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期民办高校群体事件问题研究——以心理干预与社工实务为视角

2013-08-15 00:44谢丽仪
韶关学院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民办高校群体心理

谢丽仪

(肇庆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公共教学部,广东 肇庆 526020)

社会转型期民办高校群体事件问题研究
——以心理干预与社工实务为视角

谢丽仪

(肇庆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公共教学部,广东 肇庆 526020)

社会转型导致社会各个阶层利益的分化,整个社会进入了危机事件的多发期。民办高校作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产物,其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此类学校在开展教育管理及维稳工作时,需要摒除高校教育习俗性认识,运用一种更能使教育对象接受,获得教育对象认同的工作手法——心理干预与社工实务,对民办高校群体事件进行有效的预防与化解,同时扩展教育工作的视野,更好地开展教育实践。

社会转型;民办高校;群体事件;心理干预;社工实务

一、引言

1979年以来,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化,社会形态从计划经济社会向市场经济社会转变,人们基于理智思考,建立了有利益关系的、管理规范的人类共同生活。自辛亥革命以来,采取激进的方式进行社会变革成为推进社会转型的重要手段。然而,当人们为实现某一目的,采取过于激进甚至近乎极端的手段,如破坏公私财物、危害人身安全等,以表达自身诉求、争取和维护切身权益,造成对他人以及社会秩序产生重大负面影响时,这种行为便被定义为“群体性事件”。

我国目前的转型时期是一种体制内的、有计划的转型,也就是处于政府的强势控制之下的转型,这是一种温和的转型模式,但是与任何转型一样,接踵而至的是一系列的社会、经济、政治问题[1]。在我们积极对外开放的同时,外来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造成剧烈的冲击,人们的观念在极大程度上遭受到影响,随之而来的,是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价值体系的明显变化。在这些人群之中,充满朝气、思维活跃、求知欲强的大学生们,由于社会经验少、思想不够成熟,更容易陷入对外来文化认知上的误区,从而策划或参与群体事件。

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化和发展,高校实施扩招,民办高校学生与公办高校学生相比,其特殊性越加明显,反映在:1.生源背景复杂,素质参差不齐、良莠不分;2.人格方面,普遍优越感强、自我意识强,表现能力强,思维活跃,但行为偏激;3.学习能力方面,尽管不乏佼佼者,但普遍学习基础差,自律能力不强,自觉性较差。4.心理稳定性方面,学习上的自卑与生活上的优越感交替存在,造成心态变化动荡较大、稳定性差。5.认知发展方面,经验主义大于理性,法律意识薄弱,容易产生盲目跟风的从众心理、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借机泄愤的投机心理。民办高校学生的特殊性,导致群体事件发生在民办高校中的几率大大高于公办学校。

不少青少年在与同学交往、与家人相处、性的诱惑、学业压力及自我形象的建立等方面,因为不敢承受这些挑战产生了压力而导致其自尊心受损,使他们不愿承担、不敢面对逆境的挑战,从而产生了“偏差行为”。如果我们不能给这些有“问题行为”的青少年以及时的、有效的帮助、支持、引导、治疗、保护及培育,就可能使他们的问题进一步加深,从而给青少年个人与社会造成潜在的损害和危害。因此,潜藏在社会问题下的可能犯罪的青少年偏差行为原因值得我们去关切,也值得我们花更多的成本投人到“青少年纠偏之道”的探索之中[2]。民办高校群体事件的发生,不仅影响民办高校在社会中的声誉,更直接影响着高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对社会转型时期民办高校的群体事件进行研究,是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一大课题,对维护学校稳定、提高学校美誉度、增强学校竞争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群体事件的定性分析

(一)群体事件属于侵略性集群行为

集群行为是指一种相当数量的群众自发产生的,不受正常社会规范约束的狂热行为。根据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罗杰布朗(R·W·Brown)对集群行为进行分类,把群体事件归为侵略性集群行为。

侵略性集群行为具有如下三个明显的特征:

第一,每位参与者的情绪都异常兴奋,失去了正常的理智思索,在认识上持有偏见,无法反省和控制自己的行为;

第二,群体内成员相互间能迅速传递信息,而且这些信息在短时间内被迅速接受。

第三,由于参加者被情绪支配,极容易做出背离正常的社会规范、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

(二)群体事件所形成的群体属于非正式群体

非正式群体是指那些自发产生的,无明确规章的,成员的地位与角色、权力与义务都不确定的群体。此类群体往往以共同的利益、观点为基础,以感情为纽带,有较强的内聚力和较高的行为一致性[3]316。

非正式群体内存在非正式规范,即一种关于群体忠诚的非正式的、非书面的规章。这些规章对群体成员行为规范的约束力,远远胜过正式的主体文化规范。

三、个体参与群体事件的心理分析

(一)受人格结构中的“本我”所驱动

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是由“本我”、“自我”、“超我”三个部分组成的整体,这三部分的交互作用就决定了人在社会化过程中所产生的思想及行为。

本我是人格结构中最原始的部分,处在人格最基本的层次当中。它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动物性的本能冲动,其中又以性冲动和侵犯冲动为主。本我由“快乐原则”所支配,因而,当人格中“本我”较为强大时,人的行为便会罔顾道德规范的约束,显得混乱而又缺乏理性,为追求满足而不择手段。因为这些行为甚至是在潜意识中进行的,所以具有盲目性、破坏性和不可抑制性。

群体事件属于一种侵犯行为。弗洛伊德认为:侵犯是一种本能,是人与生俱来的驱动力,每人都有一个本能侵犯性能量的储存器。群体事件的发生,正是侵犯性能量发泄的一种形式,是被压抑在下意识中的潜在欲望在寻找发泄。

(二)未能正确处理成长中青春期和成年早期面临的冲突

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埃里克森认为:人格的发展可分为八个阶段,为了完善人格,人在每一个阶段都需要克服一个主要的矛盾或危机,完成需要解决的任务。

处在青春期和成年早期交接中的高校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形成了自己的判断和评价,自我意识增强,情感更加丰富,但是狭隘的知识面使得他们缺乏对世界较为全面的了解,因此,他们在本能冲动高涨与新的社会要求双重压力下感到困扰,思想和情感处于一种冲突和混乱之中。当他们不能克服自我角色的混乱,得不到学校或家庭正确的诱导与锻炼的机会,就会导致个体产生自我混淆。当他们陷入同一性危机当中时,极容易受不良朋辈的影响,加入群体事件行动中来,寻求心灵上的归属。

(三)道德水平发展的局限性

美国当代发展心理学家科尔伯格在其道德发展学说中,把人的道德发展过程分为前习俗、习俗、后习俗三个水平和六个阶段[3]61。他强调道德发展是认知发展的一部分,人的认知的发展,即更强大、更清晰的“自我”的形成,是一个通过与外在世界不断交互,于内心不断形成一系列判断标准的过程。这些标准影响了我们看待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态度,并且对我们所做出的行为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15岁以上的人一般处在后习俗水平。处在后习俗水平第五个阶段的人,道德判断已超出世俗的法律与权威的标准,认为他们大多数的价值和观点应该与他们所属的群体所订立的契约相一致。处在后习俗水平第六个阶段的人,遵循的原则包括全人类的正义、人性的尊严以及人的价值。

参与群体事件的高校学生,处在第五和第六个阶段的过渡期,他们遵循所属群体的价值观,将广义的“全人类的正义、人性的尊严、人的价值”理解为狭义的“群体的最大利益”,他们打着“正义”的旗号,以“超越法律”的心态,牟取自身所在群体的利益。

四、群体事件的预防与化解

传统的预防和化解群体事件的办法,主要是通过家庭、学校、社会、法律法规进行管教与控制。事实上,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的深入,三个方面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功能弱化。

从个体心理进行分析,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尊重、欣赏、称赞、支持、关怀,因此,应用社会心理学与社会工作学的专业手法预防与化解群体事件,能够有效避免群体事件带来的影响,同时能够体现更多的人性关怀。

(一)心理干预手法的运用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社会更关注经济的发展,忽视了高速发展所带来的急剧变化给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的心理造成的负面影响。青少年受社会各种不同的价值评判标准所影响,当这些标准发生冲突时,一旦矛盾凸现,就可能导致群体事件的发生。一直以来,青少年群体都是党中央所关注的主要对象,尤其是关心青少年的心理教育方面。目前,青少年群体还存在诸多心理方面的问题,需要有效的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4]。

1.应用移情关系

移情是精神分析的一个用语,指对象将对一个客体的情感,转移到另一个客体或另一个人身上。这些情感长期被压抑着而无处释放,甚至成为了心理问题的一个“情结”。这个“情结”指的是对象在早期生活中和那些对其心理影响较大的人接触时的态度与反应模式将会带入其随后的成年生活中。

在向参与群体事件的高校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时,通过观察、分析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态度、感情与欲望等,了解他们潜意识的心理活动表现,让他们宣泄积压的心理能量以达到心理平衡,指导他们矫正对人的感情,从而改善人际关系。

2.心理危机干预

心理危机是指当一个人面临某些使正常的生活秩序受到干扰的重大生活事件时,原有的应对机制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能满足他们当前的需要,从而使生理和心理遭受到强烈的刺激,超过了个体的心理或体质的承受能力,导致思维和行为处于一种失衡的状态。

心理危机是一种应激障碍,不仅导致个体产生巨大痛苦,甚至可能导致自杀、暴力等严重后果。参与群体事件的高校学生,往往是因维护所在群体某种利益或者表达对社会转型期内某些问题、校内某些现象的不满而组织策划群体事件,他们其实正处于心理危机当中,对事件和围绕事件的境遇进行了错误的思维,紊乱的心理状态使得他们在短时间内失去理智思索,在群体成员鼓动下做出过激行为。

为有效避免自伤及伤害到他人,尽快恢复心理平衡与动力,有必要对他们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帮助他们克服和脱离危机,有效地驾驭因创伤而引起的精神痛苦,使其产生新的自我认识、新的生存能力和生存方式,协助他们创建良好的人际关系,寻求有效的支持系统。

另外,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对学生进行危机意识教育,有意识地运用教学手段,创设相应的刺激环境,展示事物的危机因素,促使学生危机意识的形成,激发他们心理和意识上的危机感应和危机意识,养成居安思危、处变不惊的良好心理素质,并形成自觉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化解危机,积极面对人生。

(二)社工实务手法的运用

个体生活在社会之中,除了需要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调适自我功能、促进人格发展外,还需要学习人际交往的方法与技巧,与他人建立良性互动,以改善生活环境,承担社会责任。学校社会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解决阻碍学生正常学习生活的各种问题,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对条件和环境[5]。适当运用社工实务手法,可以促使学生更好地激发个人的才能,尽可能地满足个体需要及更好地发挥个体社会功能。

1.角色扮演与角色学习

角色扮演,是指人们按照其特定的地位和所处的情境而表现出来的行为。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符号互动论创始人米德认为:人们具备能够辨认和理解他人所使用的交往符号的意义并通过角色而预知对方的反应的能力。在向参与群体事件的高校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时,能够通过角色扮演这一行为矫正方法,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群体事件冲突对象的角色之中,去考虑可能出现的各种情绪、姿态、言语、语气以及身体位置和实际场所等,学会洞悉他人态度和行为意向,学习改变自己旧有的行为,进而改变自己对某一问题的看法。

角色学习是指以个体认同的参照对象作为学习的榜样与楷模,使自己学习到新的行为。在向参与群体事件的高校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时,可以采取角色学习方法,鼓励他们向优秀的老师、学生或其他向往的、认同的对象进行学习,学会正确的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方法。

2.理性情绪行为治疗

理性情绪行为疗法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亚伯·艾利斯创立的一种心理治疗理论与方法。ABC理论是理性情绪行为治疗的核心理论,A代表诱发事件,B代表个体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及评价,C代表继这一事件后,个体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艾利斯认为:B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和行为反应的更直接的原因。ABC理论认为:个体的认识系统产生非理性、不现实的信念,是导致其情绪障碍的根本原因。

在向参与群体事件的高校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时,可以采用 “与不理性信念辩论”、“理性情绪想象”、“家庭作业及行动”等方法,对他们的不理性信念和行为进行分析和矫正,帮助他们以理性的思维方式替代不理性的思维方式,以理性的信念替代不理性的信念,最大限度地减少不理性信念给他们的情绪带来的不良影响,以改变认知为主的治疗方式来帮助他们减少或消除已有的情绪障碍。

3.优势视角

优势视角是一种关注人的内在力量和优势资源的视角,这种视角把人们及其环境中的优势和资源作为社会工作助人过程中所关注的焦点,而非关注其问题和病理。

运用“优势视角”理念,引导群体事件参与者以另一种态度去思考自己的问题与寻求改变的机会,协助他们寻找自身的力量与身边存在的或未被发掘的资源;培养他们“抗逆力”的形成,鼓励他们正确看待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挫折与困难,将问题看成是非常具有价值的挑战与机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了自己多方面的能力,同时为应对下一次的危机做好更充足的准备。“优势视角”能够使得问题对于群体事件的双方的危险性降低,从而提高双方解决问题的动机。

在群体事件的化解过程中,学校应主动改变沟通模式,引入“优势视角”的理念,与群体事件参与者处在彼此信任合作的和谐关系中,充分调动其潜能与积极性,共同探讨研究问题,协助他们改善和提高自身社会功能,鼓励他们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1]花蓉,付春江.社会转型期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心理原因探析[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94-97.

[2]李晓凤,佘双好.青少年偏差行为研究——兼论学校社会工作辅导的介入空间[J].当代青年研究,2004(3):22-25.

[3]全国13所高等院校《社会心理学》编写组.社会心理学[M].3版.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4]陈光辉.青少年的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从学校新公共管理学角度与社会工作角度探究[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13-15.

[5]宣兆凯.学校社会工作[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30.

Study on the Private Colleges Group Events Problems in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 Period:A Reflection of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and Social Work Practice

XIE Li-yi
(Public Education Department,Zhaoqing Business and Technology College,Zhaoqing 526020,Guangdong,China)

Social transformation leads to the differentiation of the interests among various sections of the society.The whole society is in the period of occurrence frequency of public crisis.To be the product of the popular higher education,private colleges have special educated targets who determine the colleges should choose the methods: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and social work practice which are more accepted and identified by there educated targets in educational management and defend stability instead of use the conventional knowledge in higher education.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and social work practice can help prevent and defuse the group events effectively,open up our horizons in educational work and carry out educational practice more easily.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 period;private colleges;group events;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social work practice

G648.7

1007-5348(2013)01-0201-04

2012-10-26

谢丽仪(1985-),女,广东肇庆人,肇庆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公共教学部教师,主要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责任编辑:薄 言)

猜你喜欢
民办高校群体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心理感受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民办高校生存风险管理探析——从民办高校资金链断裂出现的生存危机说起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
民办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与自我概念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