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田 鑫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手段似乎只有黑板、尺子、粉笔,偶尔加一些模型。但随着信息化的普及和应用,多媒体日渐凸显其重要性,不仅使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师生互动方式得到变革,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小学生年龄小,上课易疲劳,精神易分散,可能就会失去注意力,造成课堂效率低下。然而,“注意是知识的门户”、“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的注意和兴趣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学习兴趣往往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因。而“多媒体”的合理运用能使这些因素得到优化,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一个鲜活的、直观的、有趣的、能够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问题情境,则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教学”,它图文并茂,声像并举,生动活波,极有趣味性,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教学活动中不断激发学生的兴奋点,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为后续的教学创设了很好的情境。使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变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所以我们教师善于利用多媒体讲述故事、做游戏、展示实物等来创设情境,以使一些教学内容变得有趣味一点。
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比较抽象的问题,如果只通过简单、枯燥的讲述,很难在学生头脑中形成表象,不利于学生掌握。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能快速地展示大量的学习内容,既省时又高效,不仅能把高度抽象的知识直观显示出来,而且有较强的刺激作用,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有助于学生对重点内容的掌握和难点内容的突破。
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需要,把固态的数学知识联系起来,化静为动,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发挥多媒体教学动态感知的优势,创设情境,激励学生猜想、想象和联想,开拓学生的思路,增强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在做单元或章节复习时,学生往往会把复习课误当成练习课,忽略了复习课的重要性,不能把欠缺知识点及时补漏。这就需要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正确找准兴奋点,合理把握课堂,有效利用学生有意注意时间。在复习课上,我运用多媒体构建知识脑图的方法,收效良好。这种方法不仅把知识“网络化”,而且又理清了学生的思路,并时刻给学生以新鲜感。
“反馈”是指控制系统把输出信息的结果“返回传入”影响信息再输出所起的调节控制作用。教学活动是一种复杂的信息交流活动,通过反馈信息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任务的某些重要部分,使矛盾突出,有利于学习难点的解决,反馈越及时越有利于学习。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计算机可随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反馈他们既看到自己的进步,又知道了自己的不足,促使自我激励,获得“独立发现的愉快体验”,从而不断提高内部驱动力。
在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学会上网搜索网页信息。鼓励孩子利用课余时间上网搜集课程背景知识,有利于扩大孩子知识面。课后学生在此观看多媒体课件,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整理。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
虽然多媒体在教学当中有这么多优点,但我们仍应避免课件“喧宾夺主”,更不能从头至尾都用计算机来教学,对其他常规媒体不屑一顾。突遇停电或其他原因无法使用课件导致无法上课。此类现象实在是多媒体教学的悲哀。应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媒体,让计算机与其他常规媒体有机结合,“和平共处”。
多媒体是把“双刃剑”,成败只在举手间!巧用多媒体,恰当地选准多媒体与数学课堂教学的最佳结合点就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发挥其最大功效,就可以减轻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负担,提高教学效率,有效培养更多的创造性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