土地资源

在土地利用方面,应该对土地利用状况进行调整改造、综合整治,尽量减少住房占用耕地,有效增加耕地面积,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提高土地质量,从而提高利用率和产出率。近年来,在如何合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解决林粮矛盾的问题上,就采取了一些措施:如村旁植树,形成环状林业;路、沟、河旁植树,形成带状林业;实施农果间作,形成块状林业;利用低洼地、废坑塘造林,形成点状林业。既发展了林业生产,又促进了农业增效,实现了农民的增收。

(三) 气候资源

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气候资源,是可持续发展中的一个关键问题,需要运用社会、经济和技术等手段,制定系统的政策。要把它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在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和计划过程中,必须考虑气候及气候变化的影响,在实施城镇化战略、重点工程建设、城乡规划时,必须进行气候影响评价和气候可行性论证,把人类活动对气候资源的影响降到最低,使项目投入使用后对气候资源的利用达到最佳。既要充分利用气候资源的多样性,发展特色农业,大力促进农业产品结构调整,丰富作物品种,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效益。又要促进能源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大力发展环保节能型住宅,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缓气候恶化速度,走循环经济之路。大力开发利用空中水资源,适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有效缓解干旱灾害,保障农作物需水和人畜饮用水,使之产生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四)劳动力资源

金鼓村农村劳动力资源不能得到合理利用,剩余劳动力转移缺乏现代科学理论的指导,造成人不能尽其才,人力资源浪费现象严重。在如今的金鼓村,多半农民都有出去打工的经历,在从事的行业中多半是属于第三产业且年轻人居多。一些原本在农村就有家传手艺的人,在出来打工后却未能有合理的途径发挥自己的特长优势。而部分回乡的农民工因早已不适应农村的生活方式,对耕田种地早已失去了耐心,整日游荡、打牌赌博,不但会对农村的社会治安造成危害,而且还容易滋生犯罪。部分有劳动能力的年轻人返乡后不干活,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年长力衰者仍下地种田,年长者养活年轻者的倒置现象频现。部分回村欲创业者,也因种种原因而遗憾放弃。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更应加强对农村劳动力多途径多方法的培训指导,构建以政府投入为主导的多元培训体系,建立稳定的培训基地,试点采用订单式、定向式、创业式的培训方式,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素质,通过经济手段,鼓励、诱导农民参与培训,让他们真正学会掌握一技谋生之长。多方拓宽合理就地转移剩余劳动力,使农民在家门口也能挣到钱,更有发展之平台。

为此,做如下的思考:

1、建立一个平台,开通三条渠道,推进转移就业

坚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利用一个平台,疏通三条渠道,多元推进金鼓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一个平台:即基层工作网络服务平台。运用新理念、新模式、新体制,建设新“三化”标准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建立了标准化、信息化的人力资源市场。村上配备劳务输出信息(协理)员,进而形成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有人管、有人抓的格局。

三条渠道:

一是示范引领渠道。通过发挥劳务经纪人示范引领作用,制订并实施《劳务经纪人认定管理暂行办法》。对有信誉、有门路、有一定资产抵御风险、有输出经验和成果的能人,由当地政府认定为乡村劳务经纪人,发给他们从事劳务输出的资格证书,让他们从事劳务中介有收入,扩大输出有提成。让他们活跃在基层,在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中发挥出巨大作用和力量。

二是专项对接渠道。通过组织用工单位和培训机构深入村委员会开展专场招聘与培训等对接。借鉴其他市及各县(市)、区,每年都在中心乡镇或集贸市场共组织“春风行动”、“减灾增收”、“就业援助”等专场招聘培训的模式,组织工作人员走村入户发放宣传品,适时开展宣传等活动。有效地推动了金鼓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使各项扶持政策、转移就业和培训信息达到了家喻户晓。

三是媒体传播渠道。通过在电视、广播黄金时段,报纸开辟专栏传递就业信息,让广大农民足不出户就能获得信息。特别是在全村各宣传媒体开辟专栏、专题开展政策、法规宣传;宣传树立不同层面的先进典型;适时发布区域内外就业和培训信息,从而有效地激发金鼓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外出务工创收、增收的致富热情。

2、抓住一个关键,完善三个环节,提升就业质量

就业质量取决于就业能力和素质,就业能力的提升关键是技能培训质量的提升。紧紧抓住一个关键,完善三个环节,有效地提升就业质量。

一个关键:提升技能培训质量。采取社会培训机构自行招生、校企联办、政府招标等方式,对农民工开展技能型转移就业培训。通过采取理论教学在课堂,实践教学在工厂,输出常识培训在村上,专业培训在学校等培训模式,保障技能型转移就业培训质量的提升。

三个环节:

一是资源利用。坚持资源共享。做到公办、民办一视同仁。谁的培训条件好、培训措施得力、培训后就业率高,就由谁承担培训任务,享受培训补贴。

二是培训体系。抓培训机构整顿整合,实施规范的管理机制,采取组织机构申报、专家评审、社会公示、审核认定等措施,对金鼓村劳动力定点培训机构进行认定。

三是培训模式。在实施技能培训工程中,充分发挥定点培训机构的作用,通过实施校企合作,坚持以就业为向导,以提高技能为核心,积极开展订单定向培训。与企业建立了较为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同时,通过实施“技工培训转移工程”,将会形成良好的局面。

3、盯住一个目标,实施三项举措,完善维权服务

富裕农民是加快社会主义城乡一体化建设,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核心。紧盯农民劳务增收这一目标,通过实施三项举措,全力履行服务维权职能,有效的保证务工人员权益不受侵害,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一是不断拓展转移就业基地。通过对劳务人员的集体合同、劳动合同、工资福利、社会保险、劳动保护等方面与用人单位进行了协商谈判,有力地保证金鼓村务工人员的权益。

二是适时开展法律援助和维权服务。务工人员权益受到侵害时,启动法律援助预案,奔赴案发地帮助解决劳动争议纠纷。在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中,乡村两级就业服务部门做到跟踪服务到现场。对成批量的劳务输出,由就业服务部门派员护送,帮助务工人员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务合同,明确工资支付标准和办法,待务工人员上岗稳定后撤回。

三是建立劳务合作诚信保证制度。对外埠使用批量务工人员的用工单位,按照最低成本预留诚信保证金。比例一般按输出人员往返路途费用,或按谈判协议的5个月工资的10%预留。务工人员上岗稳定3个月后无劳动争议的返给用人单位。有争议时作为处理争议的费用。

如此之下,本村的劳动力资源得到有效的开发的与利用。

(五)药材

现代社会以前,由于信息、交通不发达造成的物质供给不平衡,乡村资源状况很大程度决定了一个地区的繁荣程度。拥有需求量较大或特殊资源地区,很容易汇聚人流、交通和商业。金鼓村种植药材300余亩,历史上,药材就对金鼓村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

四、“内发性”与“外援”相结合的发展路径

(一)“内发性”地域开发的理念

“内发性地域开发”,其中心思想是:以地域内在资源和潜在价值为基础进行开发。它所包含的一系列理念,均体现了前面所述的“地域主义”或“地域化”的思想,即强调地域本身的特性——资源、景观、历史、风俗等,以及以地域原住民的主体性。所谓“内”是指区域内已经形成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以及文化产业的现存体系和当地传统习俗等,也称为“内发性”,这些因素正是地域文化产业振兴的必要条件和“原动力”。

与“内发性”相对应的事“外援性”原则。所谓“外”是指营造过程中传统文化产业的新增成分,也成为“外援性计划”,如:水、电、垃圾处理、排污等基础设施建设、交通通讯、公共服务设施、标志设计、环保、经济指标等各项指标的制定、历史文物展示、传统产品的新开发、原住民生活环境的调整与改善,公园绿地规划,将原技术和技法进行数字保存等。“外源性设计”必须在充分保护原有传统文化产业的基础上进行,也就是在激活“内发性”因子的基础上进行,否则将产生被动性、单一性、表面性、短期行为性的后果。

过去许多地域改造,都极力依靠“外力”。大量引入外来引入财力、人力、物力,进行各种各样的旅游开发、景观打造、旧城拆建等。这些建设,很少从因地制宜出发,大多不顾当地的自然、人文条件,进行物理环境改造或者文化的移植、模仿。为了快速呈现经济效益,大多建设追求“多、快、省”。建立在“暴发”的思想基础上的地域营造,有些只能实现短期经济效益,有些则只能成为“烂尾”项目,对地域的生态、文化、经济长期的发展造成更大的障碍。

例如河南新郑市,为进行地域开发、吸引旅游观光,实施了所谓“华夏第一祖龙”工程:修建一个全长达21公里、总投资3亿多元的巨型龙雕塑。工程项目总占地面积10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6万平方米,除“祖龙”之外,还包括:200亩拜祭广场、山门、汉白玉牌坊等,“祖龙”附近还计划修建饭店、宾馆、学校、医院、停车场及其它配套设施。目前由于投资方资金缺乏,工程难以继续进行。筑于山体上的水泥巨龙,不仅与周围环境和当地的文化背景不符,并且对山体植被、水土造成巨大的破坏,其他建设场地侵占了大量耕地。早已被认定为破坏生态的典型违规项目,被国家有关部门叫停。如果要对该景观进行拆除,势必造成资源浪费和二次污染;如不拆除,它造成的生态、人文破坏将长久持续。这样的案例遍布很多地区。

进行地域营造建设的,有许多是经济不发达、欠发达,或是由盛转衰的地区,金鼓村就是经济不发达地区。其如单纯依靠外力难以持续地长期发展,只有通过激活地域内部的自我活力,才能实现经济复苏和可持续发展。

因此,我们的地域营造始终坚持“内发性”先行,由“内”到“外”的准则。注重循序渐进,杜绝急功近利:注重经济、生态、文化多重效益综合发展,杜绝只图“快富”的思维模式和推进原则。

针对金鼓村的“内发性”地域营造,归纳了以下几点具体原则:

1、振兴传统文化产业绝不能透过简单的文化造势活动,去消耗和破坏传统文化产业自身的资源,而是要通过合理的营造活动来激活文化产业的可利用资源的价值。

2、不以一般性产业形态的量值、产量来鉴定产品的标准,而是以区域内特有的传统形式、独特个性、自身魅力来吸引人们的关注和喜爱。

3、严禁乱拆、乱伐、乱建,在原生态中保持传统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民俗习惯、家庭形态。在充分发掘和运用传统文化的同时,尝试性地创作新的与传统文化相关的产品,从而形成新的产业链。

4、让当地政府真正认识到传统文化产业所具备的高度的“生产价值”和建立可持续发展的、长久的“资产价值”。

5、将无形的、有形的、心灵的、朴实的、诚挚的乡民情感融入到每一项产品中,用乡民自己的创意性、想象力、品位感、幸福感来创造每一件作品。

6、用实例来恢复本村乡民的信心,营造生动、活泼的形式来提高乡民参与的兴趣,以吸引更多年轻人主动继承传统,安心驻守原地。

(二) 政府—企业—学校的联合开发模式

在确定了开发所遵循的理念和原则后,如何实现高效的工作成为思考的重点。以往的地域开发实例中,过多的依靠企业投资。常见的做法是,由当地政府规划某个项目,以招商引资的方式,吸引本、外地企业进入开发。这样的益处是,开发所需投资有一定保障,并且由于企业对市场的敏感性,开发全过程不易偏离经济市场规律;其不利处在于开发过多的依赖企业主体,很有可能造成对本土文脉、环境不够重视,使开发在孤立的环境中进行。

地域开发离不开政策导向和行政支持,也需要企业的投入。同时,提高开发过程的科学性、合理性,来自学术上的支持也十分重要。因此,建立“政府—企业—学校”为一体的联合开发模式,是我们计划研究和尝试的又一方向。

在此,有必要详细阐述“学校”这一极参与的重要性和意义。名为“学校”,实际是以学校为主力,包括研究所,社科联、博物馆等于一体的学术团队。在参与计划的过程中,学校方不仅提供理性指导开发计划,从前期论证到计划拟制再到价值评估,都主要由学校、研究所为代表的学术方承担。建立这样的模式,旨在发挥三方各自的优势,能够在开发进程中协调、平衡,最终实现高效的运作。

五、建立“三位一体”的农村产业发展模式

(一)“三位一体”的地域空间理念

在传统的理论中,规划,作为人们改造环境的理性方式,总是在某个城镇或城镇的某个地区内发挥作用。即我们制定的发展规划,是在一定的物理空间范围内。

对现有的地域开发进行比较、归纳后,发现主要的开发是按以下三种地域空间类型进行的:

1、一核多点式

比较常见的地域空间形式,即多个村庄围绕一个中心村庄。这一类空间形式使开发的重点往往处于中心的村庄上,着力于建成区的基础建设。周围的村镇群则作为辅助,发展的主要手段仍集中在传统的农业生产上。

2、散点式

中心村庄与非中心区域均衡的地域空间形式。比较典型的例如甘孜州。全州幅员面积15.3万平方公里,占四川省面积的三分之一,但大部分地区由自然环境和少数名族村落占据,建制镇总数不到30个,分散在全州范围内。此类空间形式内的地域发展,是以保护原生态环境为主,其城镇化水平发展缓慢。

3、两点(或三点)一线式

由两个或三个村庄为中心,包含城乡结合部的地域空间。这类空间的发展方式,除了侧重于向乡镇发展以外,对村庄间由交通联系的区域也比较重视,相应的,区域以外的村庄发展缓慢。

我们的研究对象金鼓村,目前属于第一类和第三类地域空间的混合体。就金鼓村个体而言,是以1000多亩面积建成区为核心,由多个散布周边的村庄组成地区。同时,也是“凉风乡——金鼓村”村庄经济带的一部分。

传统观点中,地域空间范围,应具有一定范围参数,即一定的“域值”:多少平方公里,多少数量的村庄或村庄的集合等。而从规划和经济学的角度看,理想的“地域空间”并不完全依靠实际的物理环境划分。

在我们的地域设计计划中,对“地域空间”进行了重新审视和分析后,建立了一个由:广散的乡村群落构成的地域空间模型,即“三位一体”的地域空间理念。这并非主张脱离现实的物理环境,主观臆造一个理想空间模型。而是一个切实可行并且更优化的空间建立方式:地域营造的物质和环境基础、生产资料、生产力均来自金鼓村周围的村庄;地域产品的市场终端、地域形象的推广外延、以及地区发展的管理、统筹机制,建立在以营山为首的具有产业链的村庄;在这上下两极间进行资源调配和补充、信息处理分析、物流和交通转接等中心环节的实时地,主要建立在金鼓村主管区内。

因此,这种“三位一体”的地域空间,不是以物理界线为依据——甚至在物理环境上,它们之间有相互交叉和逾越,而是由产业建立起他们之间的联系,使之成为了一个可循环、结构紧密的地域空间体系。

(二)“三位一体”的核心基础层营造

金鼓村地区的农村,是地域营造的建设基础。这一层面的营造,主要通过工坊建设、产学机制建设实现。

我们发现地域内,尤其是农村地区的人力资源流失严重是地域营造中的一大棘手问题。日本著名学者宫崎清教授在日本各地的实践中也提到这一点。这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有的问题,即当地的年轻一代,不甘于驻守在其相对不发达、不富裕的家乡,大量涌入城市和发达地区。按照以往的认识“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需要培养造就大量“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而进城务工本身就是“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但问题是,现在向城市转移的劳动力,并不一定都是农村剩余的,有相当部分还是农村急需的。建设新农村,首先应该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价值主体,更是新农村建设的创造主体。

1、产-学-研机制

引入企业、学校、研发机构,共同开发乡村特色的新产品,进行农副产品的深加工。现在金鼓村的乡村特色产品在市面基本上还停留在很粗糙的产品上。我们认为:单纯的复制生产、本末倒置的包装加工,不是文化产品长期发展的方式,在人们不断变化消费习惯的今天,这些产品几乎是昙花一现。因此,对于乡村特色产品的的产业化、市场化开发,需要从一开始就走上良性循环的途径。

产-学-研机制,构筑了乡村特色产品的开发的纵横体系:横向开发注重产量、商品外化的发展,如产品种类、实用性加工、附加值提升、包装优化等;纵向开发注重产品内质的发展,如产品质量、传统性研究、新技术试验、应用性开发等。并且,将产品按性质和价值的不同,分为纯乡村特色产品的、乡村特色产品的产品(包括实用器物、纪念品、礼品副产品等)两大类,其各自发展的侧重点不同。

具体方法是:

1)以学校为主的研究者/群体,企业、机构的技术人员,在当地普及基础知识,以及培训乡村特色产品的制作方法。

2)企业提供产品开发思路、质量监导和市场指导。

将商品按价值分层,定价、包装、整体销售——对于需要进行买卖的商品,提高市场敏锐度和竞争力非常重要,仅依靠当地村民自发生产,是很难实现这一点的。

3)企业、学校、机构提供设备、材料、人才,进行传统技术的复原以及改革实验,将其应用于现代生活。

目前,正在策划 “乡村特色产品的百器”开发,就是联合学校和现代企业的设计、研发资源,将乡村特色产品的的文化符号运用到商业实用物品的制造中。

产-学-研机制,可以有效解决“一把抓”造成的开发矛盾——经济利益与文化本质的矛盾、保留传统与现代化创新的矛盾、批量生产与精品制造的矛盾,使商品按照各自的价值轨道发展。

2、经营产业化

该村要立足核桃、柑橘、蔬菜和中药材等优势产业,优化产业布局,推进标准化生产。实行一个产业、一套标准和一套检测体系等标准化模式。全村优势产业基地稳定在500亩以上,发展专业合作社。

把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作为发展农村经济、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举措,围绕优势资源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首批金鼓村的试点将选在具有乡村特色产品的工坊的区域,形成乡村特色产品的产业链和地域旅游观光的一体化。

3、服务优质化

按照“产业集聚、工业集中、土地集约、管理集成”的要求,全村全力优化工业园区、物流园区建设。要引进现代中药、柑橘加工等4个规模以上农业企业入园。全村对上规模的产业化龙头企业全部实行挂牌保护,并将为每个企业明确一名乡镇领导定点联系;对于挂牌保护的企业,从用地、税费、信贷等方面应给予倾斜,简化手续的办理,全方位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

4、拉长产业链

农业产业化发展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而农业龙头企业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地位不容忽视。通过“三位一体”,可以更大地发挥农业龙头企业作用,拉长产业链。

比如要鼓励农业龙头企业与乡镇、村结对,确定农业生产合作项目,企业需要什么农产品,乡镇引导农民生产什么农产品,一方面解决企业发展的原材料等问题,另一方面,通过订单生产等,以多种方式辐射带动农户,与更多的农户之间建立起稳定的利益关系,形成“共生共荣”的利益共同体。

5、 解决资源限制

在农村,由于财力、物力、人力等资源的限制,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乡镇帮助农民进行了资源的整合。

资源整合后成立金鼓村中心合作社,全村的田地归中心合作社统一耕作,农闲时,农民就是工人。这样,农忙时企业加工也不至于停工,人手缺的难题得到解决,村民则增加了收入。

6、发展文化产业

金鼓村文化产业要立足市场、贴进消费,走多样化的路径。一是可以通过特色金鼓村文化旅游来推出文化产品(这与交通状况密切相关),吸引城市和外地游客前来感受独有的淳朴的金鼓村生活风味;二是可以通过体验经济来多样化展现金鼓村文化的参与互动魅力,将金鼓村生产、生活、民俗、农舍、休闲、养生、田野等系统链接,打造金鼓村文化产业链条;三是开发金鼓村石器、木器、竹器、草编等土特名优工艺品,组织农民进行特色文化产品加工生产和经营;四是组织金鼓村风情、金鼓村婚俗、金鼓村观光、金鼓村耕织、金鼓村喂养等表演和竞赛活动,提供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文化服务;五是开展金鼓村休闲娱乐、地方风味餐饮、感受金鼓村生活等活动,为城市老年人、为旅游者提供居家式服务和自助式生活服务;六是开展金鼓村历史文化展览,生动系统地反映农耕文化的特色和历史等等。这些经营方式,仅是金鼓村文化产业的基本模式,在实践过程中,应鼓励和支持金鼓村产业运营创新。因此,我们的创意、策划、咨询机构和文化艺术专家应重视金鼓村的建设,走进田野,提供智力支持,帮助和扶持金鼓村文化产业的项目定位、产业布局、经营管理和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站在城乡统筹发展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高度,科学发展金鼓村文化产业。

金鼓村文化应该是一片广袤的富矿,蕴含着无限的文化生长空间和市场拓展空间。政府、国有和民营企业完全可以在金鼓村文化产业发展中大显身手、大展宏图。乡镇基层组织应具有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眼光和创造激情,绝不能“守着金饭碗讨饭吃”。如浙江横店农民利用山川风物,打造逼真度高、价格低廉、风格多样、服务周到的中国影视拍摄基地,修建出万里长城、故宫、19世纪南粤广州城等场景,不仅为拍摄影视服务,而且成为新的旅游休闲景区,创造了震惊海内外的“横店模式”。山西晋中榆次后沟村因有保存完好的古村落,一跃成为吸引海内外游客的黄金旅游点。后沟村为此成为中国民间文化遗产保护示范基地。全国各地有不少被文化部命名的特色文化之乡,如“风筝之乡”、“唢呐之乡”、“竹编之乡”、“陶艺之光”、“剪纸之乡”等,这些特色文化的建设一旦与产业融合,必将创造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这里的商机无限,这里展现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亮丽曙光。

金鼓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壮大,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题中之义,是发展农村文化生产力的现实命题。我们应把发展金鼓村文化产业当作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突破口来抓。只要破题了,实践的回答无疑将会激动人心,成效显著,前途光明。

六、结语:开展对口帮扶工作的思考和建议

(一)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完善工作思路

面对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我们应该紧紧抓住对口帮扶这一机遇,把握对口帮扶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进一步完善工作思路。要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工作方针,推进对口帮扶工作格局向政府援助、企业合作、人才交流、社会帮扶深化,工作重点由扶贫解困向产业帮扶、加强经贸合作深化,帮扶手段由计划经济的直接投入向运用市场经济手段深化,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改善民生,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更加注重产业发展,长效增收,优先选择发展一些具有技术含高、能形成产业优势、使帮扶对象受益的种、养、加项目;更加注重优势互补、共谋发展,促进金鼓村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当地主导产业发展的有机衔接、承接转移,完善帮扶工作机制,提高帮扶水平,促进对口帮扶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突出产业发展的重点,着力推动新农村建设

按照“新村建设到哪里,产业规划到哪里”的思路,加快畜牧、核桃、柑橘等特色产业片、产业带、产业园建设,发展一批农产品基地。要把培育龙头企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进农业产业化,让贫困农户都进入产业链,实现持续增收,夯实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二是要突出惠民解困,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通过前几年对口帮扶项目的实施和国家投入的加大,当地学校、医务室等建设有了明显改善,今后的帮扶重点应加大农田水利、安全饮水、村道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卫生和教育的帮扶重点应转向教师、医生的双向交流和技术培训,广泛开展支医、支教、社会助学。三是突出人力资源开发,加强技能培训。重点加强农民实用技术培训,以及村庄干部、产业发展带头人、致富能手、创业人员的培训,使每个贫困家庭有一个农业技术明白人、一个具有务工技能的劳动力,实现“培训一人,输出一人,脱贫一户”。四是突出经贸合作,推进产业承接转移。注重加强对金鼓村产业调整动态、产业转移政策的研究,打造投资环境,抓紧城乡产业合作园的建设,开展经贸合作,引导外地企业在产业转移中首选金鼓村。

(三)进一步创新帮扶方式,提升帮扶质量

新一轮对口帮扶工作要适应新阶段扶贫开发形势的要求,着力在帮扶方式上实现“四个转变”。一是帮扶形式上从单向帮扶为主向合作共赢转变。把金鼓村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相结合,在技术、经贸等方面开展合作,创造一个互利双赢、可持续合作发展的良好局面。二是帮扶投入上从直接投入为主向间接投入为主转变。逐步探索将帮扶资金转化为项目建设,激发贫困地区自主投入的积极性。三是帮扶手段上从均衡用力、分散投入向集中力量、整村连片推进转变。始终突出重点贫困区域这一主战场,改变撒胡椒面的方式,集中力量、资金、技术,选择有示范带动作用的贫困区域,全面推进区域内的生活基础设施、社会事业、产业等的建设,做到“帮扶一片,就脱贫一片”,以点带面,循序渐进,推动全局。四是帮扶力量上从政府为主向社会为主的转变。在增加政府帮扶资金的同时,从社会筹集更多的财力、物力、智力,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形成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对口帮扶工作格局。

(四)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保障对口帮扶工作有效推进

一要进一步完善工作交流沟通机制。加大信息交流和工作沟通的力度,建立工作通报制度,特别是建立党政主要领导一年一次的互访制度、部门的不定期互访制度,定期协调研究对口帮扶工作,互通情况,加强磋商,增强帮扶工作的针对性。二要完善绩效考评考核机制。根据贫困地区实际,结合扶贫规划纲要的实施,制定相应的对口帮扶规划和考核办法,明确帮扶项目、实物量、绩效评估、责任考核等,使得对口帮扶这一政治任务具体化。三要建立规范的项目管理机制。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项目管理,加强对帮扶项目的指导和监管,规范帮扶项目管理,提高帮扶项目效益。形成稳定有效的对口帮扶工作机制,促进对口帮扶正常化、规范化、长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