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元旭
(福州职业技术学院 应用外语系,福建 福州 350108)
《六祖坛经》是中国唯一一本非佛所说而被誉为佛经的佛教经典,一般被认为是禅宗的六祖惠能(638-713)所说,弟子法海所记,是禅宗最重要的经典之一。禅宗在中国历史上影响之大与《六祖坛经》有着直接的关系,但是,由于语言的限制《六祖坛经》的影响仅限于中国或周边国家,因此一些佛教人士很早就致力于《六祖坛经》的英译。1930年,黄茂林先生率先将《六祖坛经》译成英文,先后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出版发行,影响甚大。据记载,当时英国伦敦佛教会购买一百多本,在英国销售一空。由此带动了《六祖坛经》的英译,迄今为止《六祖坛经》已经有20个左右的英译本。黄茂林先生的英译本也成了《六祖坛经》英译参考的最有价值的范本。本文选取黄茂林先生的《六祖坛经》英译本为例,分析其翻译手法,翻译难点及存在的问题。
黄茂林(1897-1933)广东顺德人,出生于香港,23岁时毕业于香港皇仁书院,精通英文,曾在香港与英国人一起研究佛法,创办英文 《中国佛教杂志》,向国外宣扬佛法。民国初年在上海担任英文翻译,后来皈依太虚法师。1930年受友人之请将《六祖坛经》译成英文。1931年赴印度、锡金攻研巴利文及梵文,感染肺结核病,1933年于疗养期间不幸溺死,年四十岁。
黄茂林先生在中国佛经英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是第一个把《六祖坛经》译成英文的人,其贡献不言而喻,其艰难程度也可想而知,因为第一个翻译的人无任何可参考的资料,白手起家。这既需要译者有良好的英语表达能力,更需要对古文的原义,尤其是对经文的佛学原义要有精准的把握与解读,否则无法完成这样的翻译。对经文的精准解读可能是佛经翻译中所面临的最大难处,许多英文造诣极好的人都望而止步,其原因就在于此。
从整体上看,黄茂林先生的译文平实易读,使用地道的英文表达,较少使用英语的习语翻译,较少使用中国式的英语表述,译者的英文功底相当扎实,有些地方的翻译得极好,令人拍案叫绝。有些译文完全可以拿来作为翻译的范例来学习。如:“秀乃思惟,不如向廊下书著,从他和尚看見,忽若道好,即出礼拜,云是秀作;若道不堪,枉向山中数年,受人礼拜,更修何道?”译:Then he suggested to himself,“It would be better for me to write it on the wall of the corridor and let the Patriarch see it himself.In case he approves it,I shall come out to pay him homage and tell him that it is done by me;but if he disapproves it,then I would have wasted of several years’time on this mountain in receiving homage from others,while I by no means deserve it!In that case,what progress have I made in learning Buddhism?”[1]26
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没意智 。译:You should know that the lowest class people may have the sharpest wit,while the highest may be in want of intelligence.[1]28
诸佛妙理,非关文字。译:The profundity of the teaching of the various Buddhas has nothing to do with the written language.[1]42
但信佛无言,莲花从口发。译:If you only believe that Buddha speaks no words(i.e.Truth is ineffable).Then the Lotus will blossom in your mouth(i.e.you will then know the right way to recite a Sutra)[1]45
这些翻译都极为平实可读,生动达意,可见译者的英语造诣之高,对原文的把握之准确。
译者对佛学有非常良好的修养和认识,对原文有相当正确的解读,这才保证了译文能忠实地再现原文。译文严谨、忠实原文这也是佛经英译乃至所有翻译的基本准则,由于佛经是宗教经典,正确地解读原文、忠实地再现原文就显得更为重要。黄茂林先生多年专研佛法,在佛学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对佛法具有较为深入的理解,这就为他正确解读经文提供了条件。黄茂林先生翻译的特点归纳起来就是:译文平实易懂,对原文解读准确,翻译方法运用多样,直译和意译运用灵活。译文流畅地道,正确翻译佛教术语和偈颂,适当使用注释处理难懂的词语;并能较好地处理东西方文化差异,对文言文的翻译处理手法得当。
佛经的翻译是一种特殊的翻译,佛教的大量术语基本来源于古老的印度梵文,这些术语都有特定的含义,有些是与其他宗教的术语完全不同的,也无法译成英文。因此,直接使用这些术语成了翻译佛经的惯例,除了直接使用梵文之外还需要某些注释,这也是其他翻译中少见的现象。黄茂林先生的译文也不例外,如:
烦恼即菩提。译:Klesa(infection or defilement)is Bodhi(enlightenment)
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译:He who is an adept in the discrimination of various Dharmalakshana(things and phenomena)will be immovably installed in the First Principle(i,e.The blissful abiding place of the Holy or Nirvana)[1]40
自性 self-nature(Bobhi),佛经 Sutra(Buddhist Scripture),金刚经 Diamond Sutra(Vagrakkhedika or Diamond Cutter),楞严经 Lankavatara1 (a Buddhist scripture),智慧 Prajna(transcendental Wisdom)[1]123
福田merits(a title of honour given to monks,as they afford best opportunities to others to sow the“seed”of merits)[1]125
这种翻译方法是佛经翻译的独特性所决定的,这些注释会帮助读者更容易理解原文,它是必要的,但同时也难免造成译文臃肿繁琐的现象,给阅读带来某些负面的影响。
直译和意译问题历来都是翻译中争论的焦点。目前被多数译者认同的方法就是直译和意译的结合运用,既强调要忠实原文,也不要 “硬译”,“死译”,使译文能更好地传达原义。
在佛经的翻译过程中,由玄奘大师制定的“五不翻”原则得到广泛的运用,这“五不翻”即密义不翻(如咒语,要音译),含义多不翻(即一词多义的),我们没有的不翻,已经有翻的不翻,意义只可意会的不翻(要音译)。这“五不翻”的翻译方法在佛经的英译中也被译者所采用,这也是译文使用大量注释的原因之一。黄茂林先生在译文中很好地把握直译和意译的关系,使译文在准确传达原义的基础上又不失变化和文采。达意和文采往往是很难调和的,黄茂林先生在直译和意译的处理上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
佛经里存在的倒装、提挈句法,散文诗歌语言交错,偈颂等现象一直是译者较难处理的内容,黄茂林先生在译文中较好地依据英文的文体风格对这些语言现象作灵活的调整处理,这样才能使译文通畅可读。他的译文既考虑到佛经翻译的严肃性、忠实原文的必要性,又能灵活处理疑难的问题,加强了译文的可读性和流畅性,保持了佛经原本的风格,同时又兼顾译入语的语言文化特征,使其庄严性和可读性完美融合,达到了佛经翻译的目的[3]45。
黄茂林先生译文语言风格就是使用地道的现代英语语言翻译佛经,语言流畅,易懂,避免英语长句的使用,避免生僻词汇的使用,充分考虑英文的可读性。这部《六祖坛经》英译本是第一部英译本,可以说是一部相当成功的译本。黄茂林先生也和多数译者一样将原文的文言文翻译成普通英语,这是汉译英的一种通常做法,其主要原因是英语的古体形式与现代英语的差别不大,这和汉语的情况不同,如果刻意将古汉语译成古英语绝大多数形式无法表达,更会使译文晦涩难懂。
由于佛经翻译的特殊性,译者除了要具备英汉两种语言知识及能力外,还要对佛教术语有专门的了解,对佛学知识有专门的掌握,如果这方面的知识匮乏就会给佛经英译带来障碍。
佛经英译的过程中,有两个困难需要首先克服,佛经的原文既是古汉语又是佛经,这就需要译者既能正确解读古汉语,还要具有良好的佛学知识,如果不具备这两种能力,译者就无法完成译经的工作。由于古汉语的会意性,含义的模糊性使得许多译者在理解原文的含义上存在许多分歧和困难。例如:何期自性能生方法。译:Who would have thought that the self-nature bring forth all Dharma!汉语的“法”含义较多,既指存在的事物也指方法,佛学的“万法”就是指所有事物。这里的Dharma应该用things来翻译,梵文Dharma有多种含义,如果这里使用Dharma翻译万法就会造成误解[3]46。
黄茂林先生《六祖坛经》英译本可以说相当完善的,是很难得的译本,但是仔细阅读仍会发现一些对原文误读的地方,如下面几处:
为是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之法。译:Be cause that would mean two ways,I replied.There cannot be two ways in Buddhism.There is one way only.这里的翻译无法将“不二”译出,因为“不二”是佛法的至高境界,是非一不二之意,简单译为one way only是不妥的,如果强以此翻译就要使用注释说明。
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译:To him who does not know his own mind,it would be of no use to learn Buddhism.这里的own mind应该用self-nature来翻译。Mind 是意识心,这里的“本心”应该是指真心[1]127。
官僚道俗。译:government officials,Taoists and Laymen此处“道俗”译成:Taoists and Laymen不准确,这里的“道”应该指修道之人,并不是指道士,过去有“道人”的称谓,是指佛教的出家人。
自性迷即是众生。译:He who is kept in ignorance of his self-nature is an ordinary being.此句翻译有望文生义之嫌,ignorance of his self-nature自性的愚痴,此语不通,应译为:He who is kept in ignorance without realizing his self-nature is an ordinary being.
佛经的翻译很容易受到母语文化的影响,形成干扰性的英语变体,因为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性,很多佛教的词语和意义是很难传达的,这就给中国式英语的使用创造了便利。有些汉语的双关语很难翻译,或者无法传达,所以多数译者都是直译,如:
问:“谁人传授?”曰:“能者得之。”译:“To whom was the Dharma handed?”“The expert gained it.”这句最好译为:The person who deserves gained it.”这里的“能”有双关语的意味,即暗指惠能,也指有能力者,但这一点很难译出。
“渡”的翻译:get you across.(an allusion to the sea of birth and death which one has to go across before the shore of Nirvana can be reached)
迷时师度,悟了自度。译:Under illusion,it is you who get me across;but after enlightenment,I should cross it myself.这里的“度”有双关语的意思,但英译无法译出。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翻译就是文化的交流,文化交流必然伴随着语言思维习惯的相互影响和渗透。因此,处理好因文化差异而带来的种种问题非常必要。黄茂林先生的译本给我们一些启示,不能单纯用译入语的思维习惯取代原文的思维习惯,巧妙地转化文化差异的影响是佛经英译的重要任务。
佛经的英译是一项特殊的翻译工作,除了精通英汉两种语言外,译者必须对精通佛学教义,掌握了解大量的佛学术语,尤其是许多梵文的佛学术语,不要说一名译者需要具备相当多的技能才能从事翻译,就是对一名普通的读者来说,如果对大乘佛法的奥义了解甚少的话,阅读《六祖坛经》也是隐晦难懂的。另一方面,翻译也是文化的转换,文化的差异性是翻译遇到的主要难题,找到融合不同文化的切入点,需要译者同时深入了解佛教文化和译入语文化,只有这样才能正确传达原文的意义[4]。
:
[1]黄茂林.六祖法宝坛经[M].英汉对照本.上海:上海佛学书局,1994.
[2]孙继之.佛学小词典[M].上海:上海医学书局,1938.
[3]孙元旭.刍议佛经的英译[J].琼州学院学报,2012(4):45-46.
[4]孙元旭.佛经的英译及与佛经汉译的关系[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04(4):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