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慧峰
(作者为鲁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陈宇涵)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软实力、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是一个城市活力与魅力的重要源泉。基于这种认识,俞祖华、周霞、王鹏飞近期出版的《璀璨明珠——烟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览》(山东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着眼于追寻城市文脉与城市记忆,对烟台这座“最佳魅力城市”所拥有的非物质文化资源,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挖掘与梳理。该著作注意了以下“三个结合”:
一是点与面的结合。从全国性的角度,选择了烟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观测与探索的重点,但又着眼于全国,探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原则等更宏观层面的问题。如“绪论”中结合烟台的情况谈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全”是我国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方面,关系到国家文化文化多样性的文化生态安全,关系到国家文化资源的安全,关系到国家文化主权的安全,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因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一个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关系到一个城市的人文环境与文化品位,关系到一个城市的城市文脉与城市记忆,关系到一个城市的独特城市个性,是一个城市综合实力与城市形象的要素、是一个城市的根和魂。从烟台市的角度,重点关注了海阳大秧歌、蓝关戏、胶东大鼓、八仙传说、长岛渔号、胶东全真道教音乐、八卦鼓舞、螳螂拳、莱州草辫 、掖县滑石雕刻、黄金溜槽堆石砌灶冶炼技艺、渔灯节、烟台剪纸等烟台市13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也全面介绍了29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78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还介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4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13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71人。
二是学理研讨与应用对策的结合。论著既重视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应用的学理背景,又着眼于为烟台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应用工作提出有针对性、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理论层面如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特点的分析,指出其具有独特性、活态性、传承性、流变性、综合性、民族性、地域性等特点。这种分析紧扣着烟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际情况进行。论著分析了在烟台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围绕“烟台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应用策略”,提出了12条建议: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应用工作的思想认识;出台与完善烟台本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应用的相关政策;对烟台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再普查,不断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加强对海阳大秧歌及烟台市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工作;建立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机制,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队伍建设;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项扶持资金;积极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地,促进并规范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基地内的产业化运作;探索建立文化生态村保护区;探索举办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烟台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展;加强烟台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等。
三是历史寻踪与现状调研、文献解读与田野调查、传承意识与现实关怀的结合。论著对烟台市的13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每一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都追溯起源,明确特点,介绍传承,探讨历史影响和当代价值。对海阳秧歌,就追溯了从1425年兴起于大嵩卫城(今凤城)到今年亮相于第三届亚洲沙滩运动会开幕式的600多年的历程。在具体方法上,论著作者深知“我们有志于非遗抢救和保护的人除了要对历史与现实做出缜密的‘形而上’的思考外,更要迈开双脚到田野里去做‘形而下’的探究,到一线的现实生活中去观察、体验、探索、发现、记录。立足田野是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佳选择,它不仅要用传统文字的、照相的记录,还要用声音和动态图像的记录”。在学士志趣上,作者既有强烈的现实关怀,对“研究历史文化资源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发展、振兴、开发半岛蓝色经济区文化产业中的作用”有所思考;又有深厚的文化传承意识,指出“要正确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主要在于历史文化传承,在于保护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与精神特征,在于延续人类文明的悠远记忆,在于守护人类的精神家园,要避免以极度膨胀的经济思维去对待‘非物质文化遗产’,避免过度的经济开发、旅游开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造成扭曲与破坏。尤其是对一些濒危项目要采取抢救性保护的方式,慎谈‘开发’,慎谈‘经济效益’,尽最大可能保证核心元素的本真传承,坚持核心技艺的手工制作,避免以现代手段‘改编’‘非遗’,将其弄得不伦不类”。
作为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方面的开拓性成果,相信该论著出版对我市营造重视文化资源保护的社会氛围,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