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化规划起步时期的中国电视对外宣传

2013-08-15 00:54孙宝国
视听 2013年9期
关键词:中央电视台频道卫星

■孙宝国

1992年至2000年是中国对外宣传的频道化规划的起步时期。从1992年起,中央电视台开始了电视对外宣传的战略构思与实施,即通过卫星向世界覆盖中国的电视节目,并在世界各地建立录像带发行网络,将中国的电视节目推向国际市场。中央电视台对外宣传的战略构想的提出与实施,带动和促进了各地方电视台对外宣传节目的发展。

一、创办央视中文国际频道

1992年10月1日,中央电视台第一个国际卫星电视频道——中文国际频道(CCTV-4)正式创办并对外播出。该频道秉承“传承中华文明、服务全球华人”宗旨,“为全球华人,特别是居住在海外的华人、华侨以及港、澳、台同胞提供电视资讯和娱乐服务”①。它的开播是中国电视对外宣传事业一个新的起点,标志着中国电视已经开始走向世界。

央视中文国际频道陆续开办了68 个栏目,其中以《中国新闻》和《天涯共此时》最具代表性。《中国新闻》1992年10月1日开播,每天22:30播出10 分钟,首播之后,又分别在22:00、24:00 和次日8:30 重播。开播之初,《中国新闻》就按照海外电视新闻节目的特点,“新闻由主持人报导语串联节目,内容提要由主持人口播改为画面加字幕。在节目结尾回报重要内容,同时对于海外观众不熟悉的中国地理位置、地名、城市,则利用地图在报道中添加示意图”②。

除了开办《中国新闻》栏目,央视中文国际频道开播后进行的另一项主要工作就是筹办为台湾同胞服务的栏目,定名为《天涯共此时》。1991年冬天,中央电视台组织力量赴山东、福建、广东采访,分别制作了《天涯共此时》山东版、广东版等。1992年5月29日《天涯共此时》第一期节目播出后,在台湾立即产生强烈的反响。1992年5月29日的《联合报》发表了对创作组的专访的报道,介绍了节目第一期的主要内容,全文刊登了对台湾前“经济部长”赵耀东访问的详细内容。③当时《天涯共此时》主要由《新闻话题》、《神州掠影》、《寻亲》、《寻医问药》等板块组成。《天涯共此时》节目开播后,寻亲服务受到了两岸观众的特别关注。栏目组每天收到来自台湾和大陆各地寄来的寻亲信件多达几十封,这些寻亲信横写简体字来自大陆,竖写繁体字来自台湾,信中大多附着大小不一的发黄照片。每一封寻亲信背后都有一段悲伤感人的故事。

1994年10月17日,央视中文国际频道推出《粤语新闻》,面向港、澳和海内外讲粤语的几千万观众。1995年8月15日,从即日零时起,香港九仓有线电视有限公司利用光缆网络系统,在九仓有线电视第29光纤频道地区性全天候试播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节目。1997年5月30日,南非多选电视台通过泛美4 号和热鸟3 号卫星转播央视中文国际频道节目,实现了中文国际频道通过数字卫星在非洲和欧洲全境落地播出。1997年10月8日,央视中文国际频道通过美国“银河4 号”卫星覆盖北美,北美观众可以使用直径小于1 米的卫星天线直接接收央视中文国际频道节目,实现了该频道节目在北美地区更大范围的落地和播出。1997年,央视中文国际频道节目还实现了在拉丁美洲地区的落地播出,填补了中国电视节目在海外落地播出的最后一块空白。1997年12月15日,墨西哥特莱维萨电视台通过其天空卫星电视网,向全球西班牙语地区播出央视中文国际频道节目。

1998年6月1日,央视中文国际频道进行了开办后的第一次全面改版,把原来的68 个栏目减少到47个,新开办了《千秋史话》、《东方家园》、《中华医药》、《纪录中国》等四个介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地理、历史、医药的对外宣传针对性较强的栏目。《中国新闻》增加了播出次数,首播由五次增加到八次,时长两小时30 分钟。《中国报道》增加了报道数量,由原来每周两期改为每天一期,由每期15 分钟增至30 分钟。频道节目编排由8小时一个单元改为6小时一个单元,按四个时区编制节目播出表,保证了在世界不同时区的黄金时间段内,都有针对性的电视节目。这次改版以凸显频道整体形象为目标,对频道形象也进行了整体包装设计,标志着央视中文国际频道走上了频道专业化的发展道路。

二、创办央视英语传送频道

央视中文国际频道的成功开办,对于海外华人华侨的影响是巨大的。然而,据统计,国际上以汉语为传播符号的信息量只占总量的5%左右,仅有第四套节目,中央电视台对外宣传的影响力显然是不够的。当今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报纸、电视、杂志、网络等都是美英主导的英文媒体。此外,世界上占主流地位的西方电视媒体几乎都开办了自己的英语频道,这些频道在国际舆论舞台上掌握着话语权,构成国际信息流动的不对称、平衡的局面。为了打破这种局面,这一时期,中央电视台开始了对创办英语国际频道的探索和尝试。

1995年联合国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作为大会东道国的国家电视媒体,为了做好大会的电视转播工作,中央电视台专门设立了一个“C路电视频道”,节目内容以中文为主,英语为辅,从1995年8月30日7 点至9月16日凌晨2 点,每天播出19个小时各类英语节目,共播出了323小时的节目。“C 路电视频道”是中国第一次以频道方式较大规模组织对外报道,尽管从内容上来说,还停留在对中文节目的翻译、改编为主的阶段,但毕竟在如何运行英语国际频道方面进行了一次积极的探索。创办英语国际频道之前一次较大规模的练兵是1997年6月30日至7月1日香港回归电视直播报道。中央电视台专门开通了一个面向全球播出的英语节目信号,由海外中心外语部对香港回归盛况实地进行了41小时的全程英语现场直播。这次直播是中央电视台第一次以全频道的方式对外进行英语播出。虽然这个“英语节目信号”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英语国际频道,但与1995年的“C 路电视频道”相比,无论是在组织形式、报道内容,还是在报道方式等方面,都朝着英语国际频道的方向迈出了一大步。

两个月之后,也就是1997年9月20日,中央电视台开办了一个英语传输频道,当时被戏称为“没有户口的频道”,因为它是一个试播频道。但每逢重大的宣传报道事件的时候,恰恰是这个外语频道发挥着特殊的作用。因为中央电视台宣传的对象有两种,一是海外的华人华侨,二是关心中国的外国人。要让外国人能够看到中央电视台的节目,而且能够看懂节目,不用他们的语言,那是不可想象的。中国的重大活动,比如全国“两会”、总理记者招待会,中央电视台就用公用信号,用外语解说,对全球播放,世界上大约有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电视台,采用了中央电视台的这个直播信号。特别是像美国国会电视台,基本上原封不动地使用,影响远远超过中央电视台自己播出的影响。这个频道与央视中文国际频道一起采用数字压缩技术,其信号通过8 颗卫星11 个转发器向全球播出,每天播出17 个小时30 分钟的英语节目,基本具备了一个完整英语国际频道的规模。

央视英语传输频道基本由《英语新闻》、《中国投资指南》、《今日中国》、《中华艺苑》、《华夏风情》、《电视剧场》、《中国各地》、《周日话题》、《外国人看中国》、《神州风采》、《学汉语》、《中国音乐电视》、《中华武艺》、《中国烹饪》等14 个英语栏目构成。首播栏目约占三分之一,重播两次。

除了央视英语传送频道,上海电视台外语台于1995年下半年成立,这是我国第一家用英语(后又增加日语)播出的城市电视台。它的目标受众直接瞄准了西方的主流社会,并从1996年底开始向美国有线新闻网(CNN)的《世界报道》栏目提供新闻,影响较大。到了20 世纪末,美国有线新闻网采用的上海电视台提供的新闻已达一百条左右。另外,1996年,该台在卫视频道中创办了《中日之桥》节目,这是全国第一个日语电视节目,该栏目采用了新颖鲜明的形式,开创了我国外语电视“脱口秀”的先河。该节目在日本一播出,就受到了日本媒体的广泛关注,该台的日语新闻节目也受到日本广播协会(NHK)等主要媒体的重视,上海外语台定期向他们提供的新闻话题节目,他们往往不加修改就全面播出。这些事实说明我国的电视新闻已经逐步进入世界的主流社会。

三、创办中国黄河电视台

20 世纪90年代,全国各地方电视台在推进电视外宣事业中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与中央电视台形成互为补充的“电视大外宣”格局。其中,1991年7月经国务院新闻办和广播电影电视部批准,在美国斯科拉(SCOLA)卫星电视网上建立的中国黄河电视台(原属山西电视台),在对外传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黄河电视台形成了采编、摄制、播出、录控等一条龙制作体系,在国内和美国都设有工作站。起初中国黄河电视台每天通过两个频道在斯科拉卫星电视网中播放共7 个小时的节目。但从1996年11月起,为了满足海外各界人士学习汉语的需要,它又与国家教委联合开设了第3频道——24小时中文教学频道。这些频道的开设使每天的播出时间共增加了31 个小时。

1994年8月,黄河电视台在建立对外节目协作网的基础上成立了理事会,使更多的地方台得以借助该电视网向海外输出节目。先后加入该理事会的有北京、天津、浙江、江苏、山东、湖北、湖南、河南、河北、吉林、辽宁、广西、重庆、陕西、山西、黑龙江、福建、安徽、四川、江西、海南、贵州、云南、内蒙古、苏州、大同、桂林、洛阳等省市级电视台以及一批历史文化名城的电视台。这样使得黄河电视台成立了一个由全国众多电视台组成的联合体,每周定时播出这些省市台的专题节目。仅1999年一年,通过黄河台在美国斯科拉卫星电视网播出的各级地方电视台制作的外宣电视专题节目就达到了3445 个,播出时间总长达629小时。

地方电视台开展对外宣传是对中央电视台的有力支持和补充。世界那么大,国家那么多,情况那么复杂,光靠中央电视台一家的力量显然是不够的。中央电视台的对外宣传节目往往比较宏观一些,因为它必须代表国家立场,而地方电视台的节目则可以挖掘更多微观的选题,地方特色、人情味浓的节目多一些。中央电视台和地方电视台相互补充,相互支持,在国际上占领了更多的宣传阵地,形成一个对外宣传的全球战略体系。

四、创办美洲东方卫星电视台

为了进一步推动中国电视走出国门,中央电视台在这一时期也开始努力在海外本土建设电视播出平台。

经过深入的调研和艰难的谈判,1993年初,中央电视台同美国芝加哥3C 集团达成协议,通过卫星每天向北美传送一个小时新闻及新闻性节目。电视信号通过太平洋国际卫星传到美国西海岸,用光缆送到芝加哥,再送上美国的国内卫星,供北美17家华人电视台接收转播。覆盖范围包括美国、加拿大、墨西哥部分地区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广大地区,观众人数达数百万。

与3C 集团合作开始后不久,就有许多观众给中央电视台来信询问节目播出的有关情况,并要求增加节目播出时间。面对这一情况,中央电视台不失时机地同芝加哥3C 集团扩大合作,1993年8月创办美洲东方卫星电视台,租用美国休斯公司银河7 号卫星上的转发器,每天播出12 个小时的电视节目。北美一般家庭通过直径三英尺的家用小型天线就可以直接接收到清晰的电视图像。美洲东方卫星电视台是新中国电视在美洲大陆设立的第一个本土电视台,为了使这一新生事物更具吸引力、影响力和生命力,中央电视台和全国二十多个省市台集中资源优势,共同向该台提供优质的电视节目,可以说美洲东方卫视汇集了全国电视对外宣传电视节目的精华。美洲东方卫星电视台共开设了四十多个栏目,除播出普通话节目外,还播出英语和粤语节目。节目内容从新闻、电影、电视剧、综艺、戏曲到风光、武术、烹饪、评书,应有尽有。

美洲东方卫星电视台的开播在当地引起了强烈反响。仅在开播当天两小时内,就接到本地观众打来电话502 次,反映“在节目中看到了熟悉而久违的故乡、家园和风光民情,看到了自己所喜爱的艺术大师,感到无比亲切”。新中国电视登陆美洲本土也引起了美国舆论的关注,美国报纸评论说:“这是两年前中国成功利用‘亚洲一号’卫星囊括整个东南亚地区观众之后,又一次以大手笔利用高科技来从事全球性宣传的成功之作。”1994年5月16日,美洲东方卫视首次进入洛杉矶皇冠有线电视网。该网覆盖面包括洛杉矶地区20 个城市,拥有华人用户9 万多,约40 万人,占洛杉矶华人聚居地区人数的70%左右。

在这一时期,国内一些地方电视台也开始尝试在海外建立电视频道,如广东电视台与境外电视媒体合作,在境外组建家娱频道和点心卫视。其中,家娱频道是广东电视台与马来西亚本地电视台合作开办的,主要面向东南亚华人,进入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越南、老挝等国家的一些有线电视网。点心卫视是广东电视台在香港设立的本土电视台,通过亚太6 号卫星上星,同时在香港NOW 宽带网播出。全国电视台在走出国门方面的成功探索,使中国电视对外宣传的领域越来越广泛了。

注释

①李黎丹:《发展中国家电视媒体全球化路径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73页。

②张长明:《传播中国:二十年电视外宣亲历》,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37页。

③赵化勇主编:《中央电视台发展史(1958-1997)》,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年版,第440页。

猜你喜欢
中央电视台频道卫星
miniSAR遥感卫星
我们就是中国(中央电视台《我们》栏目主题曲)
静止卫星派
4K频道开播,你准备好了吗
寒假快乐频道
Puma" suede shoes with a focus on the Product variables
中央电视台《读书》与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的对比分析
频道
央视官网从CNTV中剥离另立门户
What Would Happen If All Satellites Stopped Working? 假如卫星罢工一天